广西司法厅全力保障春节及疫情防控期间公共法律服务供给
春节期间,公共法律服务接待、服务窗口停业放假,又恰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各窗口因故延迟开放窗口。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如何保障公共法律服务供给,随时随地满足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广西公共法律服务积极解答这一问题。
服务不停机,拨号即通
春节及疫情防控期间,广西12348热线(即广西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不放假、不停机,为群众提供一对一24小时全天候律师在线法律咨询服务,全力保障特殊时期的法律服务供给。
据统计,今年1月份,广西12348热线全区范围内累计呼入总量7522次,人工接听总量7402次,总接通率为98.4%,平均通话时长3.6分钟,群众满意率为99.4%。累计呼入总量比上月增加1764次,总接通率、群众满意率等均有所提高。
春节及疫情防控期间,也是农民工咨询被拖欠工资法律问题的高峰期。钦州司法局组织力量积极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专项维权宣传活动,引导农民工拨打12348热线寻求法律援助,显著提高了12348热线钦州地区咨询量。
广西12348热线开通“根治欠薪”专席,积极发挥数据分析研判作用,为“根治欠薪”工作提供决策参考。据分析,合同纠纷、劳动人事纠纷、侵权纠纷、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是1月份全区热线咨询热点。拖欠农民工工资法律咨询主要集中在用人单位未依法为职工购买“五险一金”、不予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拖欠工资或福利待遇、变相解除劳动合同等。另外,试用期工人、普通职工、企业工人、临时工、派遣劳动者等工资拖欠维权咨询也相对较高,涵盖建筑业、电商、快递、外卖等领域。
服务无阻隔,扫码即得
“已离婚,但男方想复婚,女方不堪其扰”“上有老,下有小,女方不仅背负债务且身患重病,一边承受支撑家庭巨大压力,另一边承受男方精神折磨,所以想咨询法律申请法律援助……”正月初四,一桂林网民在广西法网(即广西法律服务网)上留言,寻求法律援助。
近年来,广西积极实践“互联网+法律服务”,建设了广西法网和桂法通(即广西法网桂法通手机客户端),并整合热线平台和网络平台的服务资源,组建统一的运维服务团队,努力打造一个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综合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
为保障春节及疫情防控期间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平台进一步统筹服务资源,优化派单流程,充分发挥“双师”服务机制作用——驻场律师前置服务,移动律师后台兜底服务,当驻场律师因业务繁忙、离线等无法及时回应部分群众服务请求时,由移动律师负责提供服务。前述案例中,桂林网友的留言即由移动律师及时解答回复。“双师”机制有效地保障了法律服务供给,极大地提高了群众获取法律服务满意度。
目前,12348广西法律服务网和桂法通已具备在线咨询、查询、预约、申办、发布五类功能,开发有智能咨询、智能审合同、法务地图、满意度调查等特色功能,整合了法治宣传教育、律师、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仲裁、基层法律服务、人民调解、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等法律服务资源,基本能够满足群众多样化、专业化的法律服务需求。据统计,目前,广西法律服务网累计总访问量近十万人次。
服务有保障,联系即可
疫情发生后,自治区司法厅对疫情防控期间全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各服务平台窗口发挥职能作用,为疫情防控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和坚强法治保障。同时发布《自治区司法厅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办理公共法律服务事项的倡议书》《疫情防控期间广西公共法律服务指引》,告知疫情防控期间群众寻求法律服务的途径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