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件审判九步法第六步:争点整理

本文将对要件审判九步法的第六步—争点整理,从如何理解争点整理,为什么要进行争点整理,法官如何进行争点整理,律师如何进行争点分析以及争点整理的实务问题五个角度进行阐述分析。

一、如何理解争点整理

(一)什么是争点

民事案件中固然会涉及诸多事实的认定,但当事人并非对所有事实都持有异议,法官也不会对全部事实事无巨细地进行审理,出于审判效率及司法成本的考量,只有为当事人所争议的重要事实方有审理的必要,这些为当事人发生争议的核心事项,就是争点。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需要开庭审理的案件,法官通过要求当事人交换证据等方式,明确争点。故有观点认为,民事审判的过程,其实就是发现争点、固定争点、处理争点的过程。

一般认为,争点包括事实和法律两个层面。

事实争点,也被称为一般争点,主要包括当事人就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和消灭发生争执的事实。如买卖合同纠纷案中,原被告双方对交付的货物是否存在质量瑕疵持不同意见,故货物是否符合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就是一个事实争点。

法律争点,主要涉及法律规定的解释及适用,包括法律关系性质、效力的认定,举证责任的分配等等。实体上的法律争点例如“名为买卖,实为借贷”;程序上的法律争点譬如案件是否属于受诉法院管辖,原告的起诉是否构成虚假诉讼,是否违反一事不再理原则。

有观点认为争点还应包括证据争点,即当事人对于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关联性,证据的证明力及大小的争议。但因事实主要依靠证据证明,故通常并不将证据争议作为与事实争点并列而独立存在的争点类型。

应当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案件都存在争点。例如股权转让纠纷中,出让方请求受让方支付股权转让款,受让方如对股权转让款的支付条件已成就以及数额不持异议,只是辩称因资金周转不开无法支付,则该案实际上并不存在争点,法官直接判决支持原告诉讼请求即可。

另外,争点并非固定不变,随着当事人的举证和辩论的深入,原有的争点可能不再存在争议,也可能出现新的争点。

(二)什么是争点整理

争点整理是指通过明确原告的诉讼主张、被告的抗辩理由以及相应的基础规范,找出双方争议的核心事项的过程。

争点决定了案件审理的中的重点和方向,被认为是民事案件审理的“主线”,贯穿于案件审理的全过程,是民事审判中的一项基本技能。

二、为什么要进行争点整理

纠纷的本质是争议,而争点就是对纠纷背后争议法律问题的归纳概括,是在法律边界内解决争议,化解矛盾的必然归宿。

对当事人而言,法官整理争点可以有效促成诉辩争锋的形成,避免无效对抗,导致于己不利的诉讼后果。

站在法官立场上,争点整理一是能够起到聚焦作用,有效限缩案件审理范围,明确审理重点和方向,提高庭审效率;二是基于有效的诉辩争锋,在兼听则明的基础上,有助于将案件争议问题审理清楚,作出公正裁判;三是能够促使当事人有的放矢地进行辩论,减少重复、无效陈述,避免因频繁打断当事人陈述而产生的对抗性情绪。

如果不进行争点整理或者提炼不准确,法庭调查就可能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混乱情形,该调查的内容没调查,非核心问题调查了一大堆,法庭辩论也会因此而漫无边际,失去方向,妨碍法官正确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影响裁判公正。

三、法官如何进行争点整理

(一)争点整理的基本要求

1.正确发现、固定争点

法官的审理活动及各方当事人的攻防活动均围绕基础规范的要件事实来展开,因此争点的核心实质上就是当事人之间就要件事实是否满足而发生的争议。

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二十六条的规定,正确发现、固定争点应当基于当事人争议的法律关系,从当事人诉辩主张所依据的法律规范出发,发现、固定直接影响法律规范各项要件成立或满足的事实争点,以及争议法律规范能否适用的法律争点,并就归纳的争点征求当事人的意见。

2.适时进行争点整理

一是在原告宣读完毕起诉状,被告进行答辩后,法官即根据诉辩称归纳争点。

但仅根据诉辩称进行争点整理,如当事人总结归纳概括能力有限,则相比于证据所涉事实范围,诉辩称可能遗漏诉讼主张,导致争点遗漏;

如当事人诉辩称中的内容部分没有证据证明,缺乏法律依据,与逻辑及经验法则不符等,则完全没有列为争点的必要,导致争点多列。

二是在证据交换完毕后归纳争点。法律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七条,即法官对当事人有异议的证据,按照需要证明的事实分类记录在卷,并记载异议的理由,通过证据交换,确定当事人争议的主要问题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二十六条,即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答辩意见以及证据交换的情况,归纳争点。

三是在法庭调查结束后归纳争议焦点。法庭调查主要涉及诉讼请求及抗辩主张陈述、证据交换、法官询问当事人及当事人互相发问四个环节,一个案件经过前述环节后浮现出来的争议事项即可称之为争点。

另外,经过前述完整的庭审环节后再进行争点归纳,因对案件已经有了更为清晰透彻的把握,不至于遗漏争点。再者可以给法庭辩论环节打下基础,促使法庭辩论仅围绕争点进行,提高庭审效率。

3.以构成要件为基本元素

争点整理是将案件中纷繁复杂的争议事项化归为基本元素的过程。在要件审判范畴内,争点整理的基本元素应当是请求权基础规范和抗辩权基础规范的构成要件。

倘若归纳不到基本元素,则过于笼统,难以发挥争点整理的聚焦作用;归纳小于基本元素,则失之琐碎;归纳离开基本元素,则趋于混乱。

例如,在一起返还原物纠纷中,原告以一份遗嘱诉请被告腾房,被告对遗嘱表示认可,但提交居住权合同及居住权登记证明抗辩其对房屋享有居住权,原告则主张居住权合同系被告伪造。

原告的请求权基础规范为《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继承”,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条“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及第二百三十条“因继承取得物权的,自继承开始时发生效力”。

被告的抗辩权基础规范为《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条“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第三百六十七条“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及第三百六十八条“设立居住权的,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

如将争点归纳为原告是否有权要求被告腾房,则过于笼统,实际上等于没有归纳争点。若将争点归纳为居住权合同上的签名是否为本人所签,居住权合同约定的期限是否届满等则失之琐碎。

结合诉辩主张,请求权基础规范及抗辩权基础规范的构成要件,本案争点宜归纳为居住权合同是否合法有效。

(二)争点整理的几个误区

1.直接将诉讼请求作为争点

举例述之,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原告请求被告归还借款本息,被告抗辩原告系职业放贷人,且提供银行交易流水证明自己早已将借款悉数归还,而原告则主张被告支付的款项系购房款。部分法官就直接将本案的争点归纳为被告是否应当向原告归还借款本息。

但这样直接将原告的诉讼请求视为争点,其实就等于没有整理争点,因未进一步细化,就可能不当地扩大庭审的范围导致审理重点出现偏差,影响庭审效率。

事实上,争点虽然从诉讼请求及答辩主张中得出,固然与诉讼请求密不可分,但诉讼请求能否得到支持,是裁判结果的范畴,而非争点本身,不可将二者混为一谈。

前例中,结合原告诉讼请求及被告的答辩主张,本案的争点可以概括为:1.原告是否构成职业放贷人即借款合同效力如何;2.如原告构成职业放贷人,本案借款本息如何确定;3.被告向原告支付款项的性质是归还借款本息还是支付购房款。

2.将所有争议都视为争点

争点仅指当事人发生争议的核心事项,如果将所有的争议事项均视为争点,就会导致争点过于琐碎而缺乏内在联系,法庭调查和辩论的缺乏逻辑而致使庭审混乱,难以发挥争点应有的限缩审理范围,指明审理方向,提高审理效率的作用。

譬如在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纠纷中,原告起诉请求被告支付医疗费、护理费等费用,被告对伤残鉴定以及各项费用的计算均持有异议,是否就应将伤残鉴定是否合法,是否应当采纳伤残等级以及原告各项费用是否合法合理全部作为争点?

对于责任比例到底是三七分还是四六分等涉及自由裁量的事项,则更多依赖法官对于事实的查明及对法律规定的理解,没有单列争点的必要。

3.重复或者遗漏争点

如果将实质上是一回事的两个争点单列,就可能导致庭审过程的重复和交叉。

如前文所述民间借贷纠纷案中,原告是否构成职业放贷人与借款合同是否有效本质上是一回事,如原告系职业放贷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三条规定借款合同无效。

在不存在其他影响合同效力事实的情况下,将原告是否构成职业放贷人与借款合同是否有效并列作为争点,就可能使庭审出现重复和交叉,混乱失序进而影响庭审效率。

又因被告提供支付凭证证明已向原告归还了借款本息,则应将被告向原告支付款项的性质系归还借款本息还是支付购房款列为争点,查明原被告之间是否存在合法有效的房屋买卖合同关系,否则便容易因遗漏争点而导致漏审和错判。

四、律师如何进行争点分析

《孙子兵法》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律师如果能够准确预测案件争点并进行分析,一方面可以明确己方诉讼风险并尽可能消除,就无法消除的争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庭前准备;另一方面有助于把握法官庭审的方向、重点和节奏,促使法官接受己方观点。

(一)代理原告

作为原告的代理律师,应尽量减少甚至消除自身诉讼请求中可能存在的争点,并从被告的抗辩中找出其不易消除的争点。

首先,应当寻找己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请求权基础规范;其次,对请求权基础规范的构成要件进行拆解分析;然后,判断现有证据能够证明的具体案件事实能否被纳入抽象的构成要件之中;最后,站在被告立场上,结合现有证据材料寻找被告抗辩点,进而确定争点。

以房屋租赁合同纠纷为例,原告诉请被告按照合同约定支付欠付的房屋租金,则请求权基础为《民法典》第七百二十一条“承租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租金”。对构成要件进行拆解可得“双方形成合法有效的房屋租赁合同法律关系+房屋租赁合同对租金支付期限有明确约定”。

据此,初步预测案件争点可能为被告能否以原告维修房屋影响其使用以及因疫情无法正常经营为由请求减少租金。

(二)代理被告

作为被告的代理律师,应当从原告的请求中找出原告不易消除的争点,并且尽可能减少甚至消除己方抗辩中可能存在的争点。

首先,根据原告主张及提供的证据,结合请求权基础规范的构成要件,判断有哪些构成要件事实未能得到有效证明。

其次,针对原告提交的证据从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角度否定其证据资格,降低证据的证明力。

再者,根据原告的请求权基础规范,检索己方可以适用的抗辩权基础规范,并进行构成要件拆解分析。

五、争点整理的实务问题

(一)法官未总结争点怎么办

虽然归纳争点是法官的庭审义务,同时也须在判决书中载明,但实践中确实存在法官不总结争点的情况。此时,为明确庭审重点,使得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得以有序高效进行,律师完全可以帮助法官整理争点。

如在买卖合同纠纷中,原告起诉要求被告供货并承担迟延供货违约责任,被告抗辩原告并未付款,法官在双方举证质证后并未进行争点整理。

此时,律师可以询问法官,双方能否围绕被告迟延供货应当承担何种责任以及原告未付款能否成为被告拒绝供货的理由进行法庭辩论。

(二)认为法官整理的争点有错漏怎么办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二十六条,法院根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答辩意见以及证据交换的情况归纳争点,并应就归纳的争点征求当事人的意见。因此,律师有权就法官总结的争点发表自己的意见。

在法官整理的争点有所缺漏时,通常可能是法官忽略了某项主张和抗辩,也可能是法官认为该事项争议不大,无须特别展开辩论。但不论是出于何种原因,律师均应及时提示法官,双方就某个事项仍存在争议,仍有审理查明的必要性,促使法官将该事项纳入审理范围。

如认为法官总结的争点有误,也需要及时提示法官修正,但应注意表达方式,避免直接否定法官的观点。

如在合同纠纷中,法官总结的争点为双方签订的合同是否解除,解除后应当如何承担责任,而己方认为合同自始无效,因此争点应当是合同是否有效,如合同无效双方应如何承担责任。

此时,如果直接指出法官整理的争点有误,应当予以修正,容易让法官产生被否定的感觉,从而滋生抵触情绪。

但如果表达为“法官,您看我能否认为‘合同是否有效’作为基础前提,已经包括在您总结的争点‘合同是否解除’之中,我们双方接下来可以先围绕‘合同是否有效’进行辩论?”,这样听起来就不是在否定法官的观点,而只是进行必要的补充,更容易被法官采纳。

(三)如何围绕争点发表代理意见

对于法官总结归纳的争点,律师应当全面、准确记录,据此对预先准备的代理意见重新进行排列组合。

代理词是代理律师在参与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基础上,对于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等问题形成的书面代理意见,应当符合全面性和完整性要求,但也要突出重点,优先对法官整理的争点进行论证和说明。

对争点进行论证时,建议采用金字塔结构,先指出争点,然后给出己方观点,再对己方观点进行论证和解释,最后再指出对方观点的不当之处。

THE END
1.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发布《民事起诉状答辩状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于诉讼便利以及提升司法质效的更高需求,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近日发布了《民事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试行)》,其中包括金融借款、民间借贷、劳动争议等11类常见多发的民事案件起诉状和答辩状。 https://www.acla.org.cn/article/page/detailById/37182
2.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十九条 人民法院对管辖异议审查后确定有管辖权的,不因当事人提起反诉、增加或者变更诉讼请求等改变管辖,但违反级别管辖、专属管辖规定的除外。 人民法院发回重审或者按第一审程序再审的案件,当事人提出管辖异议的,人民法院不予审查。 第四十条 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发生管辖权争议的两个人民法院http://fxh.wuxi.gov.cn/doc/2015/02/05/558701.shtml
3.1999年全国律师资格考试试卷一59.律师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参加民事诉讼,在诉讼过程中出现以下哪些情况,能导致律师代理权限的终结? A.律师与委托人协商一致解除委托代理关系 B.委托人所提诉讼请求缺少足够证据 C.委托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 D.代理律师丧失诉讼行为能力 60.依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在下列选项中,当事人不得用书面协议选择其他国家法院管辖的案http://www.law-lib.com/sk/sikao_view.asp?id=26318
4.小黄车身亡案最新进展:ofo公司表示无责任,拒绝接受所有诉讼请求在证据交换庭审中,ofo公司代理律师认为,本案中ofo公司尽到了告知义务,经鉴定,事故车辆也不存在质量问题,而受害人存在多项交通违法行为。因此,ofo公司认为自身在事故中无责任,拒绝接受原告提出的所有诉讼请求。本案将择期开庭审理。 2017年3月26日,一名11岁男孩在使用共享单车过程中与客车相撞,被卷入车底身亡。这是发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64392
5.居住在国外的公民委托中国律师代为诉讼,其委托书公证,我国公证机构本文详细介绍了律师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的代理职责,包括代理权限、证据效力、调解与仲裁等方面。同时,阐述了公证员的职能,如公证的强制执行效力、公证程序及公证员的回避制度。内容涵盖律师的法律责任、公证业务的地域范围、律师担任法律顾问的注意事项等,旨在深入理解律师与公证员在法律服务中的角色和行为规范。 https://blog.csdn.net/m0_53223332/article/details/121882262
6.代理案例:《借条》中未约定利息,法院最终判决被告按月利率2%向最终,法院采纳了本代理人所主张的“原被告之间口头约定借款月利率为2%”的事实,对于本代理人主张要求被告B按月利率2%向原告A支付利息的诉讼请求,法院依法判决予以支持。该案判决后,被告亦未再提起上诉。 四、律师提示 即使借款双方未在《借条》中约定利息,但是,也不能一律认为,利息款的主张会得不到支持,此时,我们https://news.66law.cn/a/20220223/174426.html
7.论述律师在民事诉讼中的诉讼权利根据委托人的授权,享有一般授权的代理人只能代表当事人行使其一般民事诉讼权利,包括以下内容:(1)代为起诉、应诉;(2)代理人申请诉讼保全或证据保全;(3)申请回避,向法院提供证据、鉴定人人,要求调解调查或检查请求,发表代理意见;(4)申请执行;(5)双方约定的其他可以代表的事项。http://www.chenyanglaw.com/article/1556431.html
8.知识产权著作权署名权典型案例,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著作权律师名案被告代理人、北京市力行律师事务所律师朱寿全针对原告变更后的诉讼请求,发表了代理意见。朱律师认为,不是“1995年6月重印二册书”,而是“重印二册书的1995年6月版”时,部分书不可能为原告署名。在达成调解协议之前,应原告要求,三册书都没有在封底“参与创作人员说明”中为原告署名。 签订协议后,因为每年秋季教材http://www.148-law.com/case1.htm
9.一般代理和特别授权的法律规定律师普法一般代理和特别授权的法律规定如下:1、一般授权代理是指代理人仅享有出庭、收集提供证据、辩论、起草代写诉状等法律文书等诉讼权利。根据委托人授权,享有一般授权的代理人只能代理当事人行使其一般民事诉讼权利的代理;2、特别授权代理是指特别授权代理中代理人除享有一般授权代理的诉讼权利外,还可行使代为和解、上诉等https://www.110ask.com/tuwen/8597934441435128831.html
10.《诉讼有方:年轻律师修炼手册》——阙清华,读书摘录笔记律师的主要工作是利用专业知识,协助法官快速查明案件事实,律师是法官的助手而非对手。因此,律师作为某一方的代理人,对于当事人之间就案件事实产生的不同理解,必须对什么才是事实作出合理解释,以说服法官。 二、案件要点及其处理方法报告 1、请求权基础 思考: https://www.douban.com/note/856625165/
11.五联所律师成功代理我省一民营企业诉上海百事可乐饮料公司商标侵权案可乐公司在其可乐产品上使用“蓝色风暴”标识并非商标使用的观点不同,浙江省高院接受了五联所代理律师主张的百事可乐在其生产的可乐产品上突出使用“蓝色风暴”标识属于商标使用并构成商标“反向混淆”侵权的观点,认定百事可乐公司侵犯了蓝野酒业公司“蓝色风暴”注册商标专用权,支持了其代理的当事人提出的全部诉讼请求。http://www.hzlawyer.net/news/detail.php?id=663
12.律师委托代理合同一、甲方委托乙方律师代理甲方,办理相关的法律事务。 二、甲方委托乙方代理的权限以及办理的具体事项为:全权代理、特别代理:代为取证,代为与对方谈判、和解、代为起诉、应诉、撤诉,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代为上诉,代为签署和解协议,代为签署法律文书,代为申请执行,代为接受对方给付的款物,代为接受法院的执https://www.oh100.com/a/202207/4871738.html
13.律师委托代理合同第一条、乙方接受甲方委托,同意指派本所杨文战律师担任甲方的委托代理人,甲方指定___为代表为与乙方的联系人。 第二条、甲方委托乙方承办律师的代理权限为特别授权:代为提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提出并进行和解;对一审不服提起上诉。 第三条、参考国家及北京市的有关律师费规定及双方约定:甲方向乙方缴纳的https://www.yjbys.com/hetongfa/weituo/2024275.html
14.败诉要承担对方的律师费吗2、全权代理(特别授权代理)指委托人通过特别授权委托律师对案件的实体问题直接作出决定并明确表态的代理,如代为提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出反诉或上诉,等等。 败诉要承担对方的律师费吗?通常情况下是不需要承担对方律师费的,但若在合同中有相关的约定,那么此时也可以按照约定处理。至于律师费的金额https://www.64365.com/zs/2134813.aspx
15.律师代理执行案件代理权限怎么写律师代理执行案件时的代理权限可以是一般授权,也可以是特别授权。法律规定,诉讼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必须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委托他人代为诉讼,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必须记明委托https://www.lawtime.cn/tuwen/641114.html
16.中国法院网就原告的诉讼请求,被告发表答辩意见。 [ 被告一、二]: 不同意原告的诉讼请求,原告的起诉没有事实与法律依据,请法院依法驳回。1、因我方让原告方代理的案件尚未结案,当时双方签订的是风险代理,一审案件中原告所代理案件已经败诉,故我方不应支付相应的代理费;2、且在框架性协议中已经明确约定了支付的标准和依据,现https://www.chinacourt.org/chat/chat/2014/01/id/34732.shtml
17.风险代理合同2、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 3、代为申请执行; 4、代为签署、收取法律文书。 三、代理目标 乙方承诺,以代理清收执行回债权本息合计获得___万元人民币的现金清偿作为其在本协议项下应实现的最低代理目标,该代理目标的实现为乙方主张律师代理费的先决条件。若清收回实物资产,则按照抵债金额的___%折合成现金https://www.liuxue86.com/k_%E9%A3%8E%E9%99%A9%E4%BB%A3%E7%90%86%E5%90%88%E5%90%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