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视率最高捧红新人最多服化道最精致挨骂最多———
“于正应该算当今的公众人物里最奇特的一个存在了,没有之一:他是目前中国最成功的电视剧商人,收视率最高、捧红新人最多、服化道最精致,但是他自始至终被排斥在主流认可之外。张纪中向他开炮:“于正的《笑傲江湖》能看吗?那个东西是一种胡编。”制作人严从华批他:“引导低级趣味的排头兵,破坏中华文化的刽子手,社会价值观、人生观的文化痞子。”网友也永远一边倒地骂他是“于抄抄”,“于娘娘”。今年初曝出在酒吧被打事件后,对于这位挨打者网络上竟然没有同情的声音……总之,提起“于正剧”和于正这个名字,个中复杂含混的意味难以厘清。”
作为记者必须承认,于正是一个非常好的被采访对象。他的言与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接近真相的娱乐圈。
于正曾说自己最想成为李安那样的人,因此被骂得很惨。但他今天仍然跟记者这么说。“我真心认为我很好,我很努力工作,我私生活很干净,对父母很孝顺,我对我的员工都是好老板,尽管他们一拨一拨地背叛我……除了大嘴巴一点,有的时候生起气来不管不顾,我没什么缺点。”不断被骂被黑,于正也从未示弱从未沉默,人们越来越认为他嚣张,他则叹息:“那是出于本能”。
始终被孤立总是被背叛
于正1978年出生在浙江海宁,高中毕业后想做明星,未果。2000年7月,加入香港导演李惠民的创作班子学习编剧,无名新人按“行规”没有报酬,没有署名权。“永远没有工资的,到了圣诞节给你一个红包,好兴奋地打开,哇,只有500块。”
离开李惠民,于正上北京发展,各种狗血的倒霉事都赶上了:剧本写到一半公司倒闭了;父亲病危要奔丧,老板不让走,爬水管溜回家还是没见到父亲最后一面,生着病赶回北京,人家说“不用你了,已经找人写完了”。
直到《大清后宫》,一直走背字的于正终于“点儿正”了,接连几部作品收视率都稳定在很高的水准,他成了精明的电视剧商人,每部戏回报率都很可观。2010年《宫》大火。纯以业绩衡量,于正成功巨大,最近三年,几乎全面垄断国产剧最有市场价值作品。
靠个人奋斗爬上金字塔尖,仍没得到他期待的尊重、认可。很多人看来,于正的成功缘于精明、敢抄,会炒。同时,工作伙伴的背叛如影随形,在外界看来,他始终处于一种被孤立的状态。
于正从不回避跟圈内一些人的纠葛,在他的叙述里,这些故事的共同点是自己帮了别人,最终却换来无情抛弃。《宫》是于正团队被“挖角”后另起炉灶制作的,之后他的每一部戏制作团队几乎都会被高薪挖走。为了收拢人心,他现在跟投资方合作,15%的利润整个剧组分,“但人心不足,一次我出钱让全组去旅游,飞机票出发地点不同,折算的钱有多有少,吵得天翻地覆,最后去不成。”让于正伤心的还有一手捧红的演员另觅高枝,最严重的一次几乎所有作品的黄金配角都“出逃”。
今年初在酒吧被打之后,于正发了一篇第三人称的微博:“他抬眼看周围一圈,那些人哪个没受过他的恩惠,沾过他的光?如今临了大难,身边竟连一个人也没有……”
一路挨骂坚持吐槽
于正一出道就顶着骂名,达到成功的顶峰仍然如此。《大清后宫》紧随《金枝欲孽》之后推出、《宫》之于《流星花园》和《步步惊心》,“抄袭”或将成为他的终生污点,网友送封号“于抄抄”。
对于一边倒的骂声,于正想不明白为什么,“我真心认为我很好,我很努力工作,我私生活很干净,对父母很孝顺,我对我的员工是好老板,尽管他们一拨一拨地背叛我……除了‘大嘴巴’一点,有时生起气来不管不顾,我没什么缺点。”他能做的只是等那些“骂”逐渐消失。
“不管别人说什么,我得做好自己。我觉得只要作品好人品好又努力,最后再也说不出什么了。”
曾极度崩溃始终坚持减肥
《美人心计》走红之后,于正有一段自我膨胀期,极度暴躁。这时候,他跟一帮朋友碰巧去了趟西藏,“凌晨三点决定去,第二天就到了”。因为没有准备,完全被高原反应击溃,“一点都没办法欣赏美景,我只做一件事,就是拼命呼吸。心里的抑郁痛苦,在这个时候都想不起来。”于正“顿悟”:烦恼都是自己找的。“如果不去看微博,我生命一切都很好啊,所有人都听你的,你做理想中的东西,除了写作的时候难受一点,累一点,其他没什么大不了的。”
从此,于正自称对网络的骂声就免疫了,但他现在仍在坚持减肥。采访结束,于正迫不及待打开一个箱子,介绍这是某大明星推荐的减肥饮料,美国空运来的,每天喝不同颜色的瓶子,“这个最神奇的是它专门瘦肚子,能喝出六块腹肌……”
外界觉得于正的心理素质一定强大得惊人。但接受采访中,他流露最多的反而是一种不安全感,他需要不断证明自己,才能达到内心平静。
最终让于正获得安全感的是收视率,他曾经在主流舆论一致认为应批判对待收视率的时候不加掩饰地跟记者说:“我享受收视率数字的成功。我的微博天天转收视率,我知道这是一件很low的事,但是我暗爽嘛,没办法憋住。”现在他又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网络点击和收视率都是第一才算赢,《笑傲江湖》和《陆贞传奇》都做到了。
选演员自有一套演技第二外形第三
无论是否接受于正和他的电视剧,这些年他实实在在捧红了大批新人:杨幂、冯绍峰、袁姗姗、赵丽颖、陈晓等等,陆毅、范冰冰、angelbaby也都通过与他合作或多或少为自己的演艺事业加分。于正使用和甄别演员的确有自己的一套。
比如当下最红的陈晓和话题最多的袁姗姗都是于正力捧的签约演员,他们的共同点是,成为主角前都至少在七八部于正戏里跑过龙套。袁姗姗来面试时已是《秦香莲》女一号,但于正让她演一个白痴,脸画麻子,接着安排了一个风骚的姨太太,然后让她演杜淳的妈,她都没有二话,最后她才成了《宫2》的女主角。“我讨厌女演员一上来就告诉我,我只演女一号的,我只拍电影的,我不演坏人的……我听到一句这样的话,从此不会再用她。”
在这一点上,于正很欣赏杨幂和范冰冰,“拍《美人心计》之前,杨幂已是《侠剑3》的女一号,我说你来吸吸林心如的气场,演她的丫鬟,她来了,到《宫》她就爆发了;范冰冰演了好多女一号,人家照样在《非常完美》里给章子怡配戏,现在她的地位什么样?”
陈晓也一样。签约后于正让他演一个只有十场戏但要在剧组呆仨月的阿哥,接着是一个大反派。“艺人一定要经历这些,陈晓演完了《陆贞传奇》男一号,演完电影《宫》男一号,我还是让他去《连城》跑龙套,《云中歌》他也是男三号。为什么?我要让一个艺人能高能低,因为我们人生不可能直飞冲天,都是抛物线,上去会下来,下来才会上去,要不然上到一定时候‘啪’掉下来,承受不住就没了。你掉下来的时候如果还能给人家演配角,演男二号,或许你还有机会。这是我挑选演员唯一的标准,演技是第二位的,外形第三位。”
离理想越来越远想成为李安一样的人
常年处于是非中央,于正也有点伤感:他离理想中的自己越来越远——他一直想成为李安那样的人,尽管因此被骂得很惨,但他仍依然坚持这么说。“其实我一直是向往低调的人。老在横店很少回北京,就是不想在北京被坏人拉拢,我怕这些灯红酒绿会腐蚀掉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