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自2004年启动实施“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2015年拓展实施“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以来,已累计培养15万名高素质乡土人才,有力推动了我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为交流成果,总结经验,发掘一批优秀典型,引领示范,促进项目可持续发展,省校决定开展全省“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含“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系列评选与征集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征集主题
1.招生先进单位、优秀教学单位评选。
2.优秀科研成果评选。
3.主题征文及创意视频征集。
4.学生优秀创新案例评选。
二、评选、征集办法
各项评选、征集办法详见附件。
各分校择优推荐招生先进单位(含教学点)和优秀教学单位(含教学点)各不超过1个;优秀科研成果不超过2项;教师和学生征文各不超过3篇,教师和学生创意视频分别不超过2个和5个;学生优秀创新案例不超过5个(往届评选活动中获奖的案例不再重复参与)。
招生先进单位及优秀教学单位材料、优秀科研成果材料、主题征文及创意视频材料请于5月15日前报送至省校农民大学生办公室;学生优秀创新案例材料请于9月10日前报送至省校应用技术学院农民大学生办公室。省校将组织专家评审,择优上报国家开放大学。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郑清新、秦昱、孙倩婷;
附件:1.全省“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含“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招生先进单位、优秀教学单位评选办法
2.全省“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含“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优秀科研成果评选办法
3.“我与‘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含“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主题征文及创意视频征集办法
4.全省“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含“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学生优秀创新案例评选(2024)办法
湖南开放大学2024年4月28日
附件1
全省“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含“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招生先进单位、优秀教学单位评选办法
一、评选对象
1.经湖南开放大学批准参与实施“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含“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的分校。
二、评选标准
(一)招生先进单位
2.重视和创新招生宣传、招生过程管理、入学资格审核、学生权益维护等各方面工作,及时完成招生工作各阶段任务,工作有创新,完成质量较高。
4.评选将综合参考各单位办学至今累计招生数量及近五年平均招生数量(须在招生工作总结中列出办学至今累计招生数量及2019~2023年全年招生数量)。
5.未发生违规招生等情况。
(二)优秀教学单位
1.领导班子办学思路清晰,指导思想明确,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普通高校、科研院所等的支持,有效解决办学政策、生源拓展及经费筹措、教学过程落实等问题。注册学生有一定规模(须在教学工作总结中列出2019~2023年全年招生数量),未发生违规办学情况,在当地有较好的办学声誉。
2.重视学习中心建设,学习中心的师资条件、教学基础设施和实验实训条件与所开专业和招生规模相适应。按照国家开放大学的有关规定组织考试,考风考纪良好,未发生严重考试违规事件。
3.积极探索并形成面向乡村振兴本土人才的有效培养模式,并应用于教学工作中。重视网络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准备充分,能够有效组织和落实入学教育、课程教学、综合实践教学等教学环节,重视多样化学习资源的配置和数字技术应用,教学支持服务工作到位,教学过程管理严格。
4.为当地“三农”事业发展培养技术技能、经营管理、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人才成效显著,得到地方党委、政府、行业企业等的肯定。在读和已毕业的学生在当地有良好表现和影响。
三、评选名额
各分校自荐参评。学习中心(教学点)由分校推荐,原则上每个分校推荐的招生先进单位(含教学点)和优秀教学单位(含教学点)各不超过1个。
四、评选流程及注意事项
2.省校将组织专家评审,推选出全省招生先进单位、优秀教学单位名单,上报国家开放大学。
附:1.国家开放大学“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招生先进单位评选学习中心(教学点)推荐表
2.国家开放大学“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招生先进单位评选分部自荐表
3.国家开放大学“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优秀教学单位评选学习中心(教学点)推荐表
4.国家开放大学“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优秀教学单位评选分部自荐表
附1
国家开放大学“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招生先进单位评选学习中心(教学点)推荐表
单位名称
详细地址
负责人
联系人
情况简介(请对本单位招生工作进行简介,500字以内)
负责人签字:单位盖章(学习中心/教学点)
2024年月日
推荐意见
负责人签字:单位盖章(分部)
附2
招生先进单位评选分部自荐表
分部名称
情况简介(请对本分部招生工作进行简介,500字以内)
自荐意见
负责人签字:分部(盖章)
附3
优秀教学单位评选学习中心(教学点)推荐表
情况简介(请对本单位教学工作进行简介,500字以内)
负责人签字:单位盖章(分部)
附4
优秀教学单位评选分部自荐表
情况简介(请对本分部教学工作进行简介,500字以内)
附件2
全省“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含“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优秀科研成果评选办法
一、评选条件及要求
(1)开放大学体系及其他渠道立项课题的研究成果(已结题或通过验收);其他公开发表和出版的研究成果。
(2)紧密结合“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含“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有观点、有数据、有分析、有对策;在实践中有一定指导意义。
(3)符合学术规范要求。
(4)2014年10月以来的成果。
2.参评成果形式为公开出版和发表的著作、论文或立项课题结题的研究报告。
3.著作和论文由第一作者申报,第一作者应为湖南开放大学体系专职教师。
4.研究报告以课题组集体申报,需提交课题立项通知复印件。
二、评选流程及安排
3.报送名额:各分校可择优推荐科研成果不超过2项。
4.省校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不限定获奖数量,以最终评审结果为准,并择优推荐优秀科研成果,上报国家开放大学。
附:1.国家开放大学“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优秀科研成果申报表
2.国家开放大学“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优秀科研成果汇总表
优秀科研成果申报表
成果名称
成果类型£专著£论文£研究报告£其他成果
作者姓名
作者单位
填报日期
一、申报人情况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专业技术职务
行政职务
工作单位
联系
地址及邮编
手机
主要合作者
单位
二、参评成果简况
成果出处
成果获奖情况
1.基本观点;2.主要创新和学术价值;3.学术影响或社会效益等。
(注:论文1000~2000字,著作和科研课题2000~3000字)
注:本页可另加页。
四、推荐与初审意见
学习中心(教学点)推荐意见
负责人签字:单位盖章
推荐单位填写内容包括:根据成果创新性特点、水平和应用情况写明推荐理由和结论性意见;加盖推荐单位公章。
国家开放大学“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优秀科研成果汇总表
分校(盖章)
序号
科研成果名称
申报人
职称
科研成果形式
备注
附件3
“我与‘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含“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主题征文及创意视频征集办法
一、征集对象
本次活动面向实施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含“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项目的分校师生,教师应为办学体系实际参与本项目教学或管理工作的专职教师,学生应为本项目各专业在籍生或毕业生。参与者可同时参与征文和创意视频两项内容的征集,也可仅参与其中一项。
二、征集内容
学生篇:反映加入湖南开放大学(原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大家庭以来的学习、实践、成长经历,回忆与老师、同学相处的难忘时光,展现在校学习经历、经验对个人成长的帮助,展现学以致用服务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等。
三、征集要求
(一)内容
2.征文体裁以记叙文、散文为主,语言表达清晰、流畅,符合规范。创意视频展示形式不限,可以是表演、随手拍、微记录、视频剪辑等多种形式。
(二)格式
1.文本:征文以PDF文档格式提交(附3),字数原则上不超过5000字,文档中须包含图片材料(原图请以附件形式提交)。
2.视频:创意视频须以短视频形式呈现,时长不超过5分钟。使用专业摄制或移动设备拍摄均可。视频为16:9横屏或9:16竖屏,分辨率为1080P及以上,以MP4格式提交,不超过800M。
(三)数量
各分校选取有代表性的优秀征文和创意视频报送,每个分校报送教师和学生征文各不超过3篇,其中教师征文须至少1篇来自学习中心(教学点)。创意视频报送数量每个分校学生视频不超过5个,教师视频不超过2个。
五、奖励措施
省校将组织专家对提交的作品进行评选,择优推荐作品和事迹上报国家开放大学。
附:1.我与“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主题征文及创意视频征集活动报名表(教师)
2.我与“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主题征文及创意视频征集活动报名表(学生)
3.我与“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主题征文及创意视频征集活动参考模板
4.我与“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主题征文及创意视频征集活动作品汇总表
我与“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主题征文及创意视频征集活动报名表(教师)
题目
类型
£征文£视频
出生年月
政治面貌
岗位
£教学岗
£管理岗
£其他
分部
学习中心
征文/视频内容摘要
(限300字以内)
负责人签字:(单位盖章)
政治审查及推荐意见
同意推荐。
我与“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主题征文及创意视频征集活动报名表(学生)
所学专业
是否毕业
我与“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主题征文及创意视频征集活动参考模板
我与“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主题征文及创意视频征集
题目:(力求写实,用语简洁、新颖,原则上不超过30字,可加副标题)
姓名:
岗位:£教学岗£管理岗£其他教师填,学生删除此行
专业:学生填,教师删除此行
学习中心:
分部:
本页由征文参与者填写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本页由创意视频征集参与者填写
征文正文一般用仿宋_GB2312三号字,数字及英文一般用TimesNewRoman字体,行距固定值28磅。如有分级标题则各级标题及字体样例如下:
一、一级标题(黑体)
(一)二级标题(楷体)
1.三级标题(宋体三号)
(1)四级标题(宋体三号)
…………
附录:
附件4
全省“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含“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
学生优秀创新案例评选(2024)办法
一、参评对象
“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含“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所有专业在籍生和毕业生。往届“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含“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学生优秀创新创业案例评选活动中已获奖的案例除外。
二、参评范围及内容
2.鼓励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5G等信息技术与现代种植业、现代养殖业、现代农产品加工业、现代农村服务业以及其他乡村振兴产业相融合的案例参评。
3.请完成一份创新案例(包括文本和视频)。
4.案例中涉及的项目仍在运营中。
三、评选流程及安排
4.报送名额:在认真筛选和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每个分校择优推荐不超过5份创新案例参加评选,每个案例指导教师不超过3名。
5.省校将组织专家,依据《国家开放大学“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生优秀创新案例(2024)评选标准》(附3)对参评案例进行评选。
6.本次评选活动分别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以及优秀指导教师奖和优秀组织奖等奖项,并给予一定奖励。
四、课程免修、免考
1.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在籍专科专业学生,可通过免修、免考获得所学专业毕业作业学分,毕业作业成绩为合格;
2.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在籍本科专业学生,可通过免修、免考获得所学专业毕业实习学分,毕业实习成绩为合格;
注:以上免修、免考奖励须经专业建设责任单位认定及教务部门审核同意,方可免修、免考指定综合实践课程。
1.请各分校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学习中心(教学点)积极参加评选,并对指导教师或参评学生进行培训或辅导。
3.参赛者根据本人创新创业经历撰写创新案例,建议采用第一人称写法,文体风格平实,应当做到材料真实,数据准确,语言平实简练。
附:1.国家开放大学“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生优秀创新案例评选活动(2024)报名表
2.国家开放大学“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生优秀创新案例评选活动(2024)作品汇总表
3.国家开放大学“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生优秀创新案例(2024)评选标准
4.国家开放大学“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生创新案例(2024)参考模板
国家开放大学“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生优秀创新案例
评选活动(2024)报名表
案例名称
参赛形式
£个人£团队
案例负责人
指导教师
团队成员
案例简介
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填写说明:
1.每个案例填写一张表格;
3.表中未涉及事宜需要说明的,请在备注栏中写明。
国家开放大学“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生优秀创新案例评选活动(2024)作品汇总表
(个人/团体)
国家开放大学“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生优秀创新案例(2024)评选标准
指标
评选标准
分值
实际得分
案例的完整性与启发性
1.案例基本构成要素完备(案例标题、基本情况、项目发展历程、项目创新性、创新实效和创新体会等);
2.案例标题简明扼要,与案例内容相符;
3.创新事例真实、客观,表述清晰;
4.项目发展历程能体现创新者的奋斗历程,有创新机遇、创新点子的发现与产生,项目的理性决策,产业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5.体会要具体、朴实,能够表达作者的真实感想,具有启发性。
30
创新性
1.创新项目可以是一个从未做过的新项目,具有开创性;也可以是已有项目的新改革、新发展,具有创新性;
3.鼓励在生产、服务、营销、管理等方面创新;
4.鼓励项目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5G等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各领域紧密结合。
20
实效性
1.项目的成长性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能够促进农村组织和农民增收以及地方产业结构的优化;
2.项目的产品或服务对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乡村治理等的贡献度;
3.项目对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养老或者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方面的效果;
4.项目直接或者间接提供就业岗位的数量和质量等。
可持续性
1.项目为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等持续服务的能力;
2.创新研发、生产销售、资源整合等持续运营能力;
3.项目模式可复制、可推广、有示范效应等。
合计
100
国家开放大学“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生创新案例(2024)
参考模板
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学生创新案例
案例负责人姓名:
学号:
专业:
指导教师:
所有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本人完全了解国家开放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案例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创新案例的纸质版和电子版;学校有权保存案例纸质版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他手段保存案例;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案例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以及出版案例;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案例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案例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教学或者学术活动等。
目录
一、一级标题…………………………………………………………………………1
(一)二级标题………………………………………………………………1
1.三级标题……………………………………………………………1
二、一级标题……………………………………………………………………………2
(一)二级标题………………………………………………………………2
1.三级标题……………………………………………………………2
三、一级标题……………………………………………………………………………3
(一)二级标题………………………………………………………………3
1.三级标题……………………………………………………………3
附录…………………………………………………………………………………………4
引言
一、基本情况
二、项目发展历程
(一般应写项目发展的背景、过程、问题或困难、解决问题或困难的思路与办法等)
三、项目的创新性
(从项目是否为开创性项目或与同类项目相比的独到之处或特色所在、项目在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创新之举、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情况等方面描述项目的创新性)
四、创新实效
(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方面描述项目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和实效,同时体现项目的可持续性,以事实为依据,以数据为支撑)
五、创新体会
(体会是案例负责人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形成的独特认识与深刻体会,是对创业过程深刻反思形成的思想成果,是人们可以借鉴的经验,请根据个人实际体会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