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社会学恢复重建40周年纪念活动之十一|社会工作与发展研究院主办“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高端论坛

论坛上半场由社会学院副院长富晓星主持,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马凤芝,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刘能,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屈智勇,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时立荣,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秘书长秦小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卫小将相继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富晓星)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马凤芝)

马凤芝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社区工作专业化与基层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关系。她指出,社区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其工作体制的演变对基层治理至关重要。社区工作面临的问题包括功能区分度不强、知识老化、工作负担过重等,这些问题影响了社区需求的满足和政府合法性。为了提升治理效能,需要推进基层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制度设计和执行能力的提升,实现治理体系的系统完备和科学规范。同时,专业化社区工作要提升解决民生问题和社会和谐的能力,通过五社联动,提升社区居民参与意识,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刘能)

刘能重点探讨了数字社会时代社会工作的机遇和挑战问题。他指出数字社会特征包括信息数据的巨量化、非结构化和集中化,以及公共服务数字化和智慧治理平台化。同时,数字社会也可能带来数字监控、隐私侵犯、网络犯罪等新问题。社会工作发展的新机遇在于服务对象扩展、技术提升效率和新合作者的出现,而新挑战则来自研究新服务领域、提升数据素养和保持社会工作艺术性与创新性带来的新任务、新课题。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屈志勇)

屈智勇强调了新时代社会工作的重要性,认为它关系到党的执政安全和社会和谐。他提出,社会工作应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增强党的号召力。高校需要在理论、技术和人才培养三方面提供支撑,以满足新时代社会工作的需求。要通过循证科研创新服务方案,借助AI和人工智能技术,培养高层次人才,强化专业理论研究,并面向实践进行研究。同时,要广泛吸纳先进技术,提升社会工作服务的个性化和普惠性。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时立荣)

时立荣探讨了本土生态体系下社会工作专业视野的扩展,特别是在市场互助领域的深化。她提出了“市场互助体制”的观念与架构,强调福利与经济结合的发展型政策取向,以及民生经济作为社会基础保障的重要性。市场互助机制是“再市场化”的过程,通过社会投资、资产建设、社会企业模式、ESG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商业保险等形式,将社会目标与市场要素结合,为社会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秘书长秦小峰)

秦小峰在其研究中提出了社会工作3.0时代的概念,即公共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新的范式可能性。他借鉴布洛维的“公共社会学”概念,试图超越专业性和社会性社会工作的局限,构建一个既承认专业逻辑也承认政治逻辑的圆融发展过程。秦小峰主张从降维、本维、升维、超维四个维度构建社会工作的新闭环发展模式,以建立最大共识的社会工作话语体系和实践体系。此外,他还探讨了如何在党的领导下,实现社会工作的本土性创新和实践,以及如何扩展社会工作的传统边界,走向公共社会工作,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知识和实践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卫小将)

卫小将探讨了中国国家社会工作的理念、内涵与发展策略。他指出,中国社会工作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部分,具有行政性、人民性、专业性和本土性,与西方个体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有所不同。他还分析了国家社会工作的意识形态基础,强调其政治性和国家在社会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他认为中国社会工作应沿循结构性社会工作脉络,超越治疗术局限,回归公共性,全面提升民生福祉,构建中国社会工作的自主知识体系和科学方法体系。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郭伟和)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郭伟和对各位学者的发言进行了精彩点评,同时,他围绕当前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所面临的自主性理论发展、数字化发展以及社会工作机构发展进行了独到而深刻的分析,认为社会工作应当挖掘自身难以被AI替代的核心价值和服务技能,探索真问题,发展积累性理论。

论坛下半场由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吕楠主持,发言嘉宾依次为: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徐选国、吉林大学教授芦恒、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熊贵彬、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张瑞凯、南昌大学教授袁小平、南开大学教授郑广怀、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吕楠,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陈涛点评。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吕楠)

(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徐选国)

徐选国围绕“中国社会工作的体制化与专业自觉行动”展开发言,认为面对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应当坚持党建引领并主动融入党的社会工作之中、注重上下联通以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深化专业效能以提升社会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中国社会工作应当走出“政治为体、专业为用”的现实结构制约,并寻求专业与治理、政治的协调。

(吉林大学教授芦恒)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熊贵彬)

熊贵彬探讨了信访社会工作的体制与机制,认为新时代信访系统应该在社会工作部的领导下,汇集问题、分流问题、兜底应对疑难复杂问题。组织基层社工深入调查、沟通调节、关怀疏导、教育帮扶,加强同底层的情感联系,改善底层情感秩序,促进矛盾纠纷的化解,夯实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之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

(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张瑞凯)

张瑞凯针对“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的建设实践与优化”提出对策,认为应当将社会工作者的本土实践和本土知识融入“标准”中,建立更具有操作性的标准细则,使工作者可以按照标准化要求逐步完善日常实践,促进标准化工具和实际的专业工作实践之间的匹配度。指出,应当调整、优化培训策略和方法,处理好问责制、效率与职业诚信、专业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定期检查机构标准化实施情况,并在特定领域或地区进行标准化试点。

(南昌大学教授袁小平)

袁小平围绕“从儿童主任到童伴妈妈——儿童社会工作中的情感承诺与兑现”展开发言,提出童伴妈妈的情感劳动是一定程度上的“慈善型”母职代理。对于儿童社会工作机制的优化方向,认为仅仅是“权利义务型”的儿童保护制度不够,应当在制度设计中加入情感元素,并且培养基层一线儿童社会工作者队伍,建立“情感近邻”的服务模式。

(南开大学教授郑广怀)

郑广怀围绕“社会工作机构与专业自主性”展开发言,提出三个基本判断:社会工作机构正面临系统性弱化;社会工作专业自主性不足;社会工作机构在提升专业自主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此,应当提升中国社会工作的政治自主性、法团自主性和临床自主性,并重新认识社会工作机构和人员的潜力,积极与社会进步力量合作,在保持自主选择意识的基础上,探索多种可能。

吕楠针对本土化证据为本的社会工作实践进行深入探讨,强调循证实践的重要作用,包括促进研究和实践的联结,便于跨专业沟通合作,最大限度确保干预效果和提高干预效率、符合工作伦理与愿景等。提出未来中国证据为本的社会工作实践既不能依赖西方的证据,也不能依赖东亚其他国家的证据,应当开发具有文化敏感性的本土证据和本地应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陈涛)

最后,社会工作系副主任吕楠代表论坛主办方对各位嘉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未来能够加强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共同体建设,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THE END
1.广大保险从业人员可登陆中国保险网络大学中保教育在线(前身为中国保险网络大学),是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主办的,并由其直属机构中保教育咨询( 北京 )有限公司( 简称中保教育 )建设运营的全国性保险行业在线行业和社会公众输出专题面授、在线直播、视频课程等形式多样的培训资源,不但切实肩负起引领和推进行业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而且有效承担了公众普知教育的社会责https://daxue.iachina.cn/
2.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是隶属于教育部的以考研为主题的官方网站,是教育部指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报名及调剂网站,主要提供研究生网上报名及调剂、专业目录查询、在线咨询、院校信息、报考指南和考试辅导等多方面的服务和信息指导。https://yz.chsi.com.cn/wsqr/
3.社会保险网上服务平台1.在北京市社会保险网上服务平台办理人员社保增减、信息变更成功后,会同步至医疗部门,单位或个人可登录北京医保公共服务平台查看医疗保险办理结果。变更定点医疗机构请通过医保部门提供的途径进行办理。 2.请单位通知新参保的人员,通过市人力社保局官网社会保障卡集成服务一件事,选择制卡照片采集服务提交制卡照片进行制卡。https://rsj.beijing.gov.cn/csibiz/
4.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在职研究生社科大在职研究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在职研究生(Cssn In-service Postgraduates),简称“中国社科大在职考研”,招生方式有同等学力申硕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免试入学,学费2.4万-30.8万,学制2-3年,毕业获学位证和结业证书,含金量比较高。中国社科大在职硕士招生简章3条,招生专业有人力资源、技术经济及管理、企业管理,招生学院有经济研究所、https://www.eduei.com/cssn/
5.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地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位于北京市,是经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批准,由教育部审批创办的培养人文社会科学拔尖人才的研究型大学,是国家公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1978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1985年9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正式建立;2017年5月,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为基础,整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教育及部分研究生https://www.maigoo.com/citiao/226032.html
6.2024中国社会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排行榜123网根据第四轮全国高校学评估结果,整理出了2024年中国社会学专业大学排行榜,告诉您社会学专业都有哪些优秀的国内大学,排名根据评估结果展示。https://www.phb123.com/jiaoyu/zhuanye/xk_303.html
7.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怎么样? 匿名用户 两年后稍微来补充一下。真的是稍微。 这只是一个彼时刚刚进入大学一学期的学生所作的回答,可以看出其中的稚嫩和青涩。当初写这个回答并没有想太多,只是写写我自己的感受罢了。如果想了解社科大,我只想说两句话。 第… https://www.zhihu.com/topic/20074296/top-answers
8.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直属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经邓小平、叶剑英同志亲自批准设立的,是我国设立最早的研究生院,堪称改革开放之初文化教育领域的“春风第一枝”。 https://www.zhijiao.cn/kaoyan/HomePage/index_713.html
9.中国社会学专业最新大学排名中国社会学专业最好的大学有哪几所?中国哪些本科大学社会学专业实力最强?以下是小编查询整理的全国最好的社会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起来看看吧! 社会学专业最新高校排行榜 以下为2020-2020年中国大学分专业竞争力排行榜的前20强(3星以内)名单。 排 名高校名称水 平开此专业学校数 https://m.cdtlxx.net/hangye/26770.html
10.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首届新时代高校社科管理创新发展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贡献力量——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观察 第十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拟获奖成果公示 通知公告 项目管理 经费管理 成果奖励 学风建设 管理规章 https://www.sinoss.net/
1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介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简称中国社科大 ),校训“笃学、慎思、明辨、尚行”,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为基础,整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教育及部分研究生教育资源而组建。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针,致力培养政治可靠、作风过硬、理论深厚、学术精湛的哲学社会http://www.ychedu.com/CRJY/QTST/612998.html
12.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豆瓣)原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史学会副理事长。一生致力于中国近代史研究,晚年以提倡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著称。著有《辛亥革命》、《近代史思辨录》、《浮想录》、《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先后主编《中国近代史丛书》、《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宋教仁集》、《中国近代史词典》、《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679590
1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21年硕士生招生时光流逝,考研初试也渐渐的临近了,各高校也陆续的发布了招生简章,以便考生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21年硕士生招生信息汇总”的相关内容,有报考意愿的小伙伴要注意下哦!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021年招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https://m.kyzs.com/yanjiusheng/schoolDetail/168/2/3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