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晓东老师的教学创新,突出的亮点是多元、有趣的学习活动设计。
另外,姜老师设计了和这些活动相对应的考核方式,例如针对学术报告、科普推文以及游戏闯关学习的成效等环节的考核设计都十分新颖,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过程考核和终结评价相结合,这些都是其他学科教学中可资借鉴的实践。”
——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组委会负责人、西交利物浦大学领导与教育前沿院院长张晓军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水生生物学》
上课学生数:40人左右
课程性质:选修课
课程目标
知识层面:能分析常见水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能解释生物对特定水环境的适应现象。
学生的学习活动
1.闯关式测验的教学设计,闯关式测验的教学效果
受学生长期着迷于游戏的启发,姜老师将游戏闯关理念引入到教学中,开发出闯关式测验。教师根据教学进度,设置多个关卡,分别对应相应的教学单元。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后,就可以进行与本次学习任务相对应的闯关式测验。
闯关式测验流程及课程游戏示例
系统为随机抽题、限时答题,测验时屏幕每次显示一题,并且只进不退。全部答完后,系统自动批改、自动晋级。如果闯关失败,表明本阶段学习效果还有待提高,学生重新学习后,可以再次进行闯关。
3.研讨式报告的教学设计,研讨式报告的教学效果
研讨式报告流程
4.推文式科普的教学设计
学生创作的基于前沿学术论文的科普推文
5.自信式思政的教学设计
星空模式:以西方教材为基础,讲授学科知识体系,构成“天空”基底;以中国论文为突破,研讨中国前沿进展,形成“星星”亮点。
双促模式:以古促今、以文促理。
课程诗词大会:百人团表现决定选手得分(精准测评)、百人团最佳直通擂主争夺赛(人人参与)。
6.课程在线学习平台的建设
姜老师已经全面建成水生生物学在线教学平台,实现了教学内容数字化、师生交流网络化、课堂管理智能化。例如:
1.游戏闯关会自动出题、自动批改、自动晋级;2.在课堂上使用快速检测,能实时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实现自动点名;3.课程能根据学生的成绩和表现,为学生自动发放证书、勋章;4.教师采用“可爱学生”和“课程成长”两个模式,分别把学生和课程的每一个小进步都记录到平台上,让学生感觉到“家”的温度。
课程考核方式
姜老师以客观、全面评价学习过程和结果为基本原则,利用在线教学平台追踪并分析学生的平时学习过程,构建集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为一体的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
姜老师课程评价体系
平时成绩
期末成绩
教学创新背后的故事
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组委会采访了姜晓东老师(以下简称“姜”)教学创新背后的故事。
Q:您做教学创新的初衷是什么?
姜:总书记说我们每个人都要守好自己的责任田,管好我们的那一段渠。作为一个人民教师,我要把我的课上好,让学生们喜欢我的课。
Q:您教学创新的过程是什么样的?都经历了哪些阶段?
姜:我们涉及到好几个创新点,这些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例如,我们把最前沿的论文natural和science引入到我们的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研讨,以此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在做的过程中形成了几个过程的阶段,这件事情我们总共做了10年。最开始两三年的时候,我们只是有这样的一个活动,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一个研讨。
Q:您的创新过程中遇到的主要挑战有哪些,您是如何解决的?
姜:最大的挑战应该就是来自于学生自己。学生刚开始反馈:让我一个本科生读Natural和science的论文,这么高大上的论文我不行;我让学生自己写一个推文,正式地推送出去,他们从来没想过自己能做这件事情。所以他们的观念可能没有那么一下子打开,如何去帮助他们打开这个思想的束缚,这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