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省级)2024年招收8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启事

2018年,经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云南师范大学设立了“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省级)。为推进博士后站的事业发展,进一步发挥博士后人员的科学研究作用,加强博士后人才队伍建设,根据云南省有关规定,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省级)计划招收2024年博士后研究人员8人。具体事项如下:

一、招收类型

(一)全职博士后:指根据设站单位的研究项目、学科梯队建设实际需求,人事、组织关系转入学校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

(二)在职博士后:指进站后人事劳动关系、人事档案和工资关系仍保留在原单位,在学校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

(三)师资博士后:指符合学校全职博士后申请资格,由设站单位根据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需求,作为师资培养对象,纳入师资队伍管理的全职博士后人员。

二、招收条件

(一)拟招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应为新近毕业的博士研究生,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2021年6月及以后毕业)。

(二)具有从事教育学研究的专业经历,品学兼优,身体健康。

(三)应聘人员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特别优秀的博士毕业生,并达到以下条件之一者,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校一等奖学金、校长奖学金或同等级别奖学金;

2.主持或作为主要成员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或基金;

3.攻读博士学位以来获得过省(部)级以上奖励(主要完成人);

4.获得国际知名院校博士学位的外籍或留学回国人员;

5.具有合作导师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急需的研究能力。

(四)不招收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在职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一般不得兼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五)博士后招收原则上面向统招博士毕业生,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2.作为主要研究人员,获得过国家级科研成果奖或取得国家发明专利,其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

3.以主要研究人员身份(排名前3)参加过省部级及以上研究项目,已取得重要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4.作为主要研究成员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或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5.因本校重大研究项目或学科建设需要,经学校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审定,认定为优秀的博士毕业生。

(六)具有良好的教育学研究素养、职业道德素养和学风,热爱科学研究,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在近期内可脱产入站。

三、岗位待遇、职责

四、申报程序及材料

(一)申请人与设站单位取得联系,递交个人简历及进站申请,并征得同意。按“个人申请一博士后设站单位审核一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审核一博士后设站单位办理手续”的程序办理。

(二)申请人向流动站提交以下材料:

1.《云南省博士后进站报名表》(一式2份)。

2.两位本学科领域博士生导师的推荐信。

3.身份证、护照(外籍人员)、港澳台人员身份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4.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申请进站时,未能提交博士学位证书的,可由学校或学位主管部门出具同意授予博士学位证明办理进站,进站6个月内须将博士学位证书交流动站核验;国(境)外获得博士学位的申请人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位认证书(外籍人员可提供中国驻外使领馆出具的学位认证)。

5.近半年体检报告。

6.定向、委培博士毕业生申请进站的,须提交原工作单位同意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证明。

7.无人事(劳动)关系人员(含辞职人员)需提供原单位人事部门解除人事(劳动)关系证明或《辞职证明》,国家公务员辞去公职须提供《公务员辞去公职批准通知书》,上述材料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原则出具。

(四)学校报省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审批。

(五)办理进站手续。

五、博士后合作导师

(一)合作导师及研究方向

姓名

研究方向

王德强

教育管理

rbzxcr@126.com

张斌贤

外国教育史、西方教育思想史、美国教育史

zhbx@bnu.edu.cn

李政涛

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教育人类学、教育领导与管理

zhengtaoli1969@163.com

方晓义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婚姻家庭研究与治疗

fangxy@bnu.edu.cn

甘健侯

教育技术学

10800662@qq.com

刘坚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生发展与教育

117128722@qq.com

杨洪林

教育人类学

jazz7777@126.com

韦颖

教育评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管理、大学生就业等

weiying861@163.com

尤伟琼

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领导力、民族教育

934405503@qq.com

余金枝

中国南方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云南及周边国家语言国情研究

yujinzhi6@163.com

张继平

高校管理与评估、高等教育社会学

widd1001@163.com

刘六生

教师教育、高等教育、教育领导力

liuliusheng75218@163.com

张向众

教育学原理

yunu8955@126.com

徐富明

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行为决策

fumingxu@126.com

陶云

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

taoyun2011@126.com

尹可丽

区域发展与研究

yayasles@163.com

董光恒

成瘾行为、精神疾病的认知机制与干预策略

dongguangheng@ynnu.edu.cn

齐春红

汉语国际教育

810982089@qq.com

孙瑜

教育资源智能信息处理

sunyu_km@hotmail.com

李瑛

中国式现代化语文教育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

lly1967@126.com

杨健

越南文化、中越文化交流、面向东南亚区域的中文教育和中华文化传播研究、东南亚文化史

kien1005@163.com

张文鹏

体育政策、学校体育

Wenpeng98@126.com

闫静

课程与教学论

13401085999@163.com

罗明东

边疆民族乡村社会发展与乡村教师培养

lmd@cxtc.edu.cn

郑勤红

教育领导与管理

zheng_qh62@aliyun.com

郭中丽

1211277803@qq.com

魏红

weihong799@163.com

(二)合作导师简介

张斌贤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外国教育史、西方教育思想史、教育史学等。近年主持的科研项目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西方教育思想史》、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迎接工业化的挑战:美国职业教育运动研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自主科研项目《美国教育思想史》等;出版有《西方教育思想史》、《社会转型与教育变革》、《教育史学论稿》、《美国教育改革(1890-1920年)》、《美国高等教育史》(3卷)等学术专著;主持翻译《教育大百科全书》(10卷)、《欧洲大学史》(1-4卷)等。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2014年入选“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现兼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理事长、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教育学报》主编等。

韦颖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评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管理、大学生就业等。美国普渡大学、加州州立大学等校访问学者。现任云南师范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主任。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1项、国家自科基金1项及其它省部级重点课题多项。完成国家留学基金委、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等政府部门委托项目多项。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教育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个人专著2部,所撰论文荣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奖二等奖、三等奖。兼任中国高教学会理事、高教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教育部审核评估专家、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等,参与了西南大学等新一轮审核评估以及对北京体育大学、西藏大学等校的专业认证工作。

余金枝女,苗族,博士、教授,云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西南联合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云南省云岭学者,省委联系专家,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云南省社科基金项目评议专家、结项成果鉴定专家。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云南语言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民族语文》编委。现任云南师范大学汉藏语研究院副院长兼文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苗瑶语及南方民族语言、云南及周边国家语言国情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结项优秀)、一般(结项优秀)三个层级项目各一项,主持完成国家语委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项目四项。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9)、三等奖(2017),“纪念李方桂田野调查奖”(2009)。在《人民日报》《当代语言学》等刊物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出版著作二十余部(含合著)。

张继平男,苗族,湖北来凤人,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校管理与评估、高等教育社会学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等科研项目10余项;获第十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十二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著有《高等教育评估的价值取向探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高等教育评估的价值取向博弈:“双一流”建设与学科评估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颠覆与创新:高等教育评估的价值取向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反思与重塑:再论高等教育评估的价值取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解构与重塑:高等教育评估的价值取向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等学术著作10部;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复印。

张向众男,1977年6月生,汉族,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现为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研究员,兼任全国教育教育基本理论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基本理论、教育测量与评价、学校变革、课堂教学改革、“生命·实践”教育学的教学与研究等。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评价的实践思维转向研究》、《云南省“研究性课堂评价实践研究”学术工作站》等课题5项;出版《生命自觉:叶澜教育价值思想研究》《中国基础教育评价的积弊与更新》等著作4部;发表《教育思维方式的变革及其趋向》、《推进性评价功能新论:“新基础教育”视野》学术论文50余篇等;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共5项。自2004年始,一直参与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研究与“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长期深入实验学校每周进行教研活动,开展合作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并被昆明日报报道;目前,在昆明市5所学校指导“新基础教育”研究。

徐富明1966.12生,山东人,男,心理学博士,现为南宁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研究专长为判断与决策心理学、组织与管理心理学、职业健康心理学。在国内CSSCI类期刊上已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在国外SCI和SSCI检索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各类著作5部,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016-20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民众收入不公平感的行为决策研究:参照依赖和损失规避的双视角,项目批准号71571083,已结项;2.2020-20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行为贫困陷阱的心理机制与管理对策:基于认知与动机双视角,项目批准号71971103,在研;3.2022-202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民众的风险感知、行为机制及管理对策,批准号72164028,在研),另主持5项省/部级项目。研究成果获省级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次,在国内判断与决策心理学,组织与管理心理学,职业健康心理学领域有一定知名度,现为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和社会治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尹可丽女,1969年12月生,汉族,博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基础心理学专业,现为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云南省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心理学会认定心理学家。主要从事青少年民族社会化、民族团结心理与教育、文化与心理健康促进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省厅级科研项目4项。主持在研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1项。出版专著2部、教材2部;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进展》、《心理科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2次获得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次获得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国心理学会民族心理学专委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社区心理学专委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质性心理学专委会委员,云南省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社区心理学研究》编委、《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等。招生方向为:民族心理与教育。

李瑛女,文学博士,云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院中文系主任,汉语言文学专业负责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点点长,“中国文学文献多语种数据建设与研究中心”主任,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兼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重大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成果鉴定专家、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民族文学会史料学分会副会长、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云南省南社研究会副会长。本科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硕士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博士毕业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2003-2004年赴泰国清迈大学开展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交流,2016-2017年赴香港理工大学进行“知识管理”博士后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西部、一般项目2项,在研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在研主持云南省民宗局文化传承保护项目5项,撰写论文多篇,出版专著2部,教材1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地图·云南篇》,1-9年级9本),研究方向为多民族文学与文化、多民族语文教育传承与创新发展。

杨健女,汉族,共产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省“兴滇英才”教学名师,现任云南师范大学华文学院副院长。主持首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一流课程;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1项,教育部语合中心基地项目1项。获云南省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云南省第21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非通用语优秀科研成果专著类一等奖;出版专著《交融与内聚:越南文化流变的多维透视》,云南省十二五规划系列教材《大学越南语》(入门、初级、中级、高级篇),发表论文《中越骆越文化研究的流变与分异》《百年来越南中国观演变动因探析》《越南京族语言系属辨析》等20余篇论文。承担中越国家级和省级领导会晤同传或交传翻译活动若干。

闫静女,1979年7月出生,教授,北京体育大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美国佐治亚大学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导师,云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体育学院院长,省拔尖创新人才,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与成果鉴定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硕博”学位论文通讯评审专家,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体育健康促进。近5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体育与科学》等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收录1篇,出版著作3部,主编教材1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省教育厅科学规划课题重点项目等20余项。获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青年优秀论文奖、省教育科学成果一等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等奖项。

罗明东男,1962年12月生,汉族,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聘为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原理、民族文化与教育、教育地理学和教师教育研究,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边疆民族乡村社会发展与乡村教师培养。主持完成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16项;出版著作、教材34部;教学与科研成果获国家、省、厅级奖励26项(其中教育部、省政府奖励13项);在《光明日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多篇,20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高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与《地理学》等全文转载或摘要。是我国教育地理学科倡导者,云南省首批“云岭学者”,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突出贡献专家称号获得者,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云南省社科联常委,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等。

郑勤红男,1962年1月生,汉族,博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1996年11月至1998年10月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作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云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长期从事学校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基金项目10余项。合作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70余篇,被SCI、EI收录40余篇;获教育部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1项、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2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获云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目前主持在研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学)研究项目、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各1项。

郭中丽女,1973年4月生,彝族,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云南大学民族学专业,现为云南师范大学华文/国际汉语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云南省高校卓越青年教师,云南省专业学位专家委员会(汉语国际教育)委员,云南省中国语言文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汉语国际教育建设点负责人。主要从事国际中文教育和教育人类学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规划项目1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项、云南省教改项目1项等。专著待出版1部,主编副主编教材2部,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在建云南省一流课程和案例库建设项目2项,校级一流和优质课程建设项目4项。长期担任研究生、本科生的“汉语国际教育概论”、“汉语国际教育理论与实践”、“案例研究”、“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等课程主讲,先后获首届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三等奖、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云南赛区比赛暨第四届云南省高校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等奖项。

魏红女,汉族,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云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担任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云南省级教学名师,华东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兼职博士生导师,2011-2021年连续两届担任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与二语习得研究、国际中文教育研究以及跨文化传播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项目、教育部项目、教育部重大项目子项目、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等省部级及以上项目10项;在人民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2部、第一作者编著1部,参编商务印书馆等学术编著3部,主编泰国教育部外语类汉语系列教材6册,并在泰国出版;在《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汉语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的学术成果获得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共计3项,第一者论文获得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主题征文评选一等、云南省新闻奖论文类一等奖等。

学校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常年受理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工作。

七、联系方式

1、云南师范大学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2、“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省级)

联系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聚贤街768号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邮编:650500

为防止简历投递丢失请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邮件标题格式:应聘职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中国博士人才网)

中国-博士人才网发布

技术支持:北京神州硕博人力资源集团有限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114MA01JN6618;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0900001613号

中国博士人才网立足中国面向海外!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领域引进平台!

THE END
1.通知公告云南农业大学2024年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科毕业生申请学士学位英语水平考试的通知 关于清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超过最长修业年限学生学籍的公告 关于取消高等学历继续教育2024级未报到学生入学资格的公示 云南农业大学2024级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新生入学须知 关于申报云南农村干部培训基地2023年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通知 2023年云南省成人https://zjxy.ynau.edu.cn/xwgg/tzgg.htm
2.昆明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昆明医科大学关于2025届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科生学士学位申报工作的通知2024-11-27 2024年昆明医科大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科生申请学士学位外国语水平考试成绩合格名单2024-11-14 兰光明副院长接待日通告2024-11-05 昆明医科大学2024年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科生申请学士学位外国语水平考试考生须知2024-10-25 https://www.kmmc.cn/list2209.aspx
3.云南教育对外交流中心负责提供教育方面对外交流的服务工作;收集整理留学人员情况,组织出国留学工作经验交流。 负责人:兰雁 办公地点: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学府路2号附1号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 8:30-12:00 14:00-18:00(法定节假日除外) 联系电话: 0871-65191658(传真)、0871-65155522(财务) https://www.ynjy.cn/article/441c08970b2046569cf67c925a40ec67
4.重要通知2024/5/14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2024年公开招聘事业人员面试成绩公告 2024/4/18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 2024年公开招聘事业人员资格复审及面试公告 2023/12/26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2024年公开招聘人员公告 2023/12/18关于申报2024年度云南省党校(行政院校)系统课题的通知 https://www.yndx.gov.cn/html/zytz/
5.新闻快递我校组织参加“2025届云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视频会” 2024-12-09 校领导带队赴云南顺时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访企拓岗活动 2024-12-06 我校2名师生获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教)金 2024-12-05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云南师范大学)完成2024年“宏志助航计划”就业能力培训 http://ynnu.ynbys.cn/news/index?tag=xwkd
6.云南省学位委员会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工作推进会暨专题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有关工作部署要求,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落实落地,全力支撑教育强国建设,12月10日下午,云南省学位委员会贯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MzI4Nzk3NQ==&mid=2653038107&idx=1&sn=6aed1fbe7b469080cdfcf2767fba98b1&chksm=8588b14daa54e3596501688e026b56da0e353214e0a8b989b34a4b5e7384a45e6eb8c825d516&scene=27
7.云南大学网报指南▏手把手教你报考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你是否对网报流程感到一头雾水,无从下手?不用担心,我们现在就为你奉上定制级网报流程指南,助你顺利报考云南大学! 各位考生请注意,2024年研招统考预报名即将开始,填写报考信息功能开通,报名时间为:10月8日-25日每天9:00-22:00。 定制级网报流程大放送(20个步骤哦) https://www.mbachina.com/information/12345.html
8.云南民族大学辅修制和双学位制试行办法《云南省学位委员会关于加强“双学位”教育工作的意见》(云学位〔2009〕11号)的精神,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探索跨学科组织教学模式,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较好地完成主修专业学习任务的前提下,http://news.yuzhulin.com/learn/13218/
9.云南自考网云南自考网是云南地区专业的自学考试资讯平台,提供免费云南省自学考试管理系统服务和自考成绩查询系统服务,第一时间发布云南自考报名时间、云南自考成绩查询、云南自考考试安排和云南自考专业等自学考试信息。http://www.ynzk.yn.cn/
10.云南高考招生频道云南新兴职业学院是经云南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并颁发代码的高等职业学院,具有二十年的办学历史,是一所以医药类为主,理工、文史结合的高职(专科)院校(学院代码:5356)。 学院秉承以德立校育人,坚持“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征,围绕新兴行业培养高等职业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开设有护理、助产、康复治疗技术、医学检验技术https://www.liuxue86.com/k_%E4%BA%91%E5%8D%97%E9%AB%98%E8%80%83%E6%8B%9B%E7%94%9F%E9%A2%91%E9%81%93
11.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2023年度本科毕业证学位证学生证及学位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2023年度本科毕业证、学位证、学生证及学位授予决定书印刷服务竞争性磋商公告来自:采招网(www.bidcenter.com.cn) 所属地区 云南省 发布时间 2023/3/29 招标业主 云南师范大学 (查看该业主所有招标公告) 招标代理 云南谦和招标有限公司 (查看该招标机构所有招标公告)https://m.bidcenter.com.cn/newsrili-1-220807142.html
12.红河州统计局所属事业单位(红河州统计局普查中心)2023年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人事部令第6号)《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办法》等法律法规,遵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招聘原则,报经红河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准,红河州统计局普查中心2023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员3人。 https://www.hhzrc.cn/Article/Index/Index/show/id/12643
13.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档案毕业证学位证丢失如何补办及详细流程视频王先生请说明来自顺企网,优惠更多 请卖家联系我 产品详细介绍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是由云南艺术学院与社会力量合作成立的独立学院。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毕业证丢失补办的流程及方法: 1、在原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所在地的省市级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毕业学位证书遗失声明(之后会需要提交已刊登遗失https://beijing.11467.com/info/18802524.htm
14.2025年云南学位英语报名时间云南学位英语报名入口2017-01-18 来源:无忧考网 2017年云南学位英语考试报名时间及入口 2017年云南学位英语考试报名时间及入口考试通知2017年云南省成人学士学位外语水平考试报名通知报名时间2017年云南学位英语报名时间:2月15日至3月14日报名入口2017年云南学位英语考试报名入口报名网站中国学位与研究 2017-01-13 来源:无忧考网 2017https://www.51test.net/cryysj/yunnan/baoming/
15.云南2021年成人学位英语成绩什么时候查询呢?查询入口在哪?云南省2021年成人学位英语考试成绩查询基本是考试结束之后一个月之内,有的院校成绩公布快,有的院校公布晚。以下就是希赛小编为考生整理的2021年云南省各院校成人学位英语成绩查询时间及入口,可供参考。 1、云南农业大学 学位英语成绩查询时间:5月上旬 学位英语成绩查询入口:云南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站或报名教学点 https://m.educity.cn/xwyy/2221259.html
16.云南自考学士学位云南自考学士学位栏目为广大考生提供云南自考学士学位申请条件、云南自考学士学位英语、云南自考学士学位如何申请等相关资讯。https://www.ynzikao.cn/ynxsxw/
17.云南大学档案查询补办毕业证明书学位证明书成绩单录取花名册三、档案馆查到的纸质版材料、本人学历照片(不少于3张)、本人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及本人手写签字的证书补办申请书到云南大学本科生院学籍科(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东外环南路云南大学呈贡校区明远楼203室,邮编650500,联系电话0871-65032602),并留下回寄地址及联系方式。学籍科收到后核实学生身份及学历学位信息,无误https://www.atsws.com/da/blog/2023/05/20/yunnandaxuedacx/
18.继续教育学院2020年成人高考高起专专升本招生简章昆明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是学校的二级单位,已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主要承担成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工作。学院依托昆明医科大学系统雄厚的师资力量,为我省培养了大批实用型医学人才。1997年,学院被省教育厅评为“云南省成人高等教育优良学校”;1998年、2003年两次被省教育厅评为“云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先进单位”。 https://www.ynckedu.com/h-nd-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