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将指导完善管理制度,使校园开放和内部管理达到平衡
多所名校明确向公众开放
在这个冬天,很多游客来到清华大学二校门和大礼堂拍照打卡,感受那份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来自辽宁省丹东市金汤小学的学生王嘉烁表示是预约进来的,从西门进来一直走到清华园,感觉这里很有一些历史底蕴。另一位参观游客赵苏芳说,她和先生都是清华校友,所以带孩子来。正好放假,让他们感受一下我们原来上学的时候那种环境,跟现在的一些变化。
清华大学团委副书记程正雨介绍,现在,清华艺术博物馆和科学博物馆也都是面向公众开放,大学实际上也是人民的大学,清华大学也是一个开放的大学。
在北京大学,记者看到,一些游客边参观边通过“参观北大”小程序里的语音讲解,去了解北大的风物故事。为更好地服务受众参观需求,北京大学正在自主研发出入校服务平台,主要服务于各类参访人员多方式、多条件便捷入校。随着寒假来临,北京大学还制订了“研学游”服务保障措施。
据悉,截至目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已发文表示,社会人员可通过预约、登记入校或直接刷身份证进入校园。
“被景点化”高校有烦恼
学校的情况各有不同。大学校园如何开放,开放到什么程度?高校需要综合考虑学校资源供给能力、校园面积等多方面因素。近年来,一些知名高校在应对游客参观方面经历了一个管理不断调整提高的过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2016年,武汉大学发布公告,取消赏樱季的收费门票制,实行网上预约、免费赏樱。预约入校赏樱人数也进行动态管理,实施预约制的第一年,也就是2016年,武大赏樱预约人数为工作日限1万人,周末限2万人。到2023年,赏樱预约人数已经增加到工作日限1.5万人,周末限3万人。
浪漫的樱花也给武大校园带来“烦恼”。每年三月到四月,上下课的路上,樱花大道的游人如织;游客进教学地点参观也会干扰师生。最令人反感的是不文明赏花行为。
2018年开始,武汉大学增设了“人脸识别”系统,官方微博同时开通“不文明行为曝光台”,公布不文明行为的抓拍。樱花开放期间,武大规定在指定地点提供饮料售卖服务,并设置移动厕所。同时,校内教学、科研、办公楼(馆、室、所)和学生宿舍等场所谢绝公众参观,学生食堂不提供公众就餐服务。
同样有着景如画美誉的厦门大学也面临过“校园游”的困扰。早在2012年,厦门大学实施“限游令”,不允许旅游团进入校园,大部分食堂不接待游客,不再接受现金消费,普通游客需在校门口登记方可入校。
学者表示,大学“被景点化”,面对这一社会治理问题,如何寻找各方价值共识,需要全社会共同作答。
教育部:平衡开放和管理
北京工商大学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郑姚闽认为,从具有旅游属性的这种高校来看,几方面要有思考,一个是环境的承载量,还有学校的服务供给是不是能跟得上,第三个可能就是对正常教学的影响。
1月2日,教育部官网在《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4329号(教育事业类428号)提案答复的函》中,就《关于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通过校园开放服务城市和区域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提案》进行了答复。
攻略
●如何进校参观?
新快报讯寒假在即,北京各大高校纷纷公布2024年寒假放假安排。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近40所高校公布的放假安排中,最长的假期达48天。
此外,近日,校外人士进入各大高校游览参观的入校手续也有所简化。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山校区除外)等高校明确开放校园,社会人员刷身份证过闸机即可入校。
寒假期间,游客也可以到大学校园内游玩。目前,北京大学未名湖冰场已开放。校外人士确保能自行入校方可预约。
不分节假日不限身份
山西21所高校向社会开放
新快报讯记者从山西省晋中市委宣传部了解到,从1月6日起,包括山西省高校园区9所高校在内的晋中市21所高校全部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