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0.03.25
2020年智慧树知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
总题数:12
1
【判断题】(1分)
大学生需要学习历史。
对.
2
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任务之一。
3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是科学的历史观。
4
近代中国衰落的根本原因不包括社会制度腐败。
错.
5
相对平和时期,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结盟,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为主要矛盾。
6
【多选题】(1分)
大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包括
启迪思想,激发灵感.
增强大局观念.
增强我们对自身命运的掌控能力.
开阔人的心胸.
7
中国近现代史的主线是
一代又一代人民群众和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
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
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
8
我们怎样才能学好中国近现代历史
注重历史的内在联系.
坚持正确的历史观.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9
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总结出了一个深刻的历史结论:“事实充分证明,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
10
近代资本主义列强入侵时的中国封建社会制度,呈现出的特征包括
经济上小农经济占主要地位.
文化上三纲五常、道德教化.
对外关系上朝贡制度、贡品、闭关锁国.
政治上高度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
11
关于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正确认识有
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为资本主义列强间接统治.
“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
“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12
近代中国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第一章测试
总题数:11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
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
在甲午战争后,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社会进化论思想的是严复翻译的《天演论》。
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的腐败。
所谓“国中之国”是指租借地。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资本—帝国主义操纵中国经济命脉,使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无法独立发展.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近代中国经济落后和人民贫困的主要原因.
资本—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使得近代中国难以积聚工业化所必须的资本基础.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粗暴地中断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自然进程.
资本—帝国主义的政治控制破坏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政治根基.
19世纪70至80年代,列强从侵占中国周边邻国发展到蚕食中国边疆地区,使中国陷入“边疆危机”,主要表现在()
法国从越南侵犯广西.
英国从缅甸侵入云南.
英国从印度侵入西藏.
俄国从中亚入侵新疆.
日本吞并琉球,侵犯中国台湾.
下列涉及到割地的不平等条约主要有()
中俄《瑷珲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
中日《马关条约》.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方式主要表现在()
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雄顽强的斗争,但是,历次的反侵略斗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结束,从中国内部因素分析,主要是因为()
社会制度的腐败.
经济技术的落后.
在反对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的清政府官员主要有()
邓世昌.
刘铭传.
陈化成.
关天培.
冯子材.
第二章测试
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主要是指太平天国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近代中国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戊戌维新时期。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多选题:太平天国失败的教训有()
农民阶级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农民阶级无法克服小生产者固有的阶级局限性.
农民阶级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太平天国运动农民战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洋务运动推进的主要内容有
兴办近代教育.
新建新式海陆军.
派遣留学生.
兴办近代企业.
【单选题】(1分)
洋务运动的主要目标是
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戊戌维新是近代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以政治改良为目的的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的失败暴露了阶级的软弱性,也说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同的
第三章测试
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兴中会。
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武昌起义的导火线是保路运动。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政治纲领的革命团体是兴中会。
下列关于清末“新政”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裁撤绿营,建立新军.
设立商部、学部、巡警部等中央行政机构.
鼓励留学,颁布新的学制.
颁布商法商律,奖励工商.
进入20世纪,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各种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的书籍报刊纷纷涌现,以下反映这些内容的革命书籍包括
《革命军》.
《警世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猛回头》.
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手段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主要涉及到()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之后,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主要表现在()
政治上,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
文化思想上,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
经济上,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ACD)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民族主义.
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各地次第成立。从1904年开始,出现了十多个革命团体,以下属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组织是()
光复会.
兴中会.
岳王会.
科学补习所.
华兴会.
第四章测试
总题数:8
大革命给中国共产党的最深刻的经验教训是必须和农民结成巩固的工农联盟。
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中国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
中共二大的历史意义是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中共一大通过的决议规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开展工人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包括
极大地鼓舞了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斗志.
验证并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改变了现代社会发展的进程.
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新纪元.
我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对象是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是
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
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
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
第五章测试.
题目数11
1928年底,以宁汉合流为标志,国民党实现了表面的和不稳定的“统一”,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自己的统治。
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著名论断。
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井冈山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最伟大的历史贡献是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中国革命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点是
八七会议.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最伟大的历史贡献是
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建立的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有
“军统”.
“中统”.
八七会议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次会议
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后,中国革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
十年内战时期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6.对于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
这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
这是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第六章测试.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进入全国性抗战的新时期。
武汉会战结束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是“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
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是台儿庄大捷。
中国共产党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会议是瓦窑堡会议。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以立法形式将9月3日确定为()。
抗战胜利纪念日.
在抗战中,国民党正面战场中牺牲的最高级别的军事将领是(A)。
张自忠.
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的重要会议是()。
洛川会议.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体现于()
指明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
倡导和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开辟了敌后战场.
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反动方针的内容包括()
反共.
溶共.
限共.
防共.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一场()的大决战。
进步与反动.
正义与邪恶.
光明与黑暗.
第七章测试.
总分数11
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关于军事问题的协议》、《关于国民大会问题的协议》、《关于宪法草案问题的协议》。
1947年3月,国民党限期令中共驻南京、上海、广州等地代表及工作人员全部撤退。至此,一切和平谈判之门都被国民党关闭,国共关系彻底破裂。
到1947年2月,国民党军队被迫放弃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改为对陕北解放区和东北地区重点进攻。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和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构成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是:加强党的建设、开展武装斗争、建立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是()
建立统一战线.
开展武装斗争.
加强党的建设.
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等协议。
《关于国民大会问题的协议》.
《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
《关于军事问题的协议》.
《关于宪法草案问题的协议》.
到1947年2月,国民党军队被迫放弃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改为对()的重点进攻。
陕北解放区.
山东解放区.
1947年3月,国民党限期令中共驻()等地代表及工作人员全部撤退。至此,一切和平谈判之门都被国民党关闭,国共关系彻底破裂。
上海.
重庆.
南京.
(),构成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基础。
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
抗战胜利后不久,中共中央就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力求通过和平途径实现中国社会的改革
第八章测试.
总分数14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于1949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化三改”中“一化”指的是社会主义工业化。
我国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是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关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的正确认识是
两个历史时期之间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两个历史时期的区别是在螺旋式上升中产生的区别.
两个历史时期探索的主题、主线是统一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时代是
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1949-1956年关于中国社会的正确说法不包括()。
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新中国成立后,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具有双重革命性,即()。
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性.
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大规模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之前,我国有多种经济成分,包括()。
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
私人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农民和手工业个体经济.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在1954年9月召开的()通过的
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
13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14
社会主义改造给我国带来的变化有()
社会主义经济在城市和农村都成占主体的经济.
消灭了剥削阶级.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起来.
消灭了剥削制度.
第九章测试.
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是《论十大关系》。
毛泽东是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
《论十大关系》报告的基本方针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中国同印度、缅甸等国共同倡导的处理国与国关系公认的国际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就是要在生产战线上来一个大的跃进。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报告围绕的基本方针是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中共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论断是正确的。主要是因为这一论断
反映了剥削阶级在我国已基本消灭的客观实际.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下列有关“大跃进”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是完全错误的.
首先开始于工业.
1966年8月毛泽东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矛头实际指向的是
刘少奇.
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
关于中国共产党在曲折探索中所犯的错误的正确认识有
在“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时期,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依然具有巨大凝聚力.
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年代里,中国共产党保持着统一.
中国共产党在犯严重错误的时候,其性质和宗旨都没有改变.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探索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以下成就
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建设起来,石油工业发展迅速.
工农业总产值增长近60%.
建成大中型项目五百多个.
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
第十章测试.
我国于1988年建立海南省,并将全海南岛辟为经济特区。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于1993年年出版,中共中央作出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决定。
2001年12月11日,经过长达15年的艰苦谈判,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其中的“两个基本点”是指
坚持改革开放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的有机统一。
坚持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
立党之本.
力量之源.
执政之基.
江泽民强调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重点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和()。
依法执政的能力.
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总揽全局的能力.
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可持续.
协调.
全面.
第十一章测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十八大以来,中国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是在西部地区。
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9月3号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人民工资水平低和物价水平高之间的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人民日益増长的购买力和社会生产力落后之间的矛盾.
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表述正确的是()
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这个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这个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具有重大意义。它是()
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
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以下哪些选项属于“十四个坚持”的内容()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党的十九大提出“四个伟大”,是指: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
伟大事业.
伟大工程.
伟大梦想.
伟大斗争.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的新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