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2021考研经验指导新祥旭考研名校考研全科全程定制辅导专家!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民族教育工作,为学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学校党委各项保障政策的支持下,院领导班子认真贯彻学校的工作部署,团结带领全院师生,不断开拓进取,争先创优,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涌现出一批非常优秀的学生。在校本科生126人、硕士生67人、博士生27人。

展望未来,学院将紧紧抓住建党90周年和建校60周年的发展机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努力打造一支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学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不断探索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开创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互相促进的局面,争取产生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努力把学院办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两个学科人才培养、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切实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

二、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中央民族大学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3]法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5]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14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2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④822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

备注: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双少生

四、考试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I.考查目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有机统一。它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目考试重点考核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总分为150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占80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

济学占7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Ⅲ.考查范围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

【考查目标】

1.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知识。

2.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3.能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理论与实践问题。

第1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1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1.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3哲学的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

1.4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哲学变革

1.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1.6学习哲学,终生受益

第2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2.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2.3人类社会产生的物质前提和现实基础

2.4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2.5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2.6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

第3章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3.1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

3.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3.3限定中的超越:实践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3.4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

3.5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第4章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4.1世界处在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之中

4.2内容与形式:事物的构成要素与表现方式

4.3本质与现象:事物的根本性质与外在表现

4.4原因与结果:事物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4.5必然与偶然: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确定趋势与非确定趋势

4.6现实与可能:事物现存状况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第5章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5.1规律是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

5.2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

5.3矛盾是对立面的统一

5.4矛盾统一性与斗争性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5.5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关系

5.6量变与质变:事物发展的基本状态

5.7否定之否定:事物自我发展的过程

第6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6.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6.2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6.3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6.4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6.5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6.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

第7章价值的本质和特征

7.1价值:主体与客体的意义关系

7.2价值的客观前提与主体性特征

7.3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

7.4价值评价:认识的特殊形式

7.5价值观:价值关系应然状态的展示与期盼

7.6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人类活动的两大基本原则

第8章社会的本质和结构

8.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8.2社会是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

8.3生产力标志着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现实关系

8.4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关系的总和

8.5社会的政治结构及其核心

8.6社会的文化结构及其功能

第9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9.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9.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9.3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9.4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9.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9.6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10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10.1社会形态发展的决定性与选择性

10.2人的本质与人性

10.3人的自由与必然的关系

10.4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准确识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2.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3.能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理论与实践问题。

导论

0.1研究对象

0.2研究任务

0.3研究方法

0.4理论品质

第1章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经济体制的演化

1.1经济制度变革的规律

1.2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1.3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

1.4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第2章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2.1商品

2.2货币

2.3价值规律

2.4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第3章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分割

3.1货币转化为资本

3.2剩余价值的生产

3.3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

3.4剩余价值的分割

第4章剩余价值的流通过程

4.1资本循环

4.2资本周转

4.3社会资本再生产

4.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第5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

5.1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的过渡

5.2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5.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5.4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第6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6.1社会主义公有制

6.2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3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

第7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7.1社会主义按劳分配

7.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7.3个人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

第8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1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8.2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第9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

9.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9.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9.3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

第10章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与保障体系

10.1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

10.2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和手段

10.3社会主义币场经挢的保障体系

第11章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11.1经济全球化的产生与发展

11.2发达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关系

11.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

11.4国际经济新秩序

第12章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

12.1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对外开放

12.2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与战略格局

12.3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考试涵盖毛泽东思想、中国近现代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史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必答题为150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毛泽东思想约15分、中国近现代史约50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约35分、思想政治原理约50分。

名词解释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简答题7小题,每小题10分,共70分;

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第一部分:毛泽东思想

1.准确识记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知识;

2.正确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初步运用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分析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的伟大功绩和历史地位

(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的伟大理论成果

(三)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

(四)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五)毛泽东思想是科学的理论体系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近代中国社会与民族民主革命

(二)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三)符合中国革命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总路线

(四)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一)无产阶级必须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二)在统一战线中采取坚定而灵活的策略

(三)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四)建设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五)党的思想建设、理论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

(一)从以农村为中心到以城市为中心

(二)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四)土地改革的路线方针政策

五、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一)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到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二)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经验的基本总结

(三)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和专政的结合

(四)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六、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一)建国初期的基本国情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及其基本思想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四)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五)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七、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四)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与解决台湾以及香港、澳门问题的基本方针

(五)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

八、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一)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

(二)群众路线:党的一切工作和基本方针和路线

(三)独立自主:革命与建设的根本立足点

九、历史经验和毛泽东思想对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不可磨灭的意义

(一)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与时俱进的创新理论

(三)20世纪中国革命最伟大的创业者

(四)历史转折点是以真正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为标志的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历史验证

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

1.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进程与阶段特征;

3.能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一、反对外国侵略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性质

(二)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三)资本—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形式与特点

(四)反对侵略的斗争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二、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意义与局限

(二)洋务运动的过程、作用与失败原因

(三)戊戌维新运动的过程、意义与教训

三、辛亥革命与帝制终结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与资产阶级革命派活动

(二)三民主义学说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三)关于革命与改良的大辩论

(四)帝制覆灭与民国建立

(五)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四、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三座大山”与两个中国之命运

(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与社会思潮

(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四)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意义

(五)中共一大二大的历史意义与国共第一次合作

五、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一)土地革命的兴起及其历史过程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探索与历史意义

(三)大革命失败及其历史后果

六、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二)局部抗战与抗日救亡运动

(三)“西安事变”与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

(四)国共两党在各自战场对抗战的贡献

(五)抗战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一)中国共产党的和平民主斗争与自卫战争

(二)土地改革及其对解放战争的历史贡献与意义

(三)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和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四)第三条道路的破灭与政治协商格局

(五)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八、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二)工业化战略的确立与过渡时期总路线

(三)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

九、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

(一)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的严重曲折与深刻教训

(二)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与改革开放局面的逐步形成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提出与起步

(四)社会主义建设在新时期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

第三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

3.能够初步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分析现实问题。

一、导论

(一)当代中国的主题与基本问题

(二)“中国梦”与“四个全面”的基本内容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意义

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实际

(一)当代中国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二)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与重要机遇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与目标

(四)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原则与方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

(二)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与内容

(三)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思路

(五)全面提升开放水平与“一带一路”战略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三)坚持人民民主与全面依法治国

(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与主要任务、基本原则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制度与发展道路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四)国家文化软实力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与制度

(二)社会公平、正义与保障改善民生

(三)社会治理创新的内涵、目标与举措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制度

(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的重要意义和基本目标

(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力量

(一)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基本理论

(二)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

(三)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内涵与意义

九、当代中国与世界

(一)当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

(二)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

(三)当代中国的对外方针政策

第四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史

1.准确识记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的重大历史阶段、历史事件、历史会议以及重要历

史文献的基本内容;

2.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各个历史阶段的基本情况、基本理论及其主要论述;

3.能够初步运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经验、教训分析、评价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

一、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五四提出的新课题:用什么思想来教育人民

(二)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三)中国共产党一大到五大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及有关措施

(四)党在工人运动、农民运动以及黄埔军校和北伐军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五)《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对中国国情的分析

二、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创建革命根据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古田会议决议》:党的独创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建立

(三)红军战略转移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世界观、方法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党的抗日主张的宣传教育

(二)八路军、新四军以及抗日根据地建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延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

(四)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五)抗日战争时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总结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争取和平民主、准备自卫战争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自卫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迎接革命新高潮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战略决战和夺取全国胜利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

五、新中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转变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巩固政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执政党的党风教育以及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共青团的思想政治教育

(五)社会主义改造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六、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二)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和“左”倾错误的出现及纠正

(三)学习雷锋运动

(四)工农兵学哲学运动

(五)毛泽东关于反对和平演变的思想

七、改革开放初期和现代化建设步伐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

(四)邓小平南方谈话与新的思想解放运动

(五)进一步推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学习新时期英雄模范人物

八、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21世纪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党的十五大的召开及其意义

(二)《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及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

(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及开展“三讲”教育与改进党的作风

(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五)弘扬“抗洪精神”以及反邪教斗争

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党的十六大的召开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政治保证

五、参考书目

62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梁树发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张雷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

822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

《M思想概论》(第二版),庄福龄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简明马克思主义史》,庄福龄主编,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英语

本身英语只能说不算太好但是还可以,四级565,六级只做了几套真题没过500分。从九月中下旬开始每天早上大约半个小时复习昨天学过的单词和从真题里做到的不会的单词(做好笔记),都是重点!单词要循环记忆不能今天复习了昨天的明天就不管了,要新旧掺杂,既有熟悉感又有新鲜感,既有成就感又有征服感,这可能是学习持续下去的一点点小动力。每一套真题都要认真对待,因为从题目改革到如今真题数量不多。阅读理解我主张快速精读做题,但是题量太大需要找准题目再做题。翻译能翻译出完整的简单句比胡诌乱扯不认识的单词组成不像话的句子要好得多。作文找到万能金刚句,一切都不是问题。我的英语笔记送给学妹了,有想要的可以拍个照片送,只有一两页。关于作文我几乎把所有的可能出现的形式的通用标准列了出来,这个参照何凯文的作文,句子中还可以加一句谚语,既增加了词汇又显得有些高级,最后,书写要认真,我都是先打草稿再抄上去的,尽量避免语法错误,这个很给作文压分。完型这种我分析了以后几乎所有的答案比例都是一比一。如果做的很顺手,比例也差不多,那这个分一般丢不了。很多人都觉得它又便宜又难,实际上练习好了最多十分钟也能得不少分,千万不要放弃它!

政治

专业课

除了中共思政史,其他的课本只要是本专业应该都涉及过。我感觉今年的重点有一些压向中特理论与实践,可能是我对这本书了解不深。思政史我花了很大功夫。每次看到它都感觉累,它实在太厚了,但是很有意思,只要好好过几遍应该没问题。

专业课不加上第一遍的通读与第二遍的理解我总共背了有五六遍,越复习越顺。期间,可以选择列框架,中期可以看着框架回想内容,后期可以独立列出框架并清楚内容。

我之前买的新祥旭考研的资料,结合课本,补充到课本上,并把真题标注了出来,到冲刺阶段,就按照真题、重难点和基础知识三个层次进行复习。因为我有强迫,所以如果第五个题目背的不顺利,我会从第一个开始重新,直到顺利。

无论政治还是英语还是专业课,勤奋是第一宗旨,如果早上起不了床,晚上放不下手机那还是好好考虑下自己的初衷。想清楚了自己想要的,慢慢的,一步一步走下去,不要太沮丧,也别太骄傲,该是你的跑不掉。

七、写在最后

考研的过程并不容易,但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好学校和专业,认真准备,踏实做好每一步,摆正心态与自己的懈怠做斗争,并找对学习方法,最后的结果一定不会差。有需要还可以报一个辅导班,比如新祥旭,新祥旭的一对一辅导方式十分有效,它可以针对你量身定制一套辅导方案,最大化的提高复习的效益。

THE END
1.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答案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答案,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VKOVDA0556ATMJ.html
2.24春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大作业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1一、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00分)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历史,总会在一些特殊的年份给人们以深刻启迪。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大地发生伟大历史性变迁,决定性因素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答:“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31561076.html
3.[广开搜题]2023年秋季广东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A)期末考试4.以下哪个国家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殖民主义侵略者? A.英国 B.日本 C.法国 D.德国 答案:B.日本 5.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A.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 C.九一八事变 D.抗日战争胜利 答案:B.辛亥革命 二、判断题 1.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彻底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https://www.bnjyedu.cn/bnjy/news_xx-205016-.html
4.大学中国近代史试题与答案6篇(全文)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南京条约》 时间:1842年(0·5分)。(2)主要内容:割让香港;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为通商口岸;赔款2100万元;秉公议定税则;废除公行制度(2分)。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0·5分)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c4we98ys.html
5.江苏开放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本)形成性作业一江苏开放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本)形成性作业一 购买后可复制本文内容! 得 分评卷人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 A )为核心。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佛教思想 2.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https://www.ddwk123.cn/archives/22525
6.参考答案5份2024秋国开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参考答案试卷B2024 秋国开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参考答案试卷 B 试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5 5 份 一、论述题(本题共 1 小题,共 100 分) 时间是伟大的书写者,记录走过的足迹,见证不凡的征程。中华民族经历了数千年的悠久历史,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却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https://www.doc88.com/p-90590193884860.html
7.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共5套《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四 54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五 71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可编辑word,答案在后面)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选择题50分,非选择题5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704/8022034036004115.shtm
8.近代史纲要论述题(通用6篇)近代史纲要论述题(通用6篇) 篇1:近代史纲要论述题 上编综述 1.鸦片战争为什么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新的阶级和新的思想。因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https://www.360wenmi.com/f/filed40x8umd.html
9.2014年4月自考近代史真题03708自考2014年4月自考近代史真题03708,是2014年4月自考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真题试卷,附有答案供考生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https://www.xuesai.cn/zikao/61608.html
10.2023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近代史试题及答案解析详细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解析 课程代码:03708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旳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种最符合题目规定旳,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旳最主线原因是( )。 http://xueli.en369.cn/jiaocai/1687428968125035.html
1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吉林大学自考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复习资料 简答.论述题签 1.论述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及其特点 2.论述中国近代社会的阶级构成和阶级关系的变化。 3.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是如何反抗外来侵略的? 4.论述鸦片战争前.中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 5.论述外国资本一帝国主义是如何侵略中国的。 http://www.jdzkw.com/2482.html
12.好题汇编期末复习中国近代史(期末真题精选 · 材料分析题60题) 中国现代史(期末真题精选 · 材料分析题60题) 纲要上册(期末真题精选 · 论述题60题) 分享 仅试题 显示答案 2023/12/29更新 840次浏览 整卷下载 + 全部加入试题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期末真题精选·论述题60道 (2023上·福建厦门·高一统考期末) 阅读材料,完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17pt4288ct12766n363781.html
13.模拟试题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模拟试题|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模拟试题485 发表时间:2023-11-28 11:00一、判断题 1.袁世凯为独揽大权,颁布《组织约法会议组织令》,成立御用的工具“约法会议”,并炮制出一个所谓的《中华民国约法》,又称“袁氏约法”。(A) A.对 B.错 2.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曹锟政府。(A) Ahttp://www.sdlcjyjt.com/h-nd-8181.html
14.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综合文档社会实践对于在校大学生具有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确认适合的职业、为向职场过渡做准备、增强就业竞争优势等多方面意义。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 https://www.027art.com/fanwen/wendang/15811227.html
15.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考任务1试题及答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考任务1试题及答案形考任务1(专题测验一) 一、判断题 题目1 1.18世纪中期,英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急于开辟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在世界各地掠夺殖民地。 选择一项: 错 题目2 2.马戛尔尼访华礼仪之争反映了东西方刚刚接触的两个大国文化背景的差异,反映了东方式的与西方式https://www.taodocs.com/p-512753006.html
16.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乡镇行政管理》形考任务答案电大之家二、单项选择题 1.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 )。 A.瓦特 B.亚里士多德 C.史坦因 D.马克思 2.著名的管理学家,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 A.韦伯 B.泰勒 C.法约尔 D.古立克 3.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 )。 A.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https://www.diandahome.com/8899.html
17.2023年10月广东自考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考生回忆版)参考4、1905年,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中国同盟会B.兴中会 C.中华革命党D.国民党 5、20世纪初,邹容发表的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著作是() A.《猛回头》B.《警世钟》 C.《革命军》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http://www.gdtgw.cn/zkxx/30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