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期末近代史纲要真题汇总

1、乾隆时大将军福康安观看欧洲火器操法后说:“看亦可不看亦可,这火器操法,谅采没有什么稀罕!”这说明(D)

A.清朝军事技术先进B.是清政府技不如人的粉饰之词

C.清王朝是“天朝上国”D.清王朝闭目塞听、愚昧无知

2、鸦片战争前夕,影响近代中国的政治因素中最主要的是(B)

A.清朝晚期政治腐败B.封建制度已经衰落

C.军备废弛、防御力差D.战和方针举棋不定

3、乾隆皇帝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段话主要表明(A)

A.中国的物产十分丰厚B.自然经济下的保守心态

C.外贸出超使乾隆自豪D.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繁荣

4、虎门销烟最本质的意义是(B)

A.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B.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决心

C.沉重地打击了英国侵略者D.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A.1839年B.1840年C.1851年D.1856年

6、有人认为:鸦片战争“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20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商务关系的斗争开端。”对这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是(D)

A.反映了对两次鸦片战争实质的思考

B.道出了发动鸦片战争的真实意图

C.作者是站在西方殖民主义立场上的

D.作者在一定程度上反对鸦片贸易

7、按清政府规定,完粮纳税必须用白银,当时劳动人民必须将出售产品得来的铜钱折成银两去交税,因而同是缴纳一两白银的赋税,19世纪30年代末较19世纪20年代实际上是要多交60%。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是(D)

A.清政府腐败,贪污成风B.清国库空虚,加重赋税

C.小农经济破产,物价上涨D.白银外流,银价上涨

8、19世纪60年代西方列强在中国可享有的侵略权益有(C)

①到中国内地传教、经商②在台湾淡水等地租赁土地、房屋居住

③在天津、广州等地合法设立工厂④直接控制中国海关⑤在中国西南合法采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②④D.②③⑤

9、判断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主要依据是(A)

A.中国主权遭到破坏,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B.清王朝开始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中国经济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D.中国人民在反封建的同时还要反侵略

10、近代中国始终有“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人民大众”应包括(D)

A.近代新兴的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B.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

C.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D.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11、两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D)

A.都为鸦片贸易合法化而挑起的

B.列强都以武力迫使清政府投降

C.都直接威胁到清朝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D.都为强占中国市场和掠夺中国原料

12、甲午战后,日本提出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纳内地税的要求,其目的是(C)

A.为列强商品输出创造平等条件

B.为列强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C.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以获取高额利润

D.为了联合起来以压低中国关税

13、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驻华公使说:“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业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市场尚待进行。”1856年,法国外长又指令法国驻华代办,强调“商业关系的推广”,并说“这是一个关系至高无上利益的问题”。

以上材料表明(A)

A.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B.英法希望加强与中国的贸易往来

C.英法策划提出“修改条约”要求

D.英法决定用战争来扩大侵华权益

14、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标志是(C)

A.革命任务转化为推翻封建王朝

B.革命的主要目标是驱除外国侵略者

C.中国人民肩负着反侵略和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

D.中国资产阶级开始领导革命

15、总理衙门答应对外国侵略者关于“各口划一管理”的规定,将上海海关的管理体制办法推广到各通商口岸。这说明(B)

A.外国开始控制中国海关B.中国海关管理权完全丧失

C.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D.外国已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16、19世纪初,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国家是(B)

A.美国B.英国C.日本D.俄国

17、沙俄违背中俄《尼布楚条约》而割占的中国领土是(A)

①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②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40万平方公里

③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平方公里④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公里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

18、下列条约中,列强首先在对华外交上享受“最惠国待遇”的先例是(C)

A.中英《南京条约》B.《中英五口通商章程》

C.中美《望厦条约》D.中法《黄埔条约》

19、下列哪一项最能说明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C)

A.中国禁烟运动的胜利B.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英国工业革命的进行D.英国对东方扩张的政策

20、1885年取得镇南关大捷的是哪位老将(C)

A.海龄B.林永升C.冯子材D.陈化成

21、鸦片战争中萌发的新思潮,其思想实质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A)

A.具有反对外国侵略的爱国传统B.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C.对清政府统治的不满D.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22、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B)

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B.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C.帝国主义列强改变了侵略中国的策略

D.西方列强客观上没有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条件

23、1884年指挥官军击退进攻台湾基隆的法国人的大臣是(B)

A.邓世昌B.刘铭传C.乐善D.关天培

24、有人认为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是因为甲午战争后(B)

A.政府开始引进西方的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民族工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D.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并要求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

25、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

A.清朝的统治腐朽B.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

C.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D.农民阶级反抗精神强烈

26、义和团被清政府先利用后镇压,导致这一结局的根本原因是(D)

A.义和团只是人民群众自发的斗争

B.西方列强对清政府加以胁迫

C.清政府的背信弃义

D.义和团本身对中外反动势力认识模糊

27、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不同于两次鸦片战争的是(B)

A.威胁到清朝统治的中心京津地区

B.以镇压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为其直接目的

C.遭到中国军民英勇抵抗

D.试图以武力实现其侵略目标

28、清朝国势衰落,政治腐败日益暴露,始于(B)

A.乾隆后期B.嘉庆后期C.道光后期D.咸丰后期

29、义和团运动最重要的历史功绩是(C)

A.在民族危机关头,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

B.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

C.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

D.促使一部分资产阶级维新派转向革命

30、近代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准确含

THE END
1.河北开放大学答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业期末试卷复习资料微信公众号编制2024秋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考作业题库、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https://www.docin.com/touch_new/preview_new.do?id=4776636943
2.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答案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作业答案,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VKOVDA0556ATMJ.html
3.学起plus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核作业参考原题试题(2)百年教育2024秋最新《学起plus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核作业参考原题试题 (2)》形考作业试题题库、期末题库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https://www.bnjyedu.cn/pc/news_xx-465596-.html
4.国家开放大学,本科,参考答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7.pdf国家开放大学,本科,参考答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7.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1 2022 03 21 17:30 2 2022 03 21 17:31 3 2022 03 21 17:31 1 1. 1.00/ 1.00 ? “ ” “ ” 1 2022 03 21 17:30 2 2022 03 21 17:31 3 2022 03 21 17:31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606/7165003044004130.shtm
5.2022秋期版国开电大本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上形考任务(专题22[2022年秋期版]国开电大本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上形考任务专题检测一至七试题及答案说明:资料整理于2022年11月,适用于2022年秋期国家开放大学本科学员网上形考考试。专题检测一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1.18世纪中期,英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急于开辟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在世界各地掠夺殖民地。TOC\o"1-5"\h\z对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34209111.html
6.关于西电计科本科学习的一些经验分享与资料汇总西电毕设拿良容易吗博主是一名普通的19级西电计科学生,今年6月刚毕业,希望在研究生生活开始之前整理一些自己和其他人本科四年学习的经验感想,同时汇总一些还找得到的有用资料方便后人参考,以尽自己所能抹平信息差,让学弟学妹们少走一些弯路,多腾出时间去玩或者干更有意义的事情。 https://blog.csdn.net/zimuzi2019/article/details/132537657
7.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综合文档社会实践对于在校大学生具有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确认适合的职业、为向职场过渡做准备、增强就业竞争优势等多方面意义。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 https://www.027art.com/fanwen/wendang/15811227.html
8.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汇编附答案国家开放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汇编附答案国家开放大学近现代史专题七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汇编附答案一简答题1、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危机的表现政治上,中央集权强化,官制废弛,官僚整体性腐败腐化。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地租高利贷加重,无地少地农民增加,农民生活困苦不堪。军事上https://www.taodocs.com/p-516111300.html
9.202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自学考试公共课近代史纲要12.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1841 年广州三元里人民起义 13. 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瓜分达到高潮是中日甲午战争后。 14. 简述 19 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未能实现的原因。 (1)重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外国列强之间有http://www.hnshifan.com/jiqiao/4898.html
10.贵州开放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专题测验8片尾包含参考答案中国近代史纲要 片尾包含参考答案 贵州 开放 大学 中国近代史 纲要 专题 测验 片尾 包含 参考答案 资源描述: 1、、判断题1.十八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https://www.tudouwenku.com/doc/2317057.html
11.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本科)专题四8.1927年12月下旬,毛泽东在宁冈砻市召开会议,提出革命军队的三大任务:打仗消灭敌人;打土豪筹款子;分田地给农民。 判断题 (1 分) 1分 A.对 B.错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释:提出革命军队的三大任务:打仗消灭敌人;打土豪筹款子;做群众工作。 9.1929年,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灵活运用十六字战术,集中兵力对付敌人https://zhuanlan.zhihu.com/p/579726944
12.上海开放大学青浦分校2022年秋季招生简章2、国开专业的《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为3学分,按2学分收费。 3、本科最短学习年限二年半(2.5年~8年)。 4、补修课针对跨学科报读专升本专业的学生设置。补修课学分不计入毕业总学分。补修课程按每学分70元另行收取。 5、《工商管理》毕业证书由国家开放大学颁发;其它本科毕业证书由上海开放大学颁发。 https://www.eol.cn/kaoshi/gk-yx/2023042811305.html
13.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件实用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件 篇1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是一门探究中国在近代(1840年至1949年)历史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政治、社会、经济等各方面问题的课程。本文将围绕着该课程涉及的主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一、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及其问题 https://www.liuxue86.com/a/5044255.html
14.小学生爱国知识竞赛(通用9篇)3、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中英“ 条约”。 4、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 5、我国革命的先行者 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 6、1919年5月4日,著名的 运动在北京爆发。 7、1921年 月 日,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8、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获得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wr6u66i.html
15.第七届开放时代论坛:中国海外研究第七届开放时代论坛于2009年11月28日至29日在广州白云山“山庄旅舍”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中国海外研究”。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在我们多年习惯于接受“海外中国研究”的说法之后,有必要提出“中国海外研究”的议题。中国未来三十年或者六十年的发展,需要进一步了解发达国家之外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验,以矫正我们对https://www.opentimes.cn/Forum/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