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二大互联网公司,核心高管都去了哪?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2.01.14

文丨高洪浩管艺雯万珮龚方毅贺乾明

编辑丨管艺雯

过去一年,不管是已上市成熟公司、还是希望借上市加速发展的公司,都遇到了更严峻的挑战。退市、裁员、组织调整、收缩业务战线、升级战略等都是他们应对的手段。

中国互联网公司高歌猛进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公司在压力下如何管理和设计组织变得更加重要,因此《财经》在2021年下半年开始推出「大公司最有权力的人」系列,希望从梳理这些公司的组织架构开始,理解一个个市值数百亿、数千亿美元、渗入数亿人生活的公司究竟如何运作和管理。

2021年,面对增长见顶、监管与竞争的多重压力:阿里巴巴升级了自己的组织战略;腾讯罕见地对多位副总裁级别管理者集中“动刀”;跳动字节首次大规模收缩业务;美团将战略升级为“零售+科技”;滴滴在上市后遭遇安全审查,市场份额从9成掉至7成;蚂蚁IPO被叫停后持续整改;小米试图开辟自己的第二条增长曲线;京东重回正轨;拼多多增长见顶,开始减少市场投放;快手告别双核时代;业务稳健的网易,游戏业务高管被频繁挖角;百度密集从外部招揽人才。

《财经》盘点了2021年这些公司核心高管的流动情况,核心管理层作为一家企业的决策中枢,他们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企业的未来走向。

2021年,对阿里(NYSE:BABA)来说是挑战最大,也是人事变动最多、最彻底的一年。

这一年,阿里的市值蒸发了约4000亿美元,截至发稿,股价跌去约50%至每股129.8美元;因为垄断行为交了182.28亿元的罚款;遭遇“807”事件并折损了一名总裁;举办了一个颇为低调的双十一电商购物节;平台上的超级头部主播薇娅被罚款封号;最近一个季度,管理层还罕见地调低了财政年度的收入预期。

2021年最后一个月,阿里迎来了上市以来最大的人事调整,董事局主席兼CEO张勇为自己增设了四位分管大总裁,他们分别是负责中国数字商业板块的戴珊、负责海外数字商业板块的蒋凡、负责云与科技的张建锋和负责生活服务板块的俞永福。

戴珊、蒋凡和俞永福的权责都进一步扩大。

戴珊除了此前的B系,还开始负责阿里最核心、受挑战最严重的电商业务,她在最近刚刚将淘宝和天猫整合,不再区分个体商家和品牌商家,淡化增长,强调用户体验,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过去十多年阿里电商发展思路的一种告别。

蒋凡从大淘宝(淘宝、天猫、阿里妈妈)总裁转而负责了整个海外数字商业板块,包括了C端(Lazada、Trendyol、速卖通等)和B端(国际站等)业务,阿里首次将海外市场作为一个业务整体交由一人负责,架构上与戴珊负责的中国数字商业板块并列。对蒋凡来说,发展空间变大,挑战更大。

2021年,阿里集团副总裁级别以上(M6)的变动至少超过15次,还有不少高管离开阿里开始创业,原钉钉CEO陈航创立两氢一氧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阿里正在积极改变自己以应对复杂的挑战,比如一向注重业绩增长的阿里在2021年第一自然季首次提出要将所有的新增利润全部进行再投资,像个创业公司一样在潜力业务上加大投入;阿里还从过去的一个超级App转向推出多个App来满足用户各种需求。

新的指挥官,新的业务策略,也许会带来一个新的阿里。(管艺雯)

与阿里巴巴习惯对组织频繁调整不同,腾讯(SEHK:00700)往往只在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才会进行大规模组织调整。2021年就是这样的一年:

为了应对上述变化带来的挑战,腾讯进行了一整年的调整,罕见地集中对多位副总裁级别管理者动刀:

一位腾讯中干告诉《财经》,过去互联网公司之间比的是增长速度,未来比的则是谁更稳健。2021年4月,腾讯成立了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SSV)并承诺投入1000亿元实践共同富裕。

《财经》了解到,去年底的员工大会上,马化腾对2021年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他说,腾讯只是国家社会大发展期间的一家公司,是国家发展浪潮下的受益者。未来,腾讯在服务国家和社会的时候,要做到不缺位、做到位、不越位,做好助手、做好连接器。(高洪浩)

2021年,美团(SEHK:03690)成为阿里巴巴之后,第二家接受垄断反处罚的互联网公司。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宣布对其罚款34.4亿元,并要求其根据总局发出的《行政指导书》在三年内完善平台治理。

这让擅长把规模做大的美团没了施展优势的空间。新的环境,需要新的战略和新的组织。为了拥抱变化,美团将战略从“Food+Platform”升级为“零售+科技”。截至发稿,美团股价每股206港币,市值1.27万亿港币(约合1626亿美元)。

美团的组织架构也进行了大幅调整。美团把三个重要的零售业务——优选、快驴和买菜业务统一归由美团高级副总裁陈亮负责。

美团副总裁、原快驴事业部总经理郭万怀调任优选业务,快驴负责人变为原快驴商品部负责人高雨龙。

在零售业务上,美团形成以社区团购业务为核心,买菜、快驴、闪购、团好货多业务探索的路径。根据美团2021年财报,美团优选业务仍然处于投入期,9个月累计亏损232亿元。

外卖、到店和酒旅业务依然稳健增长,在2021年第三季度,外卖业务实现营收同比增长28%至256亿元;到店和酒旅业务同比增加33.1%至86亿元。

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退休后,美团又有一位核心高管离开,最高决策机构S-team成员、骑行事业部总经理郭庆离职后,去了一家机器人创业公司担任CEO。

核心力量离职,又没有接替者可以补位,美团的创始人和核心高管需要负责更多事务。王兴直接接管了王慧文此前负责的四个业务,包括美团平台、智慧交通、基础平台和点评业务;2021年,美团又拆分了成立不到一年的智慧交通平台,平台下的打车、无人车配送两大事业部独立,分别由原打车事业部运营负责人张星远和原智慧交通平台总经理夏华夏负责,二人均向王兴汇报;美团高级副总裁、到店事业群总裁张川需要在郭庆走后,负责骑行事业部。

《财经》了解到,2021年,充电宝事业部负责人也向张川汇报,这部分业务原本在美团平台。

如今,美团的权力集中在王兴和七位核心高管手中——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穆荣均,高级副总裁、CFO陈少晖,王莆中,陈亮,张川,郭万怀,李树斌。这八人也是美团的最高管理决策机构S-team成员。(万珮)

不过受大环境影响,这家全球估值最高(超过3000亿美元)的未上市互联网公司还是在2021年放缓了脚步。

跳动字节当前面临的挑战是清晰的:抖音的增长陷入瓶颈,国际政治局势令TikTok没有完全摆脱危机;还未找到新增长点、上市也仍未有期;过去几年人员的急剧膨胀与业务大扩张给公司的发展带来负担。

为了应对多重挑战,跳动字节从人事到组织架构都进行了调整。

他的接任者出乎许多人意料,不是公司内部公认的二号人物,而是跟随其十余年、长期做技术的老同学梁汝波。相比之下,跳动字节中国董事长张利东与中国CEO张楠一直掌管着更多实际业务,前者负责商业化与职能型业务,后者负责抖音、今日头条等核心产品。

业务上,跳动字节提倡“去肥增瘦”,教育、证券、游戏、音乐、商业化等业务都做了不同程度的收缩、员工优化力度进一步加大;实行了9年的大小周制度也在这一年被取消。

2021年11月,跳动字节进行了组织与业务梳理,宣布成立六个业务板块:抖音、大力教育、飞书、火山引擎、朝夕光年和TikTok。

上述组织调整没有带来实质性的业务变动,也没有改变大部分业务负责人之间的汇报关系。调整后的字节确定了BU式的组织结构,在赋予每个业务更大自主权和灵活度的同时,也明晰了每个BU(业务板块)的边界收缩,淡去了过去九年大扩张所必然带来的无序。

在此背景之下,跳动字节中国CEO张楠获得了更大的权限。

《财经》了解到:跳动字节的商业化战略和业务战略合并,负责人朱时雨由向张利栋汇报改为向张楠汇报;商业产品负责人周盛在向张利东汇报的同时,虚线上开始向张楠汇报。

目前,尽管跳动字节商业化负责人仍然是张利东(飞书、火山引擎、游戏、教育等业务的商业则单独向各自部门负责人汇报),在可见的未来,抖音BU的商业化事务中也将更多看到张楠的身影。(高洪浩)

中概股在2021年股价大幅下跌,阿里和拼多多双双跌幅过半,同样做电商生意的京东(NASDAQ:JD)跌幅要小得多——即使它的大股东腾讯刚刚以派发特别股利的名义减持了价值164亿美元、近15%的京东股份——跌幅仍控制在20%上下。

这得益于京东不同于电商平台的公司定位、战略、商业模式和主要消费人群。

2021年京东的高管团队有诸多调整。

这一年9月初的同一天,原零售CEO徐雷升为京东集团总裁,帮助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实现各业务板块的日常运营和协同发展。他本来的位置由原健康CEO辛利军接任,辛利军的下属、京东健康医药部的负责人金恩林又接替了他的岗位。一个月前,京东零售大商超全渠道事业群总裁冯轶转而负责时尚家居事业群,消费品事业部原总裁刘利振接替了她的职务。

最近几年,刘强东逐渐从具体业务抽离,取而代之的是京东的集体决策机制。战略执行委员会(StrategyExecutiveCommittee,SEC)是这家公司战略管理的最高执行机构,由京东各业务板块和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组成,核心工作包括战略规划,监督和保障集团战略级业务和项目的有效落地。

离开京东的高管不在少数。据《财经》不完全统计,2021年京东至少已有6名高管离职或退休,涉及金融、物流、技术等业务,多数为京东“老将”,且集中在京东的非主营业务。

2021年7月,首席战略官廖建文因病退休,两个月后,曾任京东科技集团(原京东数科)副总裁的许凌、京东物流X事业部总裁肖军、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周伯文相继离职,京东国际负责人闫小兵在这一年最后一个月提出了退休申请。此外,《财经》了解到,京东科技原CEO、京东集团幕僚长陈生强也已经从京东离职。

但京东的主营业务(自营、平台和营销服务)业绩表现依然稳定,营收占比超过90%,第三季度维持了22%的营收增速。京东也从垄断反监管的实施中获益,根据京东的说法,由于“二选一”流失的品牌正重新回到京东平台。

截至发稿,京东股价每股68.24美元,是2018年最低点的3倍多,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3年前,这艘巨轮曾一度下沉,现在它正在重回正轨,并比其他公司表现出了更强的韧性。(管艺雯)

赶在2021年6月最后一天赴美上市的滴滴(NYSE:DIDI),上市两日后即遭遇了中国监管机构的信息安全审查,旗下多款App被下架,多部委进驻公司审查。

滴滴2020年有五位高管离职,是滴滴高管离职相对较多的一年。到了2021年,离开滴滴的高管只有两人——原基础平台负责人章文嵩和青桔CEO张治东。

一位熟悉滴滴的人士说,对于目前的滴滴,没有变动不意味着不需要变化,而是危机还没有过去的一种标志。

据《财经》了解,滴滴接下来还会有新的人事变动。

从这两年滴滴的人事变动看,总体思路从外部招揽人才变为内部提拔。原网约车平台公司执行总裁陈熙离职后,花小猪总经理孙枢接替网约车CEO的职位;章文嵩离职后,滴滴将其手中的滴滴云和原企业级事业部、效能平台部一并转入企业服务事业群,由蔡晓鸥负责;将基础平台部和智能中台部、车载事业部合并成为智能平台事业群,杨毅担任负责人;青桔业务则移交到原副总经理王文清手中。这些人都是从滴滴内部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管理者。

滴滴的管理层将面对不小的挑战。2021年以来,橙心优选业务大面积收缩,并试水新的模式,追求盈利;网约车主业受安全审查影响,不能拉新,重心转向司机和用户的留存;货运和车服等新业务也没有大的进展。

滴滴上市像是打开了“潘多拉之盒”,把这家公司送入了新的迷雾中。截至发稿,滴滴股价为每股4.5美元,市值只有217亿美元,距离上市的最高点已经跌去三分之二。(万珮)

烧钱搏份额的公司很多,鲜有拼多多(NASDAQ:PDD)这般成效显著。

从2016年算起,到2020年超过阿里成为中国拥有最多消费者的电商平台,拼多多累计烧掉833.25亿元销售费用,产生252亿净亏损。这还没算上其他成本、费用以及人。

2021年,拼多多选择告别过去五年的部分自己——减少市场投放、控制获客成本、释放利润。

在销售费用连续三个季度下滑的同时,拼多多2021年前三季度累计实现17.7亿元税前利润。管理层还在11月的财报会上说未来要减少营销方面的投放,加大研发投入。

在此期间创始人黄峥提前卸任董事长,把位置交给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校友陈磊。2020年黄峥离开拼多多CEO位置的时候也是让陈磊来坐。

一个多月后中国开启垄断反周期,并持续加强数据安全立法。从禁止电商“二选一”到拟立法大数据杀熟,从保护、提高平台经济员工权益到约谈资本扩张,中国最高层试图在增长和改善社会不均衡、维护各项安全间找到平衡,平台经济的权力和责任关系也被重新检视。

没什么比成长股变成价值股更让市场崩溃的了。何况中国正重置其底层经济逻辑。2021年拼多多市值少了近七成,现在大约只值1.3个百度。截至发稿,拼多多股价每股55.9美元,市值约700亿美元。

“百亿农研”取代“百亿补贴”成了管理层最爱谈论的话题。这是拼多多提出的旨在解决农业部门和农村地区关键需求的倡议。据他们所说,自2021年4月以来的利润都将用于这一计划、直到投满100亿元。

“作为一家公司,我们的关键战略一直是赢得用户信任,为社会创造价值,我们相信这也将成为我们的长期资产。”陈磊去年11月说。若真想如此,仅与过去做部分告别是远不够的。(龚方毅)

胡润研究院最近把SpaceX评为全球第三值钱的非上市公司。如果不是2020年的一场意外,马斯克的火箭公司应该排第二——现在这个位置被蚂蚁集团占着,胡润研究院给它的估值是1万亿人民币。

世纪IPO被紧急叫停后的一年多里,蚂蚁集团被央行、银保监会等金融主管部门联合约谈了两次,并按照要求持续整改。他们减少了支付宝对“花呗”、“借呗”的引导,“鼓励”余额宝用户把钱转到收益率更高的货币基金产品里,和浙江国资一起申请个人征信牌照。

公司业务层面影响最大的还是消费贷产品的合规整改。2021年6月起,获批开业的蚂蚁消费金融公司开始承接“花呗”和“借呗”已经发放的贷款。消费贷品牌隔离工作也同时展开。

“花呗”“借呗”成为蚂蚁消费金融公司的专属消费信贷产品。其他金融机构靠蚂蚁提供的数据所发放的消费分期贷款,改叫“信用购”和“信用贷”,分别对应原来的“花呗”和“借呗”。蚂蚁以这种方式告诉消费者,哪些信用贷的资金来自他们,哪些信贷来自与蚂蚁合作的金融机构。

在整改老业务、推动新业务期间,蚂蚁集团及其重要子公司进行了一系列重要人事调整。

最大调整是胡晓明辞任蚂蚁集团CEO、天弘基金董事长、网商银行董事长及法人代表等职务。接手这一系列岗位的分别是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兼任CEO)、蚂蚁集团CFO韩歆毅(兼任天弘基金董事长)以及网商银行原行长金晓龙(升任网商银行董事长兼法人代表)。网商银行原来的副行长冯亮获聘行长一职。

新成立的蚂蚁消金有一系列的新人事任命。蚂蚁集团数字金融事业群总裁黄浩兼任蚂蚁消金董事长;集团资深副总裁邵文澜兼任蚂蚁消金董事;原来的“借呗”负责人负责人陈怀晟任蚂蚁消金总经理。

此外,2021年初离开蚂蚁的原保险事业群总裁尹铭,在阳光财险工作了四个多月后,于同年5月回到蚂蚁,做集团战略发展部负责人,和新老同事一起应对复杂时局。

各种调整对蚂蚁集团盈利能力的影响逐渐显现。根据蚂蚁消金股东中国信达披露的数据,2021年6月4日至9月30日间,蚂蚁消金收入为2.91亿元,税后净亏损达5.25亿元。

另据阿里巴巴集团财报倒推蚂蚁集团的数据(不考虑会计准则差异),第二季度蚂蚁净利润约为199.22亿元(中信证券测算),其中包括它对印度外卖平台Zomato大约47.89亿元投资浮盈。如果扣除这部分,蚂蚁持续经营业务的净利润大约只同比增长6%。(龚方毅)

2021年上市以来,快手(SEHK:01024)的用户增速较过去几年有一定程度的放缓,为了应对挑战、增加组织的灵活性,快手进行了自公司成立以来最大的组织与人事调整。

快手创始人宿华卸去了担任8年的CEO一职并转任董事长,联合创始人程一笑接任CEO。这家公司过去被质疑双核心的管理结构影响了公司的决策效率,如今没有了双核心的掣肘,理论上快手可以走得更快更远。

2021年9月底,快手成立了电商、商业化、国际化和游戏四大事业部与主站产运线。改革后,快手的业务一号位将拥有更大的权力,同时也承担了更多责任,比如要为投入产出(ROI)负责,而此前各业务不承担成本指标。

与跳动字节提出组织要“去肥增瘦”相似,快手也称组织需要“降本增效”。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快手都做了业务与管理层的精简。

国内业务上,高级副总裁王剑伟收拢了过去分散在不同部门的主站产品部、运营部、用户增长部、游戏生态与搜索业务,成为主站产品的唯一负责人;国际化上,快手停止了多产品并进的策略,集中力量发展“Kwai”一款产品。

随着快手运营负责人严强在2021年宣布离职,2017年以前加入快手的高管只剩下了宿华、程一笑与CTO陈定佳、CFO钟奕祺。

2020年快手空降了三位高管,包括负责国际化的仇广宇、电商研发负责人陈国成,电商产品负责人范理,他们分别来自滴滴、哈啰出行与阿里巴巴。2021年只新来了一位管理层——从网易过来的游戏事业部负责人徐杰。

不过新任CEO程一笑未来将面临的挑战并不小。

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数据,全国网民约10亿,抖音和快手短视频用户加起来已经约9亿。粗略推算,全国只剩下1亿人的短视频用户增量市场。

快手曾经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但在与抖音的竞争中,它一度被打乱了阵脚。现在,它正试图找回自己的节奏。截至发稿,快手股价77.9港币,市值3293亿港币,约合422.3亿美元。(高洪浩)

2021年小米(SEHK:01810)调整组织架构和人事任命35次,是小米2010年成立以来变动最多的一年。调整的主线有两个,一是雷军交出多个直管业务,聚焦造车;二是精简销售体系,应对手机业务承压的挑战。

小米集团副总裁及以上的高管团队中,有三位在2021年离开小米,他们分别是:

80后周受资和高自光的离职,让小米高管平均年龄在自然增长一岁外增加不少。同时,他们的离开也是小米高管2021年变动的主要节点。

周受资宣布离职时,小米提拔了三位高级副总裁,分别是1973年出生的曾学忠(手机部总裁)、1969年出生的张峰(笔记本部总经理,分管电视部和大家电部)和1975年出生的卢伟冰(中国区、国际部总裁),他们在手机行业都有超20年工作经验,掌控着小米最核心的手机和大家电的生产和销售。

高自光宣布离职前一周,小米提拔了内部员工朱丹成为副总裁,兼任手机部研发副总裁。朱丹曾在摩托罗拉工作,2010年跟领导周光平(小米联合创始人、原首席科学家)加入小米,是小米第54号员工,历任手机部的基带部总监、产品部总监、相机部总经理兼显示触控部总经理。

小米现在共有17位高管,跟2020年最多时比少了3位。最年轻的是1981年出生的印度区总裁JainManuKumar。他们是雷军在2021年8月提出的“三年全球第一”目标的主要执行人。

现状并不乐观,小米手机销量在去年第二季度冲上全球第二后全面承压。他们要带领团队在整体疲软、竞争更激烈的手机市场中站稳脚跟,向资本市场证实小米撑得起更高市值。2021年小米股价下跌约43%,截至发稿,小米股价18.52港币,市值超4500亿港币,约合595亿美元。

此外,小米汽车业务管理团队基本成型,不少是小米老员工:小米大家电事业部原总经理李肖爽,现担任小米汽车副总裁,负责产品、供应链和市场工作;小米参谋部原副参谋长于锴,负责座舱系统等方面工作;小米原技术委员会主席叶航军,负责自动驾驶算法等研发工作等。

他们现在管理500名员工,敲定小米造车工厂落在北京亦庄,初步确定小米要造什么样的车,正努力推动2024年上半年量产出来。(贺乾明)

在经历多次人才大规模流失后,百度高级管理层和执行层均断层,百度(NASDAQ:BIDU)一直在填补关键岗位的空缺。

在2020年之前的两年,百度的办法是让老将回归,比如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崔珊珊和原百度特别顾问、移动生态群组(MEG)销售负责人史有才。为了留住百度体系内的人,百度于2020年开启了最大规模的晋升——中高层的晋升任命人数创历史之最,达到54人。

史有才事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重用老人有其弊端,老将重情义,契合价值观,但毕竟远离一线多年,未必是合适之选。百度的2021年重新从外部大量招揽人才。

2021年,百度的核心管理团队相对稳定,高层未出现流失。此外,百度共引入了5位中高层。其中最受人瞩目的变动是,原好未来CFO罗戎加盟百度任CFO一职,而原百度CFO余正钧转任首席战略官。

百度的战投部也经历了频繁的人事变动。原百度投资负责人蔡翔在任未满6个月就离职,随后,百度集团副总裁、战略负责人陆原也调岗。一位百度人士称,“Robin(李彦宏)对战投部的表现不满意。”接替他们岗位的是原58集团副总裁李晓洋和原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齐飞。

百度还晋升了李震宇为集团资深副总裁。李震宇是个“老百度人”,他于2007年加入,历任百度多个基础技术部门和业务部门的负责人,现任智能驾驶事业群总经理。熟悉他的人评价,李震宇是管理型人才,和Robin比较默契,能将其的想法执行到位。

在互联网公司纷纷加入造车浪潮之下,百度也不例外。2021年1月,百度宣布造车,品牌命名为“集度”。百度采用的是和传统整车制造商吉利汽车深度合作的形式,并请来原摩拜联合创始人兼CTO夏一平出任集度汽车CEO。

百度内部认为,过去的低谷不是因为战略不清晰,而是内生组织能力支撑不足导致。因此,不要先谈什么变革、创新,而是先从文化和价值观上着手,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百度人力负责人崔珊珊在接受《财经》采访时称,过去三年,百度一直在做文化价值观的建设,组织能力的完善,“外界可能感受不到,但我们自己的感知很明显。”

三年来,百度的市值也在缓慢爬升,最低曾跌至不到300亿美元,如今股价为每股153美元,市值已达到533亿美元。(万珮)

2021年,多数中概股股价普遍下跌,网易(NASDAQ:NTES)的跌幅则要小得多,仅在5.5%左右。

纵观网易的几大核心业务在2021年的表现,游戏因手游《哈利波特:魔法觉醒》《永劫无间》的成功迎来了丰收的一年;网易云音乐不仅成功上市,还成为了垄断反监管下的受益者;网易严选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确认了做品牌而非做平台的新策略。

2021年,还有多位网易的多位业务负责人的职务发生了变动。

网易游戏原海神事业部旗下的Zen工作室因推出了大受欢迎的《哈利波特:魔法觉醒》而晋升为一级事业部,其负责人金韬晋升为Zen事业部总裁。此前,金韬作为制作人还带领团队研发了网易游戏近年来的另一个爆款《阴阳师》手游。

在金韬获得晋升的同时,网易另外两位重要的游戏业务负责人在今年离开了网易。

原网易游戏雷火游戏事业群祝融工作室总监徐杰目前已经加入快手,担任游戏事业部负责人。

徐在2007年加入网易,曾参与制作《倩女幽魂》与《逆水寒》等重要项目。《财经》了解到,徐杰在离职网易后,跳动字节与快手均与其有过接触,最终快手因允诺了他更高的职位与管理权限而胜出。

另一位是网易游戏F工作室负责人叶谦。这位在网易任职16年的老将曾负责过《终结者2》、《光明大陆》等游戏。离职后,他加入了游卡网络。

网易严选最大的高层变动则是COO石闻一的离职。

石闻一曾是网易严选的核心高管之一。在石闻一任下,她参与推动了网易严选的转型。网易严选成立于2016年,前三年更多是“平台”打法,重GMV,扩品类。但消费者端反馈不佳,生产端库存严重。2019年,新CEO梁钧加入后,网易严选开始向品牌转型。

据《财经》了解,石闻一离职后,其汇报线全部转给梁钧。

截至发稿,网易股价99.71美元,市值648.6亿美元。在中国已上市互联网公司中排名第6位。

网易长期以来不强争第一、做“小而美”生意,这个策略虽然令它失去跻身互联网巨头的机会,但也使它在大环境动荡时能比其他公司表现得更稳健。(高洪浩)

THE END
1.中国是哪一年接入互联网的不管怎么说,这封邮件还是拉开了中国互联网时代的序幕。此后,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始加入到互联网的研究中,并尝试组建更大规模的计算机网络。▉ 技术探索,循序渐进 1988 年初,中国邮电部正式建成了国内第一个 X.25 分组交换网 ——CNPAC,覆盖了北京、上海、广州、沈阳、西安、武汉、成都、南京、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4081301955043367&wfr=spider&for=pc
2.互联网的来源和互联网从以前到现在的发展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紧接着的几个月内NASA/Ames(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Mitre、Burroughs、RAND(兰德公司)和theUofIllinois(伊利诺利州大学)也加入进来。1983年,美国国防部将阿帕网分为军网和民网,渐渐扩大为今天的互联网。之后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 中国网民规模继续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https://kuaidi.ping-jia.net/wenti-kbebbukdgkaukiaheeh.html
3.中国正式加入国际互联网在哪一年?参考解析:https://www.shuashuati.com/ti/28740dfa204f41569270d5335ffb5ab5.html
4.国际互联网问世于哪一年1994年4月,时任中科院副院长的胡启恒专程赴美拜访主管互联网的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代表中方重申接入国际互联网的要求;4月20日,中国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第一条TCP/IP全功能链接,成为互联网大家庭中一员;同年5月15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设立国内第一个Web服务器,推出中国首套介绍高科技发展的网页,后更名为“中国之https://m.36kr.com/p/1334089948780546
5.开店策划书(通用15篇)按照4月27日的最新数据显示,Amazon、Ebay的用户占全球互联网用户的百分比分别为3、47%和2、68%,而淘宝的用户占全球互联网用户的百分比则达到了4、1%。淘宝作为中国最大的购物网站,UV超过4000万,超越亚马逊,首先说明中国的网络购物行业已进入高速发展期,全民网购时代日益临近。https://www.ruiwen.com/kaidiancehuashu/6078148.html
6.中国互联网诞生于哪一年()?单项选择题 中国互联网诞生于哪一年()? A.1989年 B.1994年 C.1998年 D.2000年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点击查看答案 问答题 八金是[填空1]、[填空2]、[填空3]、[填空4]、[填空5]、[填空6]、[填空7]、[填空8]? 点击查看答案 点击查看答案 点击查看答案 http://www.ppkao.com/wangke/daan/07324a4c4d60496cab14d4ed65cd9775
7.中国是在哪一年开始使用因特网的,分类:互联网2008-12-04 中国是在哪一年开始使用因特网的, 20 补充:在哪年开始普及的. 满意答案 361°冰红茶 2008-12-04 1994年4月20日中国教育科研网(NCFC)与美国NCFnet直接联网,这一天是中国被国际承认为开始有因特网的时间 评论(0) 1 0 满意答案 疯狂蜗牛 2008-12-04 我国首次使用因特网是在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1106/18/7114822_511257889.shtml
8.中华网—弘扬中华文化,共创全球华人精神家园中华网,致力于弘扬中华文化,作为中国对外的一张网络名片,向全球华人展示丰富的美食,中医,书画等众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国际间文化交流与理解,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共创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https://www.china.com/
9.中国在哪一年出现了第一家互联网企业?()中国在哪一年出现了第一家互联网企业?() A?1992年 B?1993年 C?1994年 D?1995年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略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小额打赏 169人已赞赏https://www.examk.com/p/1028736042.html
10.另类中国制造:宁德时代悦客华强北,为何沙井电子烟可以完美复制之前,互联网人造手机,靠的是深圳完善的电子产业链;现在造电子烟,这些人仍然一身轻资产上阵,抱紧沙井这棵大树。 2019年3月,罗永浩参观代工厂,4月就宣布入局;2004年的韩力,从筹办公司到产品量产,用了整整一年。中间的十五年,是中国电子制造的基本盘发展,在给互联网追赶风口的速度兜底。 https://www.tmtpost.com/6019793.html
11.“互联网+”战略是在哪一年提出的1.“互联网+”战略是在哪一年提出的? A 2012年 B 2015年 C 2016年 D 2018年 [答案解析] B 2.改革开放40年的广东经验昭示,广东未来技术发展唯()为首选。 A 生态文明 B 自主创新 C 合作共赢 D 保守发展 [答案解析] B 3.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哪个领域? http://www.sulaixue.com/zyjsryjxjy/50324.html
12.互联网营销师是我国哪一年发布的新职业?()互联网营销师是我国哪一年发布的新职业?() 互联网师是我国哪一年发布的新职业?()很多朋友不是很清楚,接下来小编就为介绍一下答案吧 互联网营销师是我国哪一年发布的新职业?() A.2018 B.2019 C.2020 D.2021https://www.duote.com/tech/202205/244579.html
13.钱天白教授代表中国向国际互联网信息中心注册了我国的顶级域名CN钱天白教授代表中国向国际互联网信息中心注册了我国的顶级域名CN是在哪一年? 钱天白教授代表中国向国际互联网信息中心注册了我国的顶级域名CN是在哪一年? A.1987年 B.1990年 C.1991年 --- 查看答案https://m.gd.huatu.com/tiku/2629935.html
14.“一带一路”六周年大事记25. 2016年12月25日,中老铁路全线开工——推动中国与东盟铁路互联互通 2016年12月25日,中老铁路全线开工仪式在老挝琅勃拉邦举行,计划2021年12月建成通车。中老铁路建成后将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对中国与东盟铁路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 26. 2017年1月8日,习近平提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发展的中国方案 https://www.yidaiyilu.gov.cn/info/iList.jsp?info_id=105276
15.知识分享20载企业家年会后,不见企业家了年会论坛单独设置互联网板块,互联网企业家占据榜单的20%,中国互联网十周年白皮书发布···会场外,王兴的校内网、阿北的豆瓣、杨浩涌的赶集网、姚劲波的58、王微的土豆、周鸿祎的奇虎360、庄辰超的去哪儿……都在这一年相继成立。 一场盛会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中国网民首次过亿的庞大市场,毫无意外,互联网的草莽气质正在http://www.cmjc.net/knowledge/731
16.互联网开始于哪一年(解读互联网崛起之路)在1995年,北京和上海的64K的国际专线开通之后,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而也就是在这一年里面,全国第三波创业浪潮渐渐兴起。和之前改革开放的第一波创业者和“南方谈话”的第二波创业者不同的是,第三波的创业者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师出名门,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中国通过64K的专线刚刚接入国际互联网的时候,他们就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167961-1.html
17.小马哥送菜——中国食材供应链互联网平台小马哥送菜:底蕴深厚、口碑优良的中国食材供应链互联网平台。小马哥送菜业务分为餐饮企业食材配送、社区移动生鲜商城以及相应的智能硬件开发,商品涵盖:新鲜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冻品、调料、熟食、烧腊、半成品等。业务现已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为用户提供省时、省心、http://www.caigoutong.org/?dis=business/agency
18.1995互联网商业元年沸腾三部曲:中国互联网1995在北京、上海开通两个接入Internet的节点,本只是中美之间部长级谈判中关于加强两国相互开放的一种交代而已,在1995年,这根本算不了什么大新闻,更无法称之为事件。但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史中,这件事成为中国互联网诸多事件的开端,这一年成为一个难忘的历史时刻。也因此,1995年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商业元年。https://chuangshi.qq.com/read/468270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