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院须依托医疗机构办滚动新闻

到2020年,二级以上医院将普遍提供线上服务互联网医院须依托医疗机构办

不仅能预约挂号、移动支付,部分常见病慢性病还可在线复诊

互联网上能不能看病?能,而且可以开设互联网医院。文件明确鼓励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允许举办互联网医院,医疗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都可以在线上开展。

曾益新介绍,意见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了支持“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鲜明态度。从医疗、公共卫生、家庭医生签约、药品供应保障、医保结算、医学教育和科普、人工智能应用等方面推动互联网与医疗健康服务相融合。

“我国医疗资源的配置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一些偏远地区优质的医疗资源比较匮乏,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但是,医疗系统最关键、最核心的资源是医生,而医生的培养需要相当长的过程,很难做到均衡配置。通过‘互联网+’技术,把优质医疗资源配置到资源匮乏地区,有利于改变这种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状况。”他说。

具体而言,在“互联网+医疗服务”方面,允许依托医疗机构发展互联网医院。实体医院可以使用互联网医院作为第二名称,在线上提供医疗服务。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也可以搭建互联网信息平台,开展远程医疗等服务。

互联网上允许开展的医疗服务分为两类,一是互联网诊疗核心业务,即给病人看病,提出治疗方案开出处方,如远程医疗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在线复诊等。另一类是非核心业务,目前已有很多互联网诊疗辅助服务得到应用,如预约挂号、移动支付、检查检验结果在线查询、一些人工智能支持的临床决策辅助业务等等。

“关于互联网医院申请的程序,因为它是一个新业态,这一类别的医疗机构应该具备的条件、如何申请、由哪一级进行审批,会本着‘放管服’的原则和要求,加以解决,并且在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中做出明确规定。”焦雅辉说。

初诊绝对不能在线上开展,不建议儿童通过互联网看病

意见明确,将来互联网不仅可以预约挂号、候诊、缴费、报告查阅等,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也可以在线上进行,并允许在线开具处方,逐步实现患者在家复诊。

也就是说,初诊绝对不能在线上开展。焦雅辉说,这与医学基本规律和规则有关。医生给病人初诊要作出诊断的话需要几个条件,第一是医生通过询问了解病人病情、病史、家族史。第二需要做一些体格检查,即视触扣听,中医叫望闻问切,了解病人症状和体征。第三要做一些辅助检查,比如抽血化验、心电图、B超、做手术、病理等,如上手段综合应用,医生才能够对疾病作出科学的诊断意见,制定治疗方案。“对于初诊病人,这些手段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互联网上初诊是绝对禁止的,世界各国都是这样要求的。”

但也不是所有疾病都能在线上复诊。焦雅辉说,经过国内外实践证明的部分比较稳定的常见病和慢性病,可以在线上复诊。比如皮肤病患者,长期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在病情没有发生变化、基本长期维持稳定的时候,通过互联网包括远程监护或者所在的社区可以做一些检查检验,这些指标医生掌握之后,可以在线上开长期处方或者调一调药。但是有一些病如肿瘤,患者需要定期做抽血化验、影像检查,才能做出正确判断。还有儿童疾病病程进展快,不建议儿童特别是低龄儿童通过互联网看病。“凡是经过严格培训的医生,都会给患者作出一个科学的建议,如果需要的话,还是到线下医疗机构就诊。”

除了复诊服务,互联网技术在医疗其他领域的应用,也将让人们就医变得更加便捷。在优化“互联网+”家庭签约服务方面,这次也明确规定可以促进加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智能化、信息平台建设和应用,鼓励在网上开展签约服务,在线提供健康咨询、预约转诊、慢性病随访、健康管理和延伸处方等服务;在“互联网+”药品供应保障服务方面,明确对线上开具的处方经过药师审核以后,医疗机构和药品经营企业,可以委托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进行配送;在推进“互联网+”医保结算方面,逐步拓展在线支付功能,包括异地结算、一站式结算;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方面,鼓励推进研发应用,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在提高医院运行管理和便民服务方面,明确到2020年,二级以上医院普遍提供分时段的预约诊疗和智能导医分诊、候诊提醒、检验结果查询、诊间结算、移动支付等一些线上服务。鼓励中西部地区、农村贫困地区和偏远边疆地区因地制宜进行探索。

同时,如上这些政策将有配套支持措施,如收费政策、对接医保结算系统、统一权威的互联互通信息平台等。于学军介绍,截至去年底,国家、省、市、县四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全部实现连通,下一步将在应用上下功夫。同时,制定落实卫生健康信息的标准和规范,所有医院实现统一标准和接口,并整合信息,为互联网医疗健康提供支撑。

实行线上线下统一监管,互联网诊疗行为将动态留痕

在网上看病,能让人放心吗?如何确保信息安全,保护患者隐私?

于学军介绍,文件明确了严格的监管措施:首先是明确行为的边界。尽快研究出台规范互联网诊疗行为的管理办法,明确监管底线,同时按照深化“放管服”的要求,降低准入的门槛。并要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确保服务的安全和质量。

其次是强化责任。“谁提供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服务,谁就必须要负责任”,比如互联网医院的发展是以实体医疗机构为依托,责任的主体还是医疗机构本身。另外,在监管方面原则是按照属地化管理,实行线上线下统一监管。第三方平台应确保提供服务人员资质符合有关规定,并且对所提供的服务承担责任。同时,要建立医疗责任的分担机制,推行在线知情同意告知,防范化解医疗风险。

此外,还要提高监管能力。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全程留痕。利用这个特点,将建立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监管端口,所有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和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平台,需及时将数据向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进行推送、传输和备份,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将通过监管的端口对互联网医疗行为进行动态监管。另一方面,推进互联网可信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全国统一标识的医疗卫生人员和医疗卫生机构的可信医学数字身份、电子实名认证、数据访问控制信息系统,同时还要完善医师、护士、医疗机构电子注册系统,方便百姓查询。“通过这样一些措施做到‘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产生的数据全程留痕、可查询可追溯,同时保证访问处理数据的行为可控、可管,确保患者就医安全。”

主办单位:国务院办公厅运行维护单位:中国政府网运行中心

THE END
1.网医联盟网医联盟(bjwylm.com)-中国互联网诊疗SaaS平台,为医疗机构提供移动互联网诊疗系统和互联网医院整体解决方案。医疗机构入驻平台后自动生成互联网医院,可以灵活按年付费或交易提成。平台上的互联网医院具有互联网诊疗功能,平台以此为核心构建线上诊疗全程,可以与医院HIShttps://www.bjwylm.com/
2.2019年中国互联网医院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开展移动互联中国互联网医院该如何转型? 山东省济南市民杨莉萍拿到了全国第一张电子医保凭证。今后,她所有的就医信息都将作为基础数据被统一采集。 当个人就医行为实现全国联网后,就诊、用药、支付等各个环节将直接在线上形成闭环,互联网医院的模式也将承担起更广泛、更深入的功能。 https://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300/191213-10376541.html
3.中国互联网医院行业市场概述一、互联网医院定义 “互联网医院”这一概念诞生于2013年,发展至今国内已有数十家运营中的互联网医院,但业界始终未针对“互联网医院”给出明确的定义。医学领域的专业人士认为其无法提供诊疗服务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医院,互联网医院这个说法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作用。但也有部分人持反对意见,表示无需按照现有标准框定。对此https://www.jianshu.com/p/6c8ef7f5440c
4.2021中国互联网医院发展报告基于《2021中国互联网医院发展报告》课题研究,一方面,我们访谈了21位行业专家,包括主管部门领导、互联网医院建设运营专家、企业第三方,从不同维度深入分析总结互联网医院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破解举措;另一方面,通过定量问卷调研,全面了解中国互联网医院建设现状进展。通过对专家采访数据、调研问卷回收数据、案面资料等多种数https://byteclicks.com/26256.html
5.2024中国互联网医院100强名单2024全国百强互联网医院排行榜互联网周刊、eNet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发布了“2024互联网医院100强榜单”。榜单聚焦互联网医院领域,以优质医生团队为核心的医疗服务产出的便捷来判断各大医院的发展水平,其中北京协和医院以95.63分的得分位列榜单榜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以95.21分的得分紧随其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以94.06分的成绩排在第三,下面跟随小编一https://www.cnpp.cn/focus/3508239.html
6.中国互联网医院深度研究报告互联网医院的建设有力推动了医院理念的升级。将传统的以医生为主体和以业务管理为导向,逐步升级为应用互联网思维,将患者、医院、医生、社会融为一体,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互联网医院理念。有力推动了医院能力升级,能够在更大范围内整合区域医疗资源,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放大医疗服务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近几年https://www.leadleo.com/report/details?id=5e230762e0f75151588d8a54
7.深度报告丨中国互联网医院白皮书(2016)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首次设立“互联网+智慧医疗 ”分论坛,探讨互联网与医疗深度融合的创新解决方案。在大会召开之际,腾讯研究院、动脉网?蛋壳研究院联合发布《 2016中国互联网医院白皮书》,首次对我国互联网医院进行全景式扫描。 在解决一些世界性难题上,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和颠覆性技术哪个更为重要?尽管颠覆性技术会https://www.iyiou.com/news/2016111634542
8.“消失”的微医:年营收近百亿,预计年底再冲上市廖杰远曾经总结过微医发展的三个阶段,2010年-2015年从挂号网起步,逐渐靠近铜墙铁壁的医疗体系;2015年-2020年创建运营了互联网医院,让线上问诊变得人人可及;2020年至今做的是数字健共体,是真正用数据和智能,驱动中国医疗行业的升级。 “其实从2015年互联网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MjkyMjYzNA==&mid=2247657170&idx=2&sn=8bef45c4694bf124b85f43e25db41a1f&chksm=edc2045d454f976d90a9a951607a6b41a7e8e6baab1202b82a41bcf6248333e83ca1bb12e3b6&scene=27
9.2022互联网医院100强榜单发布2022年中国互联网医院排行榜一览中国在线医疗用户规模达3亿,同比上年增长196万,占网民整体的28.5%。其中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西京医院位列榜单前三位,下面快跟随小编一起看看中国互联网医院有哪些吧! 2024互联网医院100强榜单>> 2022互联网医院100强榜单 序号 医院名称 IP 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95.74 2 https://www.maigoo.com/news/672244.html
10.2021年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医院大会暨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医院创新峰会9千龙网讯 记者14日获悉,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互联网医院分会主办、浙江省人民医院承办的“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医院大会暨分会理事会”,将于9月10日至12日在杭州举行。会议共分为主旨会议议程和平行分论坛,旨解读国家政策规划、总结产业发展成果经验、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寻求突破、打造品牌、共赢互联网医疗的美好未https://china.qianlong.com/2021/0714/6028005.shtml
11.2024年互联网医院行业现状分析:我国互联网医院用户规模已达3.64亿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互联网医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网络、手机应用程序和远程医疗设备,为患者提供医疗咨询、诊断、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以下是2024年互联网医院行业现状分析。 互联网医院行业现状 《2024-2029年中国互联网医院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可行性评估报告》指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https://www.chinabgao.com/freereport/95569.html
12.艾媒咨询2021年中国互联网医院行业发展研究报告(附下载)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国家倡导和执行方针落实,中国互联网医院的数量在2015-2020年五年间增长近1000家,2021年进入稳定上升期。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自2018年起,中国互联网医院行业进入以医院主导的互联网医院占多数的发展状态。医院主导和企业主导的互联网医院各有不同竞https://www.iimedia.cn/c400/81955.html
13.腾讯研究院:2016中国互联网医院白皮书《2016中国互联网医院白皮书》目录 前言 一、2016 年互联网医院爆发 二、互联网医院成熟度评价 三、互联网医院爆发的原因 四、互联网医院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五、创新技术的艰难探索与新道路的诞生 六、可持续创造价值的“3+3”理论 七、互联网医院三大趋势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1008/17/46197628_793019376.shtml
14.2022年度中国医院互联网口碑排行榜哪家医院好医院科室排名2022年11月26日,中国社科院健康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好大夫在线,发布2022全国医院互联网影响力指数。,中国社科院健康业发展研究中心基于主流互联网医疗平台「好大夫在线」16年来真实的医患行为数据,通过对657.7亿次患者浏览轨迹、8083万患者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记录、7.7亿次https://www.haodf.com/zhuanlan/haoyiyuan/2022.html
15.2020中国互联网医院百强发展分析报告简介:本报告深入分析了2020年中国互联网医院的发展状况、排名依据,以及这些医院在数字化医疗领域的成就。互联网医院通过提供在线诊疗、电子处方、远程医疗等服务,显著提升了医疗服务效率并扩大了覆盖范围。报告对100家表现突出的互联网医院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名,涉及服务创新、用户数量、技术应用、医疗质量等多个维度。此外,报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437253/article/details/142610977
16.中国互联网医院行业现状研究及可持续发展分析报告20221.2.1 互联网+医疗发展进程 1.2.2 互联网医院建设背景 1.2.3 互联网医院本质维度 1.3 互联网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分析 1.3.1 前置条件 1.3.2 运营关键 第二章 中国互联网医院行业政策实施状况分析 2.1 中国互联网医院政策体系 2.1.1 政策演变 http://www.zyhtyjy.com/report/335714.html
17.《互联网医院蓝皮书:中国互联网医院发展报告(2021)》(池慧)简介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互联网医院蓝皮书:中国互联网医院发展报告(2021)》,作者:池慧,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最新《互联网医院蓝皮书:中国互联网医院发展报告(2021)》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互联网医院蓝皮http://product.dangdang.com/29350045.html
18.西苑医院互联网医院线上就诊攻略新闻中西苑医院互联网医院目前仅支持年满6岁及以上、在我院门诊6个月内有线下就诊记录的病情稳定的复诊患者挂号就诊。 北京医保患者医事服务费可线上分解,其他费用线上支付为自费,如需报销,需在就诊后3天内到医院缴费;京外医保患者为自费。 线上诊疗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医师接诊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做出判断,认为患者病情不https://www.xyhospital.com/Html/News/Articles/21096.html
19.中国《2024互联网医院100强》公布,北京协和医院荣获第一近日,DBC德本咨询发布《2024互联网医院100强》。标志着中国互联网医院在医疗服务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北京协和医院在该榜单中荣获第一,展现了其在互联网医疗服务领域的卓越表现和领先地位 。 据统计,截至2023年12月,中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已达4.14亿人,占网民整体的37.9%,这一数字较之前年份有显著增http://www.cn-witmed.com/list/13/11704.html
20.2020中国医院互联网影响力排行榜发布真实反映患者需求11月4日,中国社科院健康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好大夫在线,发布2020中国医院互联网影响力排行榜(以下简称“榜单”),这是该榜单连续第5年发布。 中国社科院健康业发展研究中心以好大夫在线平台611.6亿次的患者浏览轨迹、6648万患者的在线问诊记录、4.7亿次医患交流、454.9万条患者在医院就诊后的线上评价为基础,进行大数据分https://m.vodjk.com/mip/a/1662329.shtml
21.2020中国医院互联网影响力榜单出炉一图看懂各科实力哪家强?11月4日,中国社科院健康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好大夫在线,发布2020中国医院互联网影响力排行榜(下称“榜单”),这是该榜单连续第5年发布。 中国社科院健康业发展研究中心以好大夫在线平台611.6亿次的患者浏览轨迹、6648万患者的在线问诊记录、4.7亿次医患交流、454.9万条患者在医院就诊后的线上评价为基础,进行大数据分析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011051689179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