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EyesonChina丨专访中国人民大学王义桅:在逆全球化阴影下,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中国不断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郑青亭北京报道

7月21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文发布,提出诸多细项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专家王义桅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释放了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明确信号,“在逆全球化阴影下,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决定》指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7月1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开放的中国是全球发展繁荣的重要引擎,一系列扩大高水平开放的重大举措,不仅让中国的发展惠及国际社会,也让看好中国成为世界的普遍共识。“我们将继续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

“在逆全球化的阴影下,中国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中国对开放发展的认识与实践,经历了从被动开放到主动开放的态势转变,为推动全球化提供了中国方案。”王义桅说。

从设立22个自贸试验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到力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生效,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从多次削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到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行业准入;从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到搭建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等国际经贸合作平台……一系列扩大高水平开放的重大举措,不仅让中国的发展惠及国际社会,也让看好中国成为世界的普遍共识。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6870家,同比增长14.2%,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较去年同期提高2.4%。中国连续7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出口和进口国际市场份额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和第二,对外投资连续11年稳居世界前三,资金流向覆盖全球155个国家和地区。

王义桅指出,随着一系列开放举措加速落地,中国开放领域越来越广,投资机遇也越来越多。“中国积极拓展世界经贸合作‘朋友圈’,上半年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额同比增长7.2%。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量比去年提前19天突破万列,累计发送货物量增长11%。与此同时,中国免签国家范围继续扩大。2024年上半年,各口岸入境外国人超1400万人次,其中通过免签入境的外国人次同比增长近两倍。”

王义桅表示,中国不断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如今,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过去10多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成果亮点频现。如今,中国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去年,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货物贸易额达19.5万亿元,增长2.8%,占进出口总额比重达46.6%,规模和占比均为倡议提出以来的最高水平。

《决定》指出,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

“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意味着开放的重点将由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从以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为主的开放向规则导向的制度开放转变。”王义桅指出,近年来,中国与欧盟完成双边投资协定(中欧CAI)谈判,并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从体制改革到制度开放,中国正加快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谈判。

在王义桅看来,在高水平全方位开放格局下,中国主动开放的含金量不断提升。以共建“一带一路”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代表,当前,中国正实现从被动开放到主动开放,从开放式发展到发展式开放,从开放促改革到改革促开放的态势转变。

在王义桅看来,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南北经济发展失衡、经济全球化失速、多国经济政策失调占据重要份量。相比于美欧国家积极扩大出口、减少进口,以缩小贸易逆差的普遍做法,中国则坚持对外开放。“中国一直致力于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的援助力度,促进缩小南北发展差距,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国正在用实实在在的努力,积极维护世界公平与正义,推动新型国际关系落到实处。”

THE END
1.论“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论道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并非一句空喊的口号,它是具体体现在三个“脚步不会停滞”和三个“决心不会变”之中的。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旨演讲时强调,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6782600204823286&wfr=spider&for=pc
2.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6.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79)开放也是改革。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https://gqt.ahnu.edu.cn/info/1081/5014.htm
3.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推动()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推动()的脚步不会停滞,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A、更高质量开放B、更高水平发展C、更高质量发展D、更高水平开放正确答案:更高水平开放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https://m.ppkao.com/wangke/daan/d169f538605c4d53a0d31ea40bee180a
4.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中国金融行业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大“欢迎外资金融机构深度参与中国金融体系建设与发展。目前外资金融机构已经是中国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肖远企强调,将坚决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中国金融行业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大,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将能发挥更大、更独特的作用。 http://czifi.org/newsinfo/7639160.html
5.百年芳华初心传承?丨这是一个春天的约定,一张新征程的蓝图2020年8月24日,习近平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个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https://www.ccwb.cn/web/info/20210703124421DC45H4.html
6.美国议员带“重磅”问题而来李克强一一坦诚回应中国会进一步扩大开放,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俄亥俄州共和党联邦参议员波特曼曾任美国贸易代表,参与过中国“入世”谈判。他向总理提出的问题也与此有关。 “有人认为中国对世贸组织规则的执行不如预期,也有美国企业认为,中国对外资准入限制过多,竞争不够公平。您如何看待这些问题?”波特曼问。 https://news.cctv.com/kuaikan/m/a/index.shtml?id=ARTIQCX9k59va9sCyk2wnm8w170411
7.CATTI备考:中国重要时政术语英译报告(2019年度)下57.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40年历程,未来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have gone through the course of 40 years, and the door of opening up will be even wider in the future. 58. 对一个国家的评价,不能只看面积,也要看文化的影响力和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推动力 https://www.kaosee.cn/index.php/home/news/article/id/9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