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当前中国改革发展述评之四

开放,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有着深深的家国记忆。

历经40年改革开放,当今中国已与世界深度互融互通,也构成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开放改变中国、影响世界。

当前,在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沉渣泛起,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背景下,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更是被置于放大镜下审视:有人说中国的开放在倒退,有人说中国的开放是对别国的“经济侵略”,还有人说中国新一轮开放是迫于压力的权宜之计……

事实胜于雄辩。只要认清开放融通的历史潮流,循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轨迹,把握世界发展趋势,人们就会发现,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中国的开放是应对贸易摩擦的被迫之举还是主动作为?

10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倒计时一个月。因开放而兴的上海,届时将迎来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多家参展商。

这个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博览会,被外界称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一大“创举”。

面对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之势,包括举办进口博览会等中国一系列扩大开放举措受到国内外高度赞赏,但也引发一些人的猜测:中国扩大开放到底是主动为之,还是应对贸易摩擦的被迫之举?

“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来自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的历史教训,正是开放解放了思想和生产力,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说,更大程度、更高水平的开放也是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抉择。

从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到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再到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放合作”是核心关键词,中国与各国共同发出支持全球化、扩大开放的时代强音。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国按照既定部署和节奏,坚定不移地推动扩大开放,向世界展示信心和决心。

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向世界宣布的一系列举措正在落地。

——5月1日起,取消包括抗癌药在内的28项药品进口关税;

——5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了进一步积极有效利用外资的措施,包括放宽市场准入,对标国际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等;

——6月28日,新版外商投资负面清单落地,比2017年版的63条减少了15条,22个领域大幅放宽外商投资市场准入;

——7月1日起,相当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包括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较大范围降低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

——9月30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自2018年11月1日起,降低1585个税目的进口关税。至此,我国关税总水平将由上年的9.8%降至7.5%;

……

开放的脉络,始终清晰地刻印在中国发展进程中——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号角吹响,到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翻开开放新篇章;从曾经的以“引进来”为主,到“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从沿海开放起步,到拓展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从学习、引进、适应国际经贸规则,到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尽管形式有所变化,扩大开放的脚步却从未放缓,并在与时俱进中不断深化。

“中国当前的扩大开放,是在审视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就与问题基础上,主动实施的发展策略,是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举措,是符合自身利益和未来发展需求的自主开放。”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孝松说。

开放的道路不会平坦,融入世界就要经得起风吹浪打。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宁愿自己承受压力,支持周边邻国渡过难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中国经济强劲增长,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如今,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1/3。经历风雨后的中国,将以更加成熟的姿态迎接任何挑战。

西班牙《经济学家报》刊文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倾向于采取保护主义措施的时候,中国依照其发展逻辑不断提出扩大开放举措,向国际社会释放正能量,尤其值得钦佩。

中国的开放是经济威胁还是发展机遇?

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中国推出以实施“八大行动”为核心的上百项务实合作措施,使中非合作的内涵更加丰富。

“如同一支蜡烛点燃另一支蜡烛,世界会更加光明。”非洲媒体的这句话表达出中非共同发展普遍愿望。

与此同时,随着“一带一路”项目和投融资的增加,西方媒体“债务陷阱”等说法也随之而来,认为中国贷款加重有关国家债务负担,从而形成又一波“中国威胁论”。

一组数据很有说服力:2017年来自中国的贷款占斯里兰卡外债10%左右,其中61.5%是低于国际市场利率的优惠贷款;巴基斯坦42%长期债务来自多边机构贷款,中国贷款仅占10%;2000年至2016年,中国对非贷款仅占非洲总体对外债务的1.8%,且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等行业。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近日刊登题为《中国带来就业机会》的长篇报道,文中提到对8个非洲国家1000多家中国企业的一份调查,2/3的中国企业为当地人提供技能培训,1/2企业提供实习机会,1/3企业为当地引进了新技术。

中国的开放,不仅没有对他国的经济造成威胁,反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对发达国家而言,以中美经贸为例,美国对中国的出口从2001年的262亿美元增长到去年的1539亿美元,中国也从美国的第九大出口市场变成了第三大出口市场。

美国企业和民众最有发言权:据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估算,2015年美国对华出口和中美双向投资支持了美国国内260万个就业岗位;中美贸易平均每年为每个美国家庭节省850美元成本。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目前中国已成为最不发达国家最大的出口市场,占这些国家出口的20%。而且中国一直通过积极提供无息贷款、人员培训等,帮助提高最不发达国家参与全球贸易的能力。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国,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纽约时报》这样评价: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已成为名列前茅的贸易伙伴,世界各地的公司和消费者均从中受益。

扩大开放让过去“被全球化遗忘的角落”重获发展机遇。5年来,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82个,累计投资289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24.4万个就业岗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可以弥补中国的伙伴国长期存在的巨大基础设施缺口,扩大贸易,增加就业。

是威胁还是机遇?资本会“用脚投票”。今年前8个月,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万多家,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吸收外资额5604.3亿元,同比增长2.3%。

看未来,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已达3亿人以上,今后每年进口将超过2万亿美元,开放的中国愿意让世界搭乘发展的“顺风车”。

中国是公平贸易的破坏者还是坚定维护者?

环顾世界,一些国家曾经高举自由贸易大旗、享受过全球化红利,一旦发现其他国家迅速发展,自己的实力正在下降,就从“自由贸易”转而强调所谓的“公平贸易”,指责中国是公平贸易的破坏者。

加入世贸组织的17年里,中国开放程度远远超出当初承诺的广度和深度:在世贸组织12大类服务部门的160多项分部门中,中国已开放9大类的100项,接近发达国家平均开放的108项,远超发展中国家的54项;中国服务领域开放部门已达到120个,远超当时规定的100个……

“当一些国家要修正甚至放弃现存国际贸易体系的时候,中国已经成为这一体系最有力的捍卫者。”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说。

阻止收购美国半导体公司、欧洲地图服务提供商、美国汇款公司速汇金国际……美国以“国家安全”等为理由,对中国企业在美正常投资和经营活动制造障碍和限制。

世贸组织争端裁决的研究报告显示,世贸组织2/3的违规都由美国引起。另据有关统计,一年多来,美国政府对数十个国家的94项“不公平交易”进行调查,同比激增81%。

如同赛场,同场竞技,遵守“游戏规则”至关重要。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成为目前规模最大、最受欢迎的国际合作平台。这一倡议以其多边主义理念赢得各方信任,被视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截至今年9月,已有1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

从共建“一带一路”,到推动构建亚太“互联互通”格局;从成立亚投行和丝路基金,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中国日益成为新理念提出者、新模式探路者和全球公共产品提供者。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崔凡说,中国对外开放已经站上了一个更高的起点,在拓宽开放大门的同时,着力加强开放规则和制度建设。

从靠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到更注重改善营商环境;从促进出口,到扩大进口,推动贸易更加平衡发展……中国的一系列举措不是对过去的简单重复,而是跑出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开放“加速度”。

商务部部长钟山日前表示,今年中国宣布的系列开放举措正在逐项落实,今后中国开放力度会更大、水平会更高,中国将继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企业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发布新版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在减税降费方面对中外企业一视同仁,加大惩罚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力度……开放措施和政策既显示出中国自主开放的力度,也让外国投资者吃下“定心丸”。

今年1至8月,包括新加坡、韩国、日本、英国、美国等在内的国家对华投资金额增幅明显,其中,美国对华投资同比增长23.6%,东盟国家同比增长27.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同比增长26.3%,扩大开放的成效正不断显现。

“今年我们将在中国新建两个研发基地,立足中国为全球市场研发产品。”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高乐说,“我们看好中国这个市场的潜力和未来。”

THE END
1.对外开放越走路越宽近年来,我市聚焦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战略定位,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枢纽优势,着力提升开放层次和水平,加强区域港、天津港、西部陆海新通道深度合作,招引思多尔特等全球运输服务公司,加速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意向成交金额近500万美元;组织工贸、汽车、农业等领域32家企业参加第7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乌海隆昌https://szb.wuhainews.org.cn/paper/wap/content/202412/11/content_56703.html
2.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3)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是因为 A(单选)A.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B.开放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C.开放发展是平衡发展的必然要求(4)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必 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https://www.jyeoo.com/shiti/10e1dc68-15a2-4215-ac5e-7a251356c8c0
3.时政微视频丨只有开放的中国,才会成为现代化的中国新征程上,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将促进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也将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同时将为世界提供更多共享共赢的机遇。习近平主席指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只有开放的中国,才会成为现代化的中国”。实现人类历史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xMzc2MTg1MQ==&mid=2247519558&idx=1&sn=e216480cf5950e9f68be313316992d0f&chksm=f952fa12ce257304696f80fbeaeade0524f7fb49fe0594bb0719347a618142a4cab06ba8dfae&scene=27
4.以自身发展讲述精彩中国故事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改革开放为中国加入全球多边机构并成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打开了大门。跟随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中国融入了全球贸易和投资体系。中国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里程碑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国打开了全球市场、增加了贸易机会。持续推进改革开放给中国经济带来深远影响。数据显示,1979年至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9%,https://zgcsswdx.cn/info/12262.html
5.如何读懂开放的中国赵磊:高水平开放的务实抓手,就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开放,特别是高水平对外开放,就意味着中国的国际半径越来越大,联通世界的能力越来越强。所以“一带一路”就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务实抓手,中国要以自身开放带动国际社会的共同开放。到目前为止,共建“一带一路”已经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https://www.bszk.com.cn/rwzf-detail/995.html
6.如何读懂开放的中国理论赵磊:高水平开放的务实抓手,就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开放,特别是高水平对外开放,就意味着中国的国际半径越来越大,联通世界的能力越来越强。所以“一带一路”就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务实抓手,中国要以自身开放带动国际社会的共同开放。到目前为止,共建“一带一路”已经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https://www.workercn.cn/c/2024-12-13/8413546.shtml
7.「地评线」飞天网评:全面开启读懂中国的“多扇窗口”在对外开放中读懂中国。中国从一个最不发达国家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很多经验和借鉴。对外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标志,也是中国实现经济飞跃发展的重要密码之一。发展起来之后的中国不仅不会关闭开放的大门,而且只会越开越大。中国不会因为某些国家的脱钩断链和所谓“小院高墙”而走上闭关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931100498959568&wfr=spider&for=pc
8.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新闻频道习近平指出,在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跨国公司作为重要参与者、见证者、受益者,发挥了积极作用。 习近平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营商环境只会越来越好,为全球跨国公司创造的机遇只会越来越多。我们欢迎全球企业家来华投资兴业,努力实现互利共赢、共创美好未来。 https://news.hexun.com/2019-10-20/198925826.html
9.如何理解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阮乐15849369796》以国内大循环为(),并不意味着要关起门来搞封闭运行,而是要 - 上学吧 甄娄1627……》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https://www.da-quan.net/ti/%E5%A6%82%E4%BD%95%E7%90%86%E8%A7%A3%E4%B8%AD%E5%9B%BD%E5%BC%80%E6%94%BE%E7%9A%84%E5%A4%A7%E9%97%A8%E5%8F%AA%E4%BC%9A%E8%B6%8A%E5%BC%80%E8%B6%8A%E5%A4%A7/
10.2020高考新闻素材摘抄及评论100字高考作文进一步地说,自主品牌之所以从小到大、由弱走强,获得越来越多的信任和好感,重视质量和创新、勇于开放发展等原因其实更为关键。 创新为魂,质量为本,诚信为根,这是任何品牌都绕不过的市场法则。我们经历过“票证经济”时期的物质短缺,经历过“山寨”横行时的质量低劣,但也见证了像海尔张瑞敏怒砸冰箱、武林门火烧温州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2228679.html
11.十九大后,习近平对中国经济给出8大论断中南海澎湃新闻“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11月9日,习近平同特朗普共同出席中美企业家对话会闭幕式并致辞 在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的今天,习近平的这份表态无疑给全世界吃下“定心丸”。 未来15年,中国市场预计将进口24万亿美元商品,吸收2万亿美元境外直接投资,对外投资总额将达到2万亿美元。而且,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911706
12.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这一事实不再被西方忽略文章从肯尼亚玫瑰花农积极参与进博会、拓展中国市场入手,阐明了一些被西方忽略的事实,如国际社会不知道九年来中国一直是第二大进口国、最大的进口电商消费国、全球服务贸易增长的最大贡献者。文章指出,扩大进口不是中国发展的权宜之计。中国政府正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提供更完善的保障。 https://news.cctv.com/2018/11/08/ARTIKye4MXofcx0KuCuOHAPK181108.shtml
13.《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学习汇报大家好!今天同大家一起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一文。 这篇文章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主旨演讲的一部分。文章虽然不长,但内涵丰富,主要概括和表明了中国扩大开放的坚定立场、坚定信心和坚定决心。 https://www.meipian.cn/36rmqiq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