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习主席近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中重申了这一重大论断。我们要全面理解、准确把握,更加深刻地认识对外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更加自觉地把握对外开放的规律性,加快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度和深度,努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开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历史告诉我们,封闭只能走进死胡同,只有开放合作,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显著提升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水平。习主席指出,“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这是中国基于发展需要作出的战略抉择,同时也是在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实践充分证明,要发展壮大,就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在坚持对外开放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我国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形成了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开创了以改革开放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新局面。

“只有开放的中国,才会成为现代化的中国。”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实现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难度最大的现代化,要求我们必须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开放作用,推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高质量发展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为中国式现代化厚植强大物质基础。

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习主席指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改革必然要求开放,开放也必然要求改革。”我们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中来领会改革和开放的内在统一性。从内在逻辑看,改革和开放相互依存,改革需要开放,开放要求改革;从内容上看,改革和开放相互贯通,改革包括开放,开放也是改革;从实践上看,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改革推动开放,开放促进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经济发展的活力大幅提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动力仍然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决定》指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原则,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当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重点领域改革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我国开放型经济还存在不少发展中的瓶颈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注重改革与开放的关联性、互动性,坚持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必须向深化改革要动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畅通国内经济循环;向扩大开放要活力,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开放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

现代化离不开开放,开放成就现代化。习主席指出:“我们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稳步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决定》强调“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并作出一系列部署。随着《决定》提出的改革举措逐步得到贯彻落实,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一定会不断拓展。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制度型开放是相对于商品、服务、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动型开放而言的,它要求我们既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又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要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环境标准、劳动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金融领域等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其中,在短板领域优化制度开放供给,在优势领域开展制度开放竞争,在前沿领域加强制度开放合作。要积极扩大自主开放,开辟引领国际规则新路;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为这些国家提供切实的政策支持。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当前,我国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地位更加巩固,但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挑战也日益严峻。随着外部环境和我国要素禀赋变化,必须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强化贸易政策和财税、金融、产业政策协同,完善贸易强国建设的体制机制。要推进货物贸易优化升级,优化贸易结构,积极扩大进口,推动贸易投资协调发展,加快发展贸易新业态;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优化服务进出口结构,加快服务外包转型升级,推动服务贸易总量增长、结构优化、效益提升;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培育数字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建立健全数字贸易治理体系。

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要加大投资促进力度,尽快落实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要求,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完善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保障外资企业在要素获取、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国民待遇,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在全球投资环境总体趋于严峻的形势下,完善促进和保障对外投资体制机制,健全对外投资管理服务体系,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

优化区域开放布局。要在全面总结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基础上,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鼓励首创性、集成式探索,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深入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要进一步发挥沿海、沿边、沿江和交通干线等优势,打造形态多样的开放高地,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

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要完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提供重要制度保障。继续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加强绿色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能源、税收、金融、减灾等领域的多边合作平台建设。完善陆海天网一体化布局,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2025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步步高升】中央公务员遴选笔试宝典+3本时政双月刊+热点语录

THE END
1.习近平: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习近平: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3年11月04日 15:01 扫二维码 访问央视网https://news.cctv.com/2023/11/04/ARTIZMGTymdp8zxV2cr5Z1UL231104.shtml
2.《今日关注》20180410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CCTV节目官网更新时间:2018年04月10日 22:40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4月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向世界明确表态: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宣布,中国在扩大开放方面将采取四项重大举措。(《今日关注》 20180410 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央http://tv.cntv.cn/video/c10447/49e9ffca6e534183b9cefabcd4907f31?from=timeline
3.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全球第二,对外投资稳居世界前列,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开放的中国展现蓬勃生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国将继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拓展规则、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落实外资http://www.81.cn/yw_208727/10145866_2.html
4.《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学习汇报大家好!今天同大家一起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一文。 这篇文章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主旨演讲的一部分。文章虽然不长,但内涵丰富,主要概括和表明了中国扩大开放的坚定立场、坚定信心和坚定决心。 https://www.meipian.cn/36rmqiq9
5.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有分析认为,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诠释着为什么“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 10月底的省部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改革和开放相统一,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日前的拉美之行,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支持全球发展的八项行动”“中国将出台更多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政策”,倡议“建设一个共同发展https://epaper.scnjnews.com/pad/202411/27/content_130045.html
6.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原标题:[敢教日月换新天]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点击观看视频https://m.yunnan.cn/system/2021/06/28/031534972.shtml
7.如何理解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阮乐15849369796》以国内大循环为(),并不意味着要关起门来搞封闭运行,而是要 - 上学吧 甄娄1627……》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https://www.da-quan.net/ti/%E5%A6%82%E4%BD%95%E7%90%86%E8%A7%A3%E4%B8%AD%E5%9B%BD%E5%BC%80%E6%94%BE%E7%9A%84%E5%A4%A7%E9%97%A8%E5%8F%AA%E4%BC%9A%E8%B6%8A%E5%BC%80%E8%B6%8A%E5%A4%A7/
8.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新闻频道习近平指出,在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跨国公司作为重要参与者、见证者、受益者,发挥了积极作用。 习近平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营商环境只会越来越好,为全球跨国公司创造的机遇只会越来越多。我们欢迎全球企业家来华投资兴业,努力实现互利共赢、共创美好未来。 https://news.hexun.com/2019-10-20/198925826.html
9.3.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原因是()3.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原因是( ) ①改革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②改革开放能使我国迅速超过发达国家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questiondetail?id=1728076611097538353&fr=search
10.习近平: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习近平: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人民日报客户端 | 2023-11-04 责任编辑:张胶 要闻 “8000人丧命,一半是孩子”,西班牙女议员谴责以色列犯战争罪 各国青年代表:满怀期待而来,满载收获而归 学青会开幕式“剧透”:青春闪耀“聚能环” 七成外企在华产业链布局保持稳定 中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号http://m.cyol.com/gb/articles/2023-11/04/content_77yxvQceEN.html
11.习近平: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习近平: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https://m.huanqiu.com/article/4FDd1s4bXH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