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开放的中国

编者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在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的支持下,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高端智库与光明网联合推出“理响中国·铿锵有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暨党校公开课第十二季”专题视频。专题视频坚持问题导向,10位党校主讲嘉宾通过与青年教师和学生对谈的形式答疑释惑、增进共识,用通俗语言、翔实数据、鲜活事例,着力把好的改革举措宣传好,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人心。

本期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赵磊教授解读“如何读懂开放的中国”。

【文字实录】

杨路[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讲师]:赵老师,我们国际战略研究院的青年教师在学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之后,最深的一个体会就是提出了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特别强调了制度型开放,那么这跟我们过去所讲的对外开放有什么不同呢?如何体现其中的“高水平”?

赵磊:我们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现在,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的不仅是中国的经济实力,包括城市面貌,改变的尤其多的是中国人的精气神。尤其是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所以可以说是开放使中国更加自信,自信又使中国进一步高水平开放。

所以什么是高水平呢?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内涵就是制度型开放。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适应新形势、把握新特点,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未来中国要实现从大到强,我们就必须重视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从国际进口博览会到西部陆海新通道,从粤港澳大湾区到海南自由贸易港,从国内22个自贸试验区到中国同29个国家签署了22个自贸协定,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立,到中国加入全球最大自贸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再到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这些全面展现了中国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的经贸规则,我们要打造一个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这就又谈到另外一个问题,高水平开放是需要有制度保障的,一流的营商环境就是制度保障。今天我们强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中国致力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外资企业的合法权益,要用好国内国际两类规则,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我们要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这个政策说的通俗一点,叫“一加一减一清零”。要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中国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做世界共同现代化的“同路人”。

赵磊:高水平开放的务实抓手,就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开放,特别是高水平对外开放,就意味着中国的国际半径越来越大,联通世界的能力越来越强。所以“一带一路”就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务实抓手,中国要以自身开放带动国际社会的共同开放。到目前为止,共建“一带一路”已经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中国企业在加速国际化,我们不仅实现了产业、服务的“走出去”,也能够实现技术、标准的“走进去”,以及文化还有理念的“走上去”。截至2022年底,中国2.9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共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4.66万家,年末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达到了8.4万亿美元,年末境外企业员工总数超410万人,其中雇用外方员工近250万人。所以现在看中国企业在海外项目多、人员多、资产多。这些数字也证明我们的开放是具体的,是实实在在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共建“一带一路”要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我举两个小的例子,比如说塞尔维亚,有一个标志性项目叫斯梅代雷沃钢厂。斯梅代雷沃钢厂是当年塞尔维亚的国有企业,成立于1913年,但是之后破产了。2016年我们的河北钢铁来到塞尔维亚,并购了这个项目,使这个企业目前发展特别好,连续多年是塞尔维亚最大的出口企业。这个企业有5000多名员工,就这一个项目给当地带来很多税收,稳住了就业,失业率大幅降低,甚至这个城市目前是塞尔维亚新生儿出生率排在第一位的城市。我遇到塞尔维亚的朋友,我在讲这个“一带一路”的斯梅代雷沃钢厂项目时,我说中塞友谊——我们是“塞铁”,但他们说不是“塞铁”,是“塞钢”。因为他们认为钢比铁还硬,中塞的友谊是扎实的,是有根基的。

总之,中国以自身的高水平开放,提升了普惠包容经济全球化的确定性,而且中国有能力以自身的现代化推进国际社会的共同现代化。

THE END
1.报告中斩钉截铁的宣示了:“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斩钉截铁的宣示了:“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的立场。新时期对外开放的突破口是() A.改革开放 B.开放14个沿海https://www.jyeoo.com/shiti/1037b8f5-6315-4815-a59f-e0096ad91425
2.时政习近平:当前,世界再次处于关键十字路口搞“小院高墙”、“脱钩断链”既损人也不利己。中方始终认为,中国好,世界才会好;世界好,中国会更好。各国应该把经济上的相互依存视为取长补短、互利共赢的好事,而不应该视为风险。 习近平介绍了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有关情况特别是中国近期出台的系列重要举措,指出经历40多年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已经步入高质量http://scdfz.sc.gov.cn/gzdt/zyhy/gwyxx/content_165680
3.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他山之石校园文化2017年3月,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要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上海要解放思想、勇于突破、当好标杆,对照最高标准、查找短板弱项,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进一步彰显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试验田的作用,亮明我国向世界全方位https://zgcsswdx.cn/info/12327.html
4.时政习近平:当前,世界再次处于关键十字路口搞“小院高墙”、“脱钩断链”既损人也不利己。中方始终认为,中国好,世界才会好;世界好,中国会更好。各国应该把经济上的相互依存视为取长补短、互利共赢的好事,而不应该视为风险。 习近平介绍了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有关情况特别是中国近期出台的系列重要举措,指出经历40多年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已经步入高质量https://scsqw.cn/gzdt/zyhy/gwyxx/content_165680
5.人民日报: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进一步拓展开放范围和层次,完善开放结构布局和体制机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这些政策的实际效果如何?有没有给企业带来获得感?高水平开放还能在哪些方面发力?连日来,围绕吸引外商投资、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企业拓展多元化https://m.cls.cn/detail/279500
6.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在清算期间,公司的权限仅限于清算围,凡以营业为前提的一切法律规定都不再适用,公司及其职能部门的原有地位要由()所取代。https://www.shuashuati.com/ti/93bf408184d7408b9c5b0304a70329da.html?fm=bdbds823cdd40369da62b5259fa1cf291d942
7.拥抱开放创新的时代潮流光明日报综合研判世界发展大势,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宣布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向世界传递出明确信号: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我们不仅提出中国方案,而且拿出了中国行动。”中国人民大学国企改革与发展https://news.gmw.cn/2018-04/12/content_28289653.htm
8.习近平: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习近平: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https://m.huanqiu.com/article/4FDd1s4bXH8
9.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20182019公需课作业考试答案52.从1984年一号文件鼓励农地流转开始,经过差不多30年的政策努力,我国土地分散化的经营格局已发生了基本改观。错 53.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在广大乡村需要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对 54.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 只会越开越大!对 119.年中国全社会R&D支出总量位居https://m.360docs.net/doc/c813997477.html
10.怎样理解“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就是要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现在搞开放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同以往有很大不同,总体上有利因素更多,但也面临更深层次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questiondetail?id=1799295638902700307&fr=search
11.习近平: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习近平: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人民日报客户端 | 2023-11-04 责任编辑:张胶 要闻 “8000人丧命,一半是孩子”,西班牙女议员谴责以色列犯战争罪 各国青年代表:满怀期待而来,满载收获而归 学青会开幕式“剧透”:青春闪耀“聚能环” 七成外企在华产业链布局保持稳定 中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号http://m.cyol.com/gb/articles/2023-11/04/content_77yxvQceEN.html
12.习近平: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习近平: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刘慧http://www.baojinews.com/yaowen/2023/1104/119253.html
13.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同策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只会越开越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同策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的正确答案和题目解析https://m.12tiku.com/newtiku/919880/39459047.html
14.穆虹: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澎湃,澎湃新闻,澎湃新闻网,新闻与思想,澎湃是植根于中国上海的时政思想类互联网平台,以最活跃的原创新闻与最冷静的思想分析为两翼,是互联网技术创新与新闻价值传承的结合体,致力于问答式新闻与新闻追踪功能的实践。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123497
15.习近平致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信: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将进入快车道。中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世界各国共同搭乘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快车。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本届大会以“发展数字经济 促进开放共享——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希望大家集思广益、增进共识,深化互联网和数字经济交流合作,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更好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72499
16.为什么说“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为什么说“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A、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B、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的必然要求C、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是顺应新时代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的必要之举D、提高对外开放水平,https://m.ppkao.com/wangke/daan/af866b6c31de40d394dfc331ab0c4b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