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必然要求

作者:叶本乾(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主体之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旨在为了人民

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和最深厚的根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改革的初衷,也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宝贵经验,更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关键。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从革命走向建设、迈向改革的进程中,无论国内外形势和自身所处环境如何变幻,其根本立场始终不变。实践证明,正是因为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提出并实施正确的改革方案,并从人民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立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基石上,蕴含着“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深层逻辑。一是坚持以人民关切为导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改人民所需,又谋人民所想,不仅积极应对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期待,还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最大程度地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真正诠释了改革为人民的真谛。二是坚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直面“最难啃的骨头”,敢于打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始终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落地实施一大批惠民政策,推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红利”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三是坚持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在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追求人民至上的价值导向,让现代化更好回应人民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推动现代化建设成果造福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动力之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成于依靠人民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根本保证。40多年前,也正是在汇聚人民改革智慧和依靠人民改革力量的前提下,由农村实行“大包干”掀开了改革序幕,继而又以人民群众创造的具体改革经验和做法为依据,进行了企业改革、市场改革及对外开放等。可见,充分汲取人民群众的力量与智慧,与人民群众并肩作战,是推动改革整体效果呈现的重要支撑。

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紧紧依靠人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只有密切联系群众,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才能把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中,以民心、民智、民力把改革推向前进。一是人民支持奠定全面深化改革坚实基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事业要蓬勃发展,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创造伟业,坚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努力使改革符合人民意愿,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进而为推进改革发展汇聚磅礴伟力。二是人民智慧孕育全面深化改革伟大实践。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取得实践成效,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和所发挥的作用,及时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经验上升为党的理论并用以指导新的实践,进而为增进民生福祉提供持久动力。三是人民力量助力全面深化改革闯关夺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突破重重阻隔,啃掉“硬骨头”、跨越“险滩”,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伟力,从人民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中集聚力量,进而为助力改革脱困提供强大合力。

价值之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在造福人民

造福人民不仅是改革的根本目的,更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方向指引。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走得通、行得稳,关键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造福人民作为现代化的方向。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诺,到“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谆谆嘱托,再到“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郑重宣示,各项改革举措不断向纵深推进,使人民共同享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发展成果,人民的幸福指数和满意指数不断提升。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重要位置,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一是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人民的获得感是检验改革“含金量”的重要尺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为人民谋利、为民生解忧,切实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让人民受益,在生活领域、生态领域和社会保障领域等诸多方面努力提高改革含金量,全方位增强人民的获得感。二是要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人民的幸福感是彰显改革“新成效”的重要标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中,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新进展,用心办好民生实事,着力增强人民的幸福感。三是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人民的安全感是反映改革“大作为”的重要体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建成教育体系、医疗卫生体系的基础上,还要在创造稳定而有质量的就业和更加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等诸多方面持续发力,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持续提升人民的安全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道路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持续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用情办好各项民生实事,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唯有如此,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成效才能续写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篇章,努力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进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力量。

【本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强国使命任务的逻辑理路研究”(SC22ZDYC28)阶段性成果】

THE END
1.深刻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入,把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坚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紧紧依靠人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决定》指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开放的主体力量。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6165535432615914&wfr=spider&for=pc
2.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要求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要求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强调,“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的强大动力。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把牢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推动方法论的革新和优化,奋力谱写中国https://www.cssn.cn/glx/glx_llsy/202406/t20240628_5761872.shtml
3.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通用6篇)党的xx大以来,在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认真学习贯彻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并取得了巨大成绩,呈现出鲜明的特色。 一、突出党的领导对改革成功的关键性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国始终坚持党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e5xx5.html
4.全面深化改革讲话(全文)全面深化改革会议讲话范文二 市委召开这次大会,是对我市改革的再动员、再部署,是落实、推进、操作改革的“开工令”,就是要求全市上下迅速行动起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的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脚踏实地推进各项改革,开创xx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新局面。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https://www.99xueshu.com/w/kepa6w1qws7f.html
5.习近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需要深化改革对不适应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规,要及时修改和废止。要加强法律解释工作,及时明确法律规定含义和适用法律依据。要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180多项对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举措,纳入改革任务总台账,一体部署、一体落实、一体督办。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出席,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会议。https://zangdiyg.com/home/article/detail/id/2453.html
6.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水平是一个国家有序运行、健康发展、持续上升的重要条件,现代社会的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有着时代的内涵和要求。当代中国,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因此,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紧紧围绕制度与治理的完善发展,具有全局性、本质性、时代性。http://www.81.cn/jwgd/2013-11/14/content_5648799.htm
7.全面深化改革须坚持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正创新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贯彻坚持守正创新等原则。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守正创新,反映了深厚的思想底蕴、重要的历史经验和鲜明的时代要求。 http://literature.cass.cn/ztzl/esjszqhjs/202408/t20240829_577446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