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凡是贫弱阶段,通常与封闭相伴,凡是强盛朝代,往往有开放随行。一则,强盛之国有接纳万邦、通达四海的眼界、胸襟和底气。再则,与天下万国相往来,也为中华文明博取各国之人才物力、共筑太平盛世提供了强大的助力。当今的中国,前所未有地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相应地,开放也再度成为国家标配。正如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所言,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从观念层面看,开放作为五大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中国推动民族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性共识。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他还明确宣示,“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实际上,中国的实践越来越充分地展示出开放在五大发展理念的系统重要性。作为创新发展基本内容之一的科技创新,既涉及自主研发,也涉及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在一个国家间高度相互依存的世界里,没有与外部世界的良性互动就不可能有内部各领域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当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全球问题频繁且日益严重地影响人类生存的时候,绿色发展本身就是一个需要世界各国采取共同行动加以应对的议题。而共享发展也只有在开放空间之中,才能取得更大的规模效益。中国不仅自己身体力行开放的理念,还在保护主义抬头、内顾倾向上升的国际环境中,旗帜鲜明地呼吁摒弃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观念,积极为开放合作理念鼓与呼。中国国际形象透出的开放底色,获得越来越多世界有识之士的赞同与尊重。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