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书翰:改革开放为什么深刻改变中国新闻频道

可以说:中国改革开放是二十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最重大事件之一,因为它“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古人说:“四十而不惑。”所谓“不惑”,也就是对事物的发展变化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其实,国内外都存在“读懂改革、读懂中国”这个问题。就国外尤其是中国友好人士而言,他们非常希望了解改革开放为什么会深刻改变中国;就国内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而言,他们认为这40年改变中国、影响世界的原因很多,想要探究到底什么是最根本的原因。

认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性变化的两个角度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对于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变化,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表述。既可以用老百姓的切身感受来表达,又可以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还可以用人民群众家庭消费水平的显著变化等来表述。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老百姓的切身感受莫过于摆脱挨饿,跨越温饱,实现小康了。“民以食为天。”千百年来,挨饿、无法解决的温饱问题,像挥之不去的阴影缠绕在中华民族的身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个问题终于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得到解决,2000年我们实现了总体小康,到2020年就要实现全面小康,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大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长期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就是要不断解决‘挨打’‘挨饿’‘挨骂’这三大问题。经过几代人不懈奋斗,前两个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历史性变化

借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的重要论述,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聚精会神搞建设,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简称四个“大”),已有22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40年来,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9.5%;以美元计算,中国对外贸易额年均增长14.5%。中国人民生活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全面小康,提前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和“可持续发展议程”对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人口的要求。

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立足国情、放眼世界,既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又注重对外开放、合作共赢,既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既“摸着石头过河”又加强顶层设计,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成功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可以说,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高度评价了成功开辟这条道路的重大意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开辟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只要找准正确方向、驰而不息,条条大路通罗马”。

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40年来,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自我革新,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革除各方面体制弊端,充分显示了制度保障的强大力量。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空前高涨,充分显示了13亿多人民作为国家主人和真正英雄推动历史前进的强大力量。40年来中国改革充分显示出来的强大力量,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了中国贡献。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展现大国担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作出重大贡献,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促进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我们还可以从中国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推进绿色发展和消除贫困等方面清楚地看出,中国对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的贡献走在世界前列,其中,有的可以用数字表达,有的无法用数字表达。这些贡献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所应有的担当,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展现了良好的大国形象。

改革开放是40年来中国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根本原因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论述改革的必然性、重要性、本质和目标时,就包含着对1978年以来中国发生巨大变化根本原因的揭示。邓小平在谈到我们为什么会在1978年提出改革时指出:“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后,多年来没有制定出为发展生产力创造良好条件的政策。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得不到理想的改善。国家也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这种情况,迫使我们在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决定进行改革。”这指出了我国改革的直接动因是摆脱贫穷,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邓小平曾经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意义上多次讲到,“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他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正因为改革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所以改革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在这短短的十几年内,我们国家发展得这么快,使人民高兴,世界瞩目,这就足以证明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谁想变也变不了。”江泽民也指出:“没有改革,我们就不能走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我们的事业就不可能顺利前进。”胡锦涛在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年的变化时指出:“我们始终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新的伟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推进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新的进军号,对全面深化改革作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迄今,习近平总书记共主持召开了40次深改小组会议和2次深改委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一共审议了27项、通过了308项改革方案。在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深化改革所作的重要讲话中,也明确指出了改革开放是近40年来中国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根本原因。他指出:“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十年内乱后的中国,经济濒于崩溃,人民温饱都成问题。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邓小平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他还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新起点上的改革开放作出顶层设计和重要部署之后,党中央成立了中央深化改革委员会,习近平总书记任深改委主任,并就新时代新起点上的改革开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并在实践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以及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再次指明了改革开放是中国40年来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根本原因。他指出:“海南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海南等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的:“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离开改革开放,也没有中国的明天。”

从以上党的文献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中,我们能深刻领会到:“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新时代新起点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重大关系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改革理论中都包含着对正确处理改革若干重大关系的分析和总结。所谓关系也就是矛盾,正确解决事物之间的矛盾也就是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一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因此,解放思想也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是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不断取得进展和重大成就的法宝。改革开放初期,如果我们不解放思想,就没有农村改革的突破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事非经过不知难。经历过那一时期的人们有两件事记忆犹新,即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遇到的阻力和对建立经济特区的争论。没有思想解放,这两件事都办不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更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坚决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才能坚决抵制抛弃社会主义的各种错误主张,才能自觉纠正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措施。当前,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即进入新时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改革其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不亚于40年前。因循守旧没有出路,畏缩不前只能坐失良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没有思想大解放,就不会有改革大突破。”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才能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二是立足国情、自立更生和对外开放、合作共赢的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最重要成果就是深刻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与此同时,仍然强调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中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立足于这样的国情,我们仍然必须坚持新中国成立以来自力更生的方针。

三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坚持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关系。无论是在改革开放之初,还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党总是旗帜鲜明地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常言道:“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我们必须明确认识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本根”。因此,我们的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下不断前进的改革,决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改弦更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不断深化,从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解决了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长期没有解决的重大问题。虽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己经初步建立,但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市场发育还不充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还没理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仍受到诸多因素制约,所以必须朝着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断努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遵循,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坚持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关系。

四是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的关系。摸着石头过河,既是很接地气的说法,又是富有中国智慧的改革方法,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改革开放就是这样走过来的,是先试验、后总结、再推广不断积累的过程,是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局部到整体不断深化的过程。”当年我们决定创办经济特区就是把它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重要平台,今天我们看得更加清楚:“创办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方法论。”

摸着石头过河实际上也就是摸索规律,在新时代新起点上的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我们要按照已经认识到的规律办事,并从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再总结出新的规律。当然,全面深化改革是个系统工程,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因此,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需要加强各项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先后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从严治党作出了顶层设计。因此,要把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很好地结合起来。

改革开放事业行进到今天,正呈现出新的姿态。我们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或许就是改革开放的魅力所在:它是与时俱进的、体现时代特征的、和谐融入世界的!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导,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严书翰)

THE END
1.考点剖析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全面深化改革,是顺应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根本途径,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前途命运,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以上就是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的“【考点剖析】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全https://www.med66.com/yixuekaoyan/gonggongke/pe2209094262.shtml
2.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相似问题 新形势下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我国在新时期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运用生产与经济制度说说我国为什么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893f031af74afdcb94b2dd3861e5a56b.html
3.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相似问题 当前我国为什么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新形势下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特别推荐 热点考点 2022年高考真题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中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末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月考试卷汇总 二维码 回顶部?2021 作业帮?联系方式:service@zuoyebang.com?作业帮协议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28f328b5be96cd137183a100b5835cc5.html
4.深刻理解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是我国改革开放史上一份新的纲领性文献,鲜明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以贯之将改革进行到底的伟大历史主动、坚强政治决心和卓越理论智慧。在新时代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MTM4MDc2OA==&mid=2247505436&idx=3&sn=5a9c9a06c2c949c963465734cd08e023&chksm=e96fdbb00dcb856a381d6b97d69710d6f40d40d06b75cd05372784c27d4af66a8875c46f9eee&scene=27
5.为何要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为何要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 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闫方洁 这片土地隶属于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这里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安缦酒店,还有举办上海网球大师赛的旗忠网球中心。 说到旗忠啊,改革开放前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经济落后,被称作“马桥乡的西伯利亚”;而现如今的马桥镇旗忠村已荣登2017年中国影响力名村排行榜,是https://m.haiwainet.cn/mip/3541351/2019/0719/content_31595577_1.html
6.政治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新时代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大旗的重要宣示和体现,是新时代统筹推进改革开放的决策部署。 为什么说是“全面”、“深化”改革? 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历史,可清晰发现,改革开放是一以贯之的基本国策,党结合具体形势与任务分别就https://www.163.com/dy/article/ERD3RKDE0514R9P4.html
7.改革大家谈曹健: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推动学校综合改革我的发言内容主要是:一是学习的体会,二是对学校改革的思考,三是对推进学校改革的建议。 一、 学习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体会 暑期,我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提高了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通过学习,我有几点体会。 http://www.hbuas.edu.cn/info/1041/5439.htm
8.如何认识全面深化改革(通用6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35年来的伟大历程,明确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https://www.360wenmi.com/f/filevce2g3pc.html
9.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全文)摘要: 十八届三中全会于北京召开了,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键问题之一就是联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发展,联系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入领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全面深化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的具有新https://www.99xueshu.com/w/jkocob9hg5rw.html
10.对比十八届三中全会与十九届三中全会,才能明白为什么要“深化党和摘要:必须把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置于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背景下加以深刻认识 2018年2月28日,十九届三中全会以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为主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以及原则和举措等方面作出了规定,为顺利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提供了有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85242
11.课程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邢鹏飞 ● 10.2 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主要内容? 邢鹏飞 ● 10.3 全面深化改革要处理好哪些重大关系? 邢鹏飞 第十一章 创新驱动:推动社会主义经济高质量发展 ● 11.1 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瞿理铜 ● 11.2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瞿理铜 ● 11.3 如何理解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2354cc19906eace048d6d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