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利好来了!中国对外开放更进一步

9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下称《负面清单》),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

与2021年版相比,2024年版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删除了制造业领域仅剩的2条限制措施,一是“出版物印刷须由中方控股”,二是“禁止投资中药饮片的蒸、炒、炙、煅等炮制技术的应用及中成药保密处方产品的生产”。本次修订后,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的限制措施由31条压减至29条,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全面取消。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制造业是我国开放最早的领域,也是市场竞争最充分、全球产业分工合作最紧密的领域。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充分彰显了我国扩大国际合作的积极意愿和支持经济全球化的鲜明态度。我国将依托自身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支持中外企业交流合作,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罗蓉表示,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是我国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的生动体现,对制造业开放具有标志性意义,向世界宣示了中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此举意味着外资企业在制造业领域将可以实现自由投资,并享受与国内企业同等的待遇,势必会为外国投资者创造出更多的投资机会和更大的市场机遇。

中国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近年来,我国不断放宽外资准入,2017年至2021年连续五年修订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两个清单的限制措施分别由93条、122条缩减至31条、27条,在制造业、采矿业、农业、金融业等领域推出了一系列重大开放措施,其中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造业领域限制措施已于2021年率先实现“清零”。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研究员白明告诉第一财经,制造业限制措施“清零”,意味着内外资在准入上不再有任何区别。这也是在自贸试验区进行试点后向全国普及推广的一步,“这是水到渠成的,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能力和水平又进一步,也符合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诉求”。与此同时,中国正处于从全球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过程中,因此不仅要加大研发、增强技术含量,还需要扩大开放、引入全球标准,这也是成为制造业强国的需求所在。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新形势下,出台新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将有利于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国内市场良性竞争;也将为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促进国际合作、互利共赢。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季剑军撰文分析,当前,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对制造业实施外资准入限制,甚至部分发达经济体仍然对制造业实施一定的外资准入限制。《负面清单》取消了制造业最后2条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标志着我国制造业的开放水平不但在发展中国家中明显领先,甚至高于相当一部分发达经济体,是履行“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一承诺的最生动表现之一。

在季剑军看来,《负面清单》有助于形成积极吸引外资的政策合力。近期,我国政府围绕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在强化要素保障、维护公平竞争、便利人员流动等方面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负面清单》通过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与上述各项政策共同构建了覆盖外资企业投资活动“全生命周期”的系统性政策体系,能够更好地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巩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信心,促进其在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

季剑军提出,《负面清单》有助于我国更好发挥引资综合优势。当前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态势没有变。在市场潜力方面,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为跨国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在基础设施方面,我国港口、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在全球名列前茅,多式联运等新型运输方式加速发展,为跨国公司创新物流组织方式、提升物流效率创造了良好条件。在要素禀赋方面,我国国际专利申请量(PCT申请)已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技术、人才优势较为突出。《负面清单》进一步扩大了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空间,有利于跨国公司立足我国上述综合优势制定长期战略,实现更好发展。

服务业准入进一步放宽

在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全面“清零”的同时,服务业准入也进一步放宽。

9月7日,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的通知,拟允许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苏州、福州、广州、深圳和海南全岛设立外商独资医院(中医类除外,不含并购公立医院);同时,在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允许外商投资企业从事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以用于产品注册上市和生产。所有经过注册上市和批准生产的产品,可在全国范围使用。

“和制造业一样,服务业的开放力度也是越来越大。这个过程是一直朝前走的,不会后退。”白明表示,从中国市场的需求而言,随着老龄化和消费升级的推进,老百姓越来越重视健康,在这种情况下放开外商独资医院的设立,在特定区域开放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医疗机构,可以更好地满足老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

2014年,原国家卫计委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设立外资独资医院试点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正式允许境外投资者在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在内的七个省市通过新设或并购方式建立外资独资医院。

“根据此次《通知》,开放的尺度、范围较以往更大、更广了。”艾力彼医院管理中心主任庄一强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近些年,中国对外商投资医疗机构的政策有所收紧,其中港澳台服务提供者的投资行为暂不受影响。《通知》发布后,将有利于吸引港澳台之外的更多境外资本。

中源协和细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科学官张宇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从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到该份通知发布,都释放出“中国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外资”的友好信号。如果后续配套措施能够及时出台,将增强全球投资者对于中国市场的信心。

艾社康亚洲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刘畅告诉第一财经,此举反映了中国医疗领域对外开放的持续深化,对外资在医疗服务、创新生命科学领域在中国的技术开发、技术应用与合作等方面将发挥出积极的促进作用。

“探索如何在生物科技、医疗健康领域吸引外资,在当下是一个非常具有时效性的话题。”上海创奇健康发展研究院创始人和执行理事长蔡江南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称,一方面,当前内需恢复还面临压力;另一方面,作为高新产业,中国生物科技还面临外部的钳制,这会对外资在华投资信心造成一定冲击。面对上述不确定性,中国政府更需要向外资和外企释放积极信号。

蔡江南表示,细胞与基因治疗等领域是当前医学界聚焦的重点前沿方向,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但过往因政策限制,这一方面的投资潜力并未完全释放。外资的加入,有望为中国生物科技发展带来更多资金、技术和人才机遇。

不过他也坦言,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院”对市场的影响可能有限。从需求来看,目前中国高端医疗需求体量不大,而外商投资领域恰恰聚焦于高端医疗。

有业界人士也持审慎态度。此次政策在之前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宽,但在数据、个人隐私保护和境内外联通,以及先进疗法的技术转移、IP保护等方面还期待看到更多积极措施出台和落地。

THE END
1.外交部: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越开越敞亮展望未来,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也不会变。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越开越敞亮。中新社记者:据报道,1月20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正式成立。发言人能否进一步介绍有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2841229214505304&wfr=spider&for=pc
2.主题教育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69)开放也是改革。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永远不会关上。”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对外开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MTk3MzY3NQ==&mid=2247511110&idx=2&sn=a351928d941f5f98fcb66e7a558aa41e&chksm=9ad36082ada4e9940bdc232810d56e197a67cecda565ab7bfacb953b0d37d9790faa20a1308c&scene=27
3.提气!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明确要求。按照新目标的要求,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以开放发展经略内外联动,“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而且这种开放是双向的交流,就像习主席在G20杭州峰会上说的那样,“中国将同世界深度互动,http://m.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nnRZfBQkfNWDbfzhaAIU180103
4.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A. 正确 B. 错误 题目标签:中国外开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A 复制 纠错举一反三 由几种不同尺寸、不同壁厚或不同钢级的钻杆所组成的钻柱叫做复合钻柱。( )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https://www.shuashuati.com/ti/c595590b4b39426c9685133fe7fc57f8.html?fm=bd5a449961b8455c17e9513c19e197e488
5.李强总理记者会要点来了,信息量很大!对外开放是我们的基本国策,无论外部形势怎么变,我们都将坚定不移向前推进。 开放的中国大市场是各国企业发展的大机遇。 今年,我们还将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进一步扩大开放。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环境会越来越好、服务会越来越优。开放的中国欢迎大家来投资兴业。 https://www.scnj.tv/wap/showplay.php?aid=1974790
6.国家发改委: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借此机会,我想再强调一点,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仅不会关上,而且只会越开越大。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大力度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完善政策规则体系建设,推动利用外资高质量发展。”金贤东说。 据悉,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快实施2024年版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针对性解决外商来华投资面https://m.haiwainet.cn/middle/3541089/2024/0919/content_32794196_1.html
7.#未来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二十来自泸州政法【#未来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二十大新闻中心今天上午举办首场记者招待会。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辰昕表示,我们深刻认识到,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和鲜明标识。#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也https://weibo.com/6154734003/MaHYBlmSF
8.外交部: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将进一步提振外商投资信心,提升中国对外开放水平。中国决不会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我们将以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提供可持续的动力。https://m.kankanews.com/detail/1OwGqE7pzyE?utm_source=sohu
9.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信: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将进入快车道。中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世界各国共同搭乘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快车。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本届大会以“发展数字经济 促进开放共享——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希望大家集思广益、增进共识,深化互联网和数字经济交流合作,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更好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72499
10.《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学习汇报大家好!今天同大家一起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一文。 这篇文章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主旨演讲的一部分。文章虽然不长,但内涵丰富,主要概括和表明了中国扩大开放的坚定立场、坚定信心和坚定决心。 https://www.meipian.cn/36rmqiq9
11.如何理解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甄娄1627……》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 阮乐15849369796》“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做到既借鉴西方经验,又体现中国特色社https://www.da-quan.net/ti/%E5%A6%82%E4%BD%95%E7%90%86%E8%A7%A3%E4%B8%AD%E5%9B%BD%E5%BC%80%E6%94%BE%E7%9A%84%E5%A4%A7%E9%97%A8%E5%8F%AA%E4%BC%9A%E8%B6%8A%E5%BC%80%E8%B6%8A%E5%A4%A7/
12.CATTI备考:中国重要时政术语英译报告(2019年度)下5. 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China will only become more and more open. 6. 中国市场这么大,欢迎大家都来看看 The Chinese market is such a big one that you should all come and see what it can offer. 7. 加大对最不发达国家支持力度 https://www.kaosee.cn/index.php/home/news/article/id/9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