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签国家又增加9个,没素质的穷游老外泛滥成灾,我们该如何应对中国游客免签国家外国游客旅游穷游老外

随着我国对外国游客的免签政策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涌入中国,这无疑为我国的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免签政策下的旅游

免签政策的实施和扩展,初衷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文化交流,提升国家的国际形象。然而,一些外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却给这一美好愿景带来了负面影响。

在许多景区和公共场所,外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比如在地铁上,有外国游客直接躺在座位上,占用整排座位;在高铁上,有人大声喧哗,甚至脱鞋把脚放在小桌板上;在景区内,有人随意插队、乱踩草坪。

更令人气愤的是,一些游客甚至在文物上涂鸦。有些人甚至在长城上乱刻乱画,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文物,也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虽然乱刻乱画在过去可能较为常见,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素质普遍提高,现在连小孩子都知道不应该这样做。难道这些自称“素质高”的外国人不懂这个道理吗?

在网络上,一些外国游客的抹黑行为也时有发生。比如一对西班牙的网红夫妇,在印度遭遇不幸后,却将矛头指向中国。他们在青藏高原旅游期间,连发多条视频吐槽厕所、指责物价,并以“压力过大”为由停止更新。这种行为让人感到不解。

还有一些外国游客的行为更为过分,虽然文化差异是存在的,但他们至少应该尊重当地的文化和习俗。然而,他们不仅不尊重,甚至还有挑衅的意味。

比如一名外国游客在山西旅游时,身穿带有旭日旗标志的T恤。在被告知该标志在中国的特殊含义后,他仍然不改正,甚至还与劝告他的人发生了冲突。

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影响不容忽视。首先,它们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给外界留下了负面印象。其次,这些行为对景区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加重了文物保护的负担。

西方媒体不仅不批评这些行为,反而过分炒作个别事件,反过来批评中国双重标准,甚至拿中国游客过去的不文明行为来说事,试图误导公众,转移大家的注意力。

但实际上,他们自己的所作所为更过分。据早期调查,英国游客在一份不文明游客名单上“名列前茅”,他们常被指责喝酒过量、举止粗鲁、不愿学当地语言。

比如在英国游客常去的希腊罗德岛,他们还专门设立了处理英国游客粗鲁行为的执法部门,可见他们的名声有多坏。

而有些美国游客在旅行中也不太讲究,比如捡小便宜、游泳池里随便尿尿、餐馆吃饭后不付账、拿走酒店用品等行为。

那些西方媒体,自己国家的人做过什么事,一个字不提,反而倾向于放大中国游客的负面行为,忽略其他国家游客的不文明现象,他们这不也是双标行为么。

免签政策带来的机遇

虽然外国游客的个别不文明行为确实让人头疼,但这不能让我们全盘否定免签政策的积极意义。免签政策也为中国带来了许多机遇。

免签政策让中国的旅游市场活力四射。比如在湖南,今年的入境游客超过了150万人,这些游客带来的不仅是旅游收入,还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增添了不少活力。

免签政策还打破了西方民众对中国的一些刻板印象。众所周知,一些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时,总是带着偏见和有色眼镜,用不少歪曲事实的新闻报道来丑化中国,让人感觉中国是个落后、不起眼的地方。

有些外国夫妻在来中国前,因为受到西方媒体的报道,对中国有一些不好的看法,甚至担心回国后难以适应。但真正来到中国,尤其是被西方媒体刻意抹黑的新疆之后,他们才发现事实和报道差距太大,中国不仅安全美丽,而且人民热情好客,这和他们之前的想象完全不同。

他们的故事,有力地证明了免签政策打破了西方媒体对中国的负面报道,向世界展示了真实的中国。

应对挑战

因此,免签政策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我们既要抓住开放的大门,也不能任由不文明现象四处蔓延。这需要政府、社会和游客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

首先,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来应对这一挑战。比如制作多语言版本的宣传视频,介绍中国的文化习俗和旅游注意事项,并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推广。

可以根据不同国家的文化习惯,设计不同的宣传材料,避免文化误解和冲突。其次,法律法规与执法保障也是必要的。

为了有效遏制不文明行为,我们需要制定更严格的法律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对外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零容忍”。可以借鉴新加坡的“罚款之都”经验,通过严格的法律法规和高效的执法机制,有效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环境。

总结

免签政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要确保社会秩序和文化尊重。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

我们不能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牺牲文化尊严,也不能因为个别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就全盘否定免签政策的积极意义。要想办法让旅游更环保、更长远,这需要政府、社会和游客的共同努力。

THE END
1.中国为什么要推出免签政策中国推出免签政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免签政策是中国加强与世界各国联系的重要举措。通过免签政策,中国向世界传递出开放、友好的信号,有利于增进与其他国家的政治互信,推动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这种政策对于建立稳定的国际关系网络、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具有积极意义。 二、推动旅游业发展 免签政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2cd8b392db53b1001105
2.从过境免签看中国开放的万千气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同时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作为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的首要改革举措进行全面部署。今年以来,随着中国免签政策范围的扩大,为更多外国人来华旅游和工作提供了方便,免签政策亦如一个窗口,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万千气象。 https://www.zgsyb.com/news.html?aid=692607
3.中国扩大免签国家范围:你要知道的政策背后深意与影响!今天我们要深入探讨中国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这一重大政策,这不仅是出境游爱好者的好消息,也将为国际交往带来更多机遇和挑战。让我们一同探索这项政策的深层意义,以及我们如何抓住这一机遇! 一、重大新闻背景 中国政府最近宣布,将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这一消息已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根据央视新闻报道,自2024年11月8日起https://www.daijian168.com/hangyezixun/327.html
4.新冠病毒疫情对中国海外投资业务影响分析及建议如捷克暂停开放中国签证中心至16日,关闭武汉签证中心;印尼暂停对中国大陆公民和入境印尼前14天内到过中国大陆的外籍人士的落地签和免签政策以及暂停发放相关访问签证和居留签证;美国自2月3日起暂停所有赴美签证服务,重启日暂无规定;德国自2月3日起暂停所有签证,预计17日重新开放;俄罗斯关闭在远东地区的中俄边境,并限制https://swt.fujian.gov.cn/xxgk/jgzn/jgcs/dwtzyjjhzc/tzgg_501/202002/t20200214_5195798.htm
5.开放红利持续释放合作共赢惠及世界丨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改革与开放的内在统一关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 通过各具特色的国际博览会,中国宣示持续推动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念,释放https://focus.scol.com.cn/m/zgsz/202407/82568301.html
6.观天下:美媒称美1800万人遭“中国网袭”美国情报机构先后监听三卢布狂贬值、中国团免签掀起赴俄旅游热 1、美称美1800万人遭“中国网袭” 西班牙《世界报》网站6月23日报道称,CNN22日报道,共有1800万美国政府的前任、现任雇员和职位申请受到了中国对美国人事管理局计算机系统发动的网络袭击的影响。这个数字是6月初美国政府所说的420万人的4倍多。(参考消息) https://www.guancha.cn/america/2015_06_24_324416.shtml
7.每日热点1204《周报》主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沈洪兵主任致开幕辞。沈主任充分肯定了《周报》创刊四年来取得的成绩,在去年《周报》同时被SCIE和SSCI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为4.7分(Q1)。同时,对青年编委提出殷切期望,鼓励青年编委多多贡献智慧、投入精力,进一步丰富《周报》的专业内容和质量,为进一步提升《周报》学术声誉和国https://sccdc.cn/Article/View?id=32584
8.年度观察专题中国国际贸易争议解决年度观察(2022)本文原载于由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国际仲裁中心编著、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中国商事争议解决年度观察(2022)》,作者:泰和泰(北京)律师事务廖鸣合伙人,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于治国合伙人,泰和泰(北京)律师事务所周娅睿合伙人。1 一概 述 2021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以高水平开放促进https://www.bjac.org.cn/news/view?id=4423
9.新一轮改革,方向在哪里?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这个论坛贡献了智慧“近年来深圳以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为总牵引,在科技创新、现代化产业体系、改革开放、城市建设和生态文明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探索形成了符合深圳实际的‘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为支撑’的高质量发展基本路径,对于其他地区具有启示意义。”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认为,对标全球先进城市,深圳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12/07/c8379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