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近年来,中国坚定不移地以实际行动展现兼容并包的开放姿态。此次扩大免签国家范围,符合中国长期以来的对外开放战略。这一举措不仅是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一环,更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理念的具体体现,并带来多重积极效应。
首先,促进人文交流,推动民心相通。人文交流是国家之间增进理解、加深友谊的重要纽带。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同国家的民众进行直接、深入的交流显得愈发重要。此次扩大免签政策的实施,将极大便利免签国民众来华,促进中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民间互动,推动“民心相通”的目标。
以韩国为例,中韩两国不仅是近邻,文化上也有着深厚的渊源。近年来,中韩在影视、时尚、教育等多个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韩国游客和学生成为来华的重要群体。免签政策将为韩国民众提供更方便的来华渠道,使中韩两国在文化领域的互动更加频繁。对欧洲国家而言,北欧诸国向来注重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合作,中国与北欧在这些方面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免签政策不仅为两地人员的互访提供了便利,更为未来在绿色发展、气候变化、创新科技等领域的合作注入新动力。
另一方面,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日发布的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出境旅游人数近9500万人次,同比增长52.0%,恢复到2019年的82%。旅行服务一直是中国服务贸易的重要领域,也是目前增长最快的服务贸易领域。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旅行服务进出口9617亿元,规模上已经基本恢复至2019年的同期水平。旅行服务贸易占我国服务贸易整体比重达26.7%,比上年同期提升6.1个百分点,旅行服务重新恢复为中国服务贸易的第一大领域。
免签是第一步,外国民众接下来会亲身体验“中国欢迎你”的待客之道。免签证预约、免采部分申请人指纹、签证费减免等利好政策,以及更加快捷的口岸服务,让他们形成对中国真实的感受。近些年,西方一些媒体和政客在地缘战略竞争思维的影响下,以意识形态偏见的视角看待中国,甚至就一些具体问题对中国展开抹黑攻击,意图借此影响和塑造更多西方国家民众对中国的负面认知。但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越来越多外国民众有了对中国的真切感受,就不再会轻易相信西方一些媒体涉华“滤镜式”报道。
与此同时,中国公民也将对这些免签国家的旅游兴趣增加,从而带动了相互加深认知的意愿。只有通过自己脚踏实地的双向交流互动,中外人民才有机会更加直接、真实地了解彼此的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从而减少误解与偏见,增进相互理解。
有理由相信,未来随着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不仅更多国家的民众将享受到免签政策的便利,中国与各国的经贸、文化、科技交流也会更加密切。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将继续致力于增进国际社会的理解与合作,推动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美好世界。(作者是中国银行业协会原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