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自去年年底至今,中方先后对38个国家实行免签,目前累计同25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签证。同时,通过优化签证申请表、取消签证预约、扩大免采指纹范围、调减签证规费等措施,来华签证手续也变得更加高效便捷。随着免签政策的红利持续释放,来华旅游已成为外国游客的“流量密码”,也是彰显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决心的“政策名片”。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普遍观察到,过去一年来,免签政策给中国入境游和中外民间交流带来了从量到质的全方位提升。有业内人士预测,2025年,中国免签政策的效果会得到更加可观的显现。
免签国家范围扩大至38国,累计同25国实现全面互免
自2023年年末起,中国扩大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适用范围,并先后对38个国家实行免签,目前累计同25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同157个国家和地区缔结了涵盖不同护照种类的互免签证协定。
2023年12月1日,中国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6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上述6国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和过境不超过15天,可免签入境。政策实施首月,上述国家来华人员持普通护照免签入境共计11.8万人次,占同期6国入境总人次的55.1%。
今年以来,中国共分5轮逐步扩大单方面免签范围(见左图表)。最近的一次是今年11月22日,中方宣布,自2024年11月30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对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克罗地亚、黑山、北马其顿、马耳他、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日本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至此,入境免签增加至38国。
同时,中方还决定将交流访问纳入免签入境事由,并将免签停留期限自现行的15日延长至30日。新版中国签证申请表推出后,优化简化项目达34%;中国驻外使领馆全面取消了签证预约制度,进一步扩大免采指纹范围;按现行标准阶段性调减25%的签证费,外籍人员来华成本进一步降低。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统计,今年第三季度,外国人入境818.6万人次,同比上升48.8%;其中,通过免签入境488.5万人次,同比上升78.6%。各口岸入境人数均迎来可观增长。截至11月24日,北京大兴机场边检站受理签发144小时临时入境许可量为去年同期的5倍;截至11月27日,昆明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今年在昆明机场口岸共为37万余名外国旅客办理入境通关手续,其中免签入境的外国旅客达24万余人,同比增长1158%。
带火入境游,有助世界旅游业回暖
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扩大、免签停留期限延长等多重政策和通关便利的效应释放,外国游客来华旅游更加便利,入境游市场火热升温。比如,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互免签证协定生效一年以来,霍尔果斯旅游收入创历史新高。截至11月19日,霍尔果斯今年实现旅游收入71.6亿元,同比增长25.8%。
11月30日,“免签朋友圈”再添9名新朋友。当天,9个新增免签国入境游客同比增长104%。其中,日本入境旅客数同比增长107%。来自日本东京的由川小姐迫不及待,乘坐当天最早的一趟航班落地上海,开启她为期7天的行程。她表示:“免签政策太棒了,以后来中国旅游和出差都更方便了。”爱好滑雪的她还准备下个月去东北滑雪。
不少航空公司持续增加国际航线与航班数量,如海南航空于11月10日下午成功执飞自北京至多伦多的航班,成为中国与加拿大直航增班启动后最早恢复直航的航班;新加坡航空将扩展中国内地网络航线布局,覆盖7个城市8座机场,并逐步增加航班密度至每周98班;达美航空也宣布,将于2025年6月恢复上海浦东至洛杉矶的直飞航线。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祖拉布·波洛利卡什维利表示,中国对多国推出单方面免签政策是有助于世界旅游业回暖的重要举措。“世界期待中国进一步开放,如今中国游客回来了,同时人们也想去中国旅游。中国非常值得一游。”
带动文化传播,从“头回客”到“回头客”
自今年5月以来,适用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欧美国家人员来华数量大幅增长。许多海外自媒体博主惊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安定、交通发达、网络便捷、风物美好,纷纷为中国的入境政策和发展现状点赞,成为向国际社会宣介中国的“外来粉”,打破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中国的魅力正吸引着外国游客从“头回客”变成“回头客”。携程的数据显示,从入境机票订单来看,将近1/4的入境游客今年两次及以上来到中国。外国人来华旅游的形式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在杭州,来自加拿大的篮球少年在清河坊历史街区体验拔火罐;在河南登封,俄罗斯姑娘在嵩山密林深处练习少林功夫;在浙江丽水,津巴布韦青年米莱将自己制作的缙云烧饼和游人共享……
“随着‘免签朋友圈’的扩容,我们明显感觉到入境‘回头客’已经从原来的近邻如日韩、新马泰等,扩散到欧洲的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更远方的客源国。”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外国人来华深度游的需求出现明显增长,对更丰富的入境旅游产品线的需求越来越强。
带热经贸合作,促进民间交流
不止入境游,中国的开放政策也为外国人来华创业经商带来诸多利好。商务部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6893家,同比增长11.8%。
免签政策的效果将在2025年有更可观的显现
过去一年,免签政策范围扩大为国内带来更多外国旅客的同时,也出现一些新挑战。如何有效管理入境人员,同时提升入境体验?如何适应外国游客需求,为其在华消费提供便利?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家移民管理局多批次优化实施过境免签、区域性入境免签、口岸签证等政策,让外国人“方便来”“多样来”“引进来”。外国人可利用72/144小时过境免签、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免签、59国入境海南免签等来华旅游或开展商务活动。
为增进海外游客来华体验,各地在细节上也下了不少功夫。以海南为例,三亚凤凰国际机场等关键地点设置了多语种指示路牌,货币兑换窗口和移动支付指南也配有多语种翻译。《外籍人士在琼服务手册》以清晰、便捷、可视化的方式为来海南的外籍人士提供旅游信息、手机支付等方面的服务建议。
上海睿安途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玉莲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外籍游客数量增多、服务对象更加多样化,旅游从业者也在努力提升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开发多样化、个性化旅游产品,提高行业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春秋旅游的周卫红告诉记者,他们在入境游产品中注入更多类型的文化体验元素,不止停留在知名景点,而会更多走进街区、高校、菜市场、当地人家等更具生活气息的场景里,感受城市的温度。
胡继英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欧洲游客在旅行方面计划性很强,往往会提前半年到一年预订行程,所以免签政策的效果将在2025年有更可观的显现。同时,免签政策也缩短了很多外国游客的决策周期。胡继英说:“在我们今年接待过的欧洲游客中,已经有一部分人是因为看到免签政策临时决定来中国的。这在过去是不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