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4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五届世界科技期刊论坛在长沙开幕。由清华大学出版社自主研发的科技期刊国际化数字出版平台SciOpen在本次论坛开幕式上正式发布上线。在发布仪式上,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部长刘兴平,清华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勇共同点亮大屏,宣布Sc
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了解到,自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以来,目前已有29种科技期刊学科排名进入国际前10%、12种进入前5%、8种期刊进入学科排名前5,还有24种高起点新刊成功创刊,覆盖人工智能、航空航天、能源材料、生物医药等多个前沿热点领域。我国现有科技期刊5000多种,总量居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遵照同行评议、价值导向、等效应用原则,完成了科技工作者推荐、专家评议、结果公示等规定程序,形成了《能源电力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该《目录》涵盖“能源与电力综合”、“能源与发电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工理论与装备”四个方向,遴选源期刊769种,其中包括中国期刊1
科技期刊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在建设一流科技期刊的背景下,打造科技期刊专业人才队伍的重要性与日俱增。8月26日,作为第十七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活动之一,“科技期刊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专题论坛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科技期刊界的专家围绕如何为高
科技期刊是科研成果交流和展示的载体,但长期以来我国科技期刊多而不强,不能满足科研成果产出的需要,也与科研发展的整体水平不相匹配。如何建设一流科技期刊?近日,中国科协邀请了国内部分科技期刊主编、学会负责人,就该话题展开了研讨。与会专家认为,科技期刊不仅是国家重要的战略信息资源,也是国家科技竞
开放科学是集开放科学知识、开放科学基础设施、科学传播、社会行为者的开放式参与等各种思维过程和实践于一体的包容性架构。开放性是科学的本质属性之一,全球开放科学治理需要中国的加入。“开放科学是集开放科学知识、开放科学基础设施、科学传播、社会行为者的开放式参与等各种思维过程和实践于一体的包容性架构。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科协年会第三届世界科技期刊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杨卫对当今我国科技期刊的现状做出分析,他表示,我国科技期刊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滞后,面临流失、弱小、分散、慢进四方面的难题。——流失。据统计,自2000年起,我国许多学者发布的论文收录在国际
吸引科学家将优秀成果发表在国内高质量科技期刊上如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受访专家普遍认为,我国正加速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要建成世界科技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就必须拥有一批一流科技期刊。做大做强科技期刊涉及出版机制、学术评价体系以及科技管理政策等多个方面,既需要顶层设
中国地理学会发布了2020年度地理资源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自然地理学领域T1(共44种期刊)、T2(共34种期刊)、T3(共30种期刊);人文地理学领域T1(共42种期刊)、T2(共31种期刊)、T3(共43种期刊);信息地理学领域T1(共23种期刊)、T2(共27种期刊)、T3(共27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关于征集推荐前沿科技成果的通知各有关分支机构,有关企业:为更好实施中国科协“百千万”服务区域发展行动,建设好“科技成果库”,把优秀成果及时推荐给有关部门和重点企业,现邀请贵单位推荐前沿科技成果。具体事项如下:一、成果要求1.成果应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2.已成熟转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2015年5月19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15年科研机构和大学开放活动在博奥生物公司北京总部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主办,博奥生物公司协办。活动响应科技部、中央宣传部及中国科协联合举办的“201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以“创新创业科技惠民”为主题,宣传创
今天从中国科协获悉,作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科技期刊资助体系——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5年来共资助454种(次)期刊,资助总额4840万元。据介绍,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主办的科技期刊是我国科技期刊的代表性刊群和重要的出版与学术交流资源。截至2010年底,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共1003
9月12日至13日,为期两天的“精品国际科技期刊建设和发展座谈会”在西安召开。这是国内首次就如何打造更多中国人主办的国际一流科技期刊所举行的高端学术研讨。本次座谈会由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发起,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和中国
5月28日,第六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骏马奖”评选结果揭晓,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期刊联合编辑部周哲喜获该奖,并将于7月份赴贵阳参加颁奖仪式。据悉,本届评比中共有153名青年编辑被授予该项奖励。长春光机所期刊编辑部主任白雨虹曾于2005年荣获第五届“中国科技期
科技期刊是科技传播的首要媒介、学术交流的主要平台、科研评价的重要标准,拥有一批学术水平高、影响力强的科技期刊,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虽然我国科技期刊和国际论文数量均居世界第二,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科技期刊的质量、权威性、影响力等还存在很大差距。在国家创新能力快速提升
6月26日,由西部科技期刊发展论坛组委会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期刊学会、重庆市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联合承办的第11届西部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在甘肃敦煌隆重开幕。本次论坛以“建设高水平科技期刊,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题,旨在推动深度融合,建设一流期刊,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
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科技期刊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切实推动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现组织开展科技期刊有关课题研究项目申报工作,具体事宜通知如下。一、项目内容与要求1.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实
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科技期刊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切实推动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现组织开展科技期刊有关课题研究项目申报工作,具体事宜通知如下。一、项目内容与要求1.中国科技期
作为科技成果同行评价、交流、展示的载体,打造国际化、高水平的科技期刊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应有之义。从某种意义上说,谁掌握了科技期刊,谁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科技话语权。早在2018年,中共中央就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我国科技期刊综合实力跃居世界第一方阵,建成
遵照同行评议、价值导向、等效应用原则,中华医学会通过科技工作者推荐、专家评议、结果公示等规定程序,于2019年9月公布了第一批我国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临床医学领域科技期刊分级目录涵盖心血管病学、内分泌病学、儿科学、医学影像学四个方向);第二批9个学科(耳鼻咽喉科学、眼科学、呼吸病学、消化病学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一流学术期刊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建设中外期刊同质等效的评价导向,助力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2019年以来,中国科协指导支持全国学会,分领域发布高质量期刊分级目录,为科技工作者发表论文和科研机构开展学术评价提供参考。2021年11月,中国科协发布了首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