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文化传统

办学条件学校领导

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北大一直与中华民族的崛起奋进同呼吸、共命运。改革开放以来,从1981年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1984年国庆35周年道出“小平您好”的由衷呼唤、到1997年初发出“再道一声小平您好”的深情呼唤,北大人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弘扬着时代的主旋律。宣传部、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工会等积极开展各类政治文化活动,更加完善了从学校、团委到基层、班级、支部立体的综合学习活动。

学术是北大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力量源泉,也是北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北京大学百余年来成长了中国几代最优秀的学者。丰博的学识,闪光的才智,庄严无畏独立思想,这一切又与先天下的严峻思想、刚正不阿的人格操守以及勇锐的抗争精神相结合,构成了一种特殊的精神魅力。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传统在北大薪火相传,构成一种恒远而不具形的存在。“科学与民主”早已成为这圣地不朽的灵魂。在北大学会的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感受更多的却是北大对一个人人格的熏陶,从这里走出的代代骄子无不都具备“北大”特有的精神气质。

校园景色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北大社团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所成就的硕果,它的兴盛始于1916年,当时由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

北京大学并无校训。“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都不是北京大学的校训。

北京大学校徽由鲁迅先生于1917年8月设计完成。“北大”两个篆字的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校徽突出的理念在于,要“以人为本”;校徽的象征意义在于,北大当肩负开启民智的重大使命。北京大学在2007年修改了标志,在鲁迅先生设计校徽图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标志形似瓦当,兼有篆刻风韵,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特色。校徽突出一个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大学,因大师而大,更因大学生而大。也有人说,上面的是学生,下面的是老师,教师就是要甘为人梯;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要青出于蓝胜于蓝。原北大校长许智宏说,真正的“大”学,学术之大,责任之大,精神之大,尽在其中。

北大1952年校歌《燕园情》作于1952年北大迁入燕园之后。歌词先对五四先哲的夙求和西南联大的颠沛作了回顾,然后抒写今日学子的读书报国之志。

1916年校歌

(时任校长蔡元培,吴梅作词)

1918年校歌

(时任北大校长蔡元培,吴梅作词)

1952年校歌,现为北大代校歌,《燕园情》(周保平词孟卫东曲)

景山门启嬗帏成,

均又新,弦诵一堂春。

破朝昏,鸡鸣风雨相亲。

数分科,有东西秘文;

论同堂,尽南北儒诊。

珍重读书身,莫白了青青双鬓。

男儿自有真,谁不是良时豪俊,

械朴乐英才,试语同侪,

追想逊清时创立此堂斋。

景山丽日开,旧家主第门程改。

春明起讲台,春风尽异才,

沧海动风雷,弦诵无妨碍。

到如今费多少桃李栽培,喜此时幸遇先生蔡。

从头细揣算,匆匆岁月,已是廿年来。

红楼飞雪,一时英杰,

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忆昔长别,阳关千叠,

狂歌曾竟夜,收拾山河待百年约。

我们来自江南塞北,情系着城镇乡野;

我们走向海角天涯,指点着三山五岳。

我们今天东风桃李,用青春完成作业;

我们明天巨木成林,让中华震惊世界。

燕园情,千千结,问少年心事,

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

据学校2014年7月官网显示,北京大学有北京大学有6441名专任教师,其中1701名教授,2037名副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67人(含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0人(含双聘)、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人;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文科资深教授)22人,147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52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44人入选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43人入选青年千人计划,168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教学名师16人,教育部创新团队34个。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天文学、测绘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新闻传播学、生物医学工程、中西医结合、管理科学与工程、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生态学、统计学、软件工程、护理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等

哲学、理论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大气科学、生物学、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口腔医学、药学

亚非语言文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校本部(33个):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地质学、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核科学与技术、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社会学、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教育学、公共管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测绘科学与技术、新闻传播学、艺术学

医学部(6个):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

截至2013年11月,北大实现1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前1%,其中进入ESI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前千分之一的学科已经达到5个,分别是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物理学。北大的ESI论文总引用数在全球高校中列第129名,在大中华两岸三地所有高校中名列第一。

国家级精品课程名单(2003-2010)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国家级教学团队(14个)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6个)

理科基地: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地质学、大气科学、核物理、力学、心理学、基础医学、基础药学

文科基地: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

经济学基地:经济学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

北大是近年来国内、国外各类大学排行榜中获得第一最多的大陆高校。

2014年中国校友会大学排名中,北大蝉联中国第1位。

2014年武书连中国大学综合实力100强,北大排名中国第1位。

2013年英国QS大学排名中:北大位列全球第46位,蝉联中国大陆高校第1位。

朱善璐

校长:

王恩哥

党委书记朱善璐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朱善璐

朱善璐,男,汉族,1953年11月出生,辽宁沈阳人,中共党员,1968年9月参加工作,1983年7月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大学学历,教授。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主持党委全面工作,负责组织和统战工作。

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代表。

校长王恩哥北京大学党委常委、校长王恩哥

王恩哥,男,汉族,1957年1月出生于沈阳,籍贯上海,中共党员,理学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Fellow),英国物理学会会士(IOPFellow)。

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张彦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张彦

张彦,男,汉族,1969年11月出生,黑龙江大庆人,中共党员,1992年7月参加工作,1997年7月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研究生学历,教授。

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协助书记负责党委日常工作,负责全校安全稳定、军工、工会教代会工作。分管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党委政策研究室、保卫部、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工会、先进技术研究院。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法律总顾问吴志攀

吴志攀,男,汉族,1956年12月出生,四川西昌人,中共党员,1975年9月参加工作,1988年12月北京大学法学院毕业,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法律总顾问,兼任北京大学亚太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主任。协助校长负责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人事、师资、离退休、国内合作、校友及法律事务工作。分管人事部、离退休工作部、国内合作委员会办公室、校友工作办公室、校长法律顾问办公室。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柯杨

柯杨,女,汉族,1955年7月生于天津,中共党员,1974年3月参加工作,1982年10月北京医科大学毕业,研究生学历,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兼任医学部常务副主任。协助校长负责全校医学学科规划。负责医学教学、科研以及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分管医学部。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

刘伟,男,汉族,1957年1月生于河南商丘,祖籍山东蒙阴,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兼任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协助校长负责全校学术、学位工作,“2011计划”工作;负责文科学科建设、文科科研、继续教育、体育工作、产业技术开发及管理。分管社会科学部、继续教育部、科技开发部(产业技术研究院)、校办产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图书馆、体育馆、出版社。

1974年11月至1978年2月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工作,1978年春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学习,1982年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4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84年起留校任教至今,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2006年被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2年至2010年7月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2007年任校长助理。2010年5月至2013年9月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3年9月起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纪委书记于鸿君

于鸿君,男,汉族,1963年10月生于内蒙古杭锦后旗,祖籍甘肃民勤,中共党员。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级精品课程《微观经济学》主持人。中国系统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负责纪检监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协助书记分管组织工作。分管纪委办公室、监察室、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协管党委组织部。

敖英芳,男,达族,1956年7月出生,黑龙江讷河县人,中共党员,1974年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教授,博士生导师,运动创伤外科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书记,兼任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主持医学部党委全面工作;协助书记分管医学部党的建设和全校统战工作。协管党委统战部。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叶静漪

叶静漪,女,汉族,1963年6月出生,福建平和人,中共党员,1985年8月参加工作,1985年7月北京大学法学院毕业,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研究员,北京大学法学院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研究所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负责学生工作、共青团工作。分管学生工作部、人民武装部、团委、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青年研究中心、学生资助中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杰

王杰,男,汉族,1956年6月出生于北京。中共党员,理学博士,教授。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协助校长负责审计和信息化建设工作;协助校长分管审计室,分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计算中心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岩松

李岩松,男,汉族,1964年10月出生,籍贯吉林省,中共党员,博士,研究员。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协助校长负责国际合作、港澳台合作、外籍教师和专家、留学生、汉语国际推广、北京论坛、贵阳会议等工作。分管国际合作部、港澳台办公室、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办公室、档案馆、校史馆。

副校长、教务长高松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务长高松

高松,男,汉族,1964年2月出生,籍贯安徽省泗县,中共党员,1988年7月参加工作,理学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陈十一

陈十一,男,汉族,1956年10月出生,浙江天台人,1987年7月参加工作,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首批“千人计划获得者”,获国家特聘专家称号。

北京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协助校长负责理工学科建设、科研、理工科“2011计划”工作;协助校长负责学校在深圳各项事业的发展工作;负责全校研究生教育。分管科学研究部、研究生院、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深圳研究生院、深港产学研基地。

北京大学副校长、总务长王仰麟

王仰麟,男,汉族,1963年7月出生,陕西合阳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

北京大学副校长,兼任总务长,协助校长负责后勤工作和安全生产工作。分管总务部、房地产管理部、基建工程部、会议中心、餐饮中心、校园服务中心、动力中心、公寓服务中心(含特殊用房管理中心)、燕园社区服务中心、校医院、燕园街道办事处、肖家河项目建设办公室、昌平校区管理办公室。

历任校长

江隆基历任书记

校园景色2014年是五四运动95周年,北京大学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习近平近年来多次来这里考察调研。

国内

北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王选院士(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和物理系45届硕士黄昆院士获得200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西南联大地质系42届校友刘东生院士获200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西南联大40届校友叶笃正院士获得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徐光宪院士和北京大学医学院50届校友王忠诚院士获得2008年国家最高技术奖,加上2000年获奖得吴文俊院士(1951-1952年任教于北京大学),2007年获奖的吴征镒院士(1940-1942年入西南联合大学理科研究所攻读研究生,师从西南联合大学生物系主任张景钺教授(北京大学教授))至今为止北大校友共8次荣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全部共十四位)。

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徐光宪院士荣获2005年度何梁何利科技成就奖,为北大继徐光宪院士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全国高校仅6位)。北大化学系45届校友邹承鲁院士和吴征镒院士(曾在西南联大任教)荣获200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迄今为止的23位成就奖(01-05年间仅4项)得主中有北大校友12位。

北大数学科学学院段学复、物理学院陈佳洱、甘子钊、杨应昌、赵柏林、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张滂、黄春辉、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涂传诒、信息科学学院王阳元、医学部冯传汉等十位教授在2001-2005年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迄今为止北大共37位教授获此殊荣,在全国高校中遥遥领先。同期,魏宝文(物理系57届)、李泽椿(地球物理系65届研究生)、杨起(地质系46届硕士)、顾方舟(医学院50届)、张仁和(物理系58届)、冼鼎昌(技术物理系56届)、王世绩(技术物理系56届)、惠永正(化学系62届)、丁一汇(地球物理系63届)、戴汝为(数学力学系55届)、王乃彦(技术物理系56届)、熊大闰(地球物理系62届)、肖序常(地质系52届)、吴德昌(化学系49届)、曹学义(医学部预防医学系毕业)、钟南山(医学部医疗系60届)、程耿东(数力系64届)、杨国桢(物理系62届)、张焕乔(物理系56届)、陈庆云(化学系52届)、白春礼(化学系78届)、许志琴(地质地理系64届)、唐希灿(生物系57届)、刘应明(数学力学系63届)、夏建白(物理系65届研究生)、杜庆华(原北大教师,1952年调出北大)等26位校友也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北大校友朱建士(数力系58届)获得2002年第四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校友范滇元(62届)、钟南山(医学部医疗系60届)获得2004年第五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光华工程科技奖由中国工程院管理、承办,是中国工程科技界的最高奖。此前,北大校友张宗祜(地质系48届)、王寿云(数力系60届)、金国藩(工学院50届)曾荣膺此奖。

北大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姜伯驹院士(数学力学系57届)获得2002年第五届华罗庚数学奖。北大校友姜礼尚教授(数学力学系57届)获2005年第七届华罗庚数学奖。华罗庚数学奖是中国数学会与湖南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为了纪念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而设立的奖项,用以奖励并鼓励对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数学家。该奖自1992年以来的获奖数学家中,北大人有五位,位居各高校之冠。

校园景色北大校友、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巩馥洲研究员(1995年至1997年在数学科学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和段海豹研究员(1987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分获2003年第九届和2005年第十届“陈省身数学奖”。该奖旨在奖励在数学领域作出突出成果的中国中青年数学家。自1986年以来,在获得该奖20位中青年数学家中,有北大校友8人,位居各高校之冠。

北大物理学院马伯强教授(物理系89届博士)获得2002-2003年度周培源物理奖。北大校友、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解思深(物理系65届)、王恩哥(物理系90届博士)分别获得2000-2001、2004-2005年度周培源物理学奖。该奖项至今的六位获奖者中五位是北大毕业生。该校工学院黄永念教授(数力系63届、66届研究生)获得2002年第三届周培源力学奖,为该奖的第三位获奖者。周培源物理奖和力学奖由周培源基金会设立,每两年评选一次,一般每次评选一人或一个项目。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秦国刚教授获得2000-2001年叶企孙物理奖,龚旗煌教授获得2004-2005年饶毓泰物理奖,北大校友水永安(物理系53届)获得2000~2001年饶毓泰物理奖。

王鼎盛(物理系52届)获得2000-2001年叶企孙物理奖,马中骐(物理系64届研究生)获得2004-2004年王淦昌物理奖。中国物理学会胡刚复、饶毓泰、叶企孙、吴有训、王淦昌物理奖在2001-2005期间供授奖三次,授予14项。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学院何国琦和郑亚东教授分别获得2001年、2005年第七次、第九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教师奖”。北大校友叶连俊、杨起、石耀林院士分别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荣誉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是中国地质学领域的最高奖,其中荣誉奖在三次授奖中只授予了8人。

北京大学王劲松博士荣获2005年度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专门奖励在大气物理学、地球物理学、空间探测学和空间物理学领域从事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开发研究中做出贡献的45岁以下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

北大计算机研究所汤帜研究员荣获首届“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特等奖,同时授予“当代发明家”荣誉称号。“发明创业奖”由国家科技部批准,中国发明协会设立,是首个为发明家设立的国家最高奖项,也是现在国家奖励办批准的惟一一个奖项。共10人获得特等奖。

北大外国语学院教授黄燎宇和已故田德望教授分别获得2005年第三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鲁迅文学奖是国家级文学奖,黄燎宇教授(北京大学学士、硕士、博士)也是第八位获得鲁迅文学奖的该校毕业生。

北大法学院教授张守文、陈瑞华先后入选2002、2004年度两届中国十大中青年杰出法学家,同时当选的还包括吕忠梅(84届)、袁曙宏(法学博士)、蔡定剑(法学博士)、景汉朝(96届法学硕士)、马怀德(法律系88届)、莫纪宏(法律系86届)等六位校友。至此,在历届十大青年法学家评选中,已有12位校友获此称号。

校园景色国际

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院士2001年获得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大奖——“研究与探险委员会主席奖”。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金鼎汉(55届东语系)2001年获得印度总统纳拉亚南亲自颁发的代表印地语研究最高成就的奖项——乔治·格里森奖。金鼎汉教授还曾于1993年获印度总统夏尔玛颁发的世界印地语荣誉奖,印度中央印地语研究院称赞他为当今世界印地语研究界最有影响的学者之一。

北大校友李旸博士(经济学院90届)获欧盟经济学进步奖,表彰其在宏观经济学方面的成就;该奖是欧盟十七国共同设立的有关宏观经济政策研究的大奖。

北京大学人类学蔡华教授被法国科学院授予2002年度“法语国家大奖”金奖,以表彰他在人类学领域的杰出成就。“法语国家大奖”是由法国、加拿大、摩洛哥等法语国家共同设立的一个奖项,表彰在学术上做出突出贡献的用法语作为工作语言的学者。蔡华教授是第一个获得这个奖项的中国人。

北大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俞孔坚教授主持设计的作品中山岐江公园获得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2002年度颁发的全美景观设计年度最高奖:设计荣誉奖(DesignHonorAward),2003年中国建筑艺术奖的公共环境类城市环境艺术优秀奖,2004年由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和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联合颁发的“中国现代优秀民族建筑综合金奖”。

北京大学考古发现:中国的牛驯化起于一万年前

2013年11月13日,北京大学科研团队证实中国的东北地区可能是牛驯化中心之一,将中国的牛的驯化历史提早到一万年。此研究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吴小红教授和物理学院刘克新教授带领的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碳十四年代研究团队研究发现,发表在2013年11月8日的《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上。

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北京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3年11月11日晚,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北京大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美丽的北大未名湖畔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强卫,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鹿心社出席签约仪式。副省长朱虹与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刘伟代表双方共同签署《江西省人民政府——北京大学战略合作协议书》。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张彦主持签约仪式,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柯杨、党委副书记敖英芳、叶静漪及副校长李岩松、高松等出席仪式。

2014北京大学研究生新年晚会举行

2013年12月23日晚,“研途寻梦——2014北京大学研究生新年晚会”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隆重举行。在这里,北大师生共同回首即将告别的2013年,展望即将到来的2014年,共同踏寻梦想的踪迹。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叶静漪,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明利,北京大学团委书记阮草等学校有关领导也来到晚会现场,与研究生学子们共襄盛举。来自北大附小的一群充满朝气、活泼可爱的小学生以嘹亮的歌声、优美的舞姿拉开了整场晚会的序幕。

北大“校长实名推荐制”

北京大学在学术方面的声誉由一连串令人自豪的科学成就赢得:世界上第一例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有北大参与完成;世界上直径最小的单壁碳纳米管在北大产生;中国第一台百万次电子数字计算机在北大设计;锑、铕、铈原子量的国际标准在北大测定。

2012年,北京大学科研经费到款14.6亿(不含医学部);2013年科研经费到款27.73亿。

自然科学研究

“十五”期间,北京大学共获得1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8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共有10篇论文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

校园景色其中,王诗宬院士主持的“三维流行拓扑性质的研究”在2002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了45分钟特邀报告;杨应昌院士主持的“氮的间隙原子效应及新型磁性材料研究”在2004年被评为中国稀土领域十大科技成就之首;医学部尚永丰教授对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的发病机理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其研究成果于2005、2006年先后在Nature和NatureReviewsCancer上发表。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北京大学有25位中青年学者入选国家“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45名学者入选国家“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揭示着北大人文社会科学未来发展的勃勃生机。

据学校2014年7月官网显示,学校共有实验室157个,国家级实验室(筹)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8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6个,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2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3个,232个各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北京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型的国立图书馆,是亚洲高校最大的图书馆,文献资源累积量约1100余万册(件)。其中纸质藏书800余万册,以及引进和自建了大量国内外数字资源,包括各类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和多媒体资源约300余万册(件)。馆藏中以150万册中文古籍为世界瞩目,其中20万件5至18世纪的珍贵书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校园景色科研机构:国家级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9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6个,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2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

北大所发行的部分学术期刊,是中国大陆当中,少有的获得国际知名的大学所认可、具品级的学术期刊,而一些知名学府如牛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亦有与北大合作共同发行期刊。

北京大学学术期刊一览表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近代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北大是中国近代最早以“大学”身份和名称建立的机构,也是近代最早的综合性大学,并催生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学制。北大是中国近代惟一以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大学,最初也是当时的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北大传承着中国数千年来国家最高学府——太学(国子学、国子监)的学统,建立之初身兼传统太学制度与现代大学建置的双重身份,既继承了中国古代最高学府之正统,又开创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可谓“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自建校以来,一直享有崇高的名声和地位。民国元年(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国立北京大学。

校园景色北大被公认为中国最高学府,同时也是中国综合实力第一的大学,理科、文科、社会科学、新型工科和医科都是它的强项。按照国家重点学科,北大的理科、文科、医科实力均为全国第一。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北大诞生了中国高校中最早的数学、物理、化学、地质、计算机、微电子、核物理、心理、农学、医学、中文、历史、哲学、考古、外语、政治、经济、商学、新闻等学科。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祥地、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源头之一,以及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根据地之一,北大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校园景色北大主校园占地面积3.39平方公里,合5085亩。本专科在校生人数1.4万余人、硕士在校生人数1万人、博士在校生人数5千余人、函授生及夜大生7413人、留学生1016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13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北京大学共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4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263个;自2002年至2009年,全国先后三次完成了全部一级学科的评估工作。北京大学共有53次一级学科排名第一,排名为全国前5名的一级学科共72次。其中2007-2009第三次评估中,9个一级学科排名第一,31个一级学科排名前5,名列参评单位前列。

北京大学有诺贝尔奖得主名誉教授1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2位、院士82名(中科院58名+工程院8名+第三世界科学院16名)、21名人文社科资深教授、22名千人计划学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4位、长江学者148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58人、国家重点学科81个、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8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2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的数量20个、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学院一个(排名全国第一),19个附属和教学医院。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亚洲最大的大学图书馆,现藏书1046万册,电子图书及期刊逾7亿册。以上指标北大均居全国高校第一。

现任校长周其凤院士、党委书记朱善璐教授。

李大钊截至2008年,北大校友中已有吴文俊、王选、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吴征镒、徐光宪、王忠诚等八人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全国共14人),12人成为中国“两弹一星”的元勋,近1000人当选院士,北大的毕业生和教师为中国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医学、工程技术及国防事业、文化事业的发展做了奠基性和开拓性的贡献。以下只列出部分知名校友,更多校友查看参考资料。

政界

李克强

冷溶

中国社科院常务副院长

校园景色北京大学校园占地总面积约7000亩,分为燕园校区、医学部校区、昌平校区、大兴校区、无锡校区和深圳研究生院校区6个部分,其中燕园校区是北京大学本部,占地面积1.95平方公里(合2925亩)。昌平校区占地面积550多亩。大兴校区为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所在地,占地面积约550亩。北京大学无锡校区同样为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所在地,2008年投入使用,位于无锡市滨湖区大学城,占地面积500多亩。北京大学医学部位于学府林立的首都北京海淀区学院路,占地面积约990亩。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南国燕园)占地面积82.87万平方米(合1243亩),是以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为主的高等教育机构。

北大校园分为校本部、医学部、昌平校区、大兴校区、无锡校区和深圳研究生院6个部分,本部又称燕园,包括淑春园、勺园、朗润园、镜春园、鸣鹤园、蔚秀园、畅春园、承泽园等,在明清两代是著名的皇家园林,数百年来,其基本格局与神韵依然存在。校园北与圆明园毗邻、西与颐和园相望。北大充分利用了这一难得的历史遗产,营建了风景如画的校园环境,使之既有皇家园林的宏伟气度,又有江南山水的秀丽特色。这里不仅有亭台楼阁等古典建筑,而且山环水抱,湖泊相连,堤岛穿插,风景宜人;校园内古木参天,绿树成荫,四季常青,鸟语花香,园林景色步移景异。美丽的湖光塔影伴随着大师的背影,这正是燕园中最美的图画。著名的“一塔湖图”指的就是未名湖湖畔的景色。

北京大学邱德拔体育馆

(2008年奥运会乒乓球比赛馆)建筑面积(M2):26900

座席数:6000个固定座位和2000个临时座位

赛时功能:乒乓球

该场馆建设预计总投资约2亿元,建筑规划用地17100平方米。建筑为地上4层,地下2层。

体育馆位于北京大学校内东南区,是2008年奥运会乒乓球比赛专用馆。2004年4月至6月,该项目业主单位北京大学向国内外公开征集设计单位,并从6家应征单位中选中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设计方案。同年7月,根据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节俭办奥运的精神,对总体设计、场馆功能、规模控制、材料选用进行了优化设计,确定最终方案。

京师大学堂

1903年,增设进士馆、译学馆及医学实业馆。

1905年国子监停办时,一批未毕业的学生直接进入京师大学堂学习。

1910年,京师大学堂开办分科大学,开办经科、文科、法政科、商科、格致科(理科)、工科、农科共七科,设十三学门,分别是经科的诗经、周礼、春秋左传,文科的中国文学、中国史学,法政科的政治、法律,商科的银行保险,格致科的地质、化学,工科的土木、矿冶,农科的农学,中国近代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初具规模。

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校,旋即冠“国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冠名“国立”的大学,严复出任校长。

北京大学

1917年(民国六年),著名教育和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义”,使得北京大学思想解放,学术繁荣,北大从此日新月异。同年,北京大学开始招收研究生,这标志着中国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开端。

1919年(民国八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北京大学等北京多所学校的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罗家伦、江绍原、张廷济为学生运动三个代表,罗家伦起草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随后举行示威游行。军警当场逮捕学生。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朱家骅、胡适、鲁迅当时为了营救学生,不惜发动全国工商界罢工罢市。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得到了各地青年学生和人民群众的同情和支持,学生爱国运动的烈火迅速燃遍全国,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北洋政府被迫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并拒绝签署巴黎和约,学生运动取得胜利。五四运动后,北京大学教授李大钊率先在中国系统地接受、传播、实践马克思主义,北大成为中国研究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1920年8月,陈独秀创建上海共产党小组。1920年10月,李大钊创立北京共产党小组。中共一大前,中国53名中共党员有21名是北大师生、校友。

1927~1929年间,北大处于动荡之中,并遭到严重摧残。奉系军阀攫取北京政权后,于1927年悍然宣布取消北大,与北京其他八所国立大学合并为京师大学校。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先将其改为中华大学,复改为北平大学,复改为国立北平大学北大学院。1929年北大宣布自行复校,国民政府于8月6日恢复国立北京大学。

1930年(民国十九年),国民政府首任教育部长、蔡元培先生的高足、曾三度代理北大校长的蒋梦麟开始执掌北大,翌年一月正式就职。

1931年北大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设立合作研究特款。动工兴建新图书馆、地质馆、灰楼学生宿舍等三大建筑,修建了大操场;理科各系设施得到相当的改善。

1935年,北大已建成实验室40多个,实验仪器6716件,标本15788种,药品及实习用具3100多件,设备条件居于全国高校前列。

1938年临时大学前往昆明,4月2日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全校设文、理、法商、工、师范五个学院,26个系。1938年5月4日,西南联大正式上课,次年5月北大研究院在昆明恢复并开始招生,研究生学籍分属三校。

西南联合大学办学条件十分艰苦,校舍紧缺、缺少仪器、资金不足。部分师生不得不兼职以维持生计。尽管条件艰苦,西南联大办学九年间本专科、研究生毕业3882人,在校生共8000人左右,培养出了很多优秀人才,其中90人后来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外籍院士),6人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奖章者共23人),3人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李政道、杨振宁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45年8月,日本战败。由于交通条件困难、三校原有校舍有待修缮,西南联大继续办学一年。1946年5月4日,西南联合大学举办结业典礼,联大宣告结束。

1946年,该校聘任汤用彤为文学院长,饶毓泰为理学院长,周炳琳为法学院长,马文昭为医学院长,俞大绂为农学院长,马大猷为工学院长,樊际昌为教务长,陈雪屏为训导长,郑天挺为秘书长,设33个学系(其中医学系下设18科)、两个专修科及独立的文科研究所.

据1946年12月的统计,北大有注册学生3420人。复员后,北大文、理、法学院得到加强,医、农学院处于中国顶尖水平。胡适还拟设立原子能研究中心,但是因局势动荡未能实现。1948年,国立中央研究院选举首批院士,北大十名教授当选,列中国大学之首。

1948年11月,北平被解放军包围。国民政府原本计划让北京大学南迁,但北大教授会决议不南迁。国民党拟定“抢救大陆学人计划”,派出飞机,希望一批重要学者离开北平南下。胡适、钱思亮、毛子水、姚从吾等人受邀南下,但大多数学者留在了北平。12月15日胡适校长离平南迁,由郑天挺、汤用彤、周炳琳三人主持校务,但表示“我虽在远,决不忘掉北大”。

1955年中国科学院首批223名学部委员中,北大在任教师有28人,居中国高校之首。院系调整后,北大在1954年重建法律系,1956年重建图书馆学系,1960年重建政治学系。

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下发“五一六通知”,文化大革命拉开帷幕。在康生的策划授意下,北大哲学系党总支书记聂元梓等七人于5月25日贴出大字报《宋硕、陆平、彭佩云在文化革命中究竟干些什么?》,攻击北京市委大学部副部长宋硕、北大校长兼党委书记陆平、北大党委副书记彭佩云,指责三人“破坏文化大革命”,走“反对党中央、反对毛泽东思想的修正主义路线”。该大字报曾遭到北大广大师生的强烈反对,6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文播发了大字报。6月,改组后的北京市委宣布撤销陆平、彭佩云的职务,设工作组代行北大党委职权。7月,北京市委撤销北大工作组,江青点名要求聂元梓筹建北京大学文化革命委员会(简称“校文革”)。9月,校文革正式成立,聂元梓执掌大权。聂元梓被称为北京造反派的五大领袖之一。

文化大革命期间,北大被称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顽固堡垒”。北京大学的很多干部、教师被打成“黑帮分子”“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遭受残酷迫害。据统计,文化大革命期间北京大学有冤假错案1000多宗,400余户被抄家,知名学者饶毓泰、翦伯赞、俞大絪在内的60余人非正常死亡。1968年5月16日,校文革设立“监改大院”(也称“黑帮大院”,俗称“牛棚”),关押干部、教师218人,对其进行迫害。1969年,七千余名北大师生被下放鲤鱼洲(位于江西南昌,是血吸虫疫区)农场进行劳动改造。

1965年3月起,北京大学开始在陕西汉中建设新的校区(时称“653工程”)。

1970年6月27日,在停止招生四年后,北大开始采取“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方法招收工农兵学员。第一届入学新生2242人,其中北京总校1676名,汉中分校148名,江西分校418名。

1973年8月,北京大学电子仪器厂和北京有线电厂等单位合作在北大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每秒运算一百万次的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简称150机)。标志着中国电子计算机技术又前进了一大步。

1975年,北京大学图书馆新馆建成启用,是中国当时面积最大、设备最好、藏书最丰富的高校图书馆。

1979年成立力学系,1982年成立社会学系,1983年考古学专业从历史学系分出独立建系,同年成立王选教授任所长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北大逐步实行了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改革,设立了经济学院等多个学院。设立方正集团、北大青鸟集团等公司,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1979年9月,党中央为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马寅初平反,并批准教育部任命其为北京大学名誉校长。

1984年10月1日,北京大学7000多名师生参加国庆35周年庆典。北大游行队伍行至天安门前打出“小平您好”的条幅,表达了全国亿万人民的心声。

1989年4月,胡耀邦逝世,北京大学学生与北京其他高校学生自发悼念胡耀邦。

1996年10月、1998年5月,北大成为国家高等教育“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

1999年11月,许智宏院士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2000年4月3日,同根同源的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原北京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创建于1912年10月26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校一度名为北平大学医学院,并于1946年7月并入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北京大学医学院脱离北京大学,独立为北京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1996年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医科大学。

2001年,北大启动“元培计划”,贯彻“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办学方针,实践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2001-2002年,北京大学先后组建、成立了政府管理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物理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环境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2002年2月,时任北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北大方正技术研究院院长王选院士获得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是中国现代印刷革命的奠基人,被人们誉为“当代毕升”。

2014年5月,北大启动“燕京学堂”项目,为来自海内外一流大学的学生开设的一年制“中国学”硕士学位。

中国语言文学

光华管理学院

经济学

新闻与传播学

北京大学是“中国新闻学和新闻教育之摇篮”。早在1918年北大就开设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门新闻学课程,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出版了中国第一本新闻学著作,创办了中国第一份新闻学期刊,为中国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建国后,北大两度在全国率先开办新闻专业,毕业生大都成为我国新闻教育和新闻战线的骨干力量。

法学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王平村中心小学党员教师和干部通过集中学习、网上交流、个人自学、观看教育专题片、听党课等形式开展了多次理论学习。本学期学...

1.基本情况。2014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文化课考试(中考)和北京市夏季会考(会考)于6月24日至26日举行。参加中、会考考生合计8926人。其中:...

(本网讯通讯员董延武摄影王世宏)近日,“基于e-数学实验室环境下中学数学实验教学研究”研讨会在北京九中举行,研讨会由惠普计算器中国负责人陈慧颖和北京教育...

日前,区老教育工作者协会组织报告会,邀请区教委主任李永生为退休教师作了门头沟区教育发展情况的报告。在报告中,李永生为老教师们讲解了门头沟教育布局调整、山...

4月12日上午,由朝阳区现代教育信息网络中心主办、南磨房中心小学协办的朝阳区第十五届中小学师生电脑作品评选活动“机器人竞赛”分别在南磨房中心小学、119...

6月7日,由朝阳区教委、朝阳区体育局主办,朝阳区学生活动管理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承办,东风乡人民政府、东风郊野公园、北京科技教育促进会协办的“2014年...

THE END
1.2022年长春中医药大学函授招生简章(成考专科及本科)(2) 报考护理学专业的人员应当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执业护士证书。 (3)报考医学门类其他专业的人员应当是从事卫生、医药行业工作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 三、2022年长春中医药大学成人高考招生(函授专科及本科): 长春中医药大学---高起专---2.5年---护理 长春中医药大学---高起https://product.11467.com/info/13072830.htm
2.山东中医药大学成人高考函授本科是什么意思?有学位证书么?函授本科就是通过函授的学习方式,获取本科学历,是在职工作人员学历提升,获取本科学历的一种方式。函授属于高等教育层次的一种学习层次,函授本科毕业后获得成人本科学历,满足条件可获得学士学位。函授本科学历的作用很大,与普通本科学历同等对待,可以考研、考公务员等等,用处很大。 山东中医药大学成人高考函授本科有学位证书https://www.eol.cn/baokao/yxfwsdzyydxcjwt/20241209151746.html
3.★昆明宏程信息技术学校2019年招生简章2019年成人中专、大专、本科招生简章 昆明宏程信息技术学校(云南信息产业专修学院)由昆明理工大学一批知名教师于1990年创办,现已形成了(函授)本专科、五年制大专、普通中专的多层次办学模式,开设有二十多个专业,并形成了信息技术类及装潢设计等一批骨干专业,在校全日制及函授本专科学生共计1500余人,昆明理工大学是我省https://m.sc-wx.com/zhengce/25227.html
4.社会人士及毕业生成人函授本专科报名指南大圣学成社会人士及毕业生成人函授本专科报名指南 江西成人高考招生简章 [精选学校] 报考 成考报名详情>>http://www.dasuncn.com/jmdasun/vip_doc/25464220.html
5.学历提升,云南成人高考报名,云南函授报名,曲靖成人高考报名,曲靖成人高考,自学考试,普通专升本,专科,专本套读,会计职称考试,税务会计师,医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文秘,曲靖学历提升,专升本函授,一年制中专报名,云南函授本科报名https://www.xiwenjy.com/
6.长沙留学生补贴政策(长沙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留学)(一)留学人员的奖学金或资助费,凡属个人通过国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和基金会等直接(或委托)考试获得者;个人通过正当途径,向国外单位申请获得者;国外单位指名邀请获得者;通过两国政府或团体、组织、双边或多边对等交换奖学金名额,由我方经考试指名受领者;有关国家政府、学校、团体或国际组织单方面赠予我国https://www.xfgcsgj.com/63053.html
7.高等医学人才论文12篇(全文)十二年间, 临床医学类本专科合计招生数增幅为3.0倍, 其中本科层次的增幅为2.7倍, 低于专科层次的增幅 (为3.6倍) ;中医学类本专科合计招生数增幅为3.8倍, 其中本科层次的增幅为2.9倍, 低于专科层次的增幅 (为7.3倍) 。 十二年间, 开设临床医学类专业的本科院校数由1998年的93所增长为2010年的164所, 增长了https://www.99xueshu.com/w/ikey3gh5hidg.html
8.荔浦函授报名点荔浦生活网函授站广西函授报名广西教育荔浦生活网函授站,是广西成人高等教育在荔浦集成人高考报名,函授学习和考试的教学服务站。在荔浦生活网函授服务站,可以报名的大学有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西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教育学院、湖南中医http://edu.lipu.net/
9.沈阳农业大学成教网为适应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提高农业在职干部的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级农业建设人才,原沈阳农学院于1956年4月成立函授部,开始筹办函授教育,1957年函授部正式招收函授生,设农学、农业经济与组织专业本科,以及农学特别班。1960年,函授部试办了一年制分段单科函授班https://www.zgcjw.com/synydxcj/
10.本科二学位什么意思二学位修业年限一般限定为两年,有的专业如中医学专业为三年。另外,通过成人高考和自学考试获得本科学历的人,不能直接报考第二学士学位。需参加由国家学位办组织的学士学位考试,获得第一学士学位后再报名参加第二学士学位考试。 2024-11-24 20:05:59 风吹微笑 工士学位是什么意思 工士学位是指由湖北职业技术https://www.yswxk.com/qa-detail/6a2af1491dc311ef87b2fa163e1970d8
11.口腔医学教育俄罗斯全日制口腔本科教育学制为5年,没有夜大和函授形式的教学。各个医学院口腔系开设的课程及学时存在一定差异,但大同小异。学生第一学年学习医学基础课程,如解剖、生化、组织胚胎学等,第二学年除进一步学习基础课程外,开设了内外科以及口腔专业基础课。第三学年增加了口腔临床实习机会,这时学生已能充当医生助手的角色。https://www.360wenmi.com/f/filek7n2ijfy.html
12.济南成人高考报名,青岛科技大学成人高考,山东财经大学,曲阜师范山东中医药大学成人高考 济南成考函授站 山东中医药大学成人高考招生简章友情提示:1、即日起持身份证复印件到济南经济学校报名,即可免费领取考前辅导教材一套。2、为保证每位考生都能顺利录取、5月底开始我校 滨州医学院成人高考招生专业 济南成考报名 专业代号及名称层次科类考试科目学制学习形式1中医学专升本文史中医类http://www.jnsjjxx.com/
13.泸州市首届十大名中医评选推荐候选.doc从事专业岗位 中医 推荐方式 学会推荐 工作单位 政治面貌 医师资格证号码 199851341510502220210071 注册证号码 参加何种学术团体,任何职务,有何种社会兼职 历任古蔺县一、二、三、五、六届县人民代表、县人委会委员。古蔺县各界人士学委会委员。全国唯象中医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中医学会理事、泸州市中医学会会长、泸州https://m.book118.com/html/2018/0402/159694634.shtm
14.偃师干部培训在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1993年12月至1994年03月,任河南省偃师市委书记;1994年03月至1996年06月,任河南省周口地委委员、组织部部长;1996年06月至1998年12月,任河南省周口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其间:1996年11月至1998年11月,在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经济系市场经济学专业学习;1997年09月至1998年0https://www.govjiaoyu.cn/peixun/1236.html
15.2023成人专升本报名日期,2023年上海市成人高校考试招生工作规定医学门类中的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藏医学、蒙医学、维吾尔医学、针灸推拿学、预防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和医学检验等专业不得安排函授招生计划;艺术类、外语类专业安排函授招生计划须经教育部审核备案。 四、报名条件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报名: https://www.zhiyeeedu.com/59917.html
16.广东成人学历报名中心广东成人本科学历报考中心 致力于国家正规/学信网可查/含金量最高学历、教学示范学校 2021年学历考试 报考指导手纲(新) 点击免费领取 正规成人名校学历 只需1880元 适合于上班族/零基础/快速拿学历证的人群 211名校 学信网可查 轻松入学 1年拿证 一年制本科入口零基础提升入口上班族专属入口 http://www.eduxwy.com/
17.广西成人高考函授报名研究生考试教师资格证职业资格证办理广西乐问渠教育考友网提供广西成人高考、函授大专、专升本、研究生报名考试,办理教师资格证、园长证、普通话及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培训,是广西学历提升、资格证书办理服务平台。http://lewenqu.com/
18.函授本科中医学能考中医执业医师吗学员提问:我是2011年12月取得中医执业助理资格,2012年3月上函授本科中医学,2015年1月毕业,想考今年的中医执业医师可以吗? 医学教育网回答:您好,函授本科属于国家承认学历教育的一种成人高等教育形式,2002年11月1日以后入学的,如其入学前已通过医师资格考试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且所学专业与取得医师资格类别一致的,https://www.med66.com/zhongyiyishi/zhengce/ln1503313156.shtml
19.潍坊弘景中医药学校2022年招生简章潍坊弘景中医药学校(学校代码:904)始建于1978年,是经潍坊市人民政府批准设计的一所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是潍坊市唯一一所中医药特色学校。学校先后被上级主管部门评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潍坊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中国高校继续教育优秀函授站、潍坊市劳动保障诚信单位等荣誉称号。自建校以来,学校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https://www.meipian.cn/433x71g3
20.河南中医药大学函授本科专业河南中医药大学函授本科有两个层次高起本和专升本,招生专业有中医类、理工类、经管类、医学类等,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招生专业。 高起本招生专业 文史类:针灸推拿学、中药学 理工类:中医学、护理学、药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针灸推拿学、中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https://www.hncrgkw.com/zhaoshengxuexiao/7259.shtml
21.广西中医药大学有函授本科吗成人高考广西中医药大学有函授本科。从广西中医药大学招生专业可以看出,招生层次为高起专、高起本和专升本,学习形式为函授和业余,需要报考的考生可登录官网按要求进行报考。 广西中医药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始于1958年,62年的办学,在教学管理办学经验上积淀浑厚。目前开设有医、药、护理等多专业,本、专科等多层次学历教育。学生毕https://www.educity.cn/ask/21068.html
22.中医本科函授要什么条件?中医学函授本科可以报考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吗?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相信大家看了下面这篇文章就会明白了。函授是成人教育的一种,国家规定2002年10月31日以前入学的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类高等学校远程教育的医学类专业毕业生,该学历作为报考相应类别的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2002年11月1日以后入学的上述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690951581078208612.html
23.2024年湖北中医药大学函授本科招生专业2024年湖北中医药大学函授本科招生专业有哪些?湖北中医药大学是湖北省内比较知名的中医药类本科学校,成人高考专升本招生专业中主要以中医、医学类专业为主。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湖北省中医药大学函授本科的主要内容吧! 招生专业 高起本:中药学 专升本: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学、药学、公共事业管理、中医学、针灸推拿学、https://m.51grant.com/ck/18176.html
24.2024年安徽中医药大学函授本科招生条件报名时间招生专业3、文史、中医类:针灸推拿学、中药学、中医学 五、安徽中医药大学函授本科考试科目 1、经济管理类:政治、英语、高等数学二 2、医学类:政治、英语、医学综合 3、文史、中医类:政治、英语、大学语文 六、安徽中医药大学函授本科学制 学制为3年。 七、安徽中医药大学函授本科学士学位申请条件 https://www.ahckfw.com/crgk_5591521.html
25.湖南中医药大学2024年函授招生简章湖南中医药大学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省会长沙市,是湖南省重点建设本科院校,湖南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34年,时名湖南国医专科学校,1960年改建为普通高等本科学校湖南中医学院,1979年成为全国首批取得中医类研究生学历教育资格的院校,1990年原湖南科技大学成建制并入湖南中医学院,是湖南省重点建设本科院校,学院大多以医http://m.adult.crgkxl.com/ckzx/y.8.htm
26.河南中医药大学成人本科专业有哪些河南中医药大学成人本科专业有: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药学、中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学、护理学。 河南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全国建校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前身是1955年在开封创办的河南省中医进修学校。学校位于省会郑州,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https://www.zikaoben.cn/ckxx/1013853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