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获取我市最新的高中阶段考试招生政策及各地招生信息?
2.报名参加我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答:按照《关于做好2023年江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报名工作的通知》(赣考院中〔2023〕2号)和我市报名工作文件执行。具有赣州市学籍或户籍的应届和历届初中毕业生均可在我市报考。应届生原则上在学籍所在学校报名,历届生在户籍或原学籍所在县指定地点报名。不接受学籍和户籍均非我市的学生报名。(户籍要求:以家庭为单位的居民户籍,且3年内未办理户籍迁移手续。学校或其他单位集体户籍、投靠亲属户籍、与户主无亲属关系户籍等不作为普通高中招录的户籍依据)
3.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有哪些科目,分值是多少
答:初三年级8科: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120分(其中听力20分);物理80分、化学70分,同场分卷考试;道德与法治80分、历史80分,合卷考试(开卷);体育60分。物理实验操作5分、化学实验操作5分。
初二年级2科:地理50分、生物50分,合卷考试;生物实验操作5分。
以上科目均按原始成绩计入我市升学总分,满分值845分。
4.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文化科目考试何时进行?
6月17日:上午:语文(8:30-11:00),下午:英语(14:30-16:30,其中含听力15分钟)。
6月18日:上午:数学(8:30-10:30),下午:物理和化学(14:30-17:00,分卷)。
6月19日:上午:道德与法治和历史(8:30-11:00,合卷,开卷),下午:地理和生物(15:00-16:40,合卷)。
5.今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跟往年有什么变化?
答:今年的考试跟去年有以下几个变化:
一、体育考试不设必考项目,考生从田径1000米跑(男生)或田径800米跑(女)、50米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生)或一分钟仰卧起坐(女)、跳绳、篮球运球、足球运球、排球垫球等8个项目中选考2项(球类最多选一项,也可不选),每项30分。
三、根据“随学随清”和“应考尽考”的原则,从2024年起,除正常休学或因突发状况办理了缓考手续的,其它无故不正常参加初二地理生物考试的,不再予以补考。
6.听力残疾的考生是否可以英语听力考试免试?
答:听力残疾的考生可凭听力残疾证明或三级以上的医疗机构专项鉴定证明选择英语听力免试,其英语科目总分按考生笔试分数×1.2计算,也可选择参加英语听力测试,二者均选的,以英语听力测试成绩计算总分。
7.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何时查询?
8.今年的高中阶段招生政策跟往年有哪些变化?
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取消了中职招生春季分流,所有学生都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以后再进行升学选择。
二是增加了提前批招生志愿和学校,提前批志愿由1个增至2个,可选学校由4所增至7所。
三是提高了特长生的录取分数线,最低文化控制线从招生学校统招线的60%提升到了70%。
四是收紧了随迁子女录取的户籍要求。按省规定,随迁子女要回户籍地报考录取普通高中,必须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居民户籍,且3年内未办理户籍迁移手续”,其他集体户籍、挂靠户籍不作为录取的户籍依据。
五是进一步推行了便民服务。实行“阳光招生”,所有高中阶段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招生简章、招生动态全部在赣州市教育局官网官微【中招指南】集中发布。实行优惠加分资格认定“市县同权”改革,简化办事流程,公开认定结果,提升群众对教育政务的满意度。
9.参与高中阶段招生的学校有哪些类别?
答: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包括师范定向类、普通高中类和中职类。其中,师范定向类包含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特殊教育专业;中职类包括普通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中高职一体化长学制(五年制高职<高专>、中高职对接)学校等。
10.什么是定向师范生?报考师范定向类的条件有哪些?
答:定向师范生是为了解决农村尤其是偏远艰苦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紧缺的现状而制定的由政府出资、专门为农村地区培养义务教育阶段师资力量的措施和政策。
报考师范定向类必须是志愿从事乡村教育事业的、本县(市、区)户籍的、应届的初中毕业生。
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不低于初中学考计分科目总分的70%,即592分。
录取后考生、县(市、区)教育局、培养学校签订三方协议,毕业(并需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后定向到农村学校就业。
具体按照江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定向师范生教育培养和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赣教师字〔2021〕2号)文件规定执行。
今年具有定向计划的县有:赣县区、信丰县、崇义县、全南县、宁都县、于都县、兴国县、会昌县。
11.怎么报考师范定向类?
答:首先所在县区要有师范定向计划,其次需要满足师范定向报考条件且报名时报考类别要选择师范定向类,最后在志愿填报时选择意向专业。
12.我市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有哪些优惠政策
答:(1)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报考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按照《江西省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教育优待工作实施细则》(赣公字〔2018〕58号)具体规定执行。
(2)司法行政机关人民警察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人民警察子女报考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按照《江西省司法行政机关人民警察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人民警察子女教育优待工作实施细则》(赣司人字〔2020〕9号)具体规定执行。
(3)军人子女报考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参照《关于印发〈江西省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赣政〔2022〕302号)具体规定执行。
(4)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人员子女报考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参照《关于印发〈江西省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人员及其子女教育优待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赣应急字〔2019〕49号)具体规定执行。
(5)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牺牲被认定为烈士的一线医务人员的子女,在入学升学方面参照公安烈士子女优待政策执行。
(6)农村二女不再生育和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子女加10分。
(7)华侨子女、归侨及其子女、港澳同胞子女、台籍青少年考生加10分。
(8)少数民族聚居乡(村)的少数民族考生加10分。少数民族考生优惠加分对象,根据江西省民族宗教事务局、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公安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少数民族考生民族成份审核确认办法(试行)〉的通知》(赣民宗字〔2010〕20号)文件审核确认。散居的少数民族考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9)高层次人才子女报考高中阶段学校,根据赣州市委组织部、赣州市教育局《赣州市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实施办法(试行)》(赣市教基字〔2018〕87号)具体规定执行。
考生符合多项优惠政策时,只能选择享受其中一项。
13.志愿填报什么开始?在哪里填报?须注意什么事项?
14.志愿填报的账号密码如何获取?遗忘密码如何重置?
如考生遗忘密码或怀疑密码被人盗用,可凭报名序号在“赣州教育”公众号查询初始密码,或凭有效身份证件到当地招考部门申请重置回初始密码。
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扣留考生志愿填报密码、违背考生意愿替代或强迫、限制考生填报志愿。
15.我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顺序是什么?
答:我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原则上按师范定向类、普通高中类、中职类的顺序进行。录取工作由市、县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教育考试中心具体实施,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16.我市普通高中招生录取批次顺序和志愿是如何设置的?
答:今年我市普通高中招生录取的批次及顺序为:
(1)提前批:经市教育局批准面向全市或指定县(市、区)招生,包括“赣创班计划”和2个网报志愿可选。
(2)第一批统招:网报本地高中,最多3个可选志愿栏。
(3)第一批均衡:网报本地高中,最多2个可选志愿栏。
(4)第一批特长与特色生:按学校公告限报1所。
(5)第二批统招:网报本地高中,最多3个可选志愿栏。
(6)第二批特长:按学校公告限报1所。
(7)自行组织生源:跨县区招生及中外合作办学,限考1所。
各县(市、区)高中学校及招生政策不同,可选志愿有所不同。
“赣创班计划”、特长生与创新特色生、跨县区招生和中外合作办学等由考生直接到学校报名,不在省招生平台填报志愿。
中心城区普通高中招生按照《2023年赣州市中心城区普通高中招生方案》执行,由市教育考试中心负责录取。其他县(市、区)普通高中招生实行属地负责制,录取结果报市教育考试中心审核。
17.我市普通高中提前批有哪些学校?志愿填报有什么要求?
答:我市普通高中提前批招生学校有:江西师大附中赣江院分校,赣州中学,赣州三中,赣南师大附中,赣州六中,赣州一中“阳光班”,南康中学“民航基地班”。
为支持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布局和重大需求、围绕国家重大项目和地方重大研究问题建设,落实省委工作部署和四方合作办学协议精神,江西师大附中赣江院分校提前批招生分三类计划:一是“赣创班计划”面向赣县区招生40人(由赣县区制定政策、负责招生),要求中考成绩不低于去年该校录取线796的85%即677分;二是“赣创班计划”面向除赣县区外的县(市、区)招生20人,要求中考成绩不低于去年该校录取线796的90%即716分。赣创班计划上线生源按学校组织的测验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测试成绩相同时中考成绩高者优先。招生方案、录取资格与名单由市教育局基教科审核、考试中心备案。三是“提前批第1志愿”面向全市招生100人,最低录取线不低于我市升学满分845的90%即761分。
赣州中学,赣州三中,赣南师大附中,赣州六中面向除中心城区(指章贡区、经开区、蓉江新区,下同)外的县区招生,赣州一中“阳光班”面向全市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均控制在本校中心城区第一批统招线下20分内。南康中学“民航基地班”面向全市招生,最低录取控制线为676分且英语90分以上。
18.填报提前批志愿应该注意什么?
答:填报了提前批志愿的考生,将严格按志愿按分数择优录取。被提前批录取了的考生,不退档不改录,不再参与其他普通高中的录取;未被提前批录取的,正常参与所在地普通高中的录取。
19.什么是优质普通高中均衡志愿?填报有什么条件?
答:为了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各地将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分配比例不低于70%。
报考普通高中均衡招生,只限于在籍直升应届初中毕业生(学籍在本校,且初一至初三年级均在本校学习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含按规定正常转学和休学学生)。
均衡录取最低控制线由县(市、区)根据省、市有关规定和当地生源情况确定,最低不低于招生学校统招线下120分。
20.报考普通高中特长生等有何要求
答:普通高中招收音体美等特长生、创新特色生等具体招生办法按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方案执行,各个招生环节和录取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公平公开。特长生的专业成绩认定按市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执行,自今年起,最低文化控制线不得低于招生学校统招录取分数线的70%。特长生、创新特色生名单须经市教育局基教科审批后方可在市教育考试中心办理正式录取手续。
报考中心城区特长特色生按市教育局《2023年赣州市中心城区普通高中特长特色生招生工作方案》执行。
中心城区录取信息可以通过赣州教育网等查询,各县区考生根据当地公告查询,也可到所在学校或县区教育考试中心查询。
22.普通高中录取的投档规则有哪些?
答:我市普通高中投档录取是按批次根据考生志愿依次进行,原则为:平行志愿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顺序”,非平行志愿按“志愿优先,按分数排序”。末位总分相同时,语数外成绩高者优先,如还同分则物理历史成绩高者优先,如仍同分则全部录取。
未填报志愿或未按要求报名的不参与该批次的投档录取。已投档录取的不退档、不改录,不参与下一批次的投档录取。未被自主招生批和提前批录取的,正常参与所在地普通高中的录取。
23.在外地务工的随迁子女回我市户籍地录取有什么规定?
答:根据我省对随迁子女回户籍地报考与录取的户籍要求,在我市报考的随迁子女一律在报考地填报志愿并参与录取。
在外地中考后要求回我市户籍地录取的,如符合3年家庭户籍条件则按其所在设区市开具的有效成绩证明折算我市成绩调剂录取,未满3年家庭户籍的不受理。
24.我市中职类学校有哪些类别?报考条件是什么?
答:我市中职类学校包括普通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中高职一体化长学制(五年制高职〈高专〉、中高职对接)学校等。
普通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由学校自主招生,当年参加中考的初中毕业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或具有同等学力的人员,以及应往届高中毕业生都可以直接到校报名。
报考中高职一体化长学制(五年制高职(高专)、中高职对接)的考生必须为参加当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初中毕业生。
根据初中毕业、升学“两考合一”的原则和中职“录取的学生原则上应取得中考报名序号”的规定,2024年起,我市初中毕业生必须全部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社会考生报考中职类学校参照执行)
25.我市哪些学校属于普通中专,怎么录取?
26.职业高中如何录取?技工学校怎么招生?
答:职业高中招生录取实行属地化管理,由市教育考试中心办理录取手续和录取数据处理,市教育局职成科负责审核资格与办理学籍。
技工学校的招生计划和录取工作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确定与管理,考生直接到校报名。
27.什么是中高职一体化长学制?
答:中高职一体化长学制由省教育考试院严格按照招生计划、考生院校志愿、考生专业志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对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后未完成的招生计划,进行网上征集志愿,征集志愿后仍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由招生院校自主招生录取。
五年制高职(高专)录取分数不得低于由省中招委划定全省五年制高职(高专)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和最低等级控制线。
29.我市整治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秩序的“十个严禁”是什么?
答:“十个严禁”是指:严禁以任何形式提前组织招生、免试招生、超计划招生、无计划招生、违规跨区域招生;严禁学校间混合招生、招生后违规办理转学;严禁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以公办学校名义招揽生源;严禁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组织的考试结果作为招生依据;严禁以高额物质奖励、免收学费、虚假宣传等方式争抢生源;严禁招收已被中等职业学校录取的学生;严禁招收借读生、人籍分离、空挂学籍;严禁收取择校费、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赞助费以及跨学期收取学费;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考“状元”和升学率;严禁以测试、“密考”“八升九”“直升班”“实验班”等任何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升学考试或提前到高中学校就读,坚决防止变相“掐尖”招生和“中考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