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面向全国大学生的比赛,现在普通高中和中职学生也能参加了!3月15日,教育部发出通知,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今年的比赛除高教主赛道外,增加了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国际赛道、萌芽板块,普通高中生、中职、中专、高职学生均可参赛。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手段之一,自2015年创办以来,累计有225万大学生,55万个团队参赛,涌现出了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社会效益好的高质量项目,展现了当代青年大学生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风采,已经成为我国覆盖面最大、影响最广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盛会,也开始成为国际高等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2018年10月举行的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上,北京理工大学中云智车项目获得总冠军。该团队2016年研制了世界上第一辆无人驾驶赛车,2017年创造了世界上第一辆军用全线控无人车,打破了最高车速、最大吨功率等4项世界纪录,让中国在无人车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目前该项目已开始小规模交付使用。
今年大赛怎么比,谁来比,比些啥?往下看!
1.大赛主题:追逐梦想拼搏奋进永向前勇,立湖头敢闯会创铸华章。
2.目的:加快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持续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展示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资源对接平台。
3.任务: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大赛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以赛促教,探索素质教育新途径。引导各地各高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开展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师能力、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综合改革;以赛促创,搭建成果转化新平台。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努力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4.大赛总体安排:更全面,更国际,更中国,更教育,更创新。
5.参赛项目要求: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下一代通讯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发挥互联网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参赛项目需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如若涉及他人知识产权,需提交专利证书,已或资1000万以上项目应提供佐证材料。
6.比赛赛制: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全国共1200个项目入围全国总决赛,高教主赛道600个,“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200个,职教赛道200个,萌芽板块200个。
8.大赛奖项:设置金奖、银奖、铜奖和各项单项奖,另设高校集体奖,省市组织奖和优秀导师奖。
9.大赛组委会联系方式: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石锦澎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甲18号大钟寺中坤广场
邮编:310058
高教主赛道方案
一、参赛项目类型:
1.“互联网+”现代农业,包括农林牧渔等。
2.“互联网+”制造业,包括先进制造、智能硬件、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军工等。
3.“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工具软件、社交网络、媒体门户、企业服务、下一代通讯技术等。
5.“互联网+”社会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消费生活、金融、财经法务、房产家居、高效物流、教育培训、医疗健康、交通、人力资源服务等。
二、参赛项目要求:
1.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团队,每团队成员不得少于3人,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2.据各赛道相应的要求,只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参赛,往届获金奖银奖不可报名参加第五届大赛。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
参赛项目要求:
1.前三条与大赛要求相同。
2.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3.已获往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项目,不可报名参加第五届大赛。
职教赛道方案
2.“互联网+”制造业,包括先进制造、智能硬件、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军工等领域生产加工、维护、服务。
5.“互联网+”社会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消费生活、家政服务、养老服务、食品安全、金融、财经法务、房产家居、高效物流、教育培训、健康服务、交通、社区服务等。
二、参赛对象:仅限职业院校(含高职高专、中职中专)学生报名参赛。
国际赛道方案
1.前三条与大会前三条相同。
2.鼓励中国各高校推荐本校外国留学生、海外校友、国外合作高校师生参赛。参赛项目团队负责人如果同时具备国际和国内双学籍,可以同时代表国内外两个高校参赛,奖项可以由国内外两个高校同时获得。
3.已获往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本届大赛。
萌芽板块方案
一、参与对象:
普通高级中学在校学生可参加第五届大赛萌芽板块有关活动。鼓励学生以团队为单位参加,允许跨校组建团队。
二、项目推荐:
1.由各省(区、市)从已有各类中学生赛事(教育部正式公布认可的竞赛)获奖项目中择优推荐。推荐项目或作品应紧密结合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或提供解决思路,具有可预见的应用性与成长性。
2.共推荐200个萌芽板块优秀项目参加全国总决赛(各省市推荐名额另行发布)。由大赛组委会评定约60个项目在总决赛现场比赛进行展示交流。每所学校入选全国总决赛萌芽板块的团队总数不超过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