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通用12篇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甲胎蛋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Diagnosticvalueofjointdetectionofgolgin73,alpha-fetoprotein,alpha-fetoproteinvariantsforprimaryhepatocellularcarcinoma

ZHUQinhong

DepartmentofLaboratory,DeqingCountyThirdPeople'sHospital,ZhejiangProvince,Deqing313201,China

[Keywords]Golgin73;Alpha-fetoprotein;Alpha-fetoproteinvariants;Primaryhepatocellularcarcinoma;Diagnosticvalue

原发性肝癌属于人体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有95%属于肝细胞癌,病死率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全世界每年有近70万人死于原发性肝癌,其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迅速,临床治疗难度大,疗效不理想,病死率高,临床上的原发性肝癌,一旦发现大部分属于中晚期[1-2]。因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并且很容易发生转移、浸润,临床上对于原发性肝癌预警显得尤为重要[3-4]。本研究通过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拟探讨甲胎蛋白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浙江省德清县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1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诊断参照2001年《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与分期标准》[5]进行确诊,其中男72例,女28例,年龄42~77岁,平均(52.4±12.3)岁,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100例良性肝脏疾病患者作为内部对照组,男70例,女30例,年龄43~76岁,平均(53.0±13.6)岁,乙型肝炎肝衰竭80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20例,均参照《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6]中的诊断标准进行确诊。同时选取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100名作为外部对照组,男73名,女27名,年龄41~77岁,平均(54.2±12.9)岁。三组研究对象的性别构成比、年龄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三组研究对象均抽取空腹静脉血5mL,室温静置30min,离心机3000r/min离心5min,将血清分离出来。甲胎蛋白采用放射免疫法,具体操作方法均参照试剂盒进行严格操作,试剂盒和质控品均购自于北京九强朗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甲胎蛋白参考范围是0~200μg/L,当甲胎蛋白≥200μg/L时确定为原发性肝癌临界值。高尔基体蛋白73、甲胎蛋白异质体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操作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试剂盒和质控品均购自于北京九强朗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高尔基体蛋白73参考范围是0~85.5μg/L,当高尔基体蛋白73≥85.5μg/L时确定为阳性,甲胎蛋白异质体3%>10%判定为阳性[7-8]。

1.3观察指标

1.3.1观察三组研究对象高尔基体蛋白73、甲胎蛋白水平、甲胎蛋白异质体3%情况。

1.3.2观察三组研究对象甲胎蛋白不同水平者高尔基体蛋白73阳性率情况:甲胎蛋白不同水平分组:甲胎蛋白≤200μg/L、300μg/L≥甲胎蛋白>200μg/L、400μg/L≥甲胎蛋白>300μg/L、甲胎蛋白>400μg/L。

1.3.3观察高尔基体蛋白73、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3%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情况[9-10]:敏感性=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其实际是按照该筛查实验标准被正确诊断的百分率情况,特异性=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其实际是按照该诊断标准被正确地判断为无病的百分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建立数据库,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研究对象高尔基体蛋白73、甲胎蛋白水平、甲胎蛋白异质体3%情况比较

原发性肝癌组高尔基体蛋白73、甲胎蛋白水平、甲胎蛋白异质体3%均明显高于内部对照组和外部对照组,内部对照组高尔基体蛋白73、甲胎蛋白水平、甲胎蛋白异质体3%均明显高于外部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三组研究对象甲胎蛋白不同水平者高尔基体蛋白73阳性率情况

原发性肝癌组、内部对照组、外部对照组研究对象在甲胎蛋白≤200μg/L时的高尔基体蛋白73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组在甲胎蛋白>200~300μg/L、>300~400μg/L、>400μg/L时高尔基体蛋白73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内部对照组、外部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高尔基体蛋白73、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3%以及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

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单一高尔基体蛋白73、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3%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高尔基体蛋白73、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3%

以及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n(%)]

注:与三项指标联合检测比较,*P<0.05

3讨论

原发性肝癌主要可以分为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细胞癌、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细胞癌混合型等不同类型。资料显示[11-12],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水平、高尔基体蛋白73和肿瘤大小、数目、TNM分期、合并症、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情况关系密切。肝细胞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很容易诱导甲胎蛋白、高尔基体蛋白73充分表达,从而激活癌形成信号,因而提示乙型肝炎病毒是诱发肝癌形成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原发性肝癌组高尔基体蛋白73、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3%均明显高于内部对照组、外部对照组,提示高尔基体蛋白73、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3%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表达,高尔基体蛋白73、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3%均明显高于良性肝脏疾病和健康体检人员,原发性肝癌组、内部对照组、外部对照组研究对象在甲胎蛋白≤200μg/L时的高尔基体蛋白73阳性率无明显差异,原发性肝癌组在甲胎蛋白>200μg/L时高尔基体蛋白73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内部对照组、外部对照组,说明甲胎蛋白水平为200μg/L是一个临界点,当甲胎蛋白水平高于200μg/L时,高尔基体蛋白73阳性率也会明显增加,这可能与原发性肝癌不断进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单一高尔基体蛋白73检测、单一甲胎蛋白检测、单一甲胎蛋白异质体3%检测,高尔基体蛋白73、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3%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符合率,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

综上所述,高尔基体蛋白73、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3%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邹同会,汪永强,邹军.高尔基体蛋白73与甲胎蛋白对肝癌诊断价值的研究[J].海南医学,2014,25(16):2398-2400.

[2]陈燕,林莺莺,陈岩松,等.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中甲胎蛋白异质体检测的意义[J].福建医药杂志,2012,34(1):3-6.

[3]PanYF,QinT,FengL,etal.Expressionprofileofalteredlongnon-codingRNAsinpatientswithHBV-associatedhepatocellularcarcinoma[J].JHuazhongUnivSciTechnologMedSci,2013,33(1):96-101.

[4]熊海燕,赵枰.甲胎蛋白异质体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3,20(6):399-401.

[5]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与分期标准[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1,9(6):324.

[6]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内科杂志,2001,40(1):62-68.

[7]WuW,YaoDF,YuanYM,etal.Combinedserumhepatomaspecificalpha-fetopmteinandcirculatingalpha-fctopmteinmRNAindiagnosisofhepatocellularcarcinoma[J].HepatobiliaryPancreatDisInt,2006,5(4):538-554.

[8]黄娅,张凤美,范志娟,等.甲胎蛋白、异常凝血酶原联合检测在肝细胞肝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5):882-885.

[9]ZhaoL,MouDC,PengJR,etal.Diagnosticvalueofcancer-testisantigenmRNAinperipheralbloodfromhepatocellularcarcinomapatients[J].WorldJGastroenterol,2010,16(32):4072-4078.

[10]戴亚新,张时良,裴豪.肝癌和肝病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2):296-298.

[11]FujikawaT,ShirahaH,YamamotoK.Significanceofdes-gamma-carboxyprothrombinproductioninhepatocellu1arcarcinoma[J].ActaMedOkayama,2009,63(6):299.

[12]韩朝辉,张余川,吴清艳.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和糖类抗原199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4):92-93.

[13]LokAS,SterlingRK,EverhartJE,etal.Des-gamma-carboxyprothrombinandalpha-fetoproteinasbiomarkersfortheearlydetectionofhepatocellularcarcinoma[J].Gastroenterology,2010,138(2):493-502.

[14]赵晨晖,赵霞,陆岩平,等.不同免疫分析法检测甲胎蛋白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6):2295-2296.

[15]SimonK,SerafiskaS,Pazgan-SimonM.Surveillanceprogrammesforearlydetectionofhepatocelluarcarcinoma[J].ContempOncol(Pozn),2012,16(4):295-299.

[17]ShiY,ChenJ,LiL,etal.AstudyofdiagnosticvalueofgolgiproteinGP73anditsgeneticassayinprimaryhepaticcarcinoma[J].TechnolCancerResTreat,2011,10(3):287-294.

[18]胡华华,卢瑶,刘俊,等.甲胎蛋白/肿瘤体积比值评估原发性肝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价值[J].广西医学,2015,37(1):28-30.

[19]KaraM,GencH,TapanS,etal.Alphafetoproteinlevelsanditsrelationshipwithhistopathologicalfindingsinpatientswith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J].EurRevMedPharmacolSci,2013,17(11):1536-1541.

[20]YaprakO,AkyildizM,DayangacM,etal.AFPlevelandhistologicdifferentiationpredictthesurvivalofpatientswithlivertransplantationforhepatocellularcarcinoma[J].HepatobiliaryPancreatDisInt,2012,11(3):256-261.

[21]WuXJ,LiY,LiuD,etal.miR-27aasanoncogenicmicroRNAofhepatitisBvirus-relatedhepatocellularcarcinoma[J].AsianPacJCancerPrey,2013,14(2):885-889.

[22]徐向勇,刘显畅,李正峰,等.高尔基体蛋白联合甲胎蛋白检测在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83-85.

[23]邱大鹏,韩风,贺涛,等.甲胎蛋白异质体和甲胎蛋白信使核糖核酸用于诊断肝细胞癌[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47-49.

[24]谭奕洲,陈伟烈,翁田波,等.血清GP73、AFP和AFP-L3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价值[J].现代医院,2014,14(4):15-16,19.

【关键词】甲胎蛋白原发性肝癌甲胎蛋白异质体

TheClinicalsignificanceofAFPvariantsdetection

WuJianxiong

(ClinicallaboratoryofXinjiaoPeople'sHospitalofHaizhuareaGuangzhoucity,Guangzhou,510300,China)

【Abstract】Alpha-fetoproteinvariants(AFP-L3)iscloselyrelatedtoTumorcells.Itisoneofthemostcommondiagnosticfactorinclinic,especiallyin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whichissignificantnotonlyindiagnosticandprognosisofhepatocarcinomabutalsoinevaluatingtheeffectivenessofmedicationtherapyinhepatocarcinoma.Thisreviewsummarizesrecentadvancesindetectionofalpha-fetoproteinvariants(AFP-L3).

【KeyWords】alpha-fetoproteinhepatocellularcarcinomaalpha-fetoproteinvariants

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是人胎发育早期的一种主要血清蛋白,是个体发育和进行性肿瘤的生长调节因子[1],胚胎期由卵黄囊、胎儿肝合成,胃肠道也能产生少量。参与细胞分化、生长调节及肿瘤的发生[2-3],在13~15周龄的胎儿血清中AFP含量最高,以后逐渐下降,至40周龄时仅为最高含量的1/100~1/1000。新生儿血清中AFP含量持续下降,在出生后6个月至2岁降至正常成人水平,正常成人血清中的AFP不超过20ng/ml。当机体发现肿瘤细胞时,又开始合成AFP,致使血清中的含量异常增高[4]。而单纯检测AFP有一定的局限性,故提出了AFP异质体(AFPVariants)的概念。

因此,AFP异质体的检测在临床中有特别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本文主要对AFP异质体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AFP异质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1.1妊娠妇女血清AFP异质体的检测

AFP和白蛋白作为胎儿体内的主要血清蛋白,在妊娠期间,AFP由胎肝产生并注入胎儿血循环,一方面经胎儿尿液排到羊水中去,致使羊水中AFP水平可在妊娠早期就有升高。另一方面经羊水通过胎盘渗透到母体血清或胎血直接通过胎盘进入母体血循环中去,从而使母体血清AFP水平升高。如果胎儿患有先天性神经管缺损(无脑儿和脊柱裂),致使胎儿的脑脊液、血液与羊水之间通透性增加,使羊水中AFP异常升高,最终使母体血清AFP水平同样异常升高。但是此时母体如果出现肝功能损伤时,同样会出现母体血清AFP水平升高,从而出现交叉反应,故选择对象应排除肝功能有异常的孕妇。

但仅仅测定AFP总量有一定的局限性,实验表明:妊娠早期羊水中的AFP12%~53%来自卵黄囊(Con2A非结合型),而胎儿血清中的AFP主要来自胚肝(Con2A结合型)。观察两者的比值,若Con2A非结合型/Con2A结合型比值下降则反映胎儿血清中的AFP漏入羊水,胎儿有先天异常的可能,如神经管缺损、无脑儿或脊柱裂等。儿童肝母细胞瘤、胆道闭锁、性腺肿瘤、恶性畸胎瘤等可有AFP和/或AFP异质体的阳性。目前唯一有效的办法是积极做好产前诊断,防止有缺损胎儿出生。以往创伤性产前诊断一直以高龄孕妇(年龄大于35岁)以及有异常家族史和妊娠史的产妇作为高风险筛查的对象,由于先天性神经管缺损发生的风险较小,也并非每一位孕妇都有做创伤性产前诊断的必要,因此采用孕妇血清做产前检查对早期诊断和预防患儿的出生有着重要意义[5]。

1.2肝病诊断中AFP异质体的检测

甲胎蛋白(AFP)是在胚胎时期胎儿肝细胞内合成的一种特殊蛋白,临床上常作为原发性肝癌的检测指标;但在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患者的血清中AFP也可升高,重症肝炎的病理学基础是肝组织内炎性反应、肝细胞大量破坏,肝细胞坏死后能否有及时大量的肝细胞再生,决定了重症肝炎的临床预后。慢性肝炎活动期甲胎蛋白有轻度、中度升高,一般在50~300μg/L,与肝细胞癌不同点为升高幅度低,一般不持续增高,经治疗后降低以至恢复正常。

原发性肝癌患者AFP常升高,但许多良性肝脏疾病也可有AFP升高,单凭AFP结果有时很难区分良、恶性病变。此时AFP异质体检测就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尤其对于AFP在30~400ng/ml之间者具有较好的价值。

1.3肝癌术后的监测

肝癌切除术后,血清AFP含量随之下降,其下降速度取决于体内残留AFP量及半衰期,一般2个月内转阴,转阴时AFP异质体随之消失。如果AFP明显下降但不转阴,异质体变化不明显,则提示手术不彻底,可能还存在边缘残留、血管癌栓、卫星结节或转移等。如果异质体下降至25%以下,AFP和异质体浓度相对恒定,则可能是患者有肝炎或肝硬化所致。

2AFP异质体的检测技术

2.1亲和免疫交叉电泳技术

亲和免疫交叉电泳技术是目前广泛采用的方法。该法是1973年由BogHansen创建,之后显色方法不断改进,提高其灵敏度。具体的方法是将凝集素和琼脂糖均匀混合制成凝胶板,血清点样后进行电泳。与该种凝集素结合的糖蛋白(包括AFP)电泳速度降低,与非结合型AFP分离。然后再作垂直免疫电泳,AFP异质体与抗AFP抗体结合形成沉淀峰,显色后进行定量测定。

2.2亲和层析法

刘亮等[6]采用溴化氰活化的Sepharose4B制备抗甲胎蛋白抗血清亲和层析柱和小扁豆凝集素亲和层析柱,结合硫酸铵盐析从肝癌患者血清中分离LCA结合型甲胎蛋白异质体。

2.3亲和印迹法

2.4微流控芯片分析法

3小结

AFP异质体可以作为一种独立于AFP而较AFP更为特异的血清标志物,在肿瘤尤其是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与鉴别中有重要意义。将其用于临床和普查,对于提高肝癌患者早期诊断率和延长生存率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MizejewskiGJ,MacCollR.Alpha-fetoproteingrowthinhibitorypeptides:potentialleadsforcancertherapeutics[J].MolCancerTher,2003,2(11):1243-1255.

[2]VakhariaD,MizejewskiGJ.Humanalpha-fotoproteinpeptidesbindestrogenreceptorandestradiol,andsuppressbreastcancer[J].BreastCancerResTreat,2000,63(1):41-52.

[3]MuehlemannM,MillerKD,DauphineeM,eta1.Reviewofgrowthinhibitorypeptideasabiotherapeuticagentfortumorgrowth.adhesion,andmetastasis[J].CancerMetastasisRev,2005,24(3):441-467.

[4]蒋秉坤,范钦信.临床生物化学及生物化学检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07.

[5]洪波,不同孕期妊娠妇女血清甲胎蛋白检测的分析[J].贵州医药,2009,33(12):1109-1110.

[关键词]甲胎蛋白试剂盒;精密度;酶联免疫;评价

甲胎蛋白是源于卵黄囊、未分化肝细胞和胎儿胃肠道的一种糖基化白蛋白,其分子量约为70000D[1]。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随着病情恶化,甲胎蛋白在血清中的含量会急剧增加。有报道称70%以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内可检测到高浓度的甲胎蛋白,而转移性肝癌的甲胎蛋白水平一般不是非常高,酒精性肝硬化、急性病毒性肝炎以及HBsAg携带者血清内的甲胎蛋白含量升高幅度更低一些[2]。因此,甲胎蛋白的定量检测被广泛用于原发性肝癌等疾病的辅助诊断,其检测的精密度是该定量检测产品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3]。

精密度是用来考察试剂盒对同一样本重复测定时,能否得到无显著差异的结果的性能指标,通常用重复多次测量结果的变异系数(CV%)表示。一般情况下,评价精密度时,同一样本重复测定10次,测定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不高于15.0%[4]。酶联免疫甲胎蛋白诊断试剂盒(以下简称“甲胎蛋白试剂盒”)精密度的国家标准也是不高于15%(n=10)[5]。笔者从市场上购买6种甲胎蛋白试剂盒,对其精密度进行测定评价,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设备

1.1.1材料6种甲胎蛋白试剂盒,每种选取3个批号。以上产品均为国内常见的试剂盒。本文旨在讨论国内甲胎蛋白试剂盒的精密度现状,为避免歧义,所使用的甲胎蛋白试剂盒均采用代码标示:A、B、G、K、S、W。质控品采用BIORAD质控品367#。

1.1.2试验设备全自动加样器:e-Lisa;洗板机:iWO-960;酶标仪(高灵敏宽范围):PHomo。

选取A、B、G、K、S、W6个厂家甲胎蛋白试剂盒,每个厂家选定3个批号,共组成18个试剂盒。选取同一个BIORAD367#质控品(质控血清),按照说明书进行溶解备用。按照每个试剂盒的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分别用18个试剂盒测定选定质控品的浓度值,每个试剂盒的测定重复10孔浓度值。综上得到180个浓度数据,按照“1.3”的方法对这180个数据进行分析。

1.3对比评价

1.3.1横向比较每个厂家3个批号的甲胎蛋白试剂盒分别测定精密度,取其结果的平均值进行评价。

1.3.2纵向比较针对每个厂家3个批号的甲胎蛋白试剂盒测定同一质控品的30个浓度值进行精密度评价。

1.3.3评价标准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采用相同的评价标准。精密度小于7%的甲胎蛋白试剂盒评价为优,精密度在7%~10%之间的甲胎蛋白试剂盒评价为良,精密度在10%~15%之间的甲胎蛋白试剂盒评价为中,精密度大于15%的甲胎蛋白试剂盒评价为差。

横向比较,A、K两个厂家的甲胎蛋白试剂盒精密度评为优;W的甲胎蛋白试剂盒精密度评为良;B、S两个厂家的甲胎蛋白试剂盒精密度评为中;G的甲胎蛋白试剂盒精密度评为差,超过国家标准22%。

纵向比较,A、K两个厂家的甲胎蛋白试剂盒精密度评为优;S、W两个厂家的甲胎蛋白试剂盒精密度评为中;B、G两个厂家的甲胎蛋白试剂盒精密度评为差分别超过国家标准22%和32%。

横向比较的结果反映批内精密度性能。这种精密度主要体现同一批甲胎蛋白试剂盒连续测定结果的重复性。本研究中,两种甲胎蛋白试剂盒性能优,一种甲胎蛋白试剂盒性能良好,其他3种甲胎蛋白试剂盒性能一般,甚至出现不能满足国家标准的情况。纵向比较的结果反映批间精密度性能。这种精密度主要体现不同批次甲胎蛋白试剂盒连续测定结果的重复性。综合比较来看,两家企业的甲胎蛋白试剂盒精密度性能优越,可以满足临床辅助诊断需求;多数企业产品的批内精密度优于批间精密度,即他们生产的甲胎蛋白试剂盒批间精密度性能有所下降,产品B甚至出现了批内合格而批间不能满足国家标准的现象。使用精密度性能较差的甲胎蛋白试剂盒进行临床测定,其结果是不准确的,这样的测定结果无法满足临床连续监测同一患者病情变化的实际需求。

精密度是甲胎蛋白试剂盒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精密度不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试剂盒的原材料、生产工艺、分析操作等[6]。建议各生产厂家从源头入手,综合控制生产全过程,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诊断试剂。临床检验实验室在确定甲胎蛋白试剂盒品牌时,建议采用本文提供的方法对备选品牌进行随机抽样,详细测定比较其精密度。只有经过充分的比较验证才能选择到优质的产品,才能提供更为可靠的检验数据。

为确保临床检测的长期准确性,克服某些甲胎蛋白试剂盒精密度较差的现状,各实验室必须加强室内质控[7]。实验室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绘制质控图,建立一系列甲胎蛋白检测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实验室管理,发现并找出试验失控的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并保证出具数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8]。

[1]TaketaK.Alpha-Fetoproteininthe1990sIn:SellSSSerologicalcancermarkers[M].NewJersey:HumanaPress,1992:31-46.

[2]StuartKE,AnandAJ,JenkinsRL.HepatocellularCarcinomaintheUnitedStates[J].Cancer,1996,77(11):2217-2222.

[3]张春涛,黄颖,于婷,等.2009年度甲胎蛋白(AFP)体外诊断试剂抽验质量分析[J].中国药事,2010,24(8):809-811.

[4]徐伟文.体外诊断试剂研制常用技术指标之分析性能评估[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2(2):140-144.

[5]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生物制品规程[Z].2000-08-02.

[6]孙玉芬,秦国天.国产ELISA试剂盒批间变异的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3,19(7):908-909.

[7]张艳.做好室内质控[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0):243.

关键词:肝癌;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甲胎蛋白(AFP);诊断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valueoftumorspecificgrowthfactor(TSGF)combinedwithalphafetalprotein(AFP)testingindiagnosisoflivercancer.Methods48casesoflivercancerinourhospitalwereselectedastheresearchgroup,and48healthypersonswereselectedascontrolgroup,allsubjectsweretakenAFPandTSGFtesting,comparedthepositiverateoftestingandthelevelofTSGFandAFP.ResultsThelevelsofAFPandTSGFinstudygroupwe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in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

Keywords:Livercancer;Tumorspecificgrowthfactor(TSGF);Alphafetalprotein(AFP);Diagnosis

肝癌是目前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临床以原发性肝癌最为常见,原发性肝癌的预后不良,因此早期诊断对于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甲胎蛋白(AFP)是诊断原发性肝癌较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而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是恶性肿瘤共有物质[1]。为进一步探讨TSGF与AFP联合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本文将做如下研究: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5年8月间收治的48例肝癌患者最为研究组,所有患者均为原发性肝癌,经影像学检查、手术病理及肝穿刺活检证实。肝癌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55.7±2.6)岁,另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4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5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54.3±2.3)岁,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和年龄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检测方法两组研究对象均于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2mL,分离血清后检测TSGF和AFP水平。采用美国雅培公司i2000化学发光分析仪,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量,试剂盒由美国Biocheck公司提供,设定AFP≤20ug/ml为阴性,≥20ug/ml为阳性。选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TSGF水平,试剂盒由福建新大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设定TSGF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软件分析包,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

2.1TSGF和AFP检测水平如表1所示,研究组患者的TSGF和AF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TSGF和AFP检测肝癌阳性率如表2所示,AFP和TSGF诊断肝癌的阳性率分别为70.8%和66.7%,均明显低于联合检测的阳性率(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25,P

TSGF是肿瘤形成及生长时使肿瘤及周边血管增殖分泌的因子,为多种恶性肿瘤细胞共有,因此是诊断恶性肿瘤的重要检测指标。TSGF与肿瘤的发生及肿瘤血管增殖有关,与肝硬化等良性肝病引起的肝细胞损伤及肝内胶原纤维增殖无关,因此有助于鉴别肝脏肿瘤的良恶性[4]。本研究结果表明:肝癌患者的TSGF和AF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P

参考文献:

[1]段正军,徐杰,刘学梅.3项指标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10):972-973.

[2]陈坚强.原发性肝癌中AFP、TSGF和CEA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8):63-67.

【关键词】

甲胎蛋白异质体;肝癌;离心法

Thestudiesofalphafetoproteinisoformsusingwithcentrifugalcolumnmethodindiagnosisofhepatocelluarcarcinoma

XINGHuaiguang,LIJie,Hanshanle.DepartmentofRadioimmunoussay,LiaochengPeoplesHospital,Liaocheng252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linicalsignificanceofalphafetoproteinL3(AFPL3)withcentrifugalcolumnmethodinthediagnosisofhepatocelluarcarcinomaMethodsTheserumsamplesof121patientswith

elevatedAFPlevel(≥10ng/ml)weredetectedbychemiluminescenceimmunoassayforAFPandcentrifugalcolumnmethodforAFPL3,andtheclinicalvalueofAFPL3werestudiedinthedifferentiationdiagnosisofhepatocelluarcancerResultsThelevelofAFPL3(%)inserumofpatientswithhepatocellularcarcinoma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oseinthepatientswithotherliverdiseases(P

【Keywords】

Alphafetoproteinisoforms;Hepatocelluarcarcinoma;Centrifugation

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10种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约有25万人肝癌[1];肝癌发病之初较为隐匿,临床难以检出,临床诊断是一般多为晚期,治疗效果差,因此早期发现肝癌并且及时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5年存活率。近年随着影像学的发展,一部分体积小的肝癌患者得以及时发现,患者5年存活率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影像学技术检测用于诊断肝癌仍然受到很多的限制,使很多患者未能及时得到准确诊断,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甲胎蛋白(AFP)定量检测是目前早期发现肝癌的主要血清学标志物,但是其他一些疾病也可能引起甲胎蛋白的升高,特别是属于肝癌高危监测人群的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1,2]。因此寻找肝癌早期诊断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鉴别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采用亲和吸附离心管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甲胎蛋白异质体,并且对患者进行跟踪,探讨甲胎蛋白异质体检测用于鉴别肝癌的临床意义,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的均为甲胎蛋白阳性(AFP≥10ng/ml)的住院患者121例,男89例,女32例,年龄25~67岁,平均517岁。其中,肝癌患者58例,肝硬化患者32例,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31例。诊断标准为2000年中华医学会转染病与寄生虫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6]及卫生部医政司组织并由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与中国抗癌协会合编的《新编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中有关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所有标本温育分离血清后立即检测。

12试剂和方法甲胎蛋白异质体检测采用亲和吸附离心管法,试剂由北京热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甲胎蛋白检测采用化学发光法,仪器为美国贝克曼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DXI800型。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不同组别间AFPL3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

21甲胎蛋白(AFP)在肝癌与非肝癌患者中的分布

121份血清标本中,58份来自临床诊断为肝癌的患者,另外63份来自非肝癌患者,临床诊断为肝硬化或慢性肝炎患者。根据甲胎蛋白AFP的含量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400ng/ml组、200~400ng/ml组以及≤200ng/ml。在58份肝癌标本中有32份AFP≥400ng/ml,占5517%;

22AFPL3在良恶性肝脏疾病中的分布

以AFPL3(%)≥10%作为临界指标,肝癌及慢性肝炎、肝硬化标本AFPL3%测定结果见表2。58份肝癌标本中有56份测定结果为阳性,达7931%。63份非肝癌中5份阳性。而肝癌标本的AFPL3(%)分布明显不同于慢性肝炎、肝硬化标本,前者集中于AFPL3(%)≥10,后者集中于10以下,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AFP与AFPL3在肝癌诊断中的作用比较

当AFP设定为≥400ng/ml时,32例肝癌在此范围,其敏感性仅为5517%(32/58),其特异性为8571%(54/63),符合率7166%[(32+54)/121];

对于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10%,其敏感性为7931%(46/58),特异性为9206%(58/63)符合率8595%[(46+58)/121]。

以上数据显示,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的肝癌诊断符合率比单独检测甲胎蛋白明显提高,结果见表3。

甲胎蛋白AFP是肝癌重要的血清学指标。由于AFP也在肝细胞癌、胃癌、肺癌、胰腺癌、胆道肿瘤和肿瘤等的血清中出现,而15%~58%的慢性乙肝患者和1147%的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AFP会有所升高。因此在高危人群中,AFP作为肝癌诊断指标尚缺乏特异性[6]。

肝癌的早期诊断是基于对长期患有慢性肝脏疾病的高危人群的跟踪筛查,目前临床常通过腹部超声和血清AFP的检测来对肝癌进行早期筛查。有研究显示,血清AFP对肝癌的阳性预测值是32%,腹部超声的阳性预测值是54%。可以看出目前临床所用方法对肝癌的预测率不足。

而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对于肝癌的预测已经是公认非常有效的一个指标,研究报道敏感性可以达到94%。AFPL3的检测能够在慢性乙肝患者和肝硬化等高危人群中发现直径

目前AFPL3检测常用的方法有植物凝集素免疫交叉电泳技术,该方法技术要求高、操作繁琐、试剂昂贵,限制了AFPL3检测在临床的应用。美国FDA于2005年批准检测该指标应用于肝癌诊断,并把甲胎蛋白AFPL3诊断肝癌的阳性界定值为10%。如果患者血清中总AFP只有轻微的升高而AFPL3所占的比例超过10%,这就提示肝癌发生的可能性很大[8]。

本研究采用亲和吸附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原理为采用亲和离心柱技术分离出甲胎蛋白异质体,然后再定量测定样本中甲胎蛋白和甲胎蛋白异质体的含量,两者相比较即可得到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异质体的比例,用于诊断肝癌,临床应用很方便。

本研究中,尚有12例肝癌患者血清AFPL3%

总之,对肝癌的准确诊断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前提。研究利用亲和离心柱法检测AFPL3,操作简便,节约成本,用于肝癌诊断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如与AFP联合使用,做为肝癌筛查的联合试验指标,应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殷正丰甲胎蛋白异质体作为肝癌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实用肿瘤杂志,2004,19(1):14.

[2]沈铮,沈霞甲胎蛋白及其异质体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0,15(6):361366.

[3]LiD,MalloryTAFPL3:anewgenerationoftumormarkerforhepatocellularcarcinomaClinChimActa,2001,313(1):1519.

[4]青柳璺肿瘤标志物的临床诊断意义及展望―甲胎蛋白(AFP)L3组分日本医学介绍,2005,26:4950.

[5]HuKQ,KyuloNLClinicalsignificanceofelevatedalphafetoprotein(AFP)inpatientswithchronichepatitisC,butnothepatocellularcarcinomaAmJGastroenterol,2004,99(5):860865.

[6]游绍莉,辛绍杰.229例甲胎蛋白明显升高肝病患者的临床分析.实用预防医学,2006,13(6):16131614.

【关键词】甲胎蛋白类;化学发光测定法;定量分析

【Keywords】alphafetoproteins;chemiluminescentmeasurements;quantitativeanalysis

0引言

甲胎蛋白(AFP)为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之一.是目前最好的可实际用于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指标,可在症状出现前6~12mo作出诊断.其他一些转移性肝癌及肝外肿瘤如肿瘤,卵巢肿瘤,胃癌,胰腺癌,结肠癌,支气管癌,肾癌,乳腺癌和白血病等血液中的AFP也可增高.AFP属糖蛋白,分子量70000,含糖40g/L,正常人血清AFP含量在2~8μg/L之间,AFP正常值一般低于25μg/L;本文根据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原理建立并研制了甲胎蛋白化学发光定量测定试剂盒,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抗AFP单抗腹水购自OEM公司;AFP多克隆抗体为自制;AFP纯品抗原购自Fitzgeral公司;碱性磷酸酶(ALP)由华美生物工程公司提供;化学发光底物CSPD及增强剂购自PE公司;过碘酸钠(NaIO4)、硼氢化钠(NaBH4)、乙二醇、2,4二硝基氟苯(DNFB)均购自Sigma;SephadexG200凝胶柱层析购自LKB公司,DE52离子交换柱购自Sigma,聚苯乙烯塑料白色不透明微孔板购自深圳金灿华;luminescent化学发光仪(芬兰雷勃);洗板机(BioRad);AFP国家标准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标本均为血清,清亮无溶血,-20℃冻存.分别为健康体检门诊的成年男性200份,成年女性(非妊娠女性)200份,青少年200份,老年人标本200份,其中男女比例为1∶1;临床标本100份是陕西省人民医院放免科采集的肿瘤或疑似患者血清.

1.2.1AFP单克隆抗体的纯化抗AFP单抗腹水用500g/L的饱和硫酸铵沉淀,再溶解透析后DE52换柱纯化,分部收集,测定蛋白浓度.蛋白浓度应在4~10g/L之间,无菌过滤,加1g/LNaN3后分装.-20℃存放.

1.2.2AFP多抗血清制备与纯化纯品AFP免疫健康雄性山羊,首次剂量0.5mg/只.4wk后加强免疫,剂量减半,共加强免疫3次.耳静脉采血测定效价,双扩散效价>1∶128的羊,进行心脏采血,分离血清,羊抗AFP血清按照1.3.1方法进行纯化.

1.2.3碱性磷酸酶标记抗体的制备采用改良过碘酸钠乙二醇法进行标记[1],将获得的IgGALP用含100g/L小牛血清的0.05mol/L(pH7.6)TBS缓冲液按1∶1000稀释成工作液,保存于-20℃.

1.2.5化学发光系统的优化[2-3]由SapphireII不同浓度的增强剂和CSPD组成底物工作液,进行化学发光值(RLU)测定,进行底物工作液的优化.

1.2.6固相化抗体微孔板的制备[4]将抗AFP单抗用0.05mol/L碳酸盐缓冲液(pH9.6)稀释成1.0,2.0,5.0,7.0,10.0,15.0μg/mL的包被浓度,按100μL/孔的量加入包被板中,37℃包被2h,再用含10g/L酪蛋白的0.01mol/LPBS(pH7.4)37℃封闭2h后晾干备用,确定包被选择最佳包被抗体工作浓度.

1.2.7正常人参考血清的确定用优化好的AFP化学发光定量试剂对800份健康人标本进行浓度测定,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x+2S,确定正常血清参考范围.

1.2.8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样品或标准品于相应孔分别加25μL后,每孔再各加抗AFPALP75μL,在震荡器上混匀1min,置37℃恒温反应60min.洗掉游离成分,加入底物工作液50μL,ALP催化底物脱磷酸酯,并发出463nm的可见光,第10min后测定各加样品孔的发光值RLU,并将数据用化学发光检测仪定量软件LuminoskanAscentversion2.4.1软件进行定量分析.

2.1底物工作液的优化CSPD浓度为0.8,0.4,0.2,0.1mmol/L,SapphireII浓度为2.0,1.0,0.5,0.25g/L,分别用碱性磷酸酶1∶1000,1∶10000在5,10min进行化学发光测定,记录不同增强剂和CSPD浓度的发光值,分别做出CSPD浓度RLU的曲线和SapphireIIRLU的曲线(图1).

分析上述数据可得出以下结论CSPD在0.4mmol/L以下时,RLU随CSPD浓度的变化而成比例变化,在0.4mmol/L时达到平台,可能是底物浓度在0.4mmol/L时使酶达到饱和.增强剂SapphireII浓度对RLU的变化较复杂,在0.5~1g/L时达到最大RLU,以后随着增强剂浓度的增加RLU反而下降.确定底物工作液配制的浓度为:0.4mmol/L的CSPD,增强剂SapphireII浓度为1.0g/L.

2.2包被抗体浓度和酶标记抗体浓度的确定根据不同包被抗体浓度测定定量标准品的发光值,分别做出不同浓度包被抗体RLU的曲线(图2).包被浓度低时试剂的整体发光值也低,随着包被浓度的升高发光值也相应升高,在5.0μg/mL时,发光值达到一个平台期(此时灵敏度达到一个平台期),选择标准曲线接近于直线时的包被浓度(5μg/mL)为最佳.

2.3最低检出量平行测定20孔零值校准品血清,计算零值校准品RLU平均值(x)及标准差(S),以x+2S为测定值代入标准曲线方程中,求出其对应的浓度值,所对应的浓度值即为最低检出量为2.0ng/mL.

2.4特异性检测分别测定与CEA(3μg/mL)、铁蛋白(10μg/mL)、人血清蛋白(200g/L)、人丙种球蛋白(200g/L)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0.15%,≤0.04%,≤2.5×10-8,≤1.03×10-8.

2.5精密度测定AFP浓度为48.8~73.2ng/mL的质控血清,重复检测3次,每次重复20孔,进行精密度测定,计算批内、批间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6.7%,7.7%.

2.6正常人参考血清的确定对800份健康人血清检测进行统计,其中有95.4%的小于8.0ng/mL,正常浓度只有上限而无下限,上限浓度去除5%的不可信区间,同时参考放免检测结果和目前公认的正常值范围,本检测方法的正常人血清应小于25ng/mL.

2.7准确度取3份临床样本分别加入5ng/mL,20ng/mL,50ng/mL浓度的血清样品测试样品的加入回收率,对3份临床样本分别进行90%,60%,30%稀释计算稀释回收率,结果显示:加入平均回收率为98.6%,平均稀释回收率为102.3%.

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敏感性、特异性、线性范围、精密度、回收率均能满足常规临床检测要求,其采用的是开放式反应系统,因此可与大多数的化学发光检测仪器配套使用,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巴德年.当代免疫学技术与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927-948.

[2]尹东光,贺佑丰,刘一兵,等.几种主要化学发光物质的发光性能及其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体系[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2,9(4):225-229.

[3]贺艳峰,张家明,郭小英,等.化学发光法检测肿瘤标志物[J].化学通报,2005,68:135-146.

[4]LinJ,YanF,JuH.Noncompetitiveenzymeimmunoassayforalphafetoproteinusingflowinjectionchemiluminescence[J].ApplBiochemBiotechnol,2004,117(2):93-102.

[5]JosefinaMB,NeusGR.EvaluationofCibaCorningACS:180TMAutomatedImmunoassaySystem[J].ClinChem,1994,40(3):407-410.

[6]LinJ,YanF,HuX,etal.ChemiluminescentimmunosensorforCA199basedonantigenimmobilizationonacrosslinkedchitosanmembrane[J].ImmunolMethod,2004,291(12):165-174.

【关键词】异常凝血酶原;甲胎蛋白;肝细胞癌;诊断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4.028

原发性肝细胞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三位[1,2]。因此如何有效筛查和鉴别原发性肝细胞癌一直是临床研究和工作的重点。由此,本文通过对抚顺矿务局总医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肝脏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异常凝血酶原联合甲胎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抚顺矿务局总医院普外科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肝脏肿瘤患者87例。年龄28~84岁,平均年龄(61.1±13.8)岁,其中男56例,女31例。

1.2纳入标准本研究肝脏肿瘤患者的纳入标准主要包括:①本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肝脏肿瘤患者;②所有患者既往均未发现其他肿瘤病史;③所有患者均手术切除肝脏肿瘤。

1.3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肝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异常凝血酶原和甲胎蛋白联合诊断的效能,与单独诊断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对两种检查结果的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P

2.1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87例患者依据最终肝脏病理结果为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63例,非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24例。取异常凝血酶原≥40AU/L为阳性,甲胎蛋白≥20μg/L为阳性,甲胎蛋白(+)常凝血酶原(+)患者45例,甲胎蛋白(-)异常凝血酶原(-)患者24例,甲胎蛋白(+)异常凝血酶原(-)患者7例,甲胎蛋白(-)异常凝血酶原(+)患者11例。

2.2联合诊断的效能以异常凝血酶原或甲胎蛋白阳性为联合诊断(并联),以异常凝血酶原和甲胎蛋白阳性为联合诊断(串联)。联合诊断(并联)的敏感度为87.3%,联合诊断(串联)特异度为83.3%,均高于单独诊断的敏感度(77.8%、74.6%)和特异度(70.8%、79.2%)(P

甲胎蛋白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肝癌筛查和鉴别的血清学标志物,但其敏感度较低,尤其是当其为阴性时容易导致肝癌的漏诊,约30%~40%的患者呈假阴性,而在部分肝硬化和慢性肝病患者中甲胎蛋白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3-8]。席强等[3]研究表明,甲胎蛋白单独用于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时的敏感度为68%,对于小肝癌的敏感度为62%,对于TNM分期为Ⅰ期患者的敏感度为65%。由此可见甲胎蛋白单独用于原发性肝细胞癌尤其是早期小肝癌的诊断时具有一定局限性[9-13]。而异常凝血酶原的发现,尤其是两者联合诊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极大地减少漏诊和误诊发生率[14-16]。纪文斌

等[5]研究表明,异常凝血酶原联合甲胎蛋白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敏感度为79.6%,特异度为81.4%,明显优于单独诊断(P

综上所述,异常凝血酶原和甲胎蛋白均可作为原发性肝细胞癌鉴别诊断的血清学指标,两者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减少漏诊和误诊发生率。

[1]赵海珍,其其格.207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临床分析.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15,7(3):89-91.

[2]左铎,罗艺,郭华,等.联合检测血清miR-125b和AFP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中国肿瘤临床,2014,41(10):662-666.

[3]席强,孙桂荣,丛培珊,等.血清异常凝血酶原和甲胎蛋白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12):928-932.

[4]黄娅,张凤美,范志娟,等.甲胎蛋白、异常凝血酶原联合检测在肝细胞肝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5):882-885.

[5]纪文斌,肖年军,罗英,等.甲胎蛋白与异常凝血酶原在鉴别诊断肝细胞癌中的价值.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6,22(3):145-149.

[6]赵运胜,王猛,李军良,等.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异常凝血酶原、磷脂酰基醇蛋白聚糖-3和甲胎蛋白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2):3730-3733.

[7]邝妙欢,欧阳文婷,林建华,等.甲胎蛋白异质体3、异常凝血酶原、甲胎蛋白检测肝细胞癌的对照研究.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0,4(4):12-15.

[8]林莺莺,陈燕,陈岩松,等.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检测在肝细胞癌中的临床价值.现代免疫学,2015(4):328-333.

[9]邱春红.联合检测AFP、SCCA与APT在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右江医学,2010,38(3):287-288.

[10]席强.血清PIVKA-Ⅱ和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疗价值.青岛大学,2015.

[11]杨贵敏,杨运强,赵运胜.血清异常凝血酶原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联合甲胎蛋白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山西医药杂志,2013,42(13):783-785.

[12]郑海伦,赵睿,李大鹏,等.肿瘤标志物DCP和AFP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29-31.

[13]濮珏彪,王学锋,彭奕冰.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检验医学,2014,29(3):270-273.

[14]黄述婧,姜菲菲,王颖,等.AFP与PIVKA-Ⅱ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6,23(10):1134-1138.

原发性肝癌为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列第三位,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血清学检测结合影像学检查,使肝癌在亚临床期(还没有出现症状)即可做出诊断,从而明显提高了肝癌的远期疗效。目前,医院常用的诊断肝癌的血清指标有以下几种:

甲胎蛋白(AFP)

甲胎蛋白是1956年在胎儿血清中发现的一种胚胎专一性甲种球蛋白,1964年有人在肝癌患者血清中测得它。

参考值:<20微克/升(μg/L)。

临床意义:正常情况下,这种存在于胚胎早期血清中的甲胎蛋白在出生后即迅速消失,如重现于成人血清中,则提示有肝癌的可能。另外,在生殖腺胚胎瘤和少数转移性肿瘤如胃癌,以及在孕妇、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可呈假阳性,但升高不如肝癌明显。甲胎蛋白现已广泛用于肝细胞癌的普查、诊断、判断治疗效果、预测复发。普查中阳性可早于症状出现8~11个月。肝细胞癌患者的甲胎蛋白阳性率为70%~90%。

甲胎蛋白>500微克/升(μg/L)持续1个月,或>200微克/升(μg/L)持续2个月而无肝病活动证据,并排除了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瘤者,应高度怀疑肝癌。通常甲胎蛋白浓度与肿瘤的大小有关联,但个体差异较大。

20%~45%的活动性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甲胎蛋白呈低浓度阳性,一般不超过200微克/升(μg/L),常先有血清谷丙转氨酶明显增高,甲胎蛋白与此同时升高,在1~2个月内,随病情好转、血清谷丙转氨酶下降而下降。但甲胎蛋白低浓度阳性持续达2个月或以上,而且血清谷丙转氨酶已正常,这时应高度警惕亚临床肝癌的存在。

甲胎蛋白对肝细胞癌的临床价值可以归纳为:①是一种仅次于病理检查的诊断方法;②为目前最好的早期诊断方法之一,可在临床症状出现前8~11个月做出诊断;③为反映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的敏感指标;④有助于检出亚临床期、复发性与转移性肝癌。

高尔基体跨膜糖蛋白73(GP73)

参考值:1.2(0.9-1.7)相对单位

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GGT2)

定性:阴性

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在电泳时分出9-13条区带,其中Ⅱ带是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条带。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对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诊断的阳性率可达90%,特异性达97.1%,非癌性肝病和肝外疾病患者的阳性率小于5%。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与甲胎蛋白浓度无关,在甲胎蛋白低浓度和假阴性肝癌患者中,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的阳性率也较高。

血清岩藻糖苷酶(AFU)

参考值:3.5~10.3单位/升(U/L)。

【关键词】微量离心柱法;甲胎蛋白异质体;临床应用

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选取某医院2011年6至2012年10月期间,包括体检、门诊及住院患者在内共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46例,女性54例;年龄分布在18-79岁之间,平均50.2岁。从病情来看,罹患肝癌的有80例(HCC组),肝硬化66例(肝硬化组),慢性肝炎54例(慢性肝炎组)。此次研究选取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诊断标准全部符合HCC诊断标准。

1.2试剂与仪器AFP、AFP-L3检测采用郑州安图化学生产的化学发光分析仪,其中AFP-L3分离采用先进的亲和离心管法,检测中所使用到的试剂盒产自北京热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检测过程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1.3方法要求患者禁食12小时后于次日一早空腹采集静脉血5ml,使用离心柱调节转速至3000r/min离心10分钟,使血清完全分离后,放入低温(-20℃)冰箱中冰冻保存。本研究使用北京热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离心柱采取微量离心柱法分离AFP-L3,离心柱内装有耦联凝集素微球,受检患者血样中含有肝癌细胞时,可以特异结合AFP-L3,当血清流过离心柱时,与LCA亲合力强的AFP-L3结合于柱中,这时候再把不结合的AFP清洗掉,再经过浸泡获得AFP-L3。最后使用郑州安图LUMO化学发光分析仪来检测血清中的AFP总量和AFP-L3的含量,再计算出AFP-L3在总AFP中占的比例,以AFP-L3%≥10%作为临床判断AFP-L3异常升高的标准数值。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中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用到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涉及到的组间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只要P

2.1原发性肝癌组、原发性肝癌(AFP<200ng/ml)、肝硬化、慢性肝炎患者AFP-L3(%)和χ±s测定,结果见表1。

2.2不同AFP浓度的原发性肝癌患者AFP-L3(%)测定结果见表2。

原发性肝癌(PHC)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极高,在所有的恶性肿瘤中居第三,仅次于胃癌和肺癌。全世界每年因罹患肝癌而致死的患者中,我国的肝癌患者近半数,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影响人民的健康。目前临床医学对于原发性肝癌还没有找到更好的预防、治疗方法,迄今为止,国内临床上仍然将AFP升高作为检测原发性肝癌最特异的指标,但有关临床数据显示,有的普通肝病患者的AFP有时候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升高现象[6]。这是因为肝细胞分裂生长时也会产生一定量的AFP,这对临床上以AFP变化来诊断原发性肝癌造成了干扰。加之有些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的AFP浓度本来就很低,单靠检测AFP很难与肝硬化、慢性肝炎等良性肝病区别。所以,与之相比较,AFP异质体检测的优越性就充分地体现出来。

本研究结果显示:以AFP-L3≥10%作为肝癌的诊断标准。原发性肝癌组AFP-L3检测的敏感性为87.5%、均值22.15%,与肝硬化组和慢性肝炎组的敏感性为25.8%、24.1%,均值10.13%、7.58%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尤其在甲胎蛋白低浓度肝癌(AFP

此次研究所使用的试剂与检测仪器均为国产,通过实践证明可以同样获得AFP-L3的组分,此检测方法简单易行,成本容易控制,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1]DebrugneENDelangheJR.Diagnosingandmonitoringhepatocellularcarcinomawithalpla-fetoprotein:newaspectsandapplications[J].climActa,2008,395(1-2):19-26.

[2]汤钊猷.现代肿瘤学[M].第2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553.

[3]孙艳虹,姜傥.肿瘤标志物在临床上的应用(上)[J].新医学,2008,39(2):121-123.

[4]郑小华,曹颖平.甲胎蛋白异质体的检测与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8,14(18):2808-2811.

[5]彭承宏,李松岗,刘颖斌,等.肝癌研究现状[J].肝胆外科杂志,2001,9(5):386-388.

[6]屠振兴,吴孟超,崔贞福.甲胎蛋白异质体对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的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85,4(6):193-196.

[7]郑颖,单晓洁,任茗睿,等.微量离心柱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意义[J].浙江实用医学,2009,14(1):3-4.

[8]胡敏华,陈燕,梁亚嘉,等.新微量离心柱法测定甲胎蛋白异质体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价值[J].福建医药杂志,2009,31(4):95-96.

[9]熊彪,蔡其浩,蒙凯.三项生化指标联合甲胎蛋白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研究[J].当代医学,2008,14(14):37-38.

[10]PurvesLR,MerweVE,BesohnL,etal.VariantsofAfetorotein.Lancet,1970,2:460.

[11]ShirakiK,TakseK,TamedaY.A.Clincialstudyoflectinreactivealpha-fetoproteinasanearlyindicaterofhepatocellularcarcinomainthefellowupofcirrhoticpatients.Hepatology,1995,22:802.

[12]屠振兴,殷正丰,崔贞福.甲胎蛋白异质体预测肝癌发生的临床价值.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1,12:417.

[13]蔡志昌,沈霞.AFP异质体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中国实验诊断学,2001,5:189-190.

慢性重型肝炎(chronicserioushepatitis,CSH)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重型肝炎发病率高、病死率高、预后差[1]。我们通过对8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了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各项生化指标与预后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2009年6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慢性重型肝炎患者88例。其中男68例,女20例,年龄22-70岁,平均43.5岁。HBV感染69例,HCV感染5例,重叠感染6例,药物损伤3例,酗酒5例。88例患者经治疗后死亡35例(死亡组),存活53例(存活组)。另取90例健康体检人群做对照组,其中男65例,女25例,年龄22-70岁。

1.2仪器与试剂采用普朗PUZS-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患者血清生化指标。试剂由(济南汉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

1.3方法所有患者入院时检测总胆红素(TBTL)、甲胎蛋白(AFP)、清蛋白(A)、尿素氮(BUN)、肌酐(Cr)和胆碱酯酶(CHE)。患者早晨空腹采集静脉血。总胆红素(TBTL)采用重氮法,甲胎蛋白(AF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清蛋白(A)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尿素氮(BUN)、肌酐(Cr)用化学比色法,胆碱酯酶(CHE)用速率法。

1.4统计学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χ±s表示,采用t检验,两组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2.1慢CSH患者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死亡组患者总胆红素(TBTL)、肌酐(Cr)、尿素氮(BUN)高于存活组,且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

*与存活组和对照组相比,P

2.2胆酶分离者与预后的关系8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合并胆酶分离者56例,存活31例,死亡25例,死亡率44.6%;32例未合并胆酶分离的患者,存活22例,死亡10例,死亡率31.2%,两组患者死亡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总胆红素(TBTL)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肝脏疾病,当肝脏发生炎症、坏死、中毒等损害时均可以胆红素升高。本研究显示,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死亡组总胆红素(TBTL)水平高于存活组,说明TBIL的水平可反映CSH的预后[2]。

临床上检测肌酐(Cr)、尿素氮(BUN)是常用的了解肾功能的主要方法之一。肌酐是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在肾小管内很少吸收,每日体内产生的肌酐,几乎全部随尿排出,一般不受尿量影响。肾功能不全时,肌酐在体内蓄积成为对人体有害的毒素。尿素氮是人体蛋白质代谢的主要终末产物。和肌酐一样,在肾功能发生损害时,尿素氮升高。本研究显示,死亡组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高于存活组,说明随着患者肝功能的衰竭,肾功能也受到影响,肝肾综合症发生率明显升高[3]。

清蛋白是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肝硬变合并腹水及其他肝功能严重损害(如急性肝坏死、中毒性肝炎等)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糖尿病、严重出血肾病综合征等均可导致清蛋白降低。本研究显示,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清蛋白明显降低,说明患者消化道功能障碍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出现清蛋白降低,易引起感染而致病情恶化[4,5]。

胆碱酯酶(CHE)是一类糖蛋白,以多种同功酶形式存在于体内在临床中。测定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是协助诊断和评估肝实质细胞损害的重要手段。患者肝脏组织遭到破坏时,影响肝细胞合成胆碱酯酶。本研究显示,死亡组患者的胆碱酯酶(CHE)水平低于存活组[8]。

参考文献

[1]HadaT,KondoM,YasukawaK,etal.DiscriminationoflivercirrhosisfromchronichepatitisbymeasuringtheratioofAleuriaaurantialectinreactiveserumcholinesterasetoimmunoreactiveprotein[J].ClinChimActa,1999,281(1-2):37.

[2]GeorgejM,Webster,StephanieR.IncubationphaseofacutehepatitisBinmandynamicofcelularimmunemechanisms[J].Hepatology,2000,32(5):1117-1124.

[3]YuenMF,SablonE,HuiCK,etal.Pro9gnosticfactorsinsevereexacerbationofchronichepatitisB[J].clinInfectDis,2003,36(8):979-984.

[4]唐中权,郭静雯.重型肝炎的生化指标及治疗方案对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5,2(11):1020-1021.

[5]YangSS,ChengKS,LaiYC,etal.Decreasingserumalpha-fetioroteinlevelsinpredictingpoorprognosisofacutehepaticfailureinpatientswithchronichepatmsB[J].JGastroenterol,2002,37(8):626.

[6]陈美鸿,林庆东,吴多荣.血液淋巴细胞计数、HBV-DNA载量、血清总胆固醇对重型肝炎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价值[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6,18(3):166-168.

[7]ChoiJ,OhJH.Mechanismsofliverinjury.Ⅲ.OxidativestressinthepathogenesisofhepatitisCvirus[J].AmJPhysiolGastrointestLiverPhysiol,2006,290(5):847-851.

谈起癌症,不少人会有“谈虎色变”之感。然而,癌症常是具有较强恶变倾向的非癌疾病的发展结果。这些病变在医学上称为癌前期病变。如果能阻断癌前期病变的发展,无疑可以降低癌症的发生率。因此,防治癌前期病变系当前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中医治疗癌前期病变有特色、有疗效。

食管癌为常见癌症,在我国北方发病率较高,好发于中老年。其典型表现为吞咽困难,系食管肿瘤肿大而导致食管腔狭窄所致,而早期病变常无此症状。我国学者在食管癌高发区开展普查工作,发现食管上皮细胞增生特别是重度增生者,6年后约有1/4人发展为食管癌。因此,将食管上皮细胞重度增生列为食管癌癌前期病变。调查表明,在食管上皮细胞重度增生人群中,一半以上有头昏目眩,耳鸣耳聋,口咽发干,腰酸膝软,烦热盗汗等不适。这些症状,按中医理论分析,为肝肾阴虚的表现。于是,应用具有滋补肝肾作用的中成药六味地黄丸治疗,1年后正常或好转者达85%。可见,六味地黄丸对食管上皮细胞增生确有明显疗效,对于预防食管癌的发生有一定价值。

乳腺囊性增生病,多见于中年妇女。在乳腺内可摸到大小不一的硬结肿块,主要为乳腺上皮细胞增生的结果,可演变为乳癌。治愈乳腺增生病可以降低乳癌发生。这个病中医称为“乳癖”,认为是因肝郁气滞,血液瘀阻而发病。应用中药柴胡、当归、娑罗子、路路通、川楝子、王不留行、桃仁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可使肿块软化消散。

一、什么是羊水检查

羊水是胎儿生长和发育的环境。胎儿在母体子宫内,漂浮于羊水中,许多生命代谢活动通过羊水进行,因此,检查羊水和羊水中胎儿脱落细胞,即能反应胎儿的生理和病理情况。自从1967年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地应用羊膜穿刺术,从羊水脱落细胞中查出染色体异常疾病以来,羊水检查技术有了广泛而深入的发展。

羊水检查多在孕妇妊娠16~20周期间进行,通过羊膜穿刺术,采取羊水进行检查,检查项目包括细胞培养、性染色质鉴定、染色体核型分析、羊水甲胎蛋白测定、羊水生化检查等,以确定胎儿成熟程度和健康状况,诊断胎儿是否异常或患有某些遗传病。孕妇在进行羊水检查前,往往先通过遗传咨询,估计胎儿有可能异常时方才进行。

二、羊水检查能诊断哪些疾病

羊水检查是胎儿产前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能诊断下列疾病。

1,先天性畸形。测定羊水中的甲胎蛋白。可知道胎儿是否畸形。甲胎蛋白是胎儿期一种特有的蛋白质,有些先天性畸形,可使羊水中甲胎蛋白含量大大增高。

2,先天性代谢缺陷。先天性代谢缺陷是指遗传性酶缺陷所导致的疾病。目前已发现各种先天性代谢缺陷有1000多种,这类疾病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为0.8%,其中80多种可以通过产前检查羊水中的酶而作出诊断。

3,染色体异常疾病。胎儿生活在羊水中。胎儿皮肤的上皮细胞,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道的细胞会脱落在羊水中,将这些细胞经培养等特殊处理,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能准确了解胎儿细胞染色体的数日和结构是否正常,诊断出染色体异常疾病。据调查,在每200个新生儿中,就有一个染色体异常病儿。

4,伴性遗传病。伴性遗传病与性别有关,通过对羊水检查,可测定胎儿性别,并可间接诊断伴性遗传病,从而防止此类遗传病患儿出生。如血友病等伴性遗传病,如果母亲家族中患有这种病。男孩患病的机率大大高于女孩,则应保留女胎,流产男胎。如果父亲家族中有这种病,则女孩患病的危险大干男孩,应保留男胎,流产女胎。

三、哪些孕妇应进行羊水检查

羊水检查能诊断出多种胎儿畸形和疾病,但并不适用于所有可疑有异常胎儿的孕妇,现在一般认为,以下几类孕妇须做羊水检查。

1,曾经生育过无脑儿、脊椎裂,或其他神经管畸形儿的孕妇,这类孕妇下一胎出生患儿的可能性为5%。

2,已生育过先天性代谢缺陷儿的孕妇,再次生育时,后代患同样疾病的危险高达25%。

3,生育过染色体异常患儿的孕妇,这些孕妇不论年龄大小,其下一胎出生同样患儿的危险较高。

4,有伴性遗传病家族史的孕妇。通过预测胎儿性别,可防止严重的伴性遗传病患儿出生。

5,年龄在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随着孕妇年龄增加,生育染色体异常患儿,如先天愚型等的相对危险性增加。

THE END
1.统计基础知识与实务试题4、该地面工程在哪个部位需进行哪种项目的安全、功能检测? 5、为了提高工程质量采用何种统计方法来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需要重点改进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为什么? 解:1.该楼地面工程属于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分部工程、地面子分部工程、水泥砂浆面层分项工程。 https://mip.oh100.com/a/201207/111445_2.html
2.1.1标准讲解第一章:ISO9001标准理解ISO9000咨询师培训班当组织的程序较多时,往往将采用表2的分层方法将具体作业操作文件及表格从程序中分 离出来。 1.3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质量方针是指导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 (GB/T19000-2000 idt ISO9000:2000 3.2.4) 质量目标是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GB/T19000-2000 idt ISO9000:2000http://www.eduiso.com/school/116.html
3.前端面试题之Html· JSON相对于XML来讲,数据的体积小,传递的速度更快些 · JSON与JavaScript的交互更加方便,更容易解析处理,更好的数据交互 · XML对数据描述性比较好; · JSON的速度要远远快于XML 15.清楚浮动的方法?(多次出现在面试题) 1.父级div定义 height 原理:父级div手动定义height,就解决了父级div无法自动获取到高度https://www.jianshu.com/p/46644d0d3edf
4.第四版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描述统计;它研究的是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推断统计;它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1.3统计学的类型和不同类型的特点统计数据;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定性数据)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https://m.360docs.net/doc/f12794345.html
5.防御保护内容安全深度数据流检测技术DFI — 深度流检测技术—一种基于流量行为的应用识别技术。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判断P2P流 量。 结论: 1,DFI仅对流量进行分析,所以,只能对应用类型进行笼统的分类,无法识别出具体的应 用;DPI进行检测会更加精细和精准; 2,如果数据包进行加密传输,则采用DPI方式将不能识别具体的应用,除非有解密手段;但 https://blog.csdn.net/Karka_/article/details/137709768
6.综述掌握GIS分析的6个先进技术和技巧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半变异函数建模 为了执行克里金法,分析师进行半变异函数建模, 该模型描述了数据的空间变异性。 各种半变异函数模型(例如球形、指数和高斯)用于捕获不同类型的空间依赖性。 高级用户可以应用交叉验证或似然函数等地质统计工具来识别最适合的模型。 各向异性克里金法 在空间变异性随方向变化的情况下, 采用各向异性克里金https://www.osgeo.cn/post/10ca2
7.ICH指导原则S5(R2)药物生殖毒性和雄性生育力毒性的检测可用于药品与化学物潜在生殖毒性检测的方法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叠的。作为应用更丰富的方法学以有效进行检测时的第一步,本指导原则试图根据目前常用的检测化合物的研究设计来综合出一套策略,其应鼓励评价化学物对子代发育的安全性。现已认知,在明确界定的动物生殖阶段给药可更好地反映药品在人体的暴露情况,更具体地确定https://db.ouryao.com/ich/content.php?lang=cn&id=55
8.命名实体识别(NER)全解析基于规则的方法多采用语言学专家手工构造规则模板,选用特征包括统计信息、标点符号、关键字、指示词和方向词、位置词(如尾字)、中心词等方法,以模式和字符串相匹配为主要手段,这类系统大多依赖于知识库和词典的建立。 基于规则和词典的方法是命名实体识别中最早使用的方法,它们依赖于手工规则的系统, 都使用命名实体库https://www.pianshen.com/article/874512843/
9.ObjectDetectionin20Years:ASurvey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本文从目标检测技术发展的角度,对近四分之一世纪(20世纪90年代至2019年)的400余篇论文进行了广泛的回顾。本文涵盖了许多主题,包括历史上的里程碑检测器、检测数据集、度量、检测系统的基本构件、加速技术以及最新的检测方法。本文还综述了行人检测、人脸检测、文本检测等重要的检测应用,并对其面临的挑战以及近年来的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513407
10.佳学基因检测人体细胞年轻态的基因检测与评价方法【佳学基因检测】人体细胞年轻态的基因检测与评价方法 端粒基因检测导读: 端粒缩短是生物衰老的一个众所周知的生物标志物。佳学基因对测量端粒长度的方法进行的一项比较研究发现,使https://www.jiaxuejiyin.com/plus/view.php?aid=39594
11.学术论文范例就学校体育工作而言,我们所接触到的课题研究就属于理科性论文,而我们平时通过文献资料法,结合工作实践所写的论文大部分都属于文科性论文(从本次上交的省市级参评论文就可反映出来)。所采取的科研方法一般有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访问法、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等等。 https://www.unjs.com/lunwen/f/20220923130709_5645602.html
12.生物类似药药学质量相似性评价中的统计学分析方法检测资讯2017年,美国FDA发布指导原则草案[5],提出应采用风险评估工具,评估产品质量属性对临床的潜在影响,并将质量属性分为三个级别,临床相关性最强风险最高的质量属性为第一级(Tier 1,通常是生物学活性方法),风险更低的为第二级(Tier 2),风险最低的为第三级(Tier 3),并且给出了每个级别所推荐使用的统计学分析工具,http://www.anytesting.com/news/1945690.html
13.2022年质量员装饰方向75、【判断题】力偶不可以用一个合力来平衡。( √ ) 76、【判断题】可以适应产品生产过程中及破坏性检测的要求的检测方法是随机抽样检测。( √ ) 77、【判断题】圆钢管是指截面为圆环的钢管材。( × ) 78、【判断题】作业施工井井深超过2500m时,蹾作业活动井架底座的井架基础应采用水泥基础。( √ ) https://zx.aqscydt.com/ITCATKOQ.html
14.学校食堂清洗消毒制度16篇(全文)1.2 方法 按照《食 (饮) 具消毒卫生标准》 (GB 14934-1994) 规定的方法对餐具进行检测[2]。采用由南宁中卫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出品的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 (25 cm2/张) , 每件样品内侧表面贴2张 (1份) 用无菌生理盐水润湿的纸片, 30 s后用无菌镊子取下, 放回无菌塑料袋内。将已采样的纸片置于37 ℃的细菌https://www.99xueshu.com/w/filebkmhsmgz.html
15.网络营销策划方案精选15篇对主要页面内容进行调整、排版进行优化,让内容更容易阅读。 三、网站推广 通过对网站进行综合的分析后,选择网络推广方法,在众多网络推广方法当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搜索引擎排名。因为其他的方法都是比较花钱而且效果短暂的,而搜索引擎排名做好以后,它可以长期为你带来高质量的流量。一个网站的流量80%都是由搜索引擎带来https://www.yuwenmi.com/fanwen/huodongfangan/4260280.html
16.信息安全知识竞赛试题2.为了防御网络监听,最常用的方法是 (B) A、采用物理传输(非网络) B、信息加密 C、无线网 D、使用专线传输 3.向有限的空间输入超长的字符串是哪一种攻击手段?(A) A、缓冲区溢出; B、网络监听 ;C、拒绝服务 D、IP欺骗 4.主要用于加密机制的协议是(D) https://www.jssc.edu.cn/netcenter/_t173/2013/0605/c195a24082/page.psp
17.2014年心理学考研真题参考答案及解析【勤思解析】D,退出是当人们认为没有必要挽回这种关系的时候会采用的一种主动的破坏性的策略。表达是一种主动的建设性的策略;忽视是很多男性会采用的一种消极策略;忠诚表现为被动地去弥补出现的裂痕。 14. 下列情绪理论中,强调对生理唤醒进行认知解释的是 https://edu.sina.cn/kaoyan/fxzn/2014-01-08/detail-iavxeafr9388049.d.html
18.会计电算化计算机病毒的检测方法通常有两种: (1)人工检测。人工检测是指通过一些软件工具进行病毒检测。这种方法需要检测者熟悉机器指令和操作系统,因而不易普及。 (2)自动检测。自动检测是指通过一些诊断软件来判断一个系统或一个软件是否有计算机病毒。自动检测比较简单,一般用户都可以进行。 http://www.njccc.cn/layout/Detailedwx.asp?Numbered=2459
19.医患双方对医患沟通的认知差异研究(精选9篇)1.3 统学方法 运用Excel录入调查表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然后输入SPSS 19.0软件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学生对教程的特点和应用评价 医学生在对教程特点的评价方面,大部分医学生认为教程的内容很丰富、版面设计合理、实用性较好,但建议教程语言形https://biyelunwen.yjbys.com/fanwen/yixue/630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