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如何学习——学习科学(015):知识分类(一)
熟悉了解知识的分类,也是学会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熟悉和掌握“知识”分类对教育、个人发展、知识管理与创新均有重要作用。在教育领域,它助力教师优化教学设计与评估,实现因材施教;对学习者个人而言,能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批判性与创造性思维。在知识管理方面,便于构建、更新知识体系,促进跨领域知识融合与创新思维培养,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以下是根据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修订的二维框架所讨论的“知识”分类:
一、事实性知识(FactualKnowledge)
这是最基本的知识类型,包括具体的事实、数据、信息和描述。事实性知识是在学习过程中首先接触的知识,它为理解更复杂的概念和原理提供了基础。例如,关于封建制度的事实性知识包括封建制度的定义、起源、特点等。
二、概念性知识(ConceptualKnowledge)
这种知识类型涉及对概念、类别、原理、理论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理解。概念性知识要求能够将事实性知识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并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例如,理解封建制度的概念性知识需要将封建制度与采邑制相结合,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对封建制度进行延展。
三、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Knowledge)
程序性知识是指对于如何执行任务、解决问题和进行决策的理解和应用。这种知识类型强调的是技能和过程,包括算法、策略、方法和技巧等。例如,数学中的算法、长除法、短除法等都属于程序性知识。
四、元认知知识(MetacognitiveKnowledge)
接下来的几篇小文,我们分别对四类知识进行讨论学习。
本辑小文主要探究成人在职场上的学习。“学习”的能力于人类而言与生俱来,但各有差异,且差异不可谓不大,因而职场中学习“学习”这个事儿是客观必要的,所以本博主(自称为初级终身学习者)斗胆以“学习科学”的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来阐述我们职场人可以如何更好地学,期待与大家一起探究和学习,一起进步!
鉴于近10年来在研究学习和服务托幼行业,因此本辑小文涉及的例子或指向对象,大概率会是幼儿教师。但其他行业职场人员也是无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