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喀什技师学院助力技工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
中国交通在线新疆讯(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方礼王晓翠报道)近年来,喀什地区坚持就业导向,引导技工院校深入对接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和喀什“十大产业集群”,实现一县一技工学校全覆盖,全部开展学制教育和短期技能培训,不断提升技工院校办学水平。
喀什技师学院作为一所培养中、高级技工、预备技师层次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全日制公办技师学院,短短几年,实现由普通技工学校晋升为技师学院的“三级跳”,从在校生规模由不足千人发展到现在的万余人,学校占地面积由70多亩扩大到630.7亩,教职工队伍由100多人壮大到500余人……喀什技师学院用行动书写着新时代技工教育的新答卷。
坚守定位保持特色打造更具“喀什味道”的专业构建
在烹饪与营养健康学院(粤菜学院)的工作站内,学生们有条不紊地正在烹饪菜品,金华玉树鸡、蜜瓜咕噜肉、飞机鱼……一系列粤新融合菜品色香味俱全,给人以视觉和味觉的双重惊艳。
随着粤新两地交往互动日益密切,粤菜逐渐在喀什地区打开市场。从事餐饮行业的纳迪江·吐尔逊一直对粤菜很感兴趣,但以前却缺乏系统训练的机会。2023年8月,喀什技师学院组织26名餐饮从业者前往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粤菜学院,开展为期14天的培训,纳迪江·吐尔逊便是其中一员。不久后,他在喀什地区首届粤菜师傅职业技能竞赛粤点项目夺得二等奖,不仅如此,他的事迹还入选了2024年央视春晚特别节目。
烹饪与营养健康学院负责人介绍,烹饪专业主要侧重于挖掘喀什地区及新疆的特色餐饮资源,着力打造“喀什味道”(中式烹调)、“民族特色糕点”(中西式面点)等品牌,并借助广东援疆优势,组建粤菜专项班,将粤菜制作纳入学班制,常态化开展粤菜师傅培训和专项技能竞赛,为喀什地区培养一批本地少数民族粤菜师傅。
除了烹饪专业,喀什技师学院充分考量地区产业布局以及本地市场人才需求,设有汽车维修、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焊接加工、旅游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美容、美发、计算机网络应用、建筑施工等专业,并建设实训室198间,实训建筑面积86295.14平方米,可提供工位6828个,充分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产训结合以赛促训培养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服务于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建设,是技工教育的传统优势和鲜明特色。喀什技师学院在原有的教学架构上,进一步凝练办学特色,构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培养,培养造就更加符合社会和用工单位需求的新型产业技术工人和高新技能人才。
在2021年举办的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中,喀什技师学院学生古丽呀尔·艾孜提艾麦尔,荣获餐厅服务赛项学生组餐厅服务赛项铜牌,获得了破格留校任教的机会,现在她已是喀什技师学院旅游与管理服务学院的任教老师。
古丽呀尔·艾孜提艾麦尔的成长,只是喀什技师学院技工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该学院有自治区大师工作室2个、地区大师工作室11个,全国技术能手3人,“天山英才”新疆工匠6人,“天池英才”2人,设有电工电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9个自治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2个自治区职业技能竞赛集训基地。
喀什技师学院始终坚持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全面把握地区产业动态,全面深化产教融合体制机制改革,投入2.69亿元建设集产、教、研、训、赛于一体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基地启用后,喀什技师学院办学条件和办学规模得以优化重组、创新升级。如今,该学院正构建以产教融合基地为核心,本部校区为辅助的教学布局。
校企合作提质扩容打造更受社会认可的技工人才品牌
与地区产业布局相对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双制”办学模式,与广东各技师学院形成校校联盟,共享实习就业信息,并与世界五百强企业TCL空调和中山市甜美电器有限公司等进行合作。喀什技师学院始终坚持就业导向,为学院学生提供优质的实习就业岗位。
目前,喀什技师学院与喀什广建、中石油销售新疆分公司喀什新捷燃气公司、新疆中科跃维科技有限公司等75家大型龙头企业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并建立校外实习基地186家,毕业生稳定就业率达98%以上。
对于已经就业的学生,喀什技师学院严格落实对从岗位选择、企业审批报备、专题教育、签订三方协议、跟踪管理以及考核评价等环节全过程的基本要求。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喀什实践的进程中,当地需要大批的高技能人才和一流的产业技术工人,也就更加需要规模化、专业化的教育和培养平台,技工院校无疑是规模化、专业化培养一流产业技术工人和高技能人才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喀什技师学院援疆院长曹勇说。
据曹勇介绍,2024年,喀什技师学院学生招生情况不同于往年,只招收高级工及预备技师班学员,超额完成本年度3480人的招生任务。同时,该学院突破往年只面向疆内招生的限制,改为面向全国招生,疆外招生实现零的突破,累计招收疆外户籍学生14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