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模板(10篇)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2.抓住“一脚一脚往上爬”这个学生疑惑处,仔细观察后,比较准确地表达观察所得。

3.感受作者长期细心的观察方法,激发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爬山虎的脚爬墙的动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聚焦观察习惯

今天,我们就向一位语言大师――叶圣陶老爷爷学习一种本领,学习如何观察的本领。叶老先生说他的写作秘诀之一就是:观察。我们看看叶老是怎样进行观察的,到底观察了什么?

二、走进课文,整体感知文本

2.教师总结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揣摩词语,体悟作者语言之精妙

(一)了解爬山虎脚的位置,感受细致观察

1.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山虎的脚的?(3~5自然段)

2.叶老观察到这脚长在哪里?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教师边根据学生的回答边板画爬山虎脚的位置。

3.重点抓住“反面”体会叶老语言的精准与生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反面”的味道。

4.除了脚的位置,叶圣陶爷爷还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爬山虎脚的特点?叶老从位置、形状、颜色三个方面清清楚楚地写出了爬山虎的样子。请同学们自己再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它的样子,争取背下来。

5.叶老是怎样观察到脚的位置的呢?引导学生学习叶老仔细观察的习惯。

(二)了解爬山虎之“爬”,感受细致准确,用词精准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找出写爬山虎怎样爬的关键词语。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找到的动词,学生边回答,教师边出示课件。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手指当爬山虎的脚,一边读句子,一边做动作,说明爬山虎是怎样爬的。着重理解“触”的意思,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4.师生合作读文,边做动作,边体会爬山虎的脚是如何向上爬的。

5.播放视频资料,直观演示爬山虎的脚向上爬的经过。

6.重点体会“一脚一脚”的含义,与“一步一步”进行比较,体会叶老用词的精准。

7.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叶老仔细观察的习惯。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2.这一段写了爬山虎的什么?

3.引导学生学习叶老不但仔细观察,而且长期观察的习惯。

四、写字指导

1.出示含有本课生字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语段。

2.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重点指导:“虎”“茎”“柄”“逐”的写法。

3.学生进行仿写。

因此,这就注定了一位教师必须具有相当的教学机智。能在课堂上迅速做出反应,果断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妥善处理问题,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将智慧得以充分发挥。

一、高度重视,巧捉契机

一个对新课程理念融会贯通的教师定然会明白,课堂上偶尔发生的不确定因素,很有可能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这就要求教师随时随地捕捉教学机会的意识。

在执教《科利亚的木匣》一课,一位学生在学完课文后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许老师,科利亚的爸爸和爷爷去哪里了呀?为什么没有出现呢?由于当时没有预设到这个问题,就愣了一下,马上就把这个问题抛向了学生:有谁知道为什么科利亚的爸爸和爷爷没有出现呢?接着就出现了这样的状况:

“课文中的木匣是妈妈埋下的,与爸爸和爷爷无关,所以就不写他们了。”

“那为什么提到了奶奶了呢?奶奶和科利亚的木匣也没有关系呀!这又怎么解释呢?”

“那是因为奶奶和他一起转移的呀!”

学生的讨论进入白热化,而教师则在一旁认真倾听,脑子中灵光一闪:“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动脑想一想,爸爸、爷爷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转移,他们到底到哪里去了呢?”

“当然是打仗去了呀!”

“看来我们班的同学和科利亚一样都爱动脑筋。我们能从课文中找到可以说明这个问题的答案吗?”

“能!”学生们异口同声地答道。

“对于这个解答你满意吗?”质疑的同学满意着微笑点头。

“那就让我们一齐读读吧!”

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意外,学生的质疑本在老师的预设之外,如此的节外生枝,可能影响教学计划的完成,然而学生的问题产生于与文本的对话之中,是一种学习需要,教师不但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且取得了很好的效应。

二、循循善诱,巧生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在课前精心预设课堂,更需要面对课堂的“突发问题”时,能变“突发问题”为“生成课堂”,使课堂达到不曾预期的的精彩。

在教学《爬山虎的脚》一文时,在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完爬山虎的脚究竟是怎样爬的以后,一学生提出了质疑:“平时我们都说是一步一步往上爬的,为什么作者却说它是一脚一脚住上爬的呀?”这个问题在预设中是放在最后讲的,转而教师意识到这是一个引导学生口味作者遣词造句的一个良好时机,于是就引导学生:“对呀,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呢?”马上就有学生答到:“因为它是用脚爬的呀!”“那我们也是用脚走的呀!”教师继续引导:“同学们,我们人类生来就有两只脚,爬山虎的脚和我们一样的吗?想想看,说不定你就找到答案了呢!”学生恍然大悟:“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爬山虎的脚是一只一只长出来的呀,它长出一只脚就往上爬一步,它长出一只脚就往上爬一步,和我们是不一样的,我们是两只换着走的。”教师相机引导,“所以,爬山虎要往高处爬,就必须怎么样做呢?”“要不断地长出新脚来!”对呀,爬山虎就是这样长一脚爬一脚的,你们看,作者用词多准确呀,一齐背背吧!

三、对症下药,巧利用

对于不同的学生,我们通常会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而灵活果断地处理突发事件,才能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

农村的学生好奇心强,在课堂上常会学到外界、新鲜事物的影响。特别是在公开课上,教室后排的听课教师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时不时会有学生向后窥视。于是,教师通常会在课前让学生先观察后面的听课教师,然后结合课堂中的小练笔进行写话。

在执教《桂林山水》一文时,正值春天,那天天气极好,上着上着就飞进来了一只小蜜蜂,在窗口一直绕着。这时,平时就爱捣乱的张锋就对着它吹起了口哨,学生就有些坐不住了,根本就忘记了后面还有那么一大排的教师在看着他们。教师转念一想,随即脱口而出:“同学们,睢,我们今天多棒呀,连小蜜蜂都飞进来一起和我们上课呢!它来看同学们是怎样上课的,看谁听得最认真。”课堂顿时了恢复了秩序,在接下来的模仿课文中的排比句写小练笔时,有的同学就这么写到:今天班上的同学听课多认真呀,连小蜜蜂也来和我们一起听课;今天班上的同学表现多精彩呀,连教室后面好几排的听课教师都为我们频频鼓掌……这令听课者不禁叫绝。

语文是一门工具课、能力课。作为教师,不能把学生仅当作自己传授知识、技能的对象,而应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通过指导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经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加强学习方法的传授和良好思维方法的引导

二、深入了解学生,让学生轻松地学习

三、提问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必须保证一定的提问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应根据课堂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思想水平和实际能力,注意技巧性,要准确严密,提问对象的针对性,根据提问目的,选择一定的提问角度,由浅入深地提问。因此,教师设计的每一个问题都必须严谨科学,内容要准确无误,表达上要字斟句酌,做到深入研究教材,由浅入深,要考虑提出什么问题,还要考虑为什么要提出这些问题,课堂提问要以思考性提问为主,问题应大小适当、适量、难易适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找出问题的突破口,教会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思维上得到启迪,在能力上得到提高。在讲授小学五年级语文《白杨》这节课时,我提出了以下问题,“从爸爸介绍白杨的话里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爸爸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最后总结,从爸爸介绍白杨的话里可以看出白杨树不择环境,适应性强,不惧灾害,生命力顽强,生长迅速,高大挺秀这些特点。从爸爸的语言和神情变化中可以体会到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样,教会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作业是课堂活动的延伸,对于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知识的巩固具有重要的意义。优化作业设计,能够保证学生巩固知识内容,全面提升语文教学水平。在语文作业的设计中,为了提升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并且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有效分析,针对学生的需求进行作业设置。有效的设计语文作业设计,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语文教学效果,丰富课余生活,发展独特个性。

一、重视课文作业的趣味性

在语文作业设计中,为了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做好教学设计指导,添加一些趣味性的设计,从而提升作业的乐趣,让学生提升语文知识。在作业的设计中,笔者采取以下的作业设计,提升学生的作业热情:①结合课文教材,做好指导性与活动性阅读作业,使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增加学生的信息量,并且将课外阅读纳入到班级活动中,从而增强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作业兴趣。②画图、制作作业设计,为了提升作业的质量,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笔者通过针对性的进行作业设计,对于一些课堂作业,采用画图等方式进行设计,提升学生创造性技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③观察作业,观察是每隔学生必须掌握的技巧,为了提升学生的观察技巧,交给学生观察方法,并且指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出发,结合实际生活做好观察,提升对课文的理解。

案例1:在针对《爬山虎的脚》的课文教学中,笔者为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能够观察爬山虎的样子、爬山虎接触墙壁与不接触墙壁的样子,并且采用手中的笔将爬山虎画出来。通过将实际观察的爬山虎与课文中的爬山虎相对比,从而更加深刻、明了的理解课文内容。采用画画的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观察技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重视作业的开放性

案例2:在《只有一个地球》的课文作业中,笔者采取开放性的作业布置,将作业的主动性与自主给学生。在作业的布置中,笔者对学生提出要求,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以及学习能力订制作业目标、计划,并且对学生的计划给出指导,让学生能够根据教材大纲的内容,完成开放性的作业。通过本文的作业练习,笔者采取课堂讨论和汇报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掌握到收集材料、获取知识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重视作业的实践性

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一定要本着以学生长远发展为主要目的,按照课改要求和学生学情,制定研学目标。在阅读教学中,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的制定,都必须包含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只有包含了上述三点要求,并在实际教学中落实,才能使阅读教学效果最大化、全面化。

注重学生和课文实际情况。在教学目标制定时一定要充分注意学生的实际,要以学生的心理、情感、认知水平为目标制定的重要依据,确保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2.“研”教学内容,“教”会学生学习

二、小学语文阅读指导中微课的应用

1.学科微课研究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对信息技术与新课程进行整合研究,以十分钟以内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

2.微课案例

以散文阅读指导为例。

①感受人物、意境的意蕴

让学生明白,散文的创作是作者在生活中实实在在、真真切切体会到的情感,因此,作者总是是在作品中寄托了深深的情感,有时借物言志,有时借物抒情,还有需要读者们了解作者创作的背景和时代,以便更好地了解作品包含的意蕴。如《爬山虎的脚》一课,不仅是让学生了解爬山虎的脚,还让学生学会怎样去观察和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再比如《蟋蟀的住宅》一课,也是教会读者要自己观察动物,增加生活的认识和学习写作的技巧。

②发挥想象力

3.微课案例

以《少年闰土》一课为例。

课文选段: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肿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微课设计:

①诵读选段

②微课教学

首先,总体分析。

师:(进一步分析)我们分析一下,“十一二岁”说明他年纪小;“项带银圈”,说明他受父母宠爱之深;“捏”说明他是蓄势待发;“尽力地刺去”说明他用尽全力。

师:第三句是写猹,同学们大声读一遍。

生: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师:猹,狡猾而凶猛。作者通过写猹从少年胯下逃走。这一句与其说是写猹的凶猛,还不如说是衬托那个少年的英勇;与其说是写猹的逃走,还不如说是衬托那个少年的无畏。

一个人的人生之路,需要得到榜样的照耀;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得到别人的扶持。从孩提时代入学到毕业后参加工作,我得到过许多老师悉心的教导和无私的帮助,他们是我人生的榜样,也是我成长中遇到的贵人。在这么多的老师当中,章莉老师是对我影响最大、给予我帮助最多的人。

第一次见到章莉老师是在2005年夏天,那是一个炎热的午后,我和众多小学语文老师一起在一所绿荫掩映的校园里听她的课。初次相见,章莉老师文静中透发出机敏,质朴里飘溢书卷气,脸上淡淡的笑容,显得十分有精神。

那天,章莉老师上的是《爬山虎的脚》,她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自己观察实物爬山虎,然后抓住爬山虎的特征扣词析句,品读体悟,交流讨论,步步深入。孩子们兴致勃勃,各抒己见,学得主动而扎实;章莉老师亲切从容,凝神倾听孩子发言,尊重各人切身感受,在平等对话中,把学习任务落到了实处。课堂里既不见“涛声依旧”的陈年旧景,也没有“乱花迷眼”的形式翻新。我清晰地记得我听了这一课后的评价:章莉老师的课是扎实的,是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是真实的,是真真实实的母语教学;是平实的,平平实实的对话交流。的确,课如其人!

去年,我调入桂枝小学,有幸与章莉老师成为同事,学校为了使我们这些新教师尽快融入新的教学环境,让我们与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一一结对,从而加快我们的成长。十分幸运的是,在学校的“青蓝工程”活动中,指导我教学的便是章莉老师。

在这以后,我与章莉老师有了更多的交往:每月三次的听课、授课活动、课前课后的交流与研讨……一次次的切磋、合作使章莉老师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越来越清晰鲜明、丰满亲切。从她坦承的目光、率真的话语里,我越发真切地感受到她那独具特色的实在——人的真实、情的真诚、理的真知,对事业的挚爱和对语文教学本真与灵动的执著追寻。

让我最难忘的,还是上个学期时发生的事。有一次,我在跟章莉老师交流的时候说:“班队活动课让我觉得很棘手,每一次上班队活动课都觉得自己是在空洞地说教,很是枯燥乏味,学生兴趣不大,效果不是很好。”章莉老师听后耐心地对我说:“无论是上语文课还是其他的课程,课前的精心准备是很重要的。要想让班队活动课活起来,还要花些心思围绕班队主题设计一些形式多样活动,让全班同学都能参与其中,这样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了,课堂就不会沉闷了。”为了更好地指导我,章莉老师决定在我们班上一节班队活动课——《文明之花处处开》。

二、从学科特点来看,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三、长远的发展看,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入和推广是必须的

1.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有待加强

教师应该根据学科本体特点研究教学方法,科学构建理想教学模式,准确挖掘整合点。然而在应用中我们发现虽然所有参赛教师都用了信息技术手段,但没有发现一例真正的把信息技术作为一个平台,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究的方式获取知识的案例,而在所选的课题中不乏可用之处。比如,《红楼梦》选段、《林黛玉进贾府》、《水浒传》选段《林教头封雪山神庙》等等,都可以让学生在网络上进行学习,搜集人物资料,获取人物信息,理解作者意图。我们新课程改革中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那么通过网络自主的获取知识不是很好吗?

2.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的时机选取上有待指导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突破教学中的难点,是信息技术的特点,但在什么时候展示,展示多少,这要依据教材的特点来设计。比如,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如果先播放了视频,这虽然解决了学生理解课文的难点,但也抑制了学生的想象,与语文教学的目标相悖了。

3.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的质量上存在很多问题

比如,很多老师只是利用信息技术将教材内容简单映射到学生的大脑当中,而不是通过信息技术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体系以及应用方法,并转换为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些教师甚至在课件的制作上一味追求表面的花哨从而犯一些低级的错误。再如,部分教师常在页面一角插入图画、动画等,致使学生注意力转移,无法集中思考问题,效果适得其反。

总体来讲,信息技术发展对于课堂教学来讲,已然是锦上添花,前景大好。信息技术的普及已经逐步深入人心,深入边远地区,绝大部分教师都能够主动的应用信息技术来服务于课堂教学。相信在全省电教工作者辛勤努力下,信息技术会为学生的发展开拓出更大的空间。未来的发展建议重点挖掘下列类型的整合点:

1.需要还原知识,改变知识形态的教学步骤。

2.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联系的教学步骤。

媒体电脑的出现,网络技术的运用,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教育带来深刻的变化。以电脑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运用,更新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冲击着人们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

一、明确载体与实体的关系,恰当选择教学内容

二、钻研新课程理念,吃透教材,准确设计教学目标

在确定了整合课的教学内容之后,应当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了解语文课标中教学的根本目标,深入研究教材,进行精心备课,做到备深,备广,备透。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各项能力了解教学中的重难点,准确地对本节课进行目标定位。在进行教学目标定位时不能过高、过全,否则难以达到,应当考虑:知识技能领域培养目标,发展性领域培养目标。例如,语文科应重视语言的积累,品悟和实践,重视情感的熏陶,感染。信息技术可以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有效地进行整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思维活动和创新能力。

三、恰当运用教法,利用媒体网络,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确立后,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应当针对教材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现有知识技能水平,确定本节课教学重点、难点,考虑如何恰当运用多媒体、网络,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媒体、网络可以运用于课堂的几个环节:新课导入阶段,通过录像、动画、游戏、故事、拼图……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运用于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环节,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自实践,主动探究,积极地搜集、筛选、获取、加工信息,解决学习中难点问题;运用于总结提升,拓展延伸环节,使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超越教材,达到课内外延伸,知识螺旋上升;运用于评价,通过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进行网上人机、师生、生生互评。总之,网络、媒体应当运用在恰当之处,达到其他教学辅助手段所不能取代的效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学生质疑任务驱动学习、小课题研究性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协作交流学习、情境创设学习等策略。

例如,《赵州桥》一课的设计我采用了观看赵州桥录像导入,创设招聘赵州桥解说员的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接着学生按照学习的兴趣分为四个导游小组,自主学习,理清课文内容;然后学生针对全文质疑,通过联系课文、网上浏览、合作交流解决疑问,突破难点;接下来请学生做解说员介绍赵州桥,说练结合,积累语言;最后网上浏览我国及世界上的现代化的桥梁,拓展思维,开阔视野,课后完成说写结合的推荐选择性作业。

四、选择、处理,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资料,巧妙整合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通过网上搜索,找到了大量有关视频、课件、时代背景资料。针对本课教学目标以及四年级学生现有知识水平,我们将大量的信息进行了筛选,加工,重组,选出了课文录像,的简介,有关时代背景简介,的其他事迹等方面的内容,分别合成链接在“文本视界”、“时代背景”、“视频重现”、“总理事迹”、“讨论区”等网页栏目中。为了使学生能够尽快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在“文本视界”我们又插入了哀乐,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在既定目标下组建的模拟网站和网页内容,从其教育功效来看,是信息网络平台上的教学情境和教育资源,这是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基础。

1激发自主、合作、探究的兴趣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中为了达到“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这个目标,我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都尽可能多地激发起他们主动和积极参与活动的情景。例如:我在教学《猫》一课中,向学生抛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你认为文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从哪些词、句看出?用笔圈一圈,划一划。然后引导学生在各合作小组进行讨论、探究,比一比哪组合作探究得好。学生在这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下,兴趣倍增,情绪高涨。很快就全身心投入到语文探究活动中去了。

3“读”占鳌头,品味语言

4注重练笔,生成语言

课文无非是为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发展提供“源头活水”的例子,专家们一再呼吁,阅读教学要走出“教课文”的误区,走向“教语文”的境界,真正有效的语文教学,应当是基于“写作本位”的。而读中有写,是做实阅读教学的重要措施之一,力求课课必写,天天一写,使学生得意又得言。

例如:《桂林山水》一课,作者抓住水“静、清、绿”这三个特点采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水写得很美,可以让学生作以下仿写:练习①:家乡的银杏树真粗啊,粗得_______________;家乡的银杏树真____啊,____得________________;家乡的银杏树真___啊,___得________________。练习②:___________________真___啊,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___啊,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___啊,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

再如:《猫》一课,作者采用了先总后分、明贬暗褒、对比等写作方法写出了对猫的喜爱之情。借鉴本课的写作方法可作以下教学,以达到练笔的目的:①出示范句:爷爷实在有些古怪。说他听觉迟钝吧,的确是的。他认真看书的时候,无论谁叫他,他也没有反应。可是,他听到新闻播音员的声音时,听觉又是多么灵敏。他会马上放下报纸,听得比谁都认真!母鸡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他凶吧,的确是的。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又那么_____,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实在______。说他(它)______吧,的确是的。(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是,他(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学生说一说,写一写,老师巡视指导。③让学生范读所写句子,教师点评。

通过这样有层次的迁移模仿,学生既拓展了文本内涵,又培养了学生文风的多样与多变,使读和写相得益彰,促使语言的生成,逐渐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阅读教学千变万化,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研究,不断探索,不断尝试,“魅力之花”一定能在课堂中绽放!

参考文献

1邵聚良.乡下人家.小学教学设计(语文),2012(05):23

一、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运用交互式白板,拓展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的许多事物,距离学生生活实际比较远,由于受时空限制,使学生难以挖掘文本的广度和深度。交互式白板教学通过声像向学生头脑输入生动的立体形象,由此传递的语言清晰明了,更加形象具体了。我在教学三年级语文《爬山虎的脚》一文,在课外拓展学习这一环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画出你身边的植物”。我们学校地处偏远山区,校园内绿色植物很少,周围树木品种单一,为了让孩子们画出的植物品种更多。借助白板,我给孩子们搜集了生活中很多的植物品种,课件播放时孩子们全神贯注地看着,满脸的惊喜,在白板的帮助下,既弥补了孩子们在事物认识方面的缺陷,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又让学生领略了大自然的多样与伟大。平行四边形单元结束后,我组织了这样一节充满“数学味”数学复习课,上课时我并没有采用常规的知归纳+操练的教学方法,而是围绕图形变换和转化这一数学思想,开展”苏格拉底”式的数学讨论,并进一步拓展,让学生初步体验数学的“变与不变”。交互技术(白板技术、即时反馈技术)融入到数学讨论过程中,而不是简单地用于检查反馈操练的“对和错”,真正变革了课堂,课堂上我精心设计了3个讨论问题:

(1)两个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拼在一起,是否还是平行四边形?

(2)把一个木条钉的长方形拉伸,什么不变,什么会变?

(3)把一根长16厘米的绳子围成一个长方形,为什么正方形面积最大?

围绕发展图形变换与转化思想,通过问题导引和课件演示,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将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有效挖掘了教材的广度和深度。

THE END
1.《现代教育技术》自测题,第2份(共2份)《现代教育技术》2022级小教(文)自测使用。 第九单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 1. 在现在教育管理理论指导下,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到课程教学过程中,使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与学科课程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实现最优化就是()。 A.教学设计 B.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 C.教学评价 D.网络课程 * 2. 信息技术与课程https://www.wjx.cn/m/77098264.aspx
2.VR技术应用测试题(附答案)正确答案:D 39.Internet可以提供多媒体虚拟现实技术,为人们创造五彩缤纷的网上娱乐生活。虚拟现实的含义是( )。 A、通过本地端的网络设备了解远端的情况 B、远程教育、远程会诊、电视购物 C、通过计算机、传感器、显示器、控制技术建立起来的立体空间 D、全球性网络世界,实现资源共享 正确答案:C 40.云盘模块,有以下https://wenku.baidu.com/view/647efd9232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8a.html
3.软考中级题库「软件设计师」每日5题(12月9日)【所属知识点】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输入/输出技术 【正确答案】 D 【答案分析】 断点可以保存在堆栈中,由于堆栈先进后出的特点,依次将程序的断点压入堆栈中。出栈时,按相反顺序便可准确 返回到程序间断处。?五道题不尽兴?点击进入「每日一练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xOTQ5NDc5NA==&mid=2247511142&idx=3&sn=f55b9d1f14ba41985a7b783606b4bb26&chksm=c06fa0db7c6cf6d37b68af06a896f540345fc30dd189554a8513bb46b0185be927643d08d526&scene=27
4.现代教育技术形考作业答案.pdf现代教育技术形考作业答案.pdf 7页内容提供方:137***0427 大小:221.01 KB 字数:约1.69万字 发布时间:2020-11-16发布于江苏 浏览人气:236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现代教育技术形考作业答案.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https://m.book118.com/html/2020/1113/6215045125003021.shtm
5.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答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答案 点击查看更多答案 1.11课堂测试 1、【单选题】拉斯维尔5W模式是一种___的传播模式。 A、单向 B、双向 2、【多选题】美国最新的国家教育技术计划认为技术是___。 A、有利于改善和加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B、有利于改进学习和协作的http://dalian.ehqc.cn/ask/83_71.html
6.2024年秋江苏开放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第一次形考作业答案一、2024年秋江苏开放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第一次形考作业单选题答案 1、(单选)“刺激—反应—强化”的主张是属于下列()理念。 A、认知主义 B、建构主义 C、行为主义 D、教条主义 学生答案:C 2、现代教育技术以硬件运用为标志有三个阶段,其中产生计算机辅导教育(CBE)、计算机辅导教学(CAE)和计算机辅助学习(CAL)是属https://www.xingkaowang.com/20426.html
7.教育技术培训教程作业8教育技术培训教程作业8-9答案 第1篇 单位: 姓名: 学号: 邮箱: 作业: 模块8 一、名词解释。 1.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属于教学评价范畴,它是教学设计成果趋向完善的重要环节。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现代教学评价的理论和技术对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具有直接指导作用。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of8ilscn.html
8.16秋华师《现代教育技术B》在线作业奥鹏17春16秋华师《现代教育技术B》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教育信息资源从狭义上讲主要指()A.人力资源 B.教学资源 C.物力资源 D.信息资源 正确答案: 2.多媒体课件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学习者控制、信息呈现、提供帮助和课件结束 A.课件导入 B.课件制作 C.课件设计 D.课件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zkfe117.html
9.数学教学反思精选15篇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为教学提供更多更好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加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记忆,积极促进学生感知、注意、思维等,同时,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增大了课堂教学容量,拓展了学习空间,优化了资源结构,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把意义学习落到了实处。 https://www.9136.com/jiaoyufanwen/jiaoxuefansi/70722.html
10.聊城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素养》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内容提示: 《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素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讲授教学 2.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 3.有效课堂提问 4.教学设计 二、 简答题 1.简述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学习方式。 2.图形与图像的区别在哪里? 3.简述《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4.简述常见的信息化https://www.doc88.com/p-31371832510625.html
11.现代教育技术全部试题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现代教育技术全部试题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888726
12.江开江苏开放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第三次过程性考核作业最新答案作业要求: 本次形成性考核作业是两项实验作业包括:演示文稿高级制作(占5%);FLASH动画制作(占5%)。注意事项:1.作业提交时间在4月1日至4月21日,不允许延期提交;2.系统自动鉴别雷同作业。凡系统鉴别是雷同作业,教师不批阅,https://www.mmzx123.cn/?p=53116
13.国开《现代教育技术与汉语教学》期末考试大作业(占总成绩50%现代教育技术与汉语教学 此内容仅限注册用户查看,请先登录 新注册用户随机送2-10金币,如有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解决! 【答案为下面试题答案,请核对试题后再购买】 一、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10个,4分/题】 1.多媒体教学元素包括( )(多选) 文本 视频 动画 图像 2.Microsoft PowerPoint中插入( )能够https://otiku.net/?p=8824
14.福建师范大学2024年8月课程考试《现代教育技术》作业考核试题[标福建师范大学2024年8月课程考试《现代教育技术》作业考核试题[标准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考试A卷 姓名: 专业: 学号: 学习中心: ? 一、简述戴尔“经验之塔”理论的要点及其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意义。(25分) 二、 咨询请添加QQ:3064302332 微信:wxxygzs http://www.youxue100f.com/fjsf/2024-08-09-17239.html
15.2023年秋江苏开放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第四次过程性考核作业单买答案替你完成这门课 ¥50(包含几次形考任务) 申请退款随机题搜索: 搜索全文 购买后可复制本文内容! 猜你喜欢 2023年秋江苏开放大学现代教育技术本课程综合练习(占30%)2023年秋江苏开放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第四次过程性考核作业2023年秋江苏开放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第三次过程性考核作业2024年秋江苏开放大学现代教育https://www.ddwk123.cn/?p=609160
16.人教版高一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精选15篇)我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能力,在先进理念的引领下,以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变革语文课堂教学,使人文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并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德育工作争取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争取在学校课程开发和实施工作中发挥较重要的作用。 https://teacher.ruiwen.com/shiyongwendang/jiaoxuejihua/211236.html
17.东师现代教育技术21秋学期奥鹏在线作业1奥鹏作业辅导东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21秋学期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25分) 1.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常用的视觉类教学媒体设备 A.幻灯 B.光学投影仪 C.实物投影仪 D.扬声器 2.形成性评价的评价方法是() A.考试或考查 B.日常性测验,日常观察 https://zexuewang.net/zaixianzuoye/4372.html
18.信息技术学习研修总结范文(精选16篇)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高科技的发展,需要老师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利用网上的教育资源为教学服务,促进学生的发展。山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经过老师的讲解,使我对网络世界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可以说让我大饱眼福,大开眼界。学习中,我学会了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是辛苦的https://www.yjbys.com/xuexi/zongjie/3174972.html
19.22年春奥鹏福师《现代教育技术》在线作业二答案1答案来源:雅宝题库QV同步1144766066网(http://www.ybaotk.com)现代教育技术-[奥鹏福建师范大学]奥鹏福师《现代教育技术》在线作业二答案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是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 A、教学设计 B、教学策略 C、教学目标 https://zhuanlan.zhihu.com/p/545269669
20.学生线上上课总结范文(通用21篇)在一次上课过程当中,把他推荐了给了学生,让学生随手写作业记笔记,既节省了资源,又美观大方。有关作业批改我用上了给女儿买的玩具小米的液晶手写板,把答案写在手写板上,对着手机就可以很方便的`给孩子们批改作业了,自从钉钉更新了能够圈儿改作业之后,每次都配合着手写板给孩子们进行全批全改。 https://www.unjs.com/fanwenku/414696.html
21.清华教育在线使用说明“THEOL清华教育在线” 网络教学综合平台 (2008版) 教师用户 简明使用手册 华南农业大学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2009年4月 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用户包括系统管理员、院系管理员、专业管理员、评审专家、教师和学生。在各用户正式使用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之前,需要由管理员完成系统基本数据的录入和设置工作。 https://metc.scau.edu.cn/_t443/2012/0516/c125a694/page.htm
22.高中历史教研组工作总结优选[15篇]一、加强对历史课程标准、历史学科最新教育理论的学习和运用,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备课组各推出一堂示范课进行研究。 二、更多、更好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加强教研组老师之间教学资源的交流和共享每个备课组负责教研组一个活动课题 https://www.pinda.com/zhichang/gongzuozongjie/390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