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词解释:1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媒体的软件、硬件的开发、利用技术和教与学过程的设计、实施、评价技术的总称,概括为媒体技术与系统技术的总称。2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是一种适合个别学习者需要和特点的教学。3程序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把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学目的和衡量标准,以个别化、个性化教学模式为基本教学形式的教学方法。4.系统化设计教学方法:系统化设计教学方法是一种系统地设计、实施、评价与教学全过程的方法。5.教育技术的基本定义:教育技术是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的总称。也称为媒体技术和系统技术或称为媒体开发和教学设计的总称。6.教育技术领域的定义:教育技
2、术领域是三种概念(以学习者为中心、依靠资源、运用系统方法)综合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而形成的一个具有特色的专门的实践与研究领域。7教育技术学的定义:教育技术学是研究教育技术的理论。教育技术学以教育技术为研究对象,即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为促进学习而对资源与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它是教育学的一个学科分支8媒体(medium),即传播媒介、传播媒体,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源与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中介物,储存并传递信息的载体和任何物质工具。9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传递教育、教学信息的载体或中介,是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教学与学习的资源环境。10传播:
3、(communication),原意为通讯、传达、交换、交流等,是利用各种媒体把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接受者的过程。11教学传播:教学传播是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选定合适的教学信息内容,通过媒体传播给特定教育对象的活动。12传播模式:传播模式是指在传播过程中,为了研究方便,把传播过程分成若干个组成要素,分析各要素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要素之间的联系和作用。13噪声:噪声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在信道部分产生的干扰接受者信息解码的信号源,如图像质量、无关声音等。14信息编码:发送端将信息转换为信号的过程称为信息编码,信息编码包括信源编码(信息转换为符号)和信道编码(符号转换为信号)。15信
4、息解(译)码:接受端将接受到的信号转换为信息的过程称为信息译码,信息译包括信道译码(信号还原为符号)和信宿译码(符号还原为信息)。16经验之塔:经验之塔是由美国教育家戴尔提出的,把人们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各种经验,按照它的抽象程度,分为3大类11个层次,包括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抽象的经验,每类又包括若干层次。17电子传播媒体:人们把以电子技术新成果为主而发展起来的传播媒体称为电子传播媒体,如幻灯、电影、投影、广播电视、录音录像、计算机等。18媒体炉:媒体炉是将多种媒体功能融合为一体的媒体设备,媒体炉可以控制并传送所有类型的数字化信息,不管信息是来自有线电视、卫星电视还是国际互联网。19射频信号
7、等内部过程的技能。前面的智力技能是运用符号办事的能力,是处理外部世界的能力,而认知策略是自我控制与调节的能力,是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30微格教室:进行微格教学的场所。微格教学又称微型教学,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活动。1、教育技术: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简称AECT)在1994年发布的有关“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2、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是一种适合个别学习者需要和特点的教学。3、程序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把学习者的学习
9、上下呈现的构图诸元素在视觉上的均势。均衡构图给人以稳定、舒适、和谐的感觉。10、构图:构图是对画面内容和形式整体的考虑和安排。11、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12、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性评价”,一般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14、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