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期的小众文化社区发展到如今的Z世代乐园,B站的破圈之路势在必行。但是面对来自原生用户和外界的质疑,B站靠什么来迎接这未知的挑战,给求变之路底气。
一、产品概述1.体验环境
设备型号:iPhone7
操作系统:iOS14.4
体验版本:6.21.0
2.产品基本信息
1)产品概述
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是当下中国年轻人最聚集的视频社区,也是现今视频行业中,聚合视频平台的先行者。
2)产品发展背景(主要通过分析在B站在AppStore应用名称的变化历程反推产品发展趋势)
ACG社区文化背景:2009年6月,B站以ACG社区网站发家,早期用户集中在游戏和二次元领域,且作为小众二次元文化聚集地,用户黏性极高。早期B站手机端的应用名称还是“哔哩哔哩动画“,主要提供最全动漫新番,和平台用户原创的音乐宅舞鬼畜视频。自2016年4月起,突出弹幕这一特色功能,区别于其他视频软件。
3)总结
对于B站自身来说,ACG用户趋向饱合的情况下,通过内容出圈来进行用户拓展,进而留住用户,提高其付费转化率,是改变持续亏损状况的必然选择。
二、市场背景1.行业分析
1)现状
①视频行业的核心变革
全产业链的成本下降:随着数字及互联网技术发展,移动互联网普及,居民消费水平提升,视频内容的供给、触达、消费成本有了显著下降。分别体现在:创作成本下降,分发渠道拓宽、效率提升,以及用户消费能力和付费意识增强。
需求的转变:在这个背景下,内容由供少需多的卖方市场转变到供需繁荣的买方市场。用户兴趣分化,注意力由过剩转向稀缺。
产业的变革:其一,大一统的内容不再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制作走向垂直化,传播分众化,以满足用户个性化的口味。其二,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紧密的产业链环节联系能够提升内容生产和运营效率,从而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兴趣。
②视频分发方发展状况
话语权增强:我国视频平台从2005年进入市场,经过16年的发展,话语权逐渐增强。
分发效率提升:视频分发方作为连接创作者和用户的平台,通过对资源、数据和技术的掌握,能够精准地将内容分发到感兴趣的用户,提升视频内容分发效率,从而推动视频垂直化、圈层和发展。(下图来自艾瑞咨询)
2)发展趋势
对于头部视频平台来说,想要进一步取得商业上的成功,主要将通过两个方向发力,即扩大用户量和提高付费转化率。
扩大用户量:完善视频品类以满足不同用户个性化的需求,平台间的定位将融合延伸。
提升付费率:构建多样化的变现方式,商业模式升级。
站在行业内,用户出圈和变现出圈符合行业内平台高企的发展趋势。
2.产品分析(STP模型)
1)市场划分
从人口维度划分,将出生在同一历史时期,并具有相似行为特点的群体,称为同一世代。(世代划分的基本假设:出生同一时代的人经历过共同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所以会产生相似的观念和行为)
2)目标市场
Z世代:在中国,出生在1990~2009年的这一带年轻人被称为Z世代。他们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从认知开始就开始接触互联网科技,对互联网有着天然的依赖。
市场规模:据艾瑞咨询关于Z世代的研究显示,2020年7月,中国移动互联网Z世代用户月独立设备数已达到3.85亿台,占到中国移动互联网总体的27%。并且在有数据支撑的一年半当中,月独立设备数长期处于增长的态势。
同时,中国Z+世代泛视频行业市场规模在2019年达到3774亿元,并且增速高于整体,预计在2025年将达到13643亿元,增长空间仍然巨大。(下图来自艾瑞咨询)
市场进入难度:B站凭借原生的二次元属性,和多元、有趣且活跃的社区,深得Z世代用户的喜爱。据QuestMobile一份2020年1月的数据统计,B站是中国24岁以下年轻人最偏爱的App。(下图来自B站官网)
3)市场定位
Slogan:你感兴趣的视频都在B站
定位:中国年轻人聚集的文化社区(为中国年轻人提供文化娱乐生活的社区型视频软件)
核心竞争力:持续高质量的内容观看和产出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
①闭环的视频创作生态
在B站官网的介绍中,将闭环的创作生态形容为社区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这个流程让平台既节省了内容创作成本,又实现了内容自增长,源源不断的社区发展动力便由此而来。
②丰富的激励计划
B站对于视频内容创作者又丰富的创作激励计划。
平台的激励:对于普通创作者,有悬赏计划;对于中等量级的创作者,可以领取创作激励;对于更大量级的创作者,可以得到B站专属的10w粉、100w粉奖牌;对于头部创作者,每年都有百大up主的颁奖仪式。
③较高的用户黏性
在中长视频领域,B站较高的用户黏性来自于内容和社区两方面的构建。
高质量用户:B站对于自己的用户不是没有选择的,每一个普通用户在成为B站正式会员之前,都需要完成冗长的答题环节。
这一环节的缺点显而易见在于阻挡了一部分用户进入,实际上却帮助平台将用户教育前置,通过测试的用户往往更优质。题目的内容主要分为两大模块,社区规范题和二次元知识。社区规范题让用户理解B站社区的行为规范,
高粘性用户:据B站2020年Q4及全年财报显示,月均活跃用户达2.2亿的情况下,B站用户日均使用时长在75分钟,且正式用户在第12个月的留存率超过80%。
高质量用户因为能在这里找到感兴趣的内容,获得社区认同感而留存。另一方面,可能也因大会员的来之不易,而更加珍惜留在这里的机会。
三、用户分析1.用户画像
通过整理百度指数、艾瑞咨询、B站官网介绍,对B站用户的定量、定性刻画,得出两类较典型的用户画像。
由于此篇报告分析角度侧重于“破圈”,所以此处主要以Z世代,而非ACG群体为目标分析对象。
1)
昵称:阿兰biubiubiu
地域:广州
年龄:21岁
职业:在校大学生
观点表达:
“从上高中开始有了自己的第一部智能手机,他们称我们是网生一代,的确我们从生下来就开始接触到互联网。”
“我觉得我们这代人对于文化的包容度更高。对外来文化我们愿意去了解和接纳,对于中国好的传统文化,我们也乐意去弘扬和传承。可能我们更希望让文化服务于我们自身的发展,而不是顽固地成为某一种文化的奴隶吧。”
“除了从课堂获取的知识,我也希望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互联网和社群是我经常获取这类知识的渠道。我喜欢结交兴趣相似的朋友,这基于兴趣的深度交流让我获得共鸣,体会到归属感。”
需求分类:
2)
昵称:我是李林蒂
地域:上海
年龄:26岁
职业:全职up主
“通过产出高质量的视频内容,我也慢慢实现了自己的财务自由。除了平台提供的创作激励外,一些品牌方也会找到我,来创作一些有趣的推广内容。”
“在有一定经济保障的基础上,我能更加勇敢的完善自己的追求,产出更高质量的内容。”
需求描述:
2.使用场景
需求主要由功能倒推得出,鉴于本篇分析报告主要以分析B站用户增长和留存方式为目的,以下使用场景将围绕用户量和增长空间大的核心功能——提供UGC视频展开。
1)内容消费的场景
2)内容创作的场景
3)社交的场景
四、产品分析1.产品功能结构
B站App端涉及到的业务功能众多,此处主要针对视频内容的三条主线(UCG内容、PCG内容及直播)进行功能结构梳理。
由结构图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从内容类型来看:B站将主要的内容分发渠道用在UGC和PGC两类视频中,直播内容的优先级相对较低。而相较于PGC内容,UGC的内容又更容易触达一般用户。
从结构特点来看:对于用户量大的基础功能(例如提供视频内容),结构扁平,且同级菜单的归类分割较少,空间排布效率较低,但延展性较强;对于更小众的功能来说,结构宽度明显变窄,且深度更深。
重复的入口较多:对于UGC和PGC的视频内容,往往有2-3种功能入口。缺点在于会让整体功能结构看起来冗杂;优点在于以多种方式进行内容分发,满足用户不同场景下观看视频内容的需求。
创作者支持:B站的视频创作者支持入口较为隐蔽,且主要提供创作管理和创作激励的功能。原因在于,相较短视频平台来说,B站主要内容在中长视频领域,对于创作者要求较高,创作和上传一般在web端进行。
但近来,B站在手机端推出了剪辑上传一站进行的官方剪辑app——必剪,进一步降低了视频创作门槛,大概是尝试在吸引更多创作者的同时,将视频领域往短视频方向的拓展。
2.产品功能流程图
B站业务种类繁多,在此仅对主要的内容创作、分发和播放,用户观看视频进行反馈的流程进行梳理。具体业务流程梳理如图:
3.产品历史迭代版本
整理B站2018年10月至今的版本记录数据,得出以下结论:
1)定位的延伸
从“弹幕视频社区,动漫二次元娱乐”到“娱乐动漫二次元社区”,再到2020年2月的“你感兴趣的视频都在B站”,B站的定位从小众的二次元社区,逐渐走向反视频平台。
2)服务于功能迭代和内容运营
每一次的版本更新迭代,主要出于宣传推广新功能或番剧国漫的目的。文案年轻活泼,使用很多网络热词,贴近用户的语言习惯,激发用户解锁B站新玩法的兴趣。近一年来,大型活动(如百大up主颁奖、百年祭等)的宣传也会在版本更新中说明。
**功能迭代整理:**筛选到共44次主要功能更新后看出,在实现了核心功能可用性的基础上,从2018年10月至今,B站手机端App将迭代方向主要放在以下几个方面:致力于丰富功能的使用场景,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①内容创作场景拓展&品质提升
共看到23次更新包含对内容创作功能的优化。
其中,包括一些针对B站视频内容做的特色功能如:
②内容播放功能完善&场景拓展
共筛选出25次包含内容播放功能优化的更新说明。
③互动全方位&趣味化
针对互动性需求,找到共23次更新。
此类功能优化分布相对均匀,可分为互动对象拓展、互动方式优化两个方面。
互动方式是B站平台的一大亮点,除了首创的弹幕功能外,于2018年底推出的“一键三连”功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此之后平台也继续通过增强互动的趣味性来激发用户的互动热情。
④内容管理高效化&优质内容有积淀
通过帮助用户进行内容管理,有利于用户筛选真正对自己有价值的视频内容,提高高质量内容的观看效率和播放次数。也有利于平台对高质量内容的积淀。
五、功能分析(内容分发功能)
内容:什么样的内容值得分发?
渠道: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渠道分发出去?
用户:谁来消费内容?
1.内容
1)内容生产控制
在内容产生的源头就开始有意识地将内容划分到相应的组织结构中,这样保证新产生的内容都是在平台的可控范围内的。
①人为划分
在B站投稿时,必须填写的领域分类和标签。
其中,分区按照既定阶梯型内容组织结构选择,标签的设置可以自定义、选择推荐标签或者选择参与的活动。推荐标签根据填写的分区和标题内容,由系统自动生成。
②视频审核
B站用户在投稿视频内容后,需要经过审核人员的审核,通过后方可最终发布在B站内。审核的内容主要包括该视频是否符合安全性、合规性。
2)构建内容组织架构
①阶梯型
针对庞大的UGC内容,B站通过内容类型分区组织内容架构。涉及的分区包括ACG社区原生的动画、舞蹈、游戏、鬼畜等外,还有逐渐强势的生活、知识、数码等。
②用户自组织
内容消费者可基于自己的喜好,构建自己的视频内容库。
针对UGC内容,用户可通过收藏视频添加到自己的视频库中。通过收藏夹的创建和管理,用户根据自己个性化需求,将这部分视频进一步划分,以便下次查找和观看。
针对番剧和影视内容,可通过追番/追剧功能收藏到收藏夹内,并且根据观看状态分为想看、在看和看过。
另外,内容创作者创作和上传视频内容,自然创建了up主稿件库。
③关联网
在半屏观看视频页面,简介下方出现根据当前视频内容推荐的视频列表。在视频播放列表上方看到一些类似于“螺蛳粉”、“歪果仁”、“美国”等的标签,点击对应标签,会跳转到对应频道。由此可推测平台通过标签相似度,将内容与内容进行关联,形成一种内容组织结构。
3)内容价值判断
对于B站来说,内容价值判断的主要考量因素为内容热度。因为大部分内容是没有时效性的,可反复被消费,所以推送的内容很可能产生于几个月前甚至几年前。
4)小结
在内容生产、组织和价值判断的方面,B站建立了对内容比较完善的管理系统。
在生产阶段进行内容控制,减轻了单纯通过系统控制的成本和风险,在内容上传量大的情况下,内容的后续分发也有相对基础的依据。
对于内容价值判断方面,对高质量内容的评定包含了内容成长价值的体现,有意识地帮助新人up主通过优质内容被更多的人看到。
2.渠道
1)聚合分发
按照组织结构中的类别,将内容池直接分发。
2)热点分发
3)关联分发
丰富的分发渠道帮助优质内容更快地触达目标用户,普通用户也能通过多种方式有效地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而留存,平台因此取得亮眼的产品使用数据。
3.用户
1)根据用户属性选择分发对象
为用户绘制用户画像,来为TA推送符合其兴趣和预期的内容。再通过匹配算法,推送相应内容。
通过使用体验,和视频列表中推荐标签的分析,推测B站用户画像构建主要从行为维度构建。即根据用户历史点击、完播、互动的内容,分析内容对应的标签,推测用户感兴趣的内容对应的标签类型,从而推送给用户该标签下的视频内容。
2)基于用户关系选择分发对象
同样的原理也运用到了首页的推荐中。
3)小结
在分发对象的研究方面,B站倾向于通过较为显性的行为数据推测用户的观看习惯,这一点也得益于完整兴趣向的内容组织架构建立。
六、分析总结
在B站官网介绍中,有这样一句话:“与用户的共生关系,决定了我们的使命和愿景:成为中国年轻人的文化生活方式,和这一代人共同成长。”
从ACG文化社区到Z世代乐园,对于B站来说大概更像是一条成长之路。中二的二次元少年,见过更加丰富的真实世界后,也会发展出更广泛的兴趣来。
当这些兴趣成为少年的工作、生活方式时,他只是成长了,以更加包容的心态来处理自己和世界的关系。
当少年遇到新的朋友时,也会骄傲地向他们介绍二次元文化,因为那是陪伴他成长的精神内核。
本文由@右床膏药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