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线上教学优秀案例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线上教学优秀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一、内涵与模式

教师工作坊一般基于单一的学科或领域开展研修,有些综合性的工作坊也是可以跨学科、跨领域的。工作坊研修模式突破了单一远程培训、集中面授或自主研修的局限性,将几者有机融合在一起,让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产生了结构性的变化。这种新型的混合式培训模式,要力争做到以下“六个结合”:

(2)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建坊以后,主要由工作坊“主持人”组织学员在线上进行课程学习、活动参与、研讨交流等。推动学员及时将所学内容应用于实践,巩固学习效果,实现学用结合。工作坊研修项目实施机构采用名师巡讲、主题论坛和现场交流等方式,定期组织学员开展线下集中研修活动。

(3)主题研修与自主选学相结合。工作坊研修项目实施机构应配合工作坊主持人,根据学员需求设定研修主题,优化研修内容,明确研修任务。将必修与选修相结合,提供丰富适用的课程资源,供学员选学,实现按需施训。

(4)专家引领与团队协作相结合。通过培训机构专家团队和工作坊主持人的规划设计、教学指导、组织协调和诊断评估等,引领研修持续高效开展。建立坊内学习小组,实现分层研修;建立学员相互指导和帮扶机制,满足学员个性化学习需求;建立坊间有效联结机制,实现协作研修。

(5)问题解决与案例研讨相结合。研修项目实施机构根据成人学习的特点,探索利用测评工具进行诊断分析,帮助学员发现问题。针对重难点问题,依托典型案例,专家引领学员进行分析研讨,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和路径。

二、目标与任务

教师工作坊实行坊主负责制,坊主可由高校学科专家、优秀教研员或一线名师担任。坊主在学科专家的指导和助手的协助下,共同引领一定数量的区域骨干教师进行工作坊研修,打造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探索建立骨干教师常态化培训模式。具体实现三大研修任务:

1.培训工作坊主持人,分级组建教师工作坊

通过集中培训培养各学科(领域)“种子”教师,担任省级和县级教师工作坊主持人,分级组建省级和县级教师工作坊。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省级教师培训机构负责组建省级教师工作坊。采取工作坊研修方式,培养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项目县专职培训者和教研员成为工作坊主持人,并不断提升其培训能力。主要包括团队打造与引领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主题并引领研修的能力、突出的教育教学示范能力、工作坊线上和线下活动的组织设计与实施能力、评价能力、现场诊断与指导能力、资源汇聚与整合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等。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负责分学科(领域)组建县级教师工作坊。依托工作坊主持人,利用县域教师网络研修社区,遴选具备网络学习条件的乡村教师进行工作坊研修,不断提升乡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主要包括教材分析与使用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学方法与教学技能、学生学习方式与方法、教学评价、基于课堂教学的小课题研究等。

工作坊研修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工作坊主持人在本区域学科教学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其从优秀迈向卓越。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主持人持续发挥影响力的工作机制,为乡村教师的可持续专业发展提供保障。

3.整合教育信息化项目,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三、规程与要求

1.统一研修平台

)进行。通过“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一体化网络研修体系,开展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教师工作坊研修。“研修社区”和“教师工作坊”具备成员管理、计划、课程学习、资源推送、活动组织、成果汇聚、监测评价、行为记录与信息反馈等功能。

2.规范开坊流程

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网规范了各类教师工作坊研修项目开坊的基本流程:报到确认分班开坊申请提交坊管理成员设置班级管理成员通过开坊审核。每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在平台上均有公告说明。

3.明确坊主责任

择优遴选高校学科专家、优秀教研员(专职培训者)和一线名优教师担任教师工作坊主持人,需符合以下条件:①教学(教研/科研)工作业绩优异,在全国或本省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力;②具有丰富培训经验,承担过省级以上教师培训任务;③能够为人师表,引领帮助其他教师成长的愿望强烈,团队合作能力和凝聚力强;④省级特级教师、“未来教育家”或“青年精英教师”培养对象,其他省级名师候选人或入选“国培计划”专家库的一线教师、教研员和高校专家优先。

在明确教师工作坊坊主(主持人)基本条件和主要职责的基础上,还应分别对学科指导专家、坊主助手的工作条件与职责提出相应要求。同时,对工作坊坊员的研修活动提出合适的、可操作的考评标准。

四、课程与资源

教师工作坊主持人培训的课程内容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等。二是提升培训能力,具体包括培训教学能力、教师工作坊主持能力、校本研修规划与指导能力、区域性教师培训设计与组织能力、网络研修指导能力等。

承担教师工作坊研修项目的培训机构须提供高质量资源,满足学员必修课程的学习需要。资源应针对教育教学重难点问题,聚焦学员的共性需求。教育部有关文件指出要参照MOOCs方式建设优质教育资源,进行碎片化加工,原则上每段课程不超过15分钟,能够通过即时问题测评和作业互评监控学员学习过程。“示范性项目”本类资源不少于线上学时的四分之一。资源应聚焦课堂教学前沿问题、核心问题、焦点问题,有效整合典型案例。“示范性项目”本类资源不少于线上学时的2倍。

教师工作坊推崇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每个成员既是原创教育资源的建设者,又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享用者。主持人在培训机构的支持下,结合研修主题,通过自主开发与推荐使用相结合的方式,提供针对性的研修资源,包括课堂教学实录、专题讲座、典型案例、微课程等。每位学员围绕研修主题,在学习小组帮助下,开发不少于2学时的生成性资源,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录、微课程和研修日志等。

五、组织与保障

教师工作坊研修虽然已经推行两年,但还是新生事物,要确保常态化、有效地开展,必须加强组织管理和监督考评,建立并完善一系列激励机制和长效机制。

1.加强组织管理

建议实施分级管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教师工作坊主持人各司其职。“国培计划”示范性教师工作坊研修项目由教育部负责总体规划和统筹管理,安排专项经费支持线上研修。省级项目办负责项目组织实施的具体管理和协调工作,组织专家进行方案评审,建立项目监测与管理平台,进行信息收集与,提供研修支持服务,开展过程监测和绩效评估等。

省教育厅要将工作坊研修纳入全省项目规划,为学员线下研修提供经费支持,做好学员选派管理、工作坊研修监管和绩效评价等。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为本地学员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持,将研修学分计入教师培训学分。

培训机构负责集中面授与网络研修组织实施工作。组建研修专家团队,做好平台支持与服务,提供课程资源;会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做好学员学习管理与评价;按要求做好项目总结评优等工作。

工作坊主持人负责主持工作坊研修活动,做好整体规划、研修指导、活动组织、资源提供和学员评价等工作。高校学科专家提供研修专题的理论指导,发挥教师专业发展的专家引领作用。坊主助手协助工作坊主持人组织学员进行日常研修,协助做好学员评价工作等。

2.加强考评监督

省教育厅会同培训机构做好省级教师工作坊研修的过程监控和绩效考核工作,并根据工作和学习成效及时对工作坊主持人和学员进行动态调整。

建立长效协作机制,在省教育厅规划指导下,建议由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负责省级中小学教师工作坊研修项目的统筹管理;具体负责名师工作坊研修项目的组织实施;协同各教师培训院校(机构)组织实施工作坊研修环节;指导县级教师工作坊研修项目的开展。

建立监督反馈机制,教师工作坊研修项目组织实施机构安排专人在线全程跟踪,及时了解并反馈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定期召开学情分析会议,以研修简报、周报、月报等形式上报省教育厅。

3.完善激励机制

(1)减轻工作坊主持人的日常工作量。担任“国培计划”示范性工作坊或省级名师工作坊研修项目的主持人,经县市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定,建议在正常工作量的基础上,另外计算一定的标准工作量,或者按照此标准减轻日常工作量。

(2)为工作坊研修提供经费保障。工作坊研修经费应按照教师网络研修经费标准予以保障,目前,湖南省是按照3元/人学时的标准用于平台运行费、资源费、辅导费、管理费等。其中辅导费应不低于1元/人学时,用作坊主、专家和坊主助手的劳务费。建议对教师工作坊研修项目组织评估,评为优秀等级的省级名师工作坊、教育部示范性工作坊,由省教育厅给予一定的奖补经费。评为优秀等级的县市级教师工作坊,县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酌情奖补。

(3)工作坊研修要为研修教师认定学时(学分)。教师参加工作坊研修,经考核合格,应根据研修方案为研修教师认定研修学时学分。此外,培训机构根据学员提供资源的数量、“种子”教师和学员对资源的认可度,在教师工作坊研修项目规定的学时基础上,可酌情奖励一定学时(学分)。

一、搭建“信息化教研”的“立交桥”

目前,我们以河北区教育信息中心为网络核心,搭建了河北区教育城域网,将区内所有中小学和幼儿园接入教育城域网;将河北区教育数据中心与电教中心整合,以河北区教师进修学校为依托,成立了河北区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进一步加强了教研信息化的力量;以“天津基础教育教研平台”为基础,开展河北区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的管理及服务系统,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特色高中课程资源、名校网络选修课程资源、“名师课堂”教学资源、教学素材类资源等项目的建设。目前,我们正在进行旨在弘扬河北区文化历史积淀的《文化河北》及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人文素养的《古诗词选读》两门区本课程的开发工作,这两门课程都依托网络平台,融合声音、图像及书法等多种呈现形式,为全区中小学校开展德育工作、开发校本课程提供资源和范例。

二、创建“联动教研”的“活动场”

1.让“联动教研”的理念深入人心。

2.开展线上线下的“联动教研”活动。

1.启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专项培训。

2.实现中小学阶段检测互联网远程阅卷。

当今的教学不管是方式、内容,还是质量要求,与传统的教学相比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对教学质量的统计分析与跟踪监测,传统的人工方式显然难以满足需要,大量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工作必须依靠现代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才能有效实现。由此可见,要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高效化、信息化,必须拥有教学管理所需数据的自动采集与统计分析手段。我区中小学毕业年级阶段检测已全部实现互联网远程阅卷,这种方式提高阅卷质效、节省教学成本、减轻教师负担、接轨升学考试、诊断教学问题、提高办学效益。

3.打造小学生英语学习网络空间新环境。

4.发挥自身信息化建设引领功能。

5.推动基层学校信息化建设上水平。

寒假中,我认真拜读了王晓春老师的著作《今天怎样当教师》,虽然书中的100个教育案例都是出自中小学校园,然而却关系到所有教育战线上的教师们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理解。今天,我们应该怎么当教师?书中一言以蔽之:光有良好的师德是不够的,光激情燃烧是不行的,还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真正的专业水平。

要当好教师,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在工作中,对待问题要多问“为什么”,学会理性的思考进行分析。下面对书中的一则案例发表自己的感触:下面对书中的一则关于教师的爱的案例发表自己的感触:

老师们,让我们轻松上阵,用智慧教出趣味,用新观念育出不同的人才,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工作,做一个享受教育的阳光教师吧!

【关键词】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1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分析

2016年3月至6月期间,课题组通过问卷、访谈、网络收集等形式,对市中职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开展调研,具体问题如下:

1.1尚未区分中职教师信息化能力标准

众所周知,中职学校与普通中小学存在很大差异,而根据网上收集数据显示,目前市中小学各城区信息化推动较快,教师有明确的信息化能力标准,而中职教师尚未明确,大部分院校只是参照中小学信息化能力标准,这不利于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与应用。

1.2中职教师网络空间学习利用率不高

1.3中职教师信息化与专业融合能力不强

在“互联网+”环境下,随着翻转课堂推广,微课运用越来越广泛,中职教师经常运用微课、MOOC上课仅占8%,有时运用占22%,偶尔使用(比赛运用)占60%,从不使用占10%。原因教师对信息化与学科融合能力不强,少数教师本身是计算机专业或感兴趣而使用,绝大部分教师是迫于公开课、竞赛、省市检查需要时使用。

1.4中职教师信息化培训评价不够,有与企业脱节现象

目前市中职教师信息化培训多集中在近两年省培项目,每个学校指标有限,大部分教师参与机会较少,而信息化培训也相对传统、单一,没有后续评价系统,也没有充分利用企业、行业的网络资源或让其参与评价,与企业脱节严重。

2提升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策略

2.1完善政策,明确教师信息化能力发展要求

2.2夯实中职院校网络硬件基础,为教师提供信息化教学保障

信息化基础建设对于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至关重要,没有硬件作为外在基础条件,教师在媒体课件、优质微课演播与录制、教学评价等环节将难以实施,无法真正将信息技术与专业互相融合,把信息化教学落地实处。中职院校应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给予专项资金,做好信息化平台与服务建设。一是,网络平台建设,如教学资源、共享和管理系统、面向学生和社会人员服务系统、面向教师教学服务系统、面向企业教学数据服务系统;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多媒体教室改造,录播室的建设等。

2.3加强信息化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运用能力

2.4建立虚拟学习社区,实现信息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2.5健全信息化教学常态机制,激发信息化教学持续发展

信息化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政府―地区―学校―教师”;“教育行政长官、工作人员―教师―技术人员”;“信息化网络学习―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科研―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示范校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研成果建设―专业资源建设―课程资源建设”;通过系统规划,形成信息化整体合力。“政府―地区―学校”信息化领导机构,需制定符合实际的信息化教学政策与计划,细化工作方案,扎实推进项目,落实主体责任。信息化科研常态化。需建立完善信息化教研制度,鼓励教师开展信息化教研教改、信息化课程建设、平台开发及教学成果展示。信息化教学竞赛常态化与制度化。每年“学校―地区―全国”分级进行信息化教学大赛选拔,在调研基础上完善信息化比赛方案,增强信息化大赛实效性,使竞赛促进信息化教学发展,引领教师专业能力成长。信息化师资队伍常态化建设。学校不仅需要培养信息化教学领军人物与教学团队建设,还需加强信息化主管队伍、网络开发专业人员建设,为中职信息化教学提供合理、多元化人才配置。

3结语

总之,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是一个系统而艰巨的工程,它需要政府、地区、学校、企业相互配合,形成四方合力,创设新环境,营造新氛围,激励教师投身信息化教学,促进自身专业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这次新教师岗前培训的内容全面而细致,深刻而生动。包括对怎样做好班主任、教育教学常规、师德师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聘教师成长经验介绍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学习。从教师起点的调整积极心态到面对新工作、新挑战;如何幸福的走在教育路上;从良好的工作习惯到良好的心理素质;从如何与家长、学生交流到如何与领导、同事相处;从如何反思教学到如何做个成功快乐的教师;如何上好一堂课……总之,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

在培训中,几位局领导、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都谈到了当代教师身肩重任,角色特别这一问题。人们都用这样的字眼来形容教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教师应是真善美的替身”……可见,“教师”二字包含了许多崇高而尊贵的内涵。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在这些光环的背后我们的教师们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许许多多教师都在默默地奉献着。作为一各新教师,我要向那些长年在教育战线上辛勤工作的老教师学习,学习他们那种吃苦耐劳、甘心奉献的精神,把自己的全部青春和才智都奉献给教育事业。

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正是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各教师,要富有成效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并且,教师还要善于发现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第五,教师是朋友。所谓“良师益友”,就是强调教师和学生要“交心”,师生之间的融洽度、亲和力要达到知心朋友一样。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排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下面将我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在培训中充实:做为一名教育战线上的新兵,在很多地方找不到方向,摸不着方法。新教师岗前培训给了我们一缕阳光。培训辅导内容很多,有关于教育教学的,有关于备课上课的,有关于为人处事的,还有关于心理辅导的等等。这不仅丰富了我的教育理论知识,而且对我平日的教育教学也给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指出了成长的途径。只有自己有一桶水,才能给孩子一杯水。我会努力的完善自己,认真的做一名学习型教师。

二、在培训中提升:本次教师专业成长培训,进行了认真的准备,精心的组织。首先师训科针对小学的特点和教师们的实际情况,结合目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合理地安排了教师专业成长培训内容,注重了培训的实效性。这次培训又安排了两次课堂观摩。虽然是不同的专业,但是教学的方法是相通的。从观摩教学中,我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找到了自己的差距,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许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其次,确保教师专业成长培训质量,聘请了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教育专家进行讲座。这些教育专家们有着精深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的讲学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每接受一次培训都是一次提升,优秀老师的授课让我们每个人都受益匪浅,新教师的汇报课也让我们从中知道了哪里需要扬长避短。

三、在培训中反思:什么是理想的教育?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这也许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在培训中老师精彩的案例,犀利的分析,常常会让我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学生观,反思自己以前的教育教学行为。正如肖川所说的,“一个有事业心和使命感的教师,理当做为教育的探索者,其探索的最佳途径就是从自我反思开始。”经验加反思等于成长,我想我会把自我反思当成一种习惯,以促进自己的成长。

关键词:区域网络教研;教师专业发展公平感;教育资源共享;文本讨论;音视频研讨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5)05-0065-07【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5.05.010

一研究的背景与问题

我国的网络教研(又称虚拟教研、在线教研等)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桑新民等人2001年发文将“虚拟教研模式”定义为“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互联网为依托,促进不同地域的教师开展跨时空教研活动,彼此随时随地进行教学成果与经验交流、共享教学信息与资源的一种方法”。近年来,由于区域内学校发展的不均衡问题凸显,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将区域网络教研视为促进区域内不同学校教师教学能力均衡发展、提高教育公平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1案例区的网络教研背景

本研究所选取的案例区是重庆市西部某农业大区,全区中小学校总计103所,根据办学规模,以及教学水平等,将全区中小学划分为1~3类。近年来,案例区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区中小学校全部实现带宽1000M裸光纤接入,每台计算机独享10M带宽。2011年9月起,该区利用教育城域网建设了网络在线教研平台。以学科建设为重点,开展网络教学研讨活动。目前网络在线教研主要以三种形式进行:教师的教育资源共享,以文本方式进行的网络讨论,以及基于音视频的网络实时讨论。2013年大足区教育技术装备中心还开展了网络教研课题研究,共有30所学校,共计76名教师利用网络教研平台参与课题研究。

2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三数据分析

1被调查教师基本信息的描述统计

本次调查的教师63.1%来自小学,27.1%来自初中,7.3%来自完全中学,其他则来自独立高中和九年一贯制学校。从教师来自的学校类型来看,56.9%为乡镇学校教师,34.6%为县直属学校老师,5.2%为村小教师,2.8%为城市学校教师,还有0.5%为教学点教师。而从教师所属学校在案例区的等级看,一类学校的教师占36.1%,二类学校的教师占43.1%,三类学校的教师占20.8%。

本次调查教师群体主要有如下特征:52.6%为女性教师,47.4%为男性教师。教师年龄中,30―40岁和40-50岁教师分别占4l.g%和37.8%,20―30岁以及50岁以上的各占9.6%和10.8%。教师中成熟教师是主要人群,19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占49.5%,7-18年的教师有42.4%,4―6年和1-3年的新手教师各占2.9%和5.2%。参与调查的教师所教学科几乎涵盖了所有中小学学科,其中以语文和数学学科老师居多,分别占30.0%和24.5%。

由于网络教研涉及技术环境和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因此调查问卷对教师学校和家庭拥有电脑情况,以及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等进行了调查。统计表明,在办公室有电脑且可以上网的教师占到73.4%,5.8%的教师办公室中有电脑但是不能上网,20.8%的教师办公室没有电脑。表1显示了各类学校在有电脑但不能上网以及没有电脑这两种情况中的差异。相对而言,二类和三类学校的老师办公室没有电脑或者不能上网的人数比例高一些。

图2和图3显示了教师对于教育技术能力以及对于新技术热衷程度的自我评估。93.4%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育技术能力在达标以上,能力较强和很强的教师总计达48.7%。68.1%的教师称自己是新技术的爱好者甚至是热衷者,只有2.3%的教师害怕新技术,个别人厌恶新技术。

由于本次调查主要是针对参加了网络教研的教师,所以问卷中询问了教师是否有网络教研经历,结果显示,3550名参加填写问卷的教师中,2931人采用过网络教研平台进行教研活动,占总人数的82.6%。在本文后续的分析中,主要以这2931人为样本进行数据分析。

2网络教研系统的使用度分析

对于网络教研平台,本研究根据平台使用度作为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指标。调查结果如图4所示,其中48.7%的教师每周都会使用平台,15%的教师每天都会使用,26%的教师每月会使用,10.3%的教师几个月会使用平台。可以看到,60%以上的教师使用平台还是比较频繁的。

3教师专业发展公平感改善的认可度分析

本研究的一个重点是探究在引入网络教研的情况下,不同学校之间教师的专业发展公平感是否获得改善。研究从获取教育资源、接受培训、观摩优质课、与优秀教师和教研员交流、参与校际教研活动、展示自我教学能力等维度衡量教师对专业发展公平感改善的认可状况。通过对数据进行均值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可知,教师们在各个维度上均倾向于比较认可公平感有所改善。

以学校类型作为自变量,教师专业发展公平感改善认可度作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分析教师认可度在不同学校类别之间的差异。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可知,一类学校的教师认为各个维度更公平明显高于二类学校和三类学校的教师,而二类学校和三类学校之间的教师则没有显著差异。

4区域网络教研改进教师专业发展公平感的效能分析

以使用度作为自变量,教师专业发展公平感改善的认可度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发现使用度对教师认可度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说明教师的使用度越高,教师专业发展公平感改善认可度越高。这表明区域网络教研对于改建教师发展公平感确实具有效能。

a.因变量:教师发展公平感改善认可度

5影响网络教研使用度的因素分析

以网络教研策略、平台特性、政策激励、教研支持作为自变量,教师网络教研使用度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在控制了网络教研策略之后,平台特性、政策激励和教研支持对使用度都没有预测作用,即在本案例中,影响网络教研使用度的主要是网络教研的策略,如表5所示。

a.因变量:使用度

(1)不同网络教研策略对使用度的回归分析

进一步分别以教育资源共享、文本讨论、音视频研讨三种网络教研策略作为自变量,使用度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教学资源策略和音视频策略对使用度均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且从标准化系数来看,音视频的正向预测水平高于教学资源策略。文本策略对使用度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说明教学资源策略和音视频策略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师对平台的使用度,如表6所示。

(2)不同网络教研策略的效能分析

四研究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针对重庆市某区的区域网络教研是否可以改善教师专业发展公平感进行了调研,研究发现证实了区域网络教研对教师专业发展公平感改善是有效的,通过利用各种途径提高网络教研的使用度,会使得改进教师专业发展公平感的效能提高。同时,研究结果也提示,二、三类学校教师对于公平感改善的认可度还没有一类学校教师高,仍需要进一步改进线上和线下促进公平的途径。

研究发现在影响教师网络教研使用度的各个因素当中,采用何种网络教研策略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这一发现对于网络教研的组织与实施者的启示一方面在于网络教研的方式与内容是教研成败的核心要素,需要仔细地设计网络教研开展的方式、方法、内容等教研的本质因素,才能吸引教师积极参与网络教研活动;另一方面的启示在于平台性能、政策激励以及教研支持目前对于吸引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作用还不明显,可以在这些方面继续改进。

(一)跨空间性

幼儿教师网络研修在空间上拉近了不同地区幼儿教师之间、幼儿教师与指导团队之间的距离,具有跨空间性。参加培训的幼儿教师来自全国各地,日常工作繁多。相较于以往采用的脱产培训形式,网络研修模式将排除幼儿教师们空间移动上的困难。尤其是乡村幼儿教师,他们一般会因为地域限制、经费不足等因素的制约而不能参加远距离的集中教师继续教育活动,造成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缓慢。因此,网络研修可打破空间限制,有利于促进城市与乡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内容共享性

(四)研修方式科学性

二、幼儿教师网络研修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教师研修动力不足

(二)幼儿教师研修能力不够

(三)线上交流流于形式

三、幼儿教师网络研修的建议

在信息时代,互联网已逐渐覆盖了我们的生活。从世界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大环境来看,在“最大程度地促进教师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的专业发展[2]”的理念下,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网络发展模式将成为未来的教育常态。因此,针对目前我国幼儿教师网络研修中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激发幼儿教师网络研修的主动性

(二)提高幼儿教师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

(三)与多种研修模式整合并行

(四)提高考核的技术支持水平

作者:张天怡张玉晴任晋瑶单位:西南大学

[参考文献]

[1]马立,郁晓华,祝智庭.教师继续教育新模式:网络研修[J].教育研究,2011(11).

[2]KingKathleenP.Identifyingsuccessinonlineteachereducationandprofessionaldevelopment[J].TheInternetandHigherEducation,2002,3(5):231-246.

【关键词】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4―0034―05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设置和试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报告》,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性质做出了明确规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以普通中小学教师及其管理干部为主要培养对象。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目的在于改变目前基础教育战线上高层次人才匮乏的现状,提高基础教育的师资力量,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通过他们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实践研究,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教育硕士是一种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学位。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教育硕士具有较强的将教育理论和学科教育实践相结合,独立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比较熟悉当代教育改革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教育学科发展前沿,为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研究者奠定良好而扎实的基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规格,显示出高等师范院校研究生教育的新特色,也为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注入了新鲜活力。

一教育硕士的特点

教育硕士是我国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作为学生,他们有着丰富的学习经验,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能把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作为教师,在一线教育工作中有着比较突出的业绩和出色的教学能力。教育硕士的学习属于成人学习领域中较为特殊的一类人群,多为中小学教师在岗兼读,因而呈现出以下特点:

1学习针对性强

教育硕士由于受工作实际需要或者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的影响,在学习中具有很明显的“为工作而学习”和“在工作中学习”的特征。在学习时,教育硕士很容易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来引导学习。所以在课程教学中应尽可能地使理论知识与教学实际进行结合,以更切合教育硕士的工作需求。

2教学实践经验丰富

教育硕士多数是基层教学第一线上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不仅在教育和教学实践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在日常课程的学习中,直接带着教学的实践经验、鲜活的教育和教学的切身感悟,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在课程教学中应该注意把他们的感性经验提升为理性的认识,促进隐性知识的转化。

3具有教育与教学实践研究优势

教育硕士在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与教学实践研究的优势。如果在他们具备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积累,获得教育科研方法的基本训练,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必然会在创造“活的教育学”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在课程教学中,应注意引导教育硕士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帮助其创造“活的教育学”的研究成果。

4自学能力强

教育硕士一般都是成人教师,具备相对稳定的学习能力,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管理,自我负责。在课程教学中应注意考虑怎样对教育硕士的自主学习提供必要的引导与支持。

二教育技术标准对教师的要求

2004年12月25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对教师如何利用教育技术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有利于教师突破一般意义上对于教育技术应用的理解和认识,进而全方位地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综合以上两个标准,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应该表现为:

1具备运用教育技术的意识与态度

从教学的角度认识到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及其价值所在,形成将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以及不断学习新技术与新方法、促进个人发展的意识与态度。

(1)现代教育技术理念强调在教育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最新的教育理论,提高教育绩效(即同时提高教育效果、教育效率和教育效益),强调对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的研究,重视学习者个性需求的满足,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强调素质教育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以培养学习者“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做人”为教育的最终目的。

2形成必要的教育技术能力

为了有效地运用教育技术,教师应具备必需的教育理论与观念、教学设计的方法、资源选择与开发的技术与方法、教学应用的模式与结构、教学评价的技术与方法、教学科研的方法等教育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形成教育技术能力。信息时代的中小学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技术能力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

教学设计理论为提高教师素质、发展教师对教学的规划和实施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和方法。它是以提高教学绩效为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确定教学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并对其进行试行、评价和修改的过程。掌握了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对实现标准中要求的“运用技术优化教与学的过程”、“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的评价”、“运用技术提高教与学的绩效”,就具备了基础。

(2)教育信息资源获取及应用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是基于资源的研究性学习,因而教师必须具备获取教育信息资源并能够有效应用于教学的能力。教师要能非常明确地意识到获取教育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想方设法获取有关教育信息资源,并具备较强的教育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能够创造性地策划处理和加工所获资源(如设计撰写课件脚本、设计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案、建设专题学习网站)并有效地应用于教学;能从实际出发考虑利用资源的最有效方式,即使运用常规教育技术媒体或传统媒体,也能体现崭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3)教学研究与终身学习能力

信息时代教育将发生本质性的变化,在这样一个变革时期,教育的方方面面必将呈现新的规律。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应偏重在实践应用层次的研究,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用研究者的眼光,尝试着创造性地运用理论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并善于总结规律,进而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教育发展的需要。

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科学技术和知识的快速更新,中小学教师应该有意识地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不断地学习各种最新的教育理论,每位教师都必须具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不断地提高自我素质,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以使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等跟上时代的变化,提高对教育和学科最新发展的了解,保证自己职业能力的适应性。

3创设安全、有效的教育技术应用环境

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教育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并不能说明就是教育技术。只有科学地、合理地、安全地、有效地、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其结果真正提高了教育教学的绩效(包括效果、效率和效益)才能称为教育技术,否则只能看作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因此,要创建安全的信息技术环境,通过教学设计做到科学、合理、有效地,并充分认识到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应该遵守的法律、法规的环境下正确使用信息技术。

三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设计的原则与内容选择

对于教育硕士而言,学习现代教育技术不只是在校期间的短期行为,而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他们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在现行的环境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设计,探讨教学模式,研究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要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逐步引进新技术,探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因此,结合当前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需要和教育技术标准对中小学教师的要求,对教育硕士层面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时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设计的原则

(1)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是在信息化环境下进行的,因此要有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应该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知识积极的探索者、实践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通过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以教学设计为核心

对中小学学科教师来讲,全面领会教学设计的思想,掌握教学过程设计的程序,即从课程教学设计出发,对所承担的课程做出完整的教学设计,明确本课程总教学目标、熟悉本课程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理清各知识点和知识单元的目标体系。然后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的特点,选择适合的课堂教学形式或学生自主学习形式,分别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和自主学习教学设计,依据设计方案进行教学实践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实实在在优化学科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进而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应让学员掌握自己所教学科的课程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的概念、过程和方法,并重点介绍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

(4)以信息技术为支撑

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了多媒体环境和网络环境,构建了多种学习平台,提供了大量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所需要的教学情境,利用各种教学与学习平台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并开展基于技术的评价活动。同时要进一步发掘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发现新的增长点,促进学科课程的发展。积极收集、整理、制作各学科的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完善教师个人的、学科的教学资源库,开发网络课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改革教学的组织形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以改善评价方法为契机

教学评价不仅仅是对已有的教学效果做出价值判断,而且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在重视学习结果评价的同时,更要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尽量采用基于技术的新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如学习成果评价、量表评价、调查问卷、档案袋评价、教学日志、教学反思等),以全面反映学生的进步,提高评价的效果和效率。因此,在设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时,要反映新课程的理念,充实教学评价的内容。

2课程的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内涵,知道教育技术在促进教育改革中的意义和作用。

初步掌握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学会对自己承担的课程进行课程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和自主学习教学设计。

能够有效地获取和利用支持自己的教学活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自己学科教学内容的系统教学设计,学会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正确的运用教育技术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意识和态度。

知道运用技术的社会责任和应该遵守的法律、法规。

3课程的主要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技术基本内涵、教学设计理论基础、课程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开发、教学评价、自主学习教学设计和教育技术新的应用领域等八个部分,知识结构如图1所示。

四对课程教学实施的建议

1对教学的建议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种实践性不仅仅指计算机技术上操作,更是强调学习者教学理念的更新。理念的更新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在没有太多的实践机会让学习者去尝试的情况下,笔者认为案例教学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如教学设计中的很多理念与教育硕士过去备课时的思想有很大不同,这些理念从接受、理解到转化为能力,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在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中,通过系统规范的教学设计,尽量使学习者体验到经过教学设计比自己以往的备课更有效,感受进行教学设计所采取的一些策略,理解教师是怎么进行教学设计的。通过这样的训练,学习者在教学实践时,就可以很容易地从模仿别人发展到自己的创新。

2学习评价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对学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理念、方法的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应该加强对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参加学习的态度、合作学习中的贡献等)和完成的学习成果(如学习笔记、

设计方案、资源开发等)数量和质量的检测。评价的主体既有教师的评价,也应该有学生自评和互评的结果;评价的范围应该包括:学生是否能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课程设计、资源应用、教学方法组合、教学实施、评价设计、方案修改等方面将学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建议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现代教育技术应该建设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学支持网站,以满足教学的多种需求,最大程度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教学支持网站的建设需要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整合,充分展示教材的特点,弥补文本教材的不足,为网络教育的实施提供便利。要帮助学习者理清各部分知识内容的关系,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信息资源和组织方式,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提供大量各学科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和模板,方便学习者进行模仿学习,提高教学设计能力;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平台,为学习者进行远程学习时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建设是个动态更新的过程,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根据教育改革的发展补充最新内容,并针对学习者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将学习者优秀的教学设计案例作为教学资源,使课程内容常用常新。

参考文献

[2]李龙.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7,(5):73-78.

蓦地,我想起欧文说过: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回顾这几年的教研生活,用一句话概括是:我努力着,进步着,幸福着。

2013年4月1日11时,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宽敞的体育场内座无虚席。大家都在静静等待“苏教版全国第四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的比赛结果。坐在第二排的一位身体微微发福的中年教师更是忐忑不安,翘首望着舞台。当听到著名语文教育专家、省教育学会副会长陆志平教授宣布:“获得大赛特等奖的教师是:王娟,江苏省宿迁市第一实验小学”时,他的眼里噙满了泪水,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这是激动的泪水,这是幸福的泪水。

他,就是我――曹智勇,江苏省宿迁市小学语文教研员。宿迁,地处江苏北部,是名酒之乡,著名的洋河和双沟两大名酒产自这里,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宿迁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宿迁的教育发展水平也相对滞后,宿迁的小学语文教师在省内、国内比赛中获奖人数相对较少。自走上教研员工作岗位后,我就给自己确定了“发掘人才,定点培养,跟踪指导,反复锤炼,快速提高”的工作思路,近年来,按照这个思路,着力培养和推出了一批优秀教师。每当我发现一位优秀教师时,就会有获得大奖般的惊喜,每当看到他们取得成绩,都比我自己获奖还高兴,看着他们进步,就像看着自己孩子在成长,幸福着、快乐着。

来自村小的“丑小鸭”

提到“丑小鸭”,大家都会想到安徒生笔下的出生卑微,其貌不扬的“丑小鸭”。为什么把王娟比作“丑小鸭”,主要是她的工作经历与“丑小鸭”很像。获得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的王娟老师来自市第一实小,说是“市第一实小”,实际上是在骆马湖畔几个村小合并而成的一所乡村小学,远离市区。2008年前,王娟一直在晓店镇的林场村小呆了七年,七年里没有外出听过课,七年没有接触过任何专家学者,更没有在公开场所执教过一节课。

2013年,我又把参加“苏教版全国第四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的任务交给她。没想到她却犹豫了,胆怯了。她说:“可怜如井底蛙的我,怎敢奢望走向六朝古都,怎么能够跨进全国赛场?我害怕、犹豫、茫然、彷徨。”可她唯一没敢停止的就是精心设计教学,反复试上推敲课堂预设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个夜深人静的夜晚,自己在孤军奋战,整宿整宿地熬着。为了一个字的正确读音跑遍了这座城市的所有书店;为了一个教学环节,请教每一个可以请教的同事。当时,第一课时的课堂教学,还是大家不敢轻易

看着他们成长,我很幸福

尝试的“雷区”。特级教师也极少有这类公开课,都认为第一课时不易出彩,从内容上没有深度、广度,从形式上没有新度。我们确定了第一课时就抓阅读教学,即扎扎实实读好书、工工整整写好字。这才是遵从了我们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儿童的认知规律。循着这条原则,我们一遍一遍试上,一遍一遍修改、一遍一遍重来,最后取得了特等奖的成绩。我们的“丑小鸭”经过三个年头,终于蜕变成了“金凤凰”,她非常高兴,我深感幸福。

默默无闻的耕耘者

初见杨海燕老师,留下了少言寡语的粗浅印象,深入了解后发现她教学很有思想,发言很有水平,工作非常努力,是一位教育战线上的默默耕耘者。1994年的初秋,不满17岁的杨海燕师范毕业,走进家乡一所偏僻的村小,过着简单、清贫的生活,第一所学校赋予她的就是这样的教学底色,受用至今。1996年,她被选调进县东关实小,后来调入市实验学校,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一切源于最初的对语文的那份热爱。

发现海燕老师,是2001年市里的一次优课评选活动,那是我从市实验小学借调到市教研室任小学语文教研员的第一年。从她的课堂,我听出了她的底蕴、她的思想和灵性,感觉她是棵好苗子。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把省第一届课堂教学展示和优课评比活动的名额给了她,特地嘱咐学校领导要好好磨练她。我三番五次带着市里的骨干教师团队,走进她的课堂听课磨课,耐心点拨引导着她。喜讯传来,在省级活动中她得到专家的一致认可,并获得了一等奖。

后来,她又陆续在市内、省内和国家级教研活动中执教过许多公开课、示范课。我始终觉得要想成为专家型、科研型教师,仅仅上几节课是不够的,必须培养她“评、说、写”的能力,因此,我市的各种活动上频频出现她的身影。

勤奋终究会得到回报,执著终会收获硕果,2010年,海燕老师顺利通过了评选,成为当时最年轻的江苏省特级教师。

虚心好学的“四化”

提到“四化”二字,大家一定会想到四个现代化,我这里所说的是我最欣赏的一位教师――魏斯化。“四化”是他“凤凰论坛”的网名,也是我们大家对他的爱称。虽然他已经“孔雀东南飞”了,但是令我欣慰的是他依然没有离开语文教学工作。

培训方式灵活多样。远程教师培训运用混合学习方式,即培训是以自主学习为主,集体研讨(包括在线研讨)、与学科专家面对面交流、在岗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的。根据广大教师需要,培训以学科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整合和开发优质的培训资源,同时注重组建高水平的专家导学团队,进行远程培训的教学指导、答疑解惑、线上交流、学习评价和校本研修等工作。安徽省根据“国培计划”项目实施方案,探索实践的“骨干培训与远程培训相结合,培训与教研相结合,在线学习与在岗实践相结合,远程培训与联片研修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和管理机制,收到良好效果。

评价机制初步形成。远程教师培训的评价考核机制初步形成,比如,采用表现性评价和校本评价相结合、平时作业和阶段检测相结合、过程性学习与实践性考核相结合、合格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网络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等方式,对学员培训绩效进行综合考核、评估、总结,促进了教师培训工作的健康推进。

远程培训的基本现状

助力推进的基本策略

1.树立先进培训理念。远程教育是网络时代的必然趋势。领导者、管理者和参训者都应转变观念,坚定信念,增强运用远程培训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新培训理念是提升教师培训有效性的首要选择。从理论上讲,培训可实现三种需求:获取知识、获得能力和改善行为。教师培训的终极目的是改善行为,是把所学知识转化成实际能力,让潜能转化为显能,发挥培训对知识所起的“解调器”和“放大镜”作用。远程培训还可以培养教师的现代意识及运用计算机和网络媒体的多种能力,培养和树立教师的现代教学理念、学习行为、教学行为以及生活方式。

THE END
1.2023年度山西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认定结果公布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要求,请省级在线精品课程(含2020-2023年省级在级精品课程)各主持单位于3月25日前填报《2023年“职国精”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课程接入汇总表》(见附件4),高职学校和省属中职学校以校为单位报送,市属中职学校报市教育局汇总后报送邮箱:zcc@sxedc.com。附件:1.2023年度山西省职业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93626574807103436&wfr=spider&for=pc
2.职教在线平台官方下载职教在线平台APPv1.0.14最新版分类:学习教育 大小:57.0M 语言:中文 版本:v1.0.14 最新版 时间:2023-07-13 08:33 星级: 官网:https://www.abc.sx.cn/index 厂商:山西华兴科软有限公司 平台:Android 标签:在线教育在线学习课程的平台。应用截图应用介绍 职教在线平台APP是一款在线培训学习平台,平台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随时随地移动学习,https://www.qqtn.com/azsoft/855481.html
3.职教在线平台下载app职教在线平台官方APPv1.0.14移动端厂商:山西华兴科软有限公司 职教在线平台官方APP是为职业院校的用户打造的学习软件,这里有丰富的课程类型,中职、高职,金融、IT、管理、机械、教育等等,满足你不同方面的学习需求,移动端随时随地学习,持续赋能,需要的朋友赶紧来下载吧。 职教在线平台app功能 http://www.qqtf.com/azrj/148146.html
4.职教在线平台职教在线平台(abc.sx.cn)由山西华兴科软有限公司开发致力于服务职业院校师生以及社会人员的在线教育平台。平台满足教师线上教学、学生灵活学习的需求,提供优质的在线学习服务。平台支持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可为学校、教师提供课堂革命数据支撑。https://www.abc.sx.cn/
5.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名单文章发布,文章投稿20 建筑材料性能检测 宣世宏 北京金隅科技学校 UMU互动学习平台 21 城市轨道交通站台门系统运行与维护 曲秋莳 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 智慧职教MOOC学院 22 幼儿园游戏 刘相俊 北京市商业学校 学银在线 23 安保防卫与控制 何杏娜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 学堂在线 24 培训管理 李琦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智慧职教MOOC学院 25http://www.n30.cn/a/202303/118.html
6.山西交通在线教育平台?怎么注册?山西交通在线教育平台? 为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机关纪委建设的意见》和省委《关于全面建设清廉山西的行动方案》精神,按照厅党组要求,7月份,我校在山西交通在线教育培训平台,向全省交通运输系统纪检干部推出“山西交通运输系统纪检干部业务培训”专题。 https://www.zhijiao.cn/news/detail/77145
7.中国教育在线职教要闻、1+X证书、全媒体实训、教学资源、实习实训、课程思政、思政元素、思政育人、学校党建、技能大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活动策划、媒体宣传https://zhijiao.eol.cn/
8.依托专业优势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我院创新开展职教特色全民终身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要求,深入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在旅游职业院校开展,太原旅游职业学院依托旅游职业教育专业优势,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创新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形成彰显职教特色的“讲座+基地+云端课程”的全民终身学习活动体系和运行机制,助力学习型社会https://www.tylyzyxy.com/index.php?m=article&id=5797&cid=9
9.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5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升学工作的山西九鼎方正职教研究院成立两年来,先后深入职业院校开展针对性的项目建设培训与指导服务30余次,在《教育新思维》、“职教新支点”、“山西职教”、“全民职教”、“职教圈”等多种媒体平台发表职业教育政策研学、教育研究与项目建设指导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yOTM0NjY0OQ==&mid=2247507726&idx=2&sn=1aeedb22215f69b57823642c36dd3807&chksm=c3b5453dcb02765d0419a0c67b13891621c9766e4b6a2b11c8b613fb5c4b0fa9066c1372bf2e&scene=27
10.我校教师主编优秀教材推荐:王正勇《AltiumDesigner10实用教程另外采用该教材的在线课程在“重庆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开课6次,选课学生1816人。对应的数字课程在“智慧职教”平台上线,累计资源679条,同时在“职教云”开设了公开课。教材的第2版入选“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本版拟入选“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已公示)。 https://oaa.cqcet.edu.cn/info/1344/2944.htm
11.《2024山西省职教高考试卷语数英模拟冲刺卷历年真题中职生对口当当畅享鑫龙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2024山西省职教高考试卷语数英模拟冲刺卷历年真题中职生对口升学》。最新《2024山西省职教高考试卷语数英模拟冲刺卷历年真题中职生对口升学》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2024山西省职教高考试卷http://product.dangdang.com/11755221796.html
12.2023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名单高碑店市职教中心 闫健美 37 计算机应用基础 高碑店市职教中心 范美娜 38 土木工程应用数学 河北城乡建设学校 尚敏 39 Python程序设计基础 沧州工贸学校 于全月 40 数控加工技术 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蒲筠果 41 数字电子技术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杨敬娜 42 智能传感器应用技术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郝敏钗 43 https://www.docin.com/touch_new/preview_new.do?id=4779527132
13.北方国际汽车教育官网奔驰动力实验实训平台 比亚迪秦EV实验实训平台 小鹏实验实训平台 丰田纯电动实验实训平台 氢能实验实训平台 氢能源汽车实训平台 秦EV-PRO裸体车 宝马混动裸体车 丰田混动底盘+动力实训台 长安深蓝智能座舱 本田混动CRV裸体车 丰田混动裸体车 大众ID4纯电动裸体车 http://www.beifang.net/
14.公司工作计划(通用15篇)5%足额提取职教经费,由培训主管部门掌握使用,财务部门监督,其中0。5%上缴x公司统一协调使用,严禁将培训为了打造行业微营销标杆,网络部下季度将打造以微信为主体,微博、网站、问答平台等为辅的立体微营销推广山西生态园的设计及洽谈工作。青岛工程的全面设计;久利景观工程的设计等。 (5)春节活动的安排和福利https://www.unjs.com/fanwenku/419608.html
15.m.secotech.cn/newsl/6572836.htm座谈会上,秀山县职教中心有关负责人做了工作汇报,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内涵式发展取得的成绩。秀山县职教中心办学方向明确、发展思路清晰,始终坚持向上发展,为学生学习就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职业教育力量。 秀山县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职业教育发展对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培养本土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http://m.secotech.cn/newsl/6572836.htm
16.职教在线平台app下载2023最新版职教在线平台app是一款非常不错的在线教育平台,这里提供非常全面的课程内容,用户朋友可以在这里根据职业需求来使用,能够提供了非常全面的学习内容,随时随地获得移动学习服务,有需要的用户现在就来下载吧! 软件介绍 一款在线培训学习平台,平台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随时随地移动学习,帮助实现职业教育推动教学改革,需要的朋友http://m.yx007.com/azapp/112521.html
17.在线职教软件平台系统开发案例在线职教软件平台类似软件系统开发服务,包括在线职教软件平台网站APP小程序、在线职教软件平台二次开发https://www.proginn.com/w/1424690
18.七月在线七月在线(JULYEDU.COM)专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算法等AI技术的教育培训。七月在线拥有完整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为学员提供全年GPU云实验平台,目前授课教师已达100余人,旗下有涵盖所有考点的上千题AI面试题库,并拥有80万的AI人才社群。https://www.julyedu.com/video/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