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使命(3课时)第一节基础教育的内涵、性质与意义(1课时)第二节中国当代基础教育改革的使命、任务与选择(1课时)第三节中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1课时)
第一课时内容:第一节基础教育的内涵、性质与意义
第二课时内容:第二节中国当代基础教育改革的使命、任务与选择
第三课时内容:第三节中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使命”单元测验
第二章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3课时)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课时)第二节人的全面发展理论(1课时)第三节素质教育理论(1课时)
第一课时内容: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课时)
第二课时内容:第二节人的全面发展理论(1课时)
第三课时内容:第三节素质教育理论(1课时)
“第二章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单元测验
第三章素质教育的性质、原理与实施策略(3课时)第一节素质教育的性质与价值(1课时)第二节素质教育的基本原理(1课时)第三节实施素质教育的整体策略(1课时)
第一课时内容:第一节素质教育的性质与价值
第二课时内容:第二节素质教育的基本原理
第三课时内容:第三节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素质教育的性质、原理与实施策略”单元测验
第四章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原理与方法(3学时)第一节教育公平的内涵、价值与必要性(1学时)第二节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基本原理(1学时)第三节我国教育公平方面存在的问题(0.5学时)第四节促进教育公平的策略与方法(0.5学时)
第一课时内容:第一节教育公平的内涵、价值与必要性
第二课时内容:第二节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基本原理
第三课时内容:第三节我国教育公平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四课时内容:第四节促进教育公平的策略与方法
第四章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原理与方法测验题
第五章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原理与方法(3学时)第一节基础教育质量的内涵、性质与生成过程(1学时)第二节教育质量管理与保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1学时)第三节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策略与方法(1学时)
第一课时内容:第一节基础教育质量的内涵、性质与生成过程
第二课时内容:第二节教育质量管理与保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第三课时内容:第三节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策略与方法
第五章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原理与方法测验题
第六章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原理与方法(3学时)第一节德育实效性的本体性确证(0.5学时)第二节德育实效性不高的表象及归因(0.5学时)第三节提升德育实效性的理论基础(1学时)第四节提升德育实效性的方法策略(1学时)
第一课时内容:第一节德育实效性的本体性确证第二节德育实效性不高的表象及归因
第二课时内容:第三节提升德育实效性的理论基础
第三课时内容:第四节提升德育实效性的方法策略
“第六章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原理与方法”单元测验
第七章减轻过重课业负担的原理与方法(3学时)第一节基础教育中的学生负担过重问题(0.5学时)第二节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危害与原因分析(0.5学时)第三节解决基础教育中学生负担过重的基本原理(1学时)第四节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策略与方法(1学时)
第一课时内容:第一节基础教育中的学生负担过重问题第二节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危害与原因分析
第二课时内容:第三节解决基础教育中学生负担过重的基本原理
第三课时内容:第四节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过重的策略与方法
“第七章减轻过重课业负担的原理与方法”单元测验
第八章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原理与方法(3学时)第一节学校文化的内涵与特点(0.5学时)第二节学校文化的结构与功能(0.5学时)第三节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学时)第四节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原理与方法(1学时)
第一课时内容:第一节学校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第二节学校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课时内容:第三节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课时内容:第四节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原理与方法
第八章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原理与方法测验题
第九章加强学校特色建设的原理与方法(3学时)第一节学校特色的内涵、性质与价值分析(0.5学时)第二节学校特色建设的基本原理(0.5学时)第三节学校特色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学时)第四节学校特色建设的策略与方法(1学时)
第一课时内容:第一节学校特色的内涵、性质与价值分析第二节学校特色建设的基本原理
第二课时内容:第三节学校特色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课时内容:第四节学校特色建设的策略与方法
第二课时内容:第二节学校特色建设的基本原理
第九章加强学校特色建设的原理与方法测验题
第十章改进教育评价的原理与方法(3学时)第一节教育评价的内涵、类型与功能(1学时)第二节教育评价的基本原理(1学时)第三节改进教育评价的方法(1学时)
第一课时内容:第一节教育评价的内涵、类型与功能
第二课时内容:第二节教育评价的基本原理
第三课时内容:第三节改进教育评价的方法
“第十章改进教育评价的原理与方法”单元测验
第十一章教育信息化的原理与方法(3学时)第一节教育信息化的内涵、目标与任务(0.5学时)第二节信息化教学的特征与基本原理(0.5学时)第三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主要策略与方法(1学时)第四节翻转课堂(0.5学时)第五节智慧教育(0.5学时)
第一课时内容:第一节教育信息化的内涵、目标与任务第二节信息化教学的特征与基本原理
第二课时内容:第三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主要策略与方法
第三课时内容:第四节翻转课堂第五节智慧教育
“第十一章教育信息化的原理与方法”单元测验
第十二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原理与方法(3学时)第一节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价值(1学时)第二节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原理(1学时)第三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1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