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官网

关键词:“互联网+”;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演化过程;教育生态体系

一、引言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力正在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以及各领域的优化与创新,教育也不例外。如何革故鼎新,构建与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教育生态,成为当今教育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和共同课题。教育信息化成为了教育迎接互联网时代挑战的必然回应和选择。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逐渐深入和发展,教育也正朝着更具开放性、更加个性化、更为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而且逐步进入了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发展阶段。在线课程作为教育信息化转向融合创新阶段的典型实践,正在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形态。

我国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源于舶来的“开放教育资源”建设理念。由于我国教育文化、教育条件和教育管理模式差异,使得高校在线课程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仍然以知识传递策略和行为主义教学方式为主,在知识生产、传播与消费链条上尚未实现较大突破。教育发展不均衡、终身教育体系缺失、高等教育改革由“资源约束”转向“需求约束”等瓶颈问题尚未有效解决,在线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亟待建立。

“互联网+”时代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到来,使得人才成为当下社会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要素。“互联网+教育”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创新教育的组织模式、服务模式、教学模式等,为在线教育的本质回归提供技术和理念支撑(陈丽等,2016)。从理论高度探讨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演化的内在关联与深层机理,有助于认识我国高校在线课程本土化建设所面临的教育文化、教育条件和教育管理模式差异,发现在线课程可持续发展的增长点,并探寻“互联网+”时代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的新取向。

随着“开放、共享”理念逐渐被世界各国所推崇和认同,开放的教育资源逐渐走向更加科学、系统、多元的在线课程开放与共享。我国是人口大国和人力资源大国,但并不是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资源强国。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以及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逐步转变,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与质量、效益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实现教育公平和终身学习成为高等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而提升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也成为解决人才紧缺问题和实现高等教育改革目标的重要途径。开放教育资源由于实现了在线课程的开放和共享,有效整合了现有的教育资源,盘活了教育资源存量,成为提高教育资源供给能力的有效手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相继实施了一系列重要决策,使高等教育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育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同时,针对高等教育领域的在线课程建设,我国也出台了相应的文件对在线课程的开放、共享和建设进行规范与促进。文件的出台一方面蕴含着国际、国内教育环境和教育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我国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的时代变迁。

1.“重建轻用”阶段

2003年,教育部出台《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开启国内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为:“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进一步促进教授上讲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200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继续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其建设的主要目标为:“力争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梯队、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较大改善,全面带动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作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在于改善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解决高校扩招以来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教育资源供给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之间的不平衡矛盾,是应对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和高等教育质量下滑的关键途径。

表1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主要政策文本统计

截至2010年,我国共建设国家精品课程3910门,其中本科课程2515门,高职高专课程1043门,网络教育课程209门,军队(含武警)院校课程143门(王友富,2015)。我国精品课程在建设理念上主要强调资源建设的“求多求全”,更多注重“教学管理”而非“教学应用与服务”;更加注重课程的“引领示范”,却使在线课程“开放共享”的目标异化。在课程建设中更多是将现代信息教学手段与课堂教学简单叠加,而并非以信息化手段促进教育教学的革新,以及促进学习者深度学习和高阶学习。教师将“以学生为中心”等同于“放任学生”,将“自主学习”等同于“个人学习”,将“协作学习”等同于“小组学习”,将“探究学习”等同于“上网检索资料”(黄荣怀,2008)。“重建轻用”成为这一阶段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的显著特点。

2.“建用一体”阶段

3.“建以致用”阶段

三、从整合到融合:国内高校在线课程理念演化路径

自2003年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以来,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历经精品课程、精品开放课程、翻转课程、微课程、MOOC等多种实践模式。在线课程平台汇集了优秀教育资源,拓展了知识传播渠道,为学习者提供了自由共享的学习空间。随着数字化时代开放课程的快速发展,在线课程的数量直线上升。无论是外部环境的变迁,还是数字时代学生正式与非正式学习需求的变化,都使在线课程的建设和应用成为必需。国内高校在线课程的建设理念随时代变迁而逐渐演化,历经“重建轻用”阶段、“建用一体”阶段和“建以致用”阶段。在线课程建设理念逐渐从资源建设聚焦课程应用,其实质是以“深度融合”替代“整合”理念,表明了决策者、研究者和实践者共同的决心:在线课程的建设过程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学习”和“技术应用”层面,必须建立教育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内化机制。这是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国际趋势,也是在线教育的本质回归。

1.从重建轻用到建以致用

2.从精品示范到开放共享

精品课程建设时期,精品课程以信息技术手段为载体展示于互联网上,树立“标杆”作用,为国内高校广大教师所借鉴和模仿。课程建设理念在此阶段更多是引领与示范,应用对象主要局限于高校教师。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着力于课程开放,将服务群体拓展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大众,以融入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国际潮流,提升社会民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以及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在线开放课程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之上,立足自主建设,着力于鼓励国内高校之间共享课程资源并促进课程向国际开放。只有基于开放,在线课程才能得以广泛应用与推广,才能避免陷入“建设-待用-闲置”的资源浪费,而进入“应用-改进-再应用”的教育生态良性循环。

3.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

4.从技术整合到技术融合

四、从共享到共生: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新取向

1.教育与技术相化,创新教学模式

2.多领域相融,创新服务模式

3.教与学相长,创新管理模式

五、总结与反思

由于“重建设轻应用”“重评估轻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的建设理念偏差导致我国精品课程建设长期存在“静态共享”与“悬置开放”的问题。另外,以评价驱动为导向、精品示范为目标、资源建设为中心的建设原则又导致我国精品课程目标异化、课程趋同、学习对象缺失等弊端。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理念逐步超越了精品课程建设阶段存在的问题,实现了由“资源建设”向“课程建设”、由“精品示范”向“普及共享”、由“教师中心”向“用户中心”、由“有限开放”向“充分开放”的转变。但是,以评价驱动为导向而造成的功利化、表面化建设问题依然存在,管理重心过高而导致的高校在线课程建设自主权迷失,以及教师应用课程积极性不高是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理念本土化、情境化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

随着在线课程在国内高校的应用与发展,由“重建轻用、建用脱节”理念缺陷引起的应用实效弊端日益凸现。自2013年开始,以MOOC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在我国高校得以大范围普及与应用。“应用驱动、建以致用”逐渐成为这一阶段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的核心要义。与此同时,微课、翻转课、SPOC等在线课程创新实践以其适用性和实用性为着力点,植根于真实的教学实践,采取“化整为零”“自下而上”“以草根影响草根”的民主化、平民化建设理念,成为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发生转向的另一开端。

纵观我国高校在线课程的理念演化和发展历程,其实质是在既有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结构框架内进行的有限试点和探索,是从信息技术与课程由整合走向融合发展的过程。单纯依靠技术支撑教育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我国教育综合改革的需求,其价值取向也与当前“互联网+”推动教育整体变革的改革逻辑与重构教育生态体系相去甚远。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需要从“资源共享”转向建设“智慧共生”的教育新生态。要利用“互联网+”作为数字化教育生态体系重构的起点与要素,创新教学模式以实现“教师与学习者共融、知识与创新共生”的教育生态体系,创新服务模式以实现“多层次和多元化的公共服务”教育生态体系,创新管理模式以实现“教师、学习者、学习资源”三位一体的教育生态体系。

参考文献:

[1]陈丽,林世员,郑勤华(2016).“互联网+”时代中国远程教育的机遇和挑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1):3-9.

ce2f24fb.html.

0117_47115.shtml.

[5]罗江华(2015).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理念演变与实践创新[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3.

[6]单美贤(2011).论教育场中的技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3.

[7]王友富(2015).从“3号文件”看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发展趋势[J].中国大学教学,(7):56-59.

[8]杨英霞,田爱奎,夏天等(2007).从技术哲学看教育技术的内涵与本质[J].电化教育研究,(3):17-21.

作者简介:许欢,博士研究生,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重庆400715);西南科技大学教师(四川绵阳621000)。张诗亚,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重庆400715)。罗江华,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重庆400715)。

基金项目:全国民族教育研究课题“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调查研究”(mjzxyb1407);西南科技大学继续研究与发展基金资助项目“回归与重塑——大数据时代在线教育的价值探寻”(17JYF07)。

引用:许欢,张诗亚,罗江华(2018).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演化——兼论“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构建[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3):59-65.

THE END
1.听课站2024年第18届全国小学英语教师基本功优质课现场视频专题 2024年广东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观摩课专题 2024年重庆市第十一届小学科学优质课竞赛专题 2024年新课标背景下云南省中小学外语教学名师学术研讨会专题 1 2 3 4 5 6 为什么选择听课站 可信赖 百万学员的选择 实惠多 价格更低更实惠 服务佳 跟踪服务在线答疑 听课https://m.tingkez.com/
2.教育服务小程序所需要的材料有哪些?教育服务相对于别的行业,小程序的需求更多一些,学历教育,教育平台,素质教育,婴幼儿教育,教育装备,出国留学,在线视频课程等等,需求量大。目前教育服务小程序分11个分类,每个分类要求的资料不同,逗号网络整理了这11类小程序所需要的材料。 (注:小程序开放的服务类目,会随着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平台要求的变化而产生变https://www.douhao.net.cn/news/show?id=2772
3.新乡学院继续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试行)课程建设负责人应为高校正式聘用,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造诣的教师,课程组成员均在教学一线长期承担本课程教学任务。支持和鼓励教学名师、知名专家主讲开放课程。除主讲教师外,还需配备必要助理教师和现代教育技术人员,能长期在线服务课程建设,承担课程内容更新、在线辅导、答疑等。课程正式运行后,能保证每学年都https://jxjy.xxu.edu.cn/info/1080/2421.htm
4.在线课程协议模板(线上教育培训合同范本)合同管理网络培训,也称在线培训,顾名思义就是一种以互联网为媒介的新型培训模式,不仅能实现与线下教学相同的授课目的,还可以提供“视频回放”服务。本文整理了在线课程协议模板、线上教育培训合同范本,给大家参考使用。 在线课程协议模板(一) 在线教育服务协议 甲方: https://www.fadada.com/notice/detail-20166.html
5.借助OSS搭建在线教育视频课程分享网站简介:本教程介绍如何基于云服务器ECS和对象存储OSS,搭建一个在线教育视频课程分享网站。 借助OSS搭建在线教育视频课程分享网站 1. 创建资源 开始实验之前,您需要先创建相关实验资源。 在体验实验室,单击创建资源。 (可选)在实验室页面左侧导航栏中,单击云产品资源列表,可查看本次实验资源相关信息(例如IP地址、用户信息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1329407
6.“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培训1“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培训1精彩视频 山西省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和大自己20岁的女人谈恋爱是什么感觉?看少妇是如何拿捏小伙子的 小古趣影 1033跟贴 打开APP 号称射程“世界第一”,印度“巴哈拉特”想卖沙特,为何被轰走? 乾王看戏 1跟贴 打开APP 真实事件改编!山里男人为了传宗接代,竟租来媳妇https://m.163.com/v/video/VKI7EHTQN.html
7.腾讯课堂腾讯推出的专业在线教育平台。依托QQ群视频和腾讯视频直播能力,实现老师在线上课教学,学生即时互动学习的课堂。下设职业培训、公务员考试、托福雅思、考证考级、英语口语、中小学教育等众多分类课程。https://ke.qq.com/jump.html?groupcode=388010989&courseid=1819&from=16
8.百家云SDK 的点播、回放及下载功能都需要集成方传入视频token来向服务器请求数据,数据对应的token由集成方后台调用百家云 API 获取:点播token、回放token,然后通知给 SDK,SDK 使用token等参数调用 SDK 的相关 API 实现功能。 集成方可配置 token 的有效期,当 SDK 发现点播、回放、下载的链接过期或不可用时,会通过 BJVRequhttps://test-www.baijiayun.com/wiki/detail/34
9.首页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视频频道河南教育新闻联播 - 2017年二十八 教育电视直播 直播节目单节目单 网络直播 中国教育电视台 — 一套网络直播 中国教育电视台 — 三套网络直播 中国教育电视台 — 空中课堂 专题视频 中高考考前辅导 辅导内容涵盖中高考的各个学科,其中中考辅导25节,高考辅导18节。 https://v.hner.cn/
10.java免费开源在线教育系统在线java开发门户是整个平台的入口,功能包括:门户首页、注册/登录、课程搜索、职业规划,客服等。 学习中心为用户提供在线学习服务,包括:我的课程、视频点播、视频直播、在线考试、在线答疑、学习统计等功能; 教学管理中心为教育机构或个人讲师提供教学管理功能,包括:课程管理、媒资管理、考试管理、问答管理等功能; https://blog.51cto.com/u_16099279/6735784
11.springboot毕设基于云服务的在线教育平台论文+程序+部署基于云服务的在线教育平台具有重要意义。从教育资源的角度来看,它能够整合全球范围内的优质教育资源,如不同地区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学习资料等,实现资源的共享,大大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于学生而言,打破了地域限制,偏远地区的学生也能接触到优质课程,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个性化地进行学习。对于教师来说,提https://blog.csdn.net/sheji720/article/details/144358644
12.关于印发《推进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施方案(2021重视版权和知识产权问题,构建课程内容所使用的图片、音视频等素材应注明出处。相关课程建设团队均须签订平等互利的知识产权保障协议,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切实保障各方权益。 四、建设任务 (一)建设一批校级和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建设一批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征,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为代表、课程应用与教学服务相融通的https://www.lsgx.com.cn/jwc/tzgg_jwc/4149.html
13.232门职业教育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数据分析开启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遴选这一重要工作,优慕课整理了发表在2021年第32期《职业技术教育》的一篇文章《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研究—基于232门职业教育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数据分析 》,分享给关注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申报工作的广大教师,寄望可以汲取已获评的职业教育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申报经验。https://www.mzlxy.cn/info/1016/9795.htm
14.视频直播云服务平台:未来在线教育的新选择视频直播云服务平台为教育机构带来新的商业模式。以往的教育机构大多依赖于线下课程的收入,而现在,借助视频直播,他们可以拓宽自己的生源,甚至通过网络课程吸引更广泛的受众。一方面,教育机构可以通过收取课程费用来实现经济收益,另一方面,学生和家长也能在家中获得质优价廉的教育服务。这种双赢的局面,彰显了视频直播云服务https://www.xiaoe-tech.com/extendRead/3807.html
15.人卫智网人卫医学网人卫医学考试国家医学考试网官方通知:考研调剂服务系统已开通! 快讯!考研国家线公布啦! 2021年考研调剂须知 2021年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重庆考生须知 专家在线答疑 7*12小时客服 更多 常见问题 如何联系客服? 如何使用激活码激活课程? 我的班级中如何查找课程? 学员如何修改密码? https://exam.ipmph.com/
16.在线直播在线视频教育课程智慧树是全球知名的学分课程服务平台,在线教育平台拥有海量大学高品质课程,网络教育在线完美支持跨校授课,学分认证,名师名课名校,在线互动教育学堂,体验VIP级课程学习,让你成为学堂中的MVP。http://lc.zhihuishu.com/
17.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政策文件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浙江省教育厅2.乡村特色数字课程 面向乡村学校教师个人或团队,团队总人数不超过6人。围绕乡村传统文化、非遗传承、劳动教育等特色,建设能够凸显乡村教育特色的课后服务课程资源。每门课程10-15个课时,每个课时内容包含微课视频、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 3.实践教育课程 https://www.zjedu.org/art/2023/3/7/art_275_50464.html
18.2020年教育信息化发展分析本部分以可视化图表的方式,从数字校园建设与发展、数字资源开发与应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发展、在线教育发展规模以及教育信息化经费保障五个方面呈现“十三五”时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情况,同时通过历年数据的对比分析,展示“十三五”期间我国教育信息化取得的丰硕成果。 https://www.ceeia.cn/news/detail_3517.htm
19.中公网校【中公网校】中公教育旗下在线学习培训辅导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直播授课、班主任督学、题库练习等产品和服务,为用户提供教学讲练多位一体的学习体验。课程涵盖国省考、事业单位、教师、金融银行、国企、警法等公职考试。https://www.eoff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