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研修网

17、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课程实践

18、学校常规管理机制的完善

19、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索

20、创新教育惩戒与师生权益的维护

21、教师专业发展与减负的探索

22、学校互助、关爱教育探讨

23、家校合作模式的创新

24、师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5、学生“五育”发展的创新

26、班级管理的创新学生生涯教育探讨

27、诚信教育及其体系的建设

28、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与测评

29、义务教育课程与教材改革研究

30、数字化课程的开发、实施与评价

31、跨学科课程整合、课程改革的深化与细化

32、线上教学、教研实效性研究

33、高中新课标的教学与考试落实

34、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创新与评价

35、实验教学的改革创新教材分析与创新使用

36、统编教材的使用与完善

37、中、高考改革及其配套改革与评价的探索

38、学校教学与学业评价探讨

39、学生作业的优化

40、国外教育教学成果的分析与借鉴

二、电化教育研究

1.教育信息化与乡村教育发展

主要包括技术支持的乡村教育发展的理论研究、教育信息化推进乡村教育发展的策略与机制研究、技术支持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乡村教育信息化监测评估研究等。

2.智能教育基本理论

主要包括智能教育基础理论、智能技术变革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智能时代知识生成与进化规律、智能环境下学习者认知与发展规律、智能时代教师素养、智能技术驱动的教育组织体系演化机制、基于人工智能的教育研究范式研究等。

3.大数据与智能技术教育应用

主要包括大数据在教育决策、教育治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自适应学习系统、智能导学系统等智能教学系统研究;人机协同教育机制研究;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发展趋势研究;智能时代教育数据安全与伦理研究等。

4.学习环境开发与应用

5.网络教育创新应用

主要包括后疫情时代教育转型发展;“互联网+”背景下教育服务模式变革、体制机制创新;网络环境下学习方式变革;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研究等。

6.技术促进教育教学变革

7.国际比较研究

主要包括国际教育技术领域重要政策、重大项目、重要标准研制等的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国内外教育技术领域比较研究等。

2021年,《中国高教研究》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宽的学术视野、更深的问题关切,为广大读者和高等教育工作者呈现最前沿、最新颖的研究成果。经征求编委会意见,现提出2021年《中国高教研究》重点选题供参考:

1.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

2.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3.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研究

4.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

5.高等教育普及化研究

6.总结“十三五”规划和《教育规划纲要》实施经验,展望“十四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7.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8.“双一流”建设与评价研究

9.高等教育区域一体化研究

10.高考综合改革研究

11.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

12.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13.高校教师发展与评价研究

14.高等教育法治研究

15.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

16.民办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17.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1、高等教育基本理论及改革与发展前沿问题研究

2、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3、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

4、教育供给侧改革与“十四五”至2035高等教育展望

5、高等教育评价与改革问题研究

6、双一流”建设评估推进机制与建设情况动态监测机制研究

7、一流学科的生态建设问题研究

8、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

9、研究生培养机制及其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

10、学位与学生管理中的权能分析与立法检视

11、破“五唯”背景下大学教师专业发展、职称评审与薪酬制度改革研究

12、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13、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等教育合作成效与存在的问题研究

14、后疫情时代国际高等教育合作问题研究

15、大学“课程思政”与“四史”教育研究

16、古代书院教育传统与现代大学书院制、本科生导师制研究

17、我国高等教育立法的历史审视与未来路向

18、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百年发展审视及新时期国际教育史学发展的新动向

1、国际教育技术的最新动态

包括但不限于对欧美发达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技术最新政策、最新实践、最新经验的综述和对比研究。

2、技术支持的教与学实证研究

包括但不限于运用量化研究、质性研究、行动研究等方法开展的实证研究。特别期待采用设计型研究范式,具有多轮迭代过程的研究成果。

3、教育技术领域的立项课题

包括但不限于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F0701(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立项资助的教育技术类研究。

4、“互联网+教育”

包括但不限于在线教育、慕课与在线“金课”、移动学习与泛在学习、区块链技术与学分银行建设等。

5、“智能+教育”

包括但不限于“AI+教育”、“5G+教育”、“VR/AR/MR+教育”、教育机器人、教育智能体、智能教学助手、智能学习伙伴、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人工智能教育伦理规范、高等教育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基础教育人工智能教学等。

6、教育大数据与精准教学

包括但不限于教育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学习分析与测评、学习者画像、知识图谱、自适应个性化推送、精准教学、智慧课堂等。

7、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

包括但不限于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教育技术专业现状调研与发展建议、教育技术专业的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围绕“南国农之问”的思考与对策、智能时代教育技术专业的发展路径、教育技术专业发展的创新案例研究等。

8、学习科学与教育神经科学研究

9、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与运营

包括但不限于智慧教室建设与应用、国家标准框架下的智慧校园建设与治理、未来学习空间的探索与实践、信息化教学环境中的视听健康保护等。

六、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1、国际前沿发展研究

人工智能教育、教育信息化、学习科学、在线与混合学习、终身教育的重大政策、战略、报告解读,领域内国家社科、自科课题研究成果,促进教育与学习变革的跨学科交叉研究。

2、人工智能教育研究

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研究;智能时代教育系统与教学范式的变革研究,如智慧教育、智能评价、智能教学系统、机器人教学、智慧学习空间、教师与学生发展、人工智能伦理等。

3、在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互联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混合学习研究,在线教育治理研究,高质量课程建设与保障研究,在线学习的环境与技术、理念与模式、方法与评价研究。

4、技术赋能教育研究

5G、AR/VR/MR、区块链、脑机接口、学习分析等新技术下教育技术学科建设、教育模式、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育评价的创新研究,如5G+教育、区块链+教育、人机协同、教育智能体、多模态学习分析、STEAM教育、创客教育、计算思维培养、深度学习、自适应学习等。

5、教育大数据研究

大数据支持下的教育教学决策研究,教育大数据的国家政策和领域发展,教育大数据创新融合应用,教育数据的规范使用、隐私保护等研究,数据驱动的教育治理。

6、远程与终身教育研究

远程教育、终身教育的前沿理论、方法及热点问题,新兴技术背景下的老年教育、社区教育、乡村教育发展与实践。

七、职业技术教育(北核)

八、职教通讯

《职教通讯》为月刊,每月10日出版。主要刊登职业教育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

一、开设栏目

主要开设“理论前沿”“专题研究”“职教治理”“高等职教”“终身教育”“教师与学生”“课程与教学”“比较与借鉴”“改革与探索”“德育研究”等栏目。

二、来稿要求

来稿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字数以6000——15000字为宜。优质稿件可不受字数限制。

THE END
1.《现代教育技术》自测题,第2份(共2份)《现代教育技术》2022级小教(文)自测使用。 第九单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 1. 在现在教育管理理论指导下,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到课程教学过程中,使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与学科课程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实现最优化就是()。 A.教学设计 B.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 C.教学评价 D.网络课程 * 2. 信息技术与课程https://www.wjx.cn/m/77098264.aspx
2.电大在线作业答案电大作业答案网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教育学作业1到4答案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相关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1MPGCF0556ATLD.html
3.《现代教育技术》自测题,第2份(共2份)《现代教育技术》2022级小教(文)自测使用。第九单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 在现在教育管理理论指导下,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到课程教学过程中,使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与学科课程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实现最优化就是()。 A.教学设计 B.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 C.教学评价 D.网络课程 *2.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http://kaoshi.wjx.top/jq/77098264.aspx
4.现代教育技术课后习题答案.pdf现代教育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第二章 信息化教学环境认知 思考练习 1. 分析信息化教学环境与传统教学环境各自的适用范围。 答:(1 )多媒体网络教室能够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够提供 图、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还能按照文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911/7060154035005155.shtm
5.答疑系统操作手册10篇(全文)智能答疑系统中的答案库设计 第8篇 关键词:智能答疑,知识库,推理决策树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现代社会信息化带来的知识产生和传播已经以几何级的速度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 网络教育和各种网络教学平台迅速得到了发展和应用。国内外对于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也出现了一些https://www.99xueshu.com/w/filejjes0ksp.html
6.智慧树慕课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训练(山东联盟)全套答案智慧树慕课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训练(山东联盟)全套答案 打开右边网址即可查题http://wk.pkbff.com 查题解析答案参考,同时提供大学网课,选修课公务员,外语类,财会类,建筑类,职业资格,学历考试,医药类,外贸类,计算机类等考试;是一个集资料下载与在线考试系统、,是各类考生顺利通过考试的好帮手! https://chaoxingdaan.blog.bokee.net/bloggermodule/blog_viewblog.do?id=45045388
7.疫情期间学校网课工作总结(精选23篇)学科组每周举行一次“线上教研”活动,及时共享交流“线上教学”组织经验;集思广益,共同探究线上教学出现的实际问题。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老师每周观看一次优秀教学视频回放,开展互评,做到相互提高。同时开展线上授课经验交流,对线上授课的技术进行优化。整合各平台线上优秀资源,使线上授课更能适应学生。https://www.ruiwen.com/gongwen/gongzuozongjie/1204221.html
8.线上课程转化方案(精选10篇)校级培训团队由教务处、研究生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和在线教育服务平台公司的技术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对学院的`培训团队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建课、备课、开课方法,以及对学院培训团队人员的疑问进行答疑与指导,并做好培训视频以及各种软件和操作指南材料的提供与支持服务工作。 https://www.unjs.com/fanwenku/416693.html
9.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与应用答案与试题(精选6篇)《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与应用》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教育技术基本要素包括:(人、学习资源、过程) 2.从整体上来讲,学习策略分为四类:(主动性策略、社会性策略、协作式策略、情景性策略)3.演示型教学媒体主要包括:印刷、广播、电视、(动画、网页、流媒体和课件)4.过程型教学媒体主要包括各类网络交流工具,如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x935q3.html
10.现代教育技术全部试题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现代教育技术全部试题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888726
11.基于智慧职教平台的在线开放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以《客户关系管理》课二、基于智慧职教平台的《客户关系管理》在线开放精品课程的搭建 1.融入课程思政元素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同企业深度合作共建课程,在现有课程资源基础上,根据经济社发展需要,围绕专业培养目标,适时引入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及典型生产案例,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资源,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传https://wenku.baidu.com/view/c0ff123586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f6.html
12.五类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及申报指南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课程特色和教师教学水平作为重要考察内容 https://www.360doc.cn/article/65484716_1096052749.html
13.网络学习心得体会教师在发生着变化,学生也在发生着变化,一种新的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正在形成和发展教师已不再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师更需要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的都提到利用网络进行培训,建立教师网络联盟,实施网络教研培训,这种全新的培训方式非常具有前瞻性https://www.jy135.com/xindetihui/725407.html
14.大学数学论文(精选15篇)二、将在线课程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相融合 将虚拟与现实、课上与课下相结合,建立高效的混合型课程教学模式,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必须对线上教学和课堂教学各自的优势与特色有充分认识,做到优势互补,大力推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传统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其https://www.010ky.com/jiaoxuelunwen/shuxuelunwen/316987.html
15.让数字化转型为职业教育赋能——《教育三人谈》线上圆桌论坛实录这些政策落地,都为职教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学校通过建立行政管理、教学科研、德育管理、后勤保障等智慧校园管理平台,把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学校管理,大幅提高学校管理、决策的精准化和科学化;将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运用到服务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工作中,将大量减少教育教学服务的https://jyj.gmw.cn/2022-10/28/content_36120957.htm
16.网络中心当今社会,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VR/AR、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教育领域数字校园已成为办学的基本条件,特别是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已成为支撑教育教学、沟通校企合作、促进师生发展的必需环境。 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