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案例(精选5篇)

作者简介:李顺(1979―),女,汉族,山东烟台人,曲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教育信息化研究。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

一、引言

笔者所在的曲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负责鲁西南地区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工作,从2007年年底至今已经圆满完成了日照、莱芜、泰安、济宁地区所在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现将培训实践整理成文,以期与广大高校教师共享。

二、培训内容与方式

培训采用集中授课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的培训方式。集中授课采用“送教上门”方式进行,8天为一班次,前7天上课,一天完成一个模块的培训任务,最后一天统一进行考核。利用寒暑假和周末开课,理论课模块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实践操作类模块在网络机房上课,采用边学边练的培训方式。为了配合集中授课,我培训中心专门建设了培训学习辅导网站,受训学员可以及时了解最新培训动态、获取学习资源、与培训教师和其他高校教师开展交流协作。培训不会因为集中授课的结束而终结,各高校教师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开展持久的学习。

为了有效克服以往培训中纯理论取向、纯技术(工具)取向的不足,此次培训秉承实践取向的培训理念,注重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科研实践的合理化整合。在备课的过程中,培训教案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使受训教师真实感受信息化时代给教学带来的巨大变化,逐渐引领教师转变传统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与职能,在教学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

三、培训特点

2.以任务为驱动:培训并不是为了让教师记忆零星的知识点,而是让教师能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解决具体的教学问题。比如可以围绕某个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可以针对某个知识点设计开发课件、可以完成所承担课程的网络课程开发等等。对受训学员完成的任务作品进行筛选整理又可以进一步充实培训教师的教学案例库,为下一轮培训的开展扩充资源。

3.以实用为目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根本目的是能够使受训学员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之中,提高教学质量。不同类型的高校,同类高校不同学科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有不同的要求。在培训过程中,培训教师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灵活应变,根据不同的院校、不同的培训对象选择不同的培训案例,在保证培训基本任务完成的情况下灵活调整培训内容深度和广度。

四、问题与对策

1.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发现,同一学校不同学科背景、相同学科背景不同年龄段的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存在很大差异。理工科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明显优于文科教师,年轻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明显优于老教师。有些高校在培训中采用随机组班的方式,文理科混合组班,这就造成了同一班级中部分教师吃不饱,部分教师跟不上进度的问题。我们建议各高校可以按年龄段和学科背景划定班级,相同学科背景的相近年龄段的教师组成同一班级。在保证基本培训任务完成的前提下,在水平较高的班级可以进一步扩充培训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3.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不是仅靠一两次培训就能解决的,将现代教育技术理念和技术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是一个复杂的内化过程,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探索,各高校一定要把其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常抓不懈。

(1)满足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的硬件要求,做到人手一机并能方便使用互联网。由学校教育技术中心协助教师组建教学资源库,为学校信息化教学提供丰富资源。

(3)从各校实际和教师需要出发,由学校教育技术中心定期组织现代教育技术校本培训,校本培训能够真正从本校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对促进本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不定期的邀请现代教育技术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开阔教师视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玉环,陈庚,金以娟.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状况分析与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07,(2)84-87.

[关键词]体育师范生现代体育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体系混合式学习

教育技术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即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依据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对整个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和教学步骤进行科学而具体的规划和设计,以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的目的。我国师范生逐步开设了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国内绝大部分体育师范专业也开设了这门课程,但是目前传统的课程内容对培养体育师范生的教育技能效果并不理想。本研究试图对现代体育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体系进行重建,以促进体育师范生的专业化发展。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2004年,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以下称“能力标准”),这个标准从制度上保证了广大教师应该具备的教育技术专业技能。有些研究者从“能力标准”出发,从理论素养、情意素养和情感素养三个方面对师范生应该具备的教育技能提出了要求。为了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各师范院校逐步开设了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体育师范生也不例外。从我们调研的情况来看,体育师范生开设的现代教育技术存在着如下共性问题:

1体育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与体育教学脱节。综合性师范院校和部分体育院校对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内容与其他普通师范生开设的内容基本相同,与体育教学有一定的脱节,缺乏教育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体育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课不能和体育课程结合起来的话,对体育师范生教育技术技能培养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从我们与学生对该课程的意见与建议访谈中得到了证实。

2体育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实践与实训环节比较少。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主要是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技能,提高准教师的授课水平,不仅教授学生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教学技能和媒体技能。但是我们发现:体育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中实践环节比较少,老师讲授的比较多,学生动手的比较少。教学评价对学习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不少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考核形式以单一的闭卷考试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动手技能的评价。这样一来,在这唯一的教育技能培养的课程中却很难真正提高体育师范生教育技能,致使其教育技术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都比较薄弱。

(二)研究意义

现代体育教育技术新的教学体系有助于培养体育师范生较强的教育技能,即教育技术意识和态度、教育技术知识与技能和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创新。简单地说就是要让体育师范生能够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方法和理念于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之中,能够实现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

本研究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建立具有体育特色的现代体育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体系,把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结合起来,将案例教学、情景教学、任务驱动等方法贯穿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之中,培养学生运用教育技术实施教学的能力、媒体制作能力,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授课能力,增强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竞争力。

二、构建体育师范生现代体育教育技术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

要以“能力标准”为基点,结合体育教育的实际需求,借鉴全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内容设计,本着“重视实践教学、重视技能培养”的原则设计开发具有体育特色的现代体育教育技术教学体系。

(一)突出体育特色

体育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教学目标看,体育教学主要是动作技能和态度观念领域的学习,它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运动意识,增强学生运动项目技能和技巧。从教学环境看,体育课程一般在室外进行得比较多,无论教学目标还是教学环境与其他课程教学都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课程内容设计上必须与体育相结合,只有突出体育特色的教学体系才能得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喜爱。

(二)重视技能与实践

(三)以混合式学习为理论基础

所谓混合式学习(Blended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c-Learning)的优势和网络学习(c-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它包含了内容上的混合和形式上的混合,主要包括传统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的结合、结构化与非结构化学习的混合、各种不同信息传输媒体的混合、自定步调与实时协作学习的混合等。

三、体育师范生现代体育教育技术教学体系的建构

(一)凸显体育特色的现代体育教育技术教学内容结构

(二)体育师范生现代体育教育技术课程知识结构

依据现代体育教育技术教学内容结构,我们编制了体育师范生现代体育教育技术课程知识结构(如表1所示)。该课程知识结构从知识模块、知识内容和学习目标三个维度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提高准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以促进信息技术与体育学科的有效整合,切实提高体育则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三)体育师范生现代体育教育技术实践教学结构

现代体育教育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师范生来说,技能培养至关重要。从调研的情况来看,目前体育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实践环节与实训环节匮乏,因此要增加现代体育教育技术实践教学比例。实践环节必须严格设置实践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程之余,进行具体实践操作,在操作中掌握教育技术技能,尤其注重学生教学设计能力、课件制作能力、课堂授课能力、媒体选择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控制在3:7左右较为合适,只有注重实践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依据现代体育教育技术教学内容结构我们编制了实践教学结构,如表2所示。

(四)课程教学过程设计

在整个课程教学之中,混合式学习是多种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而不是单一的相加,是将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理论和学习媒体进行科学的融合(如图2所示)。根据授课内容要让学生将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方法、学习环境进行全方位的融合,学习形式可以是课堂教学、实践操作教学、在线学习和自主学习等,在学习策略上可以采用反复强化、认知理解、主动建构等。

(五)课程教学评价设计

构建体育师范生教育技能的多元评价体系。在现代体育教育技术课程中,学生要通过大量的课件开发、技能训练等过程巩固学习成果。因此,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应改变原有单一的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评价内容可以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评价形式上可针对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操作、教学设计成果等具体内容分别进行笔试、上机考试、成果展示评比,评价主体可以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测评方式(如图3所示)。

(六)基于BlendedLearning的现代体育教育技术在线学习平台设计

混合式学习成败的关键就是它的支持环境是否科学合理,为此,要以学习活动为核心,将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内容、学习资源、学习工具、学习成果和师生交流等功能集成为一体,构建一个功能齐全的在线学习平台(如图4所示)。

在该平台上,学生可以自主在线学习、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向老师请教答疑、获得学习资源、下载和提交作业、展示学习成果等;教师可以布置学习任务、管理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接收学生作业等。

[1]杨九民等,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体系的重构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9,(1)

[2]程士钧,现代体育教育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15

[3]李广宁,中美高校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开设课程特征比较[J],江南大学学报,2009,(4)

[4]黄波,刘冬梅,华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分析[J],体育学刊,2010,(6)

[5]张桂兰,李艳翎,体育教育专业理沦学科与技术学科课程设置改革的现状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9,(5)

[6]罗滨,朱云东,王卫娜,《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改革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9,(6)

[7]李兆君,《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5)

[8]刘珍,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11)

【关键词】教育技术;信息化教育技术;教育技术的应用;教育技术培训

一、教师在教育技术应用中的“误区”

目前,在教育技术倡导与应用中,存在三个主要问题:(1)学校只重视硬件建设和使用率,忽视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2)部分教师只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中技术方面的学习,忽视作为教育技术重要部分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设计等内容的学习与研究。(3)各级行政和业务管理部门只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形式,忽视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实质,放弃了对教学需要的深入钻研,这是很可怕的。

二、学校要注重用正确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教师

三、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学习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有推动作用

(1)学科带头人带头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专题讲座研讨和对比教学等方式,并进行培训;(2)从教师的教学设计或制作的课件中选择优秀者,进行展示、观摩,让全体教师参观学习;(3)宽带网进校,投资少,收效好,必先保障,学校要积极为广大教师提供各种指导和服务,做到有求必应,及时解决教师的疑难困惑;(4)奖励是一种激励强化手段。奖励可以让教师们看到现代教育技术的价值,使他们学习和运用的积极性得以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就会出现可喜的变化。坚持“五措”并举的制度,学校引导和倡导教育技术的推广,教师们就能在教学中提升专业技术能力,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良性发展得到保障。

四、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教育的整合和应用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使教学更加生动而富有效率。我们应走出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中的误区,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观念指导下,合理运用好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其优势,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教育真正走向现代化。

参考文献

关键词: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技术使用指南;技术资源

1《技术使用指南》中内容筛选的理论依据

2《技术使用指南》中内容组织的理论基础

3《技术使用指南》的具体设计

4《技术使用指南》的使用方式

5《技术使用指南》使用效果评价

6结语

6.1不足之处《技术使用指南》基本上能满足当下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中技术应用的学习,但是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技术使用指南》所提供的技术只是当下比较流行的部分技术,无法涵盖所有的内容,正如文中提到的,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用于教学过程中的技术也在随着变换,当下所学习到的技术很有可能在几年内淘汰,新的技术又具有不可预见性,因而《技术使用指南》对未来用于教学中的技术没有做详细的介绍,只是提供了一些学习网站及资源,对师范生的学习能力要求较高.6.2未来展望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师范生对技术的学习,提高媒介素养、信息化素养从而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技术使用指南》的设计以满足师范生能力需求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中在TPACK、活动理论、标准的指导下设计的《技术使用指南》还只是一个初次探索研究的结果,更多的是在理论的研读的基础上进行的构建,还需要更全面的落实《技术使用指南》的实施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修订.

作者:林丽征杨宁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1]杨宁,包正委,董玉琦.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理念、框架与目标层次要求[J].中国电化教育,2013,(3)68-73.

[2]魏连江,王德明,陈开岩.《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研究与改革[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7):163-167.

[3]阮士桂,李卢一,郑燕林.TPACK框架下《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课程改革探究[J].2012,22(8):36-41.

[4]纪宏璠,雷体南.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研究的现状分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3,(5):56-58.

[5]李海龙,邓敏杰,梁存良.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9):46-51.

[7]王源.《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的再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2):65-69.

[8]MatthewJ,Koehler,PunyaMishra,etal.TheTechnolog-ical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Framework[J].HandbookofResearchonEducationalCommunication-sandTechnology,2013,5(22):101-111.

[9]高占国.现代教育技术技能与训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对贵州省几所地方高师院校的调查结果显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开设还存在一些问题。

2.教学设计与方法陈旧。调查发现在几所贵州地方师范类院校中,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还是以“教”为中心,明显不适于创新教育的需要。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尤其是作为一名教这门课的老师,首先应该给学生做个示范,从教学理念及方法上让学生感受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的影响。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还是采用陈旧的讲授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觉讲这门课的老师都不使用,他们从心理上就不重视这门课。

4.实验室配套设施缺乏。作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实施涉及大量的操作性实验教学内容,但近年来高校扩招,在校生激增,使得教学设备不足,实验设施缺乏,这大大减少了学生锻炼动手能力的训练机会,好多时候动手操作被授课老师的几页PPT所取代,讲一下操作要领就结束了。或者应做的实验、就换成了有关多媒体软件的学习与实践。在教育技术课程中应做的教育媒体实验如:摄录像、非线性编辑、录音、投影仪等媒体实验,因条件限制或重视程度不够,几乎都没有开设实验。

5.教师专业配置不合理。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程涉及的范围较广,文理兼容,同时教育技术学专业专职教师专业构成也是文理皆有,因而导致从事这门公共课的教师专业构成比较复杂,有学教育学的,有学计算机的。这些教师在本专业所从事的教学往往是教育技术学科的某个方而,有的从事理论研究,有的从事媒体技术(硬件),有的从事媒体开发,等等。这样势必会造成同一个教师授课时不同知识点力量会有强弱,无法在每一个模块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的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通过对贵州几所地方师范院校的走访调研,提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并促进地方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建设。

1.教学内容凋整。明确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构建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新课程体系。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定位应该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教学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设计与评价等方面的知识,提升信息化教育意识,在创新能力、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能力文化素质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所以现代教育技术在内容的选择上,不同专业的学生还不能一概而论,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所学学科的不同,内容的选择还要有学科专业的特性,要与他们的学科相结合。

2.教材选用合理。教育技术作为一门紧随科学技术发展的学科,其特点是不断把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引用到教育中来。为适应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的内容结构也必须不断调整和充实。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要重视教学设计的理论和实践运用,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对某些不重要的内容要适当删减,或合并在一起进行原则性叙述,以突出重点,使原有课程的复杂结构得到相应的简化。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编写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教材。

5.教学评价完善。教育技术评价是对能力的考核,学习者不仅要掌握教育技术理论知识,更应该注重教育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采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在考核方式上要突破单一化,实现多元化,在考核内容上要突破水平化,实现能力化。采用“课程成绩=理论考试50%+综合实验考核50%”,体现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现代教育技术的评价,既要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考核,又要重视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建立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6.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现代教育技术课的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要紧跟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授课教师要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并及时将前沿的思想及技术引入课堂。通过自学和参加培训,不断更新完善知识结构,积极主动地掌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新兴教育技术,加强教育技术理论研究,重视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研究,不断提高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科研水平,提高自身的素质。

THE END
1.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通用12篇)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篇1 摘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现代多媒体技术、网络教室为教师摆脱枯燥的讲解和繁琐https://www.yjbys.com/bylw/lunwenfanwen/22419.html
2.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摘要:现代教育技术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已进入了信息时代,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众多新技术的应用,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思维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运用现代教育理论,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即是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dswz201608171
3.体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这是走进现代教育技术的第二课,与第一次上课又有了不一样的体验,由刚开始的懵懂逐渐变得清晰有方向。https://www.meipian.cn/3il9ed0o
4.简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答案: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和远程教育等方面。多媒体教学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网络教学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资源共享,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远程教育则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广泛传播和共享。 结束语:本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questiondetail?id=1808178878839559969&fr=search
5.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内容提要:本文从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出发,分析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有利作用:一是推动教学质量集约型增长;二是提供全新的教学模式;三是为教育教学提供技术基础。同时,本文也着重论述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措施:现代教育技术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手段;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开拓https://www.fwsir.com/jy/html/jy_20090605232429_183535.html
6.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论文【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在探讨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同时对其应用带来的利葬也做了一定的抢述,以期对参与高校教学改革的工作人员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的程度正不断加深,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正不断融入到课堂内https://www.ruiwen.com/lunwen/2142612.html
7.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Advances in Education 教育进展, 2023, 13(12), 10686-10690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23 in Hans.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ae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121647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李思晨,何高翠 南宁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广西 南宁 收稿日期:2023年11月27日;录用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Download.aspx?paperID=78550
8.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6篇(全文)随着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受到广泛应用,已经把数学带入了各行各业。近几年来,计算机日益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利用图形、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等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https://www.99xueshu.com/w/filejnu23wjb.html
9.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建构主义理论、现代教学论等理论为指导, 实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反思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体验课堂教学的实践。 不断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学习,有效地合作学习,优化课堂教学。那么,怎样把现代教育技术有效的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呢?笔者在教学管理https://m.renrendoc.com/paper/217767359.html
10.谈谈在你的教学中怎样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自觉做到“学有所用”.如在教学Word时,结合学生实际,让他们用计算机进行打自己的名字,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9875ca3c4096d74e9d6487f1c266f0a7.html
11.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doc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doc 14页内容提供方:瀚海文化 大小:66.5 KB 字数:约1.05万字 发布时间:2022-10-06发布于北京 浏览人气:95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doc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930/7105124116004201.shtm
12.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研究报告实验方案省市巴州区水宁寺小学课题组一、课题的提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科技突飞猛进,社会各领域与行业发生了巨大变革,教育亦是如此,现代教育技术也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彰显着它特有的魅力,越来越多的新型教学媒体和手段用于教育,而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正带来教育理念、方式、管理等方面的变革。现代教育技术能有效地https://www.docin.com/p-2744523529.html
13.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精选10篇)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中山市西区后山小学 李丽梅 [内容提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门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的重要学科。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使他们在课堂的有限音乐天https://www.360wenmi.com/f/fileotvb7ego.html
14.博客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博客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教育技术,博客,探究学习,协作学习,学习资源, 分析了《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指出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收集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研究了博客的教学功能,论述https://wap.cnki.net/lunwen-2010065773.html
15.现代教育技术的心得体会10篇二、现代孩有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1、转变观念,端正认识,积极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积极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首先要提高对其重要性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对于不断提高办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一点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https://www.jy135.com/xindetihui/1500886.html
16.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后续课程:中小学各学科教材教法、微格教学、教育实习等。 二、课程简介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是面向我校本科师范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根据教育部制定的精神和要求,从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趋势和教学改革与对人才培养需求出发,本课程内容应着重讲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各种媒体应用的基本操作技能,并兼顾实用软件的使https://www.scholat.com/course/AMET
17.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几个问题参考资料网络技术是通过计算机间的相互联结,实现网上信息共享。网络可设置成局域性的,也可以进入国际互联网。通讯技术是对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支撑。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并将更加广泛深入地显示出其诸多优长。 1.改善学习环境 多媒体技术是继文字、黑板、音像等教学媒体之后出现的又一种新的教学媒体。它可以http://www.tn.czedu.cn/html/article2328006.html
18.《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有效课堂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本课题研究,就是要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促进教师正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的提升;使教师能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设计出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有效的课堂活动,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前提,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文献综述 在教育技术的教育教学方面,国外的研究和应用都相对较早,早在20世纪初,欧https://wjez.wjjy.cn/newsInfo.aspx?pkId=494
19.广西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前景研究教研成果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思想,是以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的“融合”,达到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目的。它的本质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构建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及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http://www.xxtq.gov.cn/fz/xxtqjyj/gzdt/jycg1/t1452158.html
20.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中卫市第五中学【摘要】伴随着新世纪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育改革也迎着这面旗帜激情飘扬,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在课堂教育改革中固然也承担着重要的角色。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与评价管理中为实现课堂优化,为更好的发挥它在中学各类学科中的重要角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https://yun.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theme/content/view&id=798024
21.优秀论文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运用——牛摘要:现如今,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应用逐渐广泛。教育技术学科得以建立和发展,离不开学习理论的支持。而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http://gzb.fjxsxx.cn/lunwen/20180731_40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