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职业教育提质升级赋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的通知》要求,支持和服务山东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5月30日,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制定《关于促进职业教育提质升级赋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实施意见》。
☆支持普通本科高校联合重点行业企业,通过共建现代产业学院等,深入推进工程硕博士联合培养改革试点,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与生产过程对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完善技术技能人才激励制度。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落户、参加招聘、公务员招录、职称评审、晋升等方面,与普通学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
☆强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保障。健全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职业教育经费的机制,新增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积极吸引社会力量投资举办职业教育,设立山东省职业教育发展基金。
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新模式实施方案》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5月31日,教育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特印发《关于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新模式实施方案的通知》,共同探索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新模式。
☆办学体制上,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办学格局更加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更加多样,职业教育结构和区域产业布局更加匹配。
☆建立课程教材产教联合开发机制。由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牵头组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心,整合行业、企业、教研、院校等多方资源,打造一批高水平优质课程,开发数字化资源。加强职业教育教材教法研究基地建设,对接主流生产技术,开发一批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数字化等新形态教材和鲁班工坊多语种教材。
山东省教育厅等8部门印发《关于成立“十强”优势产业集群产教融合共同体》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及《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职业教育提质升级赋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5月31日,山东省教育厅等8部门印发《关于成立“十强”优势产业集群产教融合共同体》的通知。
☆建立校企人员双向交流机制,支持企业技术骨干到学校从教、专业教师到企业兼职。鼓励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在教师和员工培训、课程开发、实践教学、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山东省教育厅等5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指导意见》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的通知》,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更好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结合山东省实际,5月31日,山东省教育厅等5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指导意见》。
☆到“十四五”末,各产业聚集区均建立产教联合体,运行机制完善,建设成效明显,建成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性联合体,实现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
☆实施校企协同育人。联合体成员单位共建产业学院,广泛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岗位成才的中国特色学徒制。企业按岗位总量一定比例设立岗位,接受学生来企实习实训和教师岗位实践。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校企人员双向交流机制,鼓励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支持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管理人员、能工巧匠等到校全职或兼职工作,推动形成“固定岗+流动岗”、双师结构与双师素质兼顾的专业教学团队。
江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开征求《江西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为进一步加强江西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试行),结合江西省职业院校实际情况,5月30日,江西省教育厅特印发《江西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