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参加这次会议,让我们共享全球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韩国政府已准备在半导体等尖端领域培养新人才,并努力构建符合未来需求的职业技术教育新模式,以实现飞跃。韩国政府不仅在小学和中学教育层面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成长途径,还针对个人发展阶段提供政策支持,以帮助应对职场的最新变化。在后疫情时代,我们将面临由信息通信技术和创新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社会大变革,迎接“无接触”社会的出现,见证生物和智能技术的飞跃。韩国计划通过培养数字产业和新兴产业人才,提高国家竞争力,应对数字化转型。
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部长诺莱妮·艾哈迈德
改变对职业技术教育的传统看法
2020年底,马来西亚成立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理事会,总理亲自担任理事会主席。
我们制定了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品牌计划,目的是改变人们对这种教育类型的传统看法。计划包括设计马来西亚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标志,标志象征着此领域所有机构同舟共济,团结一致。我们还选择了一个口号:“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你的职业之选”,并将6月2日定为全国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日。此外,还将为在公立高等教育机构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来自40%最底层收入群体的学生提供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奖学金计划。
马来西亚和中国的行业合作为许多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领域的学生和毕业生提供了宝贵的工作经验。马来西亚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机构已经开始与华为、阿里巴巴集团和中兴通讯等中国的合作伙伴开展各种合作。我们期待马中两国政府机构和行业人士继续合作,不断加强两国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水平。
蒙古国教育科学部长恩赫阿木格朗
有必要定期组织在线教师培训
在后疫情时代,必须确定如何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部门,并寻找新的技能和方法,将所有损失转化为新的发展机会。所以,这个由中国发起并组织的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对于所有参会国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蒙古国有76个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机构,能够提供200多个专业的课程培训,并有5万余名学生及4000余名教师和员工。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率超过了60%。但是,这一数字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下降了10%。
在这个困难时期,蒙古国政府采取了一项措施,用来保证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学生人数不会减少。同时提出了新的复苏政策和2050年愿景。想要实现这些目标,最重要的是为劳动力市场准备好成熟的技术职工。今后,我们有必要利用不同的方法去提高蒙古国职业教育部门教师的技能培训。在这个大环境下,我们已经看到,在国际范围内定期组织在线教师培训是完全有必要的。此次大会,为我们提供了各国相互了解新的先进设备、交流师生培训经验、引入优质方法策略的良好机会。
尼日利亚教育部国务部长古德勒克·那纳·奥皮亚
实现职业教育全球数字化转型
新冠疫情的到来使得所有行业加速将数字技术融入实践。此外,以越来越多使用人工智能、云计算、机器人等新技术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迎来了一个新的经济颠覆时代,生活和就业所需的技能组合也发生了变化,数字技能处于突出地位。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生态系统,实现职业教育和技能发展的全球数字化转型。
本届政府通过教育部门,特别是通过鼓励创业、职业和技术教育培训,为尼日利亚青年和毕业生创造就业机会和收入,提高全球竞争力,对尼日利亚的经济发展进行了重新定位。针对如何通过政策和立法来重新定位职业教育并制定新的方针,我们已经组织召开了各种会议、研修班和研讨会,并将其列为国家教育部门计划的优先事项,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设备齐全的科技学院。
我代表尼日利亚教育部感谢此次大会举办,相信此次盛会所带来的创新和重要贡献,将激发更多人用更好的方法来应对21世纪的挑战。
新西兰教育部长克里斯·希普金斯
以学习者和雇主为核心整合资源
改革期间,我们成立了劳动力发展理事会,就行业需求提供咨询,明确技能需求,通过设立资质、拓宽培训渠道以满足这些需求。与区域技能领导小组合作,以更好的方式融入地方的劳动力、教育和移民系统,以满足本地区和城市未来的技能和劳动力需求。
自2014年以来,新西兰和中国已在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方面开展合作,期待在此领域进行深入合作。
委内瑞拉人民政权高等教育部长蒂比塞·卢萨纳
以宏观角度寻求解决具体问题方法
在我国,大学教育是一项公共产品、一项基本人权,也是国家的社会责任,并于1999年写入《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宪法》。无论在职业技术教育层面,还是在高等教育层面,大学教育都被认为是一种战略要素。
爱尔兰驻华大使安黛文
将课堂学习与动手实操相结合
与中国一样,爱尔兰致力于提高公民的社会参与水平,通过提供高质量、更方便、灵活的教育和培训计划,提高支持力度,使每个公民都能充分参与社会。
爱尔兰未来技能需求专家组找到了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所需的技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数字化转型加速,企业工作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要使这种转型成为爱尔兰经济和社会不断进步的积极力量,继续教育和培训是关键因素。
我知道中国在职业教育和培训领域正在开展许多工作,十分令人振奋。非常希望看到两国在这个重要领域开展进一步的合作。
国际工程教育协会主席汉诺·霍尔茨
希望与表现优异的中国深化合作
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主席纳丁·雷克莱尔
创新正在一系列合作中涌现出来
最后,新能源和全球连通性正在改变客户体验,因此必须建立一个新的平台集群,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希望这将为所有与会者带来富有成效的思考。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杨欣斌
探索“校企双主体”“课证共生共长”模式
学校紧紧围绕深圳战略新兴产业、支柱产业,优化专业布局,累计培养16万余名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每年16%的毕业生入职华为、平安等500强企业。探索形成的“九个共同”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课证共生共长”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被国内职业院校学习推广,还被马来西亚、保加利亚等国家职业院校借鉴应用。
学校推动14个专业群联合一批头部企业先后建成14个特色产业学院。校企共同开发专业教学标准81个、课程标准1226门,提升了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共同建设技术研发平台25个,攻克了光刻胶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了源头创新;共同开展国际合作,为全球13个国家1200余名当地居民提供了本土化培训服务。
学校积极应对新一轮产业革命推动数字化转型,对全部专业进行数字化改造,面向新职业、新场景开发了2003门数字化课程,创设“平台+资源+工具”的智能化教学模式。今年,我们获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技术教育数字化”教席,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设置的第一个职业教育领域的教席,也是全球唯一的职业技术教育数字化教席。(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