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科技学校2023年度质量年度报告政务公开

根据《安徽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关于做好2023年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和报送工作的通知>的通知》要求,为全面宣传寿县科技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成果,充分展示学校办学风采风貌和办学特色,促进学校强化内涵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编制《寿县科技学校年度质量年度报告》。

本报告分为“基本情况”、“学生发展质量”、“教育教学质量”、“服务贡献质量”、“政策落实质量”、“面临挑战”、等部分。报告全面展示了寿县科技学校2021至2022学年度人才培养状况、教育教学、学生德育、党建工作等情况,总结提炼了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做法,分析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和办法。

一年来,寿县科技学校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办学质量为核心,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育教学改革,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示范引领作用得以彰显。

1.基本情况

1.1规模结构

寿县科技学校是县属公办事业单位,始建于1978年,1983年改制为职业中学,原名寿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2018年5月更名为寿县科技学校。2019年9月被安徽省人社厅、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和安徽省教育厅授予“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20年4月入选为省级示范特色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学校,2021年3月,入选为安徽省第二批校企合作示范学校,9月被评为淮南市教书育人先进集体,同时又被安徽省教育厅认定为安徽省首批合格中等职业学校。今年9月被寿县县委县政府授予“教书育人先进集体”称号。学校是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首批合格县(区)职教中心、省级职业技能鉴定所、县农民工定点培训中心,淮南职业教育集团、安徽国防科技职业教育集团和安徽大别山职业教育集团常务理事单位。

2022年,学校在籍生3990人,其中全日制在校学生1990人。2023年,我校在籍生3573人,其中全日制在校学生2246人。

1.2资源投入。一年来,中央、省、县财政给予学校很大的经费及政策支持,2023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下达我校经费890.2万元,县级中央直达资金配套60万元,主要用于学校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建设

寿县科技学校老校区位于寿县三觉镇,在建新校区位于寿县新城区,占地面积200069平方米,校舍面积161982平方米,目前一期工程已近尾声,二期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老校区占地80040平方米,校舍面积40162平方米,学校地处淮南市寿县三觉镇,毗邻新桥国际产业园和蜀山现代产业园,2022年老校区生均校园占地面积44.9平方米,2023年老校区生均校园占地面积35.6平方米;2022年老校区生均校舍建筑面积20.18平方米,2023年老校区生均校舍建筑面积20.18平方米;2022年生均教学仪器设备资产值11769元,2023年生均教学仪器设备资产值10428元;2022年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为1.16个,2023年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为1.07个;纸质图书124600册,电子图书400000万册。

【典型案例1】

“质量提升工程”引领办学水平提升

为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丰富办学内涵,提高办学效益,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教职成〔2015〕11号精神,2015年12月份,我校按照安徽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进行自评,将省级示范特色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航空服务2个示范专业,数控技术应用、电子商务等2个实训基地,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省级名师工作坊作为安徽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向县教育局、人社局、财政局提出申请。经市教育局、人社局、财政局组织专家认真组织评审,我校申报的6项建设项目全部被遴选为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建设项目,2016年5月,进入省级项目库。

我校高度重视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工作,组建了项目建设领导组,出台了项目建设管理办法,为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铺平了道路。以项目建设为依托,制定了寿县科技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了质量提升项目建设的目标,校级领导亲自挂帅,每个项目成立了由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项目建设工作小组,具体承担重点项目实施,专业教师全员参与项目建设,打造专业核心文化氛围。

通过建设,切实改善了我校的办学和实训条件,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也进一步深化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条件大幅改善,教育教学水平得以提高,学校的服务发展能力增强,成为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示范和特色办学的示范,学校顺利地通过了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B类学校的评估,成为全省首批合格中等职业学校。

1.办学方向更加明确,学校管理更加科学。通过项目的建设和实施,领导班子办学理念得到更新,思路变得清晰,形成了科学的现代学校管理模式。学校实现了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全面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2.办学条件更加完善。通过项目的建设,我校“双师型”教师比例67%以上;建成1个省级名师工作坊、2个校名师工作室;建筑面积增加9800平方米;建成2个省级示范实训基地,2个省级示范专业,增加8个校外实训基地;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

3.教育教学水平显著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校园文化形成特色;专业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建成省级示范专业2个;构建了全覆盖的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建成精品课程4门,编写校本教材6门;教学管理机制健全,制度完善;教科研工作成果丰硕。

4.服务地方经济能力进一步提升。通过学校综合性的人才培训基地,大力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年受训人员超过3300人次;建设职业技能鉴定平台,面向社会开展鉴定服务;建成面向当地企业的制造业技术服务平台,大力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成为当地技术服务中心;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带动一批职业学校提升教学水平。

5.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进一步提高教学和管理效率。从严治教、规范管理,按照工学结合模式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大力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重点专业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同时建设一个集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学习、生活等为一体数字化校园,提高管理效率,强化教学质量,促进科研教研,提升管理水平。

下一步,我校将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以项目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建设,带动学校全面发展,向着办学水平A类中职学校行列迈进,力争办学本土化,办出自己的特色,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需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努力为加快发展我市现代职业教育、打造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作出更大的贡献。

【典型案例2】

发展多元化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随着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不断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但与新时代我国产业需求、人民期盼、自身可持续发展要求仍存在明显不适应。一方面,当前技术创新不断加快,不仅对劳动者技术技能水平要求显著提升,更对劳动者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需求,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另一方面,新时代背景下,百姓对职业教育的期待不仅仅是获得“求学机会”和“就业机会”的兜底选择,而是上升为接受高质量教育,追求体面劳动和美好生活。由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深化中高职衔接、加强中高职一体化贯通培养将是突出职业教育类型特点、不断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途径,从而全面提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2.人才培养

2.1立德树人

学校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制定了《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方案》,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提升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和实践能力。

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修订和完善德育工作制度,强化德育工作队伍建设,为德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师资保证。

寿县科技学校2022-2023年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情况

年度

体育课

专任教师(人数)

美育课

专任教师

(人数)

思政课

教师

德育

管理人员

班主任数

2021-2022

5

2

32

23

2022-2023

7

4

8

44

34

积极推动“三全育人”模式创新。一是探索推进“三化育人”模式:生活习惯半军事化、学习习惯信息化、技能培养多元化。二是搭建“三全育人”平台。建设德育工作咨询平台,成立德育工作室,为学校学生管理人员提供德育工作咨询服务。三是推进“三全育人”落实。建设《学生德育档案》,建立学生德育评价机制,设立学生个人德育评价项目,由学校、班级、教官对学生品行进行量化记录与考评。

2.1.3探索和完善“五育并举”的框架。经过不断努力,目前我校已形成德育为引领、智育作支撑、美育与体育为载体、劳动教育为补充的“五育并举”育人框架。

一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建设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二是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组织开展“爱祖国、爱家乡”系列教育活动;通过新四军纪念馆等地研学活动、学党史、喜迎二十大、入团宣誓等主题实践活动,传承红色基因。三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利用校园广播平台、班级黑板报开展主题宣传教育;举办书画展、演讲、征文比赛;定期举行篮球赛、拔河、足球赛等体育赛事。四是开展志愿服务。学校团委组建志愿服务队,注册队员726人。走上街头、深入社区、来到敬老院、参加清理卫生、整治环境和暖心活动。

学校立德树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学生文明守纪,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参加全区“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演讲比赛”,多人次获奖;社团活动蓬勃开展,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志愿服务队在大型文体活动、公益实践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培养了品德,增强了服务意识,提高了志愿服务的质量。

2.2技能成长

为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学校和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安徽工业经济职业学达成合作意向,在设置高职中专分校,探索长学制培养。学校参加淮南市、安徽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取得较好成绩。获市一等奖7人次、二等奖9人次、三等奖5人次、省赛获三等奖以上5人次。

学校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课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教师团队引领作用,制定了参加各级技能大赛(中职组)行之有效的训练计划,学校成立大赛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制定训练计划。在教学过程中,把课堂教学和技能大赛有效融合,注重用真实的生产任务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基本职业技能。

2.3在校体验

2.3.1学校方面

加强师德建设,倡导爱岗敬业奉献精神。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大力弘扬高尚师德。建立师德常规教育学习制度,在不断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重视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作为毕生的事业追求,自觉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自觉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和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加强师资培训,促进教师业务成长。一是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切实有效地加强提高教师技能水平和实训水平。打造一批能吃苦耐劳、技术过硬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形成以专业带头人为首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和教学新秀为后盾的专任教师梯队。教务处将创设机制,形成氛围,引导教师岗位练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二是搭建教师交流、学习、提高的平台。本学期教务处将组织各专业各学科教师参加省、市、县各级教研活动和交流学习活动,搭建教师快速成长的平台,以此提高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探索教学业务督导的改革,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一是教师座谈。教务处将不定期的组织各个专业的教师座谈,了解教师的教学需求、思想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妥善处理。二是教学绩效的检测评比。本学期教务处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教师教学绩效的检测评比方式,通过督查听课、现场测评、学生评教评学、业务抽检、业务考评等多种方式加强教学督导管理。三是“课内比教学”活动。全体教师必须认真参加“课内比教学”活动,每位教师必须至少上一节公开课,每节课必须有教案,有总结,有教学反思,有评课记录。

狠抓教学计划的制定与落实,切实保障教学工作有序进行。教学计划统率着整个教学过程,是指导和规范教学行为的标准,也是教务处检查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各任课教师在做学科教学计划的同时,做到科学分析教材、学情,确定重点和难点,增强计划的实用性、可操作性。

严格教学纪律。教师严格按课表上课,不迟到、不早退,坚持行政班人员巡课制度,做好教务日志、班务日志的记载。

2.3.2教师方面

积极开展教研组活动。一是每周至少一次集体备课,开展组内“说课、上课、评课、研题”,加强对课程、大纲、考试说明、职教高考试题研究。二是从教学常规入手,精益求精,努力提高教学基本功,采用帮助的互助式,让备课组的老师立足课堂,加强教学的有效性。三是走教学探究模式的研究和反思性教学。加强案例教学。

2.3.3学生方面

一是狠抓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学习,上课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复习,课余适量练习。二是认真做好提优补差工作。根据班级学生成绩差距大的特点,分层要求布置不同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努力在课外资料中分层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利用统考的契机,大力开展边缘生辅导。三是多关心边缘生,给他们树信心、定目标、找不足、提方法,让他们趁势而上,不断进步。

2.3.4满意度

满意度调查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2023年

调查人次

调查方式

1

在校生满意度

%

95.35

454

网上问卷调查

其中:课堂育人满意度

96.78

课外育人满意度

95.89

思想政治课教学满意度

95.09

公共基础课(不含思想政治课)教学满意度

96.16

专业课教学满意度

96.60

毕业生满意度

500

问卷调查

其中:应届毕业生满意度

95.21

100

毕业三年内毕业生满意度

96.15

300

3

教职工满意度

96.89

73

用人单位满意度

93.85

20

家长满意度

95

2.4职业发展

学校始终把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一方面强化技能班的就业创业工作。另一方面加大对口升学工作,打通学生继续升造途径,为学生提升学历,继续发展,高质量就业创造条件。因受多种因素影响,本届全日制毕业生攻击543人,较上一年度减少75人,但就业质量要略高于去年。2023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6.25%,对口就业率87.55%,就业稳定达到84.10%。

近年来,学校把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摆在突出的位置,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工作核心,不断丰富双创教育内涵,多措并举推进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效明显。

一是教育实践层次化。既有面向全体学生,旨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动力,提高其基本知识、技巧、技能的课堂教学,又有旨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际运用的各类创新实践活动;既面向全体开展普及性的创新教育活动,也在部分创新创业基础好的专业设立以企业生产需要为导向,以“发明专利”为内容的“创新实验室”和以自主创业为导向,以“实体操作”为内容的“创业工作室”,引领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

二是教育内容课程化。学校引入SIYB课程,并将其纳入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开展以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同时加大教师的培养,派出教师参加国培“就业、创业”课程教学的专题培训,开展集体备课,提高授课质量。

三是活动大赛制度化。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大比武;固化师生创业创新大赛;组织学生服务企业、电商直播带货等,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显著增强,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

寿县科技学校2023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

专业

毕业

就业

就业率

对口就

对口

生数

人数

业人数

稳定数

稳定率

数控技术应用

67

65

97.01%

62

92.54%

58

89.23%

音乐表演

45

43

95.56%

40

88.89%

39

90.70%

航空服务

90

82

91.11%

80

70

85.37%

旅游服务

与管理

87

85

97.70%

94.25%

76

89.41%

机电技术

应用

31

30

96.77%

27

87.10%

26

86.67%

设施

农业技术

29

93.10%

24

82.76%

21

77.78%

作物

生产技术

63

96.92%

59

90.77%

56

电子商务

88

98.86%

96.59%

81

电子技术

100.00%

93.75%

81.25%

计算机

95.50%

18

60.00%

17

58.62%

寿县科技学校2020年度与2021年度学生就业比较

三产

就业数

满意度

初次

就业收入

创业率

639

603

94.40%

87.60%

264

83.10%

3960元/月

11.40%

564

543

96.25%

84.10%

336

4100元/月

12.3%

增加值

-75

-60

1.85

-3.5

72

140

0.9

技能大赛圆梦职业发展出彩

张道联、付秀林、杨波、李聪4名学生。怀揣着对电子商务事业和美好未来的向往,中考后成绩非常不理想的张道联、付秀林、杨波、李聪4名同学走进寿县科技学校,成为一名中职生。他们自入校以来,学习上积极进取、刻苦努力,多次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技能之星”,从班内一名普通学生,一步步成长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选手,并于2022年8月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电子商务技能赛项团体三等奖。

3.教育教学

3.1专业建设

近两学年专业调整情况一览表

学年度

专业大类数(个)

专业数(个)

新增专业(个)

停招专业(个)

2022~2023

10

0

2023~2024

12

3.2课程建设

课程是学生能力建构的基础和依托,是专业建设的关键,是实施人才培养的载体,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因此,我校优化课程设置,坚持“智能并重、知行统一”的教育思想,注重职业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初步建立了以能力为本位、实践为主线、项目为主体的新型课程体系。提升课程质量建设的举措及成效:

二是规范课程设置。成立由行业企业领导、技术骨干和专家组成的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并定期召开研讨会,专题研讨课程建设工作,探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等,完善课程教学计划。设置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两大类,其中公共基础课程开设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业生涯与心理健康、道德与法治、哲学与人生)、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历史等必修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企业文化、安全与卫生教育等选修课程;专业技能课程按照岗位职业(群)的能力要求和职业资格考核标准,开设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课时比例为4:6左右,选修课程课时占总课时的6%以上。强化实践课程设置,实践课程课时占专业技能课程总学时的50%以上。

三是深化课程改革。学校校重视课程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制度健全。学校制定课程开发计划,成立课程开发团队,有序推进以以项目为引领、以实践为主线的“公共平台+专门化方向”项目式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多方位开展校企合作,经过人才的需求调研,提炼典型工作任务,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职业能力分析和课程体系,制定多门核心课程和专门化方向课程标准,构建“基于工作岗位”的课程体系。开发以教学和实践过程为导向的教材有数控技术应用专业《CAXA电子图版2018绘图技术》、《数控车编程与仿真》、《车工工艺》;现代农艺专业《蔬菜栽培技术》、《果树栽培技术》、《植物保护技术》;航空服务专业《航空英语》;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寿县旅游地理》、《旅游概论》;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基础》;文化基础课程《数学基础模块上册》、《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招生考试用书数学复习指导》等校本教材,适应了“岗位导向、任务引领、项目驱动”教学改革需求,提高了教学效益,同时学校在线精品课程建设也取得丰硕成果。

附:部分校本教材

附:部分在线精品课程建设

附部分专业精品课程教学资源成果视频

名称

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微课教学视频

航空服务专业微课教学视频

电子商务专业微课教学视频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微课教学视频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微课教学视频

3.3三教改革

3.3.1师资队伍建设

为适应职业教育发展和专业课教学需要,学校积极鼓励文化课教师申报双师型教师。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大多是双师型教师。学校专门制定了《寿县科技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寿县科技学校培养选拔骨干教师暂行办法》、《寿县科技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规划》,明确年度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在鼓励教师参加学历、学位进修的同时,还选派教师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和市培及进企业实践锻炼,为教师加强专业学习、提升自己提供各种有利条件,让教师不断掌握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积极推进“名师工程”的实施,加强名师建设和骨干教师的培养。

此外,学校还聘请了18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了解行业产业发展趋势、熟练掌握最新技术的企业行业一线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这些兼职教师均具有专业技术职务和职业资格证书,已初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3.3.2教材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教材建设与选用工作,成立了教材选用委员会,负责学校教材建设规划和工作计划的制定、各专业教材的征订、使用、报备等工作。学校制定了《寿县科技学校教材选用、审核制度》。教材建设及改革具体举措:一是公开招标采购;二是选用国家规划教材,其中思政、语文、历史选用国家统编教材;三是支持和鼓励教师结合教学改革需要编制校本教材、实践指导用书。适应了“岗位导向、任务引领、项目驱动”教学改革需求,学校主干专业编写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校本教材,提高了教学效益。

学校制定课程开发计划,成立教学创新团队,有序推进项目式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通过人才需求调研,提炼典型工作任务,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基于工作岗位”的课程体系,积极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等新型教材。

3.3教学方法改革

为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持续推动教学方法改革,在课堂组织形式、教学手段、专业教学模式等方面大胆尝试,寻找更加高效、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近年来,我校重视用信息化手段和成果推动教学改革创新,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真正提升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学校建立了网络教学平台,通过教学平台,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同步课堂互动。利用网络把老师讲课的实况地通过显示屏呈现到学生的面前。学生能远程地参与课堂,与老师进行互动和交流,提高教学效益。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平台获取优质教学资源,在线开发建设自己教学资源,无限扩展平台中教学资源,并实现资源共享、共用、共管。

寿县科技学校近几年编写的校本教材

3.3.4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学校全部办公室和教室通过校园网已联接互联网,校园网络运作正常。建设了网络教学平台。学校充分利用智慧教学系统(一平三端),实现了网上备课、线上教学、过程监督、数据分析等,教师在线建课380门,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资源。共享性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一是要求任课教师撰写电子教案,制作课件,建立自己教学资源库,搭建校级资源库建设平台;二是实施过程管理,确保教学资源的有效性和共享性;三是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和国家、省有关精品课程平台,进一步充实、更新教学资源库,自主开发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包。

目前,学校采用外部采购和网上整合的方式,充实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主要有媒体素材、试题库、课件与网络课件、教学案例等。各专业均建设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已拥有思政课程、语文、数学、英语数字教学资源,自主开发了现代农艺技术主干专业课程《植物生产环境》、《植物保护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系统的网络教学资源。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改革考核评价体系提升教学质量

学校进行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改革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几年教学改革和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是做到考核目标综合化。以知识、技能、素质目标并重的原则,侧重考核专业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二是改革过去授课教师为唯一考核主体的方式。根据课程内容,考核主体有学校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学生自己等,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如《小麦栽培》考核,成立由专业教师、学生代表和校外技术专家、种植专业户成立项目考核小组。采用自评、互评、综合评价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生自我评价主要依据自己在完成项目任务中职责,所起作用、知识把握等方面进行,让学生自己衡量项目方案是否完善,是否发挥了自己主观能动性;小组互评主要是各组介绍组内“项目”的实施情况,比拟组间收获物产量、品质等方面差异,找出差距,并分析总结,提出相应对策,回答项目考核小组的问题;最后由项目考核小组进行总结性评价,综合评定作物栽培的综合考核结果。

6.产教融合

6.1校企双元育人

为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的“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新发展理念,我校在办学历程中,一直强调“融专业能力培训入社会生产一线”,不断强化校内教学与企业生产技术之间的结合,引进企业文化入校园,实现学生人文素质与企业理念之间的对接,达成学生的人文素质、职业素养和专业技术能力与企业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使用工单位满意,学生及家长舒心,学校放心,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同。

学校各专业均有2至4家稳定的合作企业,合作企业接收学生实习比例达90%以上。各企业对校企合作建设过程中的场地设备投入、教学师资培训与支援、专业技术教学方向确定等,提供了大量的帮助。2020年我校成功申报并通过为安徽省校企合作示范典型学校。同时我校为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政策,积极申报实施1+X证书制度。目前我校获得教育部第二批试点网店运营推广、数控车铣加工、特殊焊接三个证书试点;第三批试点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职业技能等级,共涉及试点专业4个。学校将1+X证书内容、模块标准融入到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统筹教学组织与实施,2023年学校已顺利开展网店运营推广证书试点考证40人,通过率达100%,并获得2022年度1+X网店运营推广优秀组织奖。

6.2校企共建资源

学校实行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课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同开展进行人才需求调研,按企业用人需求和岗位职业资格标准,开发出适合本专业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教育教学体系及校本教材,编写基于岗位的活页式教材,并充分挖掘课程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将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规范等理论性内容融入教材当中,拓宽产教融合教材内容广度。

学校以推进“1+X”等级技能考试认证试点工作为契机,推进校企深度融合,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增加证书课程内容,把考证内容融入到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操课程的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6.3校企共建师资队伍

学校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发展的根基来抓,目前,学校编制数为191人,2022学年度学校实有在编教职工98人,其中,专任教师93人,正高级讲师1人,高级讲师61人;生师比为21.39:1;“双师型”教师54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任教师占比66.7%。2023学年度学校实有在编教职工94人,其中,专任教师90人,正高级讲师1人,高级讲师59人;生师比为24.9:1;“双师型”教师52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任教师占比66.6%。学校拥有“省特级教师”、“省级专家库成员”、“省级专业带头人”、省级“教坛之星”、市级“教坛新星”、“市级骨干教师”等一批有影响的名师。学校专门制定了《寿县科技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寿县科技学校培养选拔骨干教师暂行办法》、《寿县科技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规划》、《寿县科技学校校企共建师资队伍建设方案》,明确年度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在鼓励教师参加学历、学位进修的同时,还积极组织教师深入企业参加各类实践锻炼,让教师不断掌握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培养专业教师。积极推进“名师工程”的实施,加强名师建设和骨干教师培养。

学校十分重视教师培训工作,把师资培训视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认真组织教师参加暑期研修线上学习,积极动员教师参加各类省级和市级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全国职教大会精神学习暨中职公共基础课“三教”改革研讨会;本年度所有参训教师均取得了合格证书,部分参训教师还荣获优秀学员称号。

7.服务贡献

7.2服务地方发展

2023年度,寿县科技学校坚持“三个导向”(服务地方主导产业、地方特色产业、地方新兴产业),通过“两个”途径(与企业联盟,向企业要订单;与行业联合,向行业要标准),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以行业和企业为依托的多层次办学体系;构建“四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师生入企、专家入校”双向特色研学活动,与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多家企业建立了共进、共谋的就业合作关系。

打造品牌专业和基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学校秉承“围绕产业办专业,依托行业强专业”的理念,打造旅游服务与管理、航空服务两大省特色示范专业和数控技术应用、电子商务两个实训基地,为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多家企业注入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夯实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在“专业接地气”的优势中,积极探索“技能贴实际”的教学模式。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方式和实景体验教学模式,强化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多数专业课和实训指导教师拥有企业工作经历,实践经验丰富,指导学生技能训练和企业实践效果显著,夯实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

深耕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服务。通过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学校定期派教师下企业实践,熟悉企业的生产流程、生产工艺,了解企业和行业需求,同时学校聘请一批企业技术人员作兼职教师,形成了一支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学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技术工人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学校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及时了解企业的用工需求以及行业的发展方向,为学校根据生产需求及时调整课程、编写教材,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信息和渠道。此外,通过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学校在建设实训基地、创业创新、参与企业产品研发积极性不断提高,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全面提升。

7.3服务乡村振兴

学校结对帮扶寿县三觉镇陈岗村,落实乡村振兴帮扶联系人72人,帮扶脱贫户84户。学校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为目标,围绕食用菌生产、种肥同播、稻麦提质提产栽培、秸秆综合利用、作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及农村电商等,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创新培养模式。

7.4具有地域特色的服务

学校音乐、舞蹈、插花等艺术类教师较多,师生利用艺术特长的优势,积极服务地方文化建设活动和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参加地方文艺演出,助力地方乡村振兴,取得良好效果,获得地方政府和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创新培训方法提升职业农民培训效果

学校以加快培育发展壮大农业经营主体为主线,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核心,以造就有文化、有技能、善经营的现代新型职业农民为目标,围绕县域农业重点推广项目,大力实施技能培训。为达到培训效果,学校采取了四项措施:

一是调查摸底,征求农民群众、种植大户培训意向,对培训内容进行归类汇总,制定“菜单”和培训计划。

二是在培训过程中,授课教师将“菜单”内容和当前农业生产实际进行有效结合,推行观摩参观、现场答疑解困等,“面对面”、“手把手”传授,利于群众理解掌握。

三是根据“菜单”需求,精心调配师资和教材,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使农民需求得到最大程度满足。

近年来,配合县土肥站进行土壤肥力状况调查,配合寿县植保站进行小麦病虫害调查等,在测土配方施肥及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治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开展了多期新型农民培训班,每年300人左右。推广了水稻直播轻型栽培、稻麦轮作秸秆还田、蔬菜嫁接等技术,为结对帮扶贫困村发展食用菌产业、稻虾共作、优质稻栽培等提供技术扶持。

校企共建设旅游专业“双实”基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为充分利用县域丰富旅游资源,学校积极和县域旅游企业合作建设“双实”——实训基地、实习基地建设。基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育基地在建设中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在校内实践基地建设中,应引入社会资本进行建设,在资金投入方面由“输血”变为“造血”,在实训室管理方面,由“教学”变为“运营”,这样才能实现校内实习基地的产教融合。

8发展保障

8.1党建引领

学校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学校改革发展这一中心和育人的根本任务,完善配套管理制度,扎实高效开展各项工作,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学校党支部班子成员深入教学一线,常态化联系服务师生,收集问题建议,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实现服务“零距离”,进一步推动作风改进。学校组织党员骨干教师带头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进一步深化学校管理、教学教研、教师培养、资源共享等,每位党员在工作中“亮身份”、“亮标准”,争当教育教学示范。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培育学生自主、协作、创新精神。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常态化开展“每周国旗下讲话”、歌咏比赛等教育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将党建工作和德育教育有机融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理想教育、爱国教育。

寒暑假期,党员教师通过实地走访、网络等方式走进学生家中,深入开展关爱学生,以良好的师德师风,把安全教育落实到每家每户。党员教师们和家长保持一致的教育理念,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8.2政策落实

8.3学校治理

学校治理,依法治教是根本,遵循规律是前提。我校内部治理体系的建设与实施,从“四个坚持”着力: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在学校治理中的核心作用,构建“党组织领导、校长负责、多方参与”的治理格局;二是坚持依法依规办学,在法治环境中进行学校内部力量的合理配置与重构;三是坚持按教育规律办学,学校治理要体现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以学生发展为本;四是坚持民主办学,充分尊重教师,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

建立与完善了一系列的学校治理的规章制度,确立了学校办学章程,建立章程统领下的学校制度体系,明确了学校发展愿景并制定发展规划,建立自评机制,要求政府、社区、家庭、教师与学生等主体共同参与办学与管理,以新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优化制度结构,激发内生动力,在多元主体和谐共建的前提下达成学校与社会、政府间的良好合作,保障规划顺利实施,提高学校综合治理水平,使师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升。

8.5经费投入

两年来,中央、省、市、县财政给予学校很大的经费及政策支持,具体为2022年中央、省财政拨款1022.7万元,主要用于支付学校质量提升工程前期项目质保金和新校区建设;2023年中央、省财政划拨经费890.2万元,主要用于学校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和新校区建设。县财政投入60万元,主要用于学校维修、大赛及部分办公用品购置等。

近两年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经费收入情况一览表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万元)

生均拨款(元)

项目投入(万元)

合计

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万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

(万元)

小计

公共财政教育经费(万元)

其他公共财政预算安排(万元)

2021年

2712.69

2236.99

1952.40

284.59

475.7

2022年

3484.38

3330.52

2910.72

419.8

153.86

463.36

27731.8

3167.8

24564

存在的问题

学校虽然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大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作为一所地处农村的中职学校,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专业建设能力不足。学校虽然优化、调整了一些专业,但是已有专业多是传统专业,课程设置还不够合理,实习实训设备数量不足,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专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能力较弱,有影响的名牌专业、王牌专业较少。随着教师的老龄化,部分专业面临专业师资不足、配套资金不足、实训场地缺乏等实际问题。

二是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招收的学生大多是普高分数控制线以下的学生,很多学生在行为习惯、文化基础等方面不足,普遍存在厌学情绪,存在难管难教的实际问题。教学中文化和专业理论内容教授多,实操指导较少,学生实训、实习机会不足,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专业技能。大多数学生以毕业后升入高等职业院校为目标,学习专业知识的动力不足。企业订单班开设困难大,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很少。

三是师资力量较薄弱。专业师资的缺乏成为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文化理论教师多,专业教师特别是实操教师少,数控、电子商务等专业教师存在结构性的短缺。教师总体年龄结构偏大,专业知识提升意识较淡薄,学习现代技术的能力不足。招聘、引进企业技术人才的数量不足,教师培训的方式不够灵活有效。

THE END
1.教育部公布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名单江苏92门课入选教学江苏12月9日,教育部公布2023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名单。在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职业院校教学(教育)指导委员会推荐的基础上,经专家遴选和公示等程序,决定认定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智能机器人组装与调试”等914门课程为2023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 其中,江苏有92门课程上榜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1FFTPL05346936.html
2.2023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名单公布据教育部消息,近日,2023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名单公布,认定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智能机器人组装与调试”等914门课程为2023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点赞0 0 条评论 登录 来说两句吧。。。 我来说两句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取消 发布 http://m.cetv.cn/p/531519.html
3.环球网校官方网站职业教育在线【环球网校官网】成立于2003年起,连续多年获评十佳网络教育机构,是职业教育行业知名的职业考试远程辅导机构,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致力打造以学员为中心、以教育为本、以创新驱动的在线职业教育平台。https://www.hqwx.com/
4.获得嘲视频任哲:深度实时互动赋能在线职业教育发展从自营课程售卖,到通过技术实现优质资源全国共享。有实力的厂商进一步开展ToB甚至ToG业务。自营模式:有老师及课程资源,开设ToC培训课收费。渠道模式:有老师及课程资源,发展代理及渠道,充分利用视频云资源共享、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平台模式:自身平台成熟后,开展ToB业务,承接其它企业/政府机构的职教业务。https://www.bokecc.com/cms/market/11
5.舞蹈《怦然心动》达县职高职教周活动节目展示视频在线观看直播热点 下载APP领会员 直播中 小言儿~ 直播中 丽丽感谢家人宠爱 直播中 悠然~ 千帆直播 人气主播 直播7801 唯爱。。 唯爱。。 点击观看 直播0 小舞28号生日 百变舞姬在线热舞 点击观看 直播0 小乔s 是真的击中你了吗? 点击观看 直播0 桃.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点击观看https://www.56.com/u89/v_MTQ2ODM1ODIy.html
6.首页智慧职教以知识点/技能点为基本颗粒度,以整个专业的知识/技能树为整体架构,通过系列元数据对素材实现系统化管理,从而使得每个素材都能被便捷地查询和调用。https://www.icve.com.cn/
7.在线职业教育解决方案教育直播在线职业教育解决方案 支持低代码快速接入,满足直播大班课、1对1等职教场景,提供课堂RTC-CDN热切换、录制回放、H5小程序、频道内百万人并发等功能,灵活满足课堂互动需求。 联系销售 职教企业痛点 解决方案优势 全链路数据 不同课堂场景需要不同延迟等级的音视频服务;支持课堂无缝切换两种体验,即满足直播观看需求,又提供https://www.shengwang.cn/solution/vocation/
8.职业教育解决方案在线课堂互动工具线上教学直播平台提供PaaS、aPaaS、SaaS多种接入方式,提供实时音视频、互动白板、口语测评、云桌面、代码编辑器Cloud Studio等功能的一站式在线教学工具,老师对学生进行“面对面”授课,尽享专属教学体验,满足职教课堂通用需求。 全方位版权保护 商业级DRM,支持谷歌Widevine、微软PlayReady、 苹果 FairPlay, 音视频领域版权安全保护;支持自https://cloud.tencent.cn/solution/ves
9.232门职业教育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数据分析根据学习活动主体、活动目的不同,学习活动可以分为理解创建类活动(如学习指导、视频学习、实践活动等)、交互分享类活动(如讨论、答疑等学习交互与观点分享)和评价反思类活动(如测验、互评、点评和反思总结等)。借由这一分类依据,对232门职教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学习活动设计情况展开分析,发现几乎所有认定课程都包含https://www.mzlxy.cn/info/1016/9795.htm
10.足球直播足球免费观看高清直播足球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无插件【坎坷人生,追求超越自我】|热门足球直播中|24直播网火凤直播Hfzb.TV看体育直播流畅,是国内最好的体育直播网站之一,提供内容涵盖世界杯、国足、NBA、CBA、篮球、欧冠、亚冠、英超、意甲、法甲、欧洲国家联赛、本站郑重承诺全场NBA直播赛程安排在https://www.hbwqzjzx.com/
11.职业教育“升学”权利有法可依职教普教一视同仁《职业教育法》修订 职业教育“升学”权利有法可依 职教普教一视同仁-芒果TV-大家都在看的在线视频网站-热门综艺最新电影电视剧在线观看https://www.mgtv.com/s/16388074.html
12.新京报专题报道在线职教企业十方融海,聚焦职业教育发展新前景近日,新京报在其创刊二十一周年系列特刊·第五辑《人生向前》特别内容中,深度报道了在线数字科技教育企业十方融海在数字经济大背景下,通过系统培训帮助求职者掌握互联网营销的核心技能,切实帮助“宝妈”、新农人抓住就业新机会,以及帮助年轻人开启有声读物配音、视频博主等新职业“副本”的显著成效。这一专题报道不仅彰显https://www.takefoto.cn/news/2024/11/14/10969359.shtml
13.声网发布在线素质职业教育解决方案搭建多嘲全平台线上课堂声网基于多年的技术深耕和教育领域服务经验,推出了“无升级负担、无接入负担、无质量负担”的在线职业教育解决方案,帮助机构解决以上难题,并能做到课堂卡顿率降低66.7%,互动班型的用户在线时长提升28.7%。 无升级负担上,声网深度优化了职教大班课中各种角色在 RTC 和 CDN 中的无缝切换,让学员在 CDN 课堂也可以享受https://m.yunnan.cn/system/2022/05/11/032076601.shtml
14.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应用——基于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1160门被认定课程分布在27个平台运行,其中运行在智慧职教MOOC学院、爱课程、学银在线等全国性综合平台的课程数合计1071门,占比92.3%(表2)。 (五)开课期数情况 根据对接国家平台的课程监测数据统计发现,被认定课程开课期数主要集中在4~9期,平均开课期数为7期,最大开课期数为19期。这表明了职国精课程已经具备https://www.zbvc.edu.cn/zyjyjt/info/1133/2385.htm
15.职业教育论文为推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提升办学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20xx年在全国职教会议上,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到20xx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学制完全有发展提https://www.yjbys.com/bylw/jiaoyuxue/155729.html
16.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鲁源安职教故事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鲁源安职教故事 |2024-01-16 14:01https://www.gzstv.com/v/4ab10e15662641abaf17d22d4c5eb781
17.上海职教在线—上海市职业教育专业门户网站“上海职教在线”是上海市职业教育专业网站,发布上海市教委职业教育政策、通知及公示;上海市中专、技校、职校的教育新闻,招生,培训及教师招聘信息。为上海市“星光计划”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独家网络媒体。资源中心提供教师教研及学生学习课程,图书,文档等视听资源。为中https://www.shedu.net.cn/shedu_new/main/zjzc.aspx
18.在美国职教用中文训人,反正他们也听不懂高清在线观看郎平私下幽默名场面,在美国职教用中文训人,反正他们也听不懂 295 郎平私下幽默名场面,在美国职教用中文训人,反正他们也听不懂 内容简介广告 广告 广告 影评(0) 还可输入300字/不可少于8个字发布评论 广告 广告 广告软件PC客户端Pad客户端手机客户端TV客户端手机视频网 支持客服论坛网站地图帮助中心用户反馈在线https://v.pptv.com/show/EJkAjicddzQtu7FQ.html
19.小蚁运营学院创造新媒体运营精英的在线职教平台 零基础成为优秀IP运营操盘手、求职晋升、IP创业,来小蚁 合作伙伴 我们正在为各行各业的优秀企业培养和输送新媒体运营精英 李同学 2020年,口罩的原因加上双减政策落地,让我这个十几年教培老人瞬间失业,大学毕业以后就一直从事K12教师一职,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砺,收入还算不错了,突然的http://www.xyxmt.net/
20.云课堂智慧职教网页版下载云课堂智慧职教网页版下载是一款专业的是一款非常好用的在线学习教育软件!这里有丰富的教学内容,各种课程都应有尽有!你可以在线进行阅读,视频学习各种专业的课程!让你可以在线无忧无虑的学习,很是方便哦! 云课堂智慧职教网页版特色 1、支持在线报名、学习情况分析、在线选课、一对一课程、短信通知沟通等功能。 https://shouyou.3dmgame.com/android/264921.html
21.年学生电子请柬作品集(栗瑞明指导)教育加载中 2 下载 视频 讨论 河北怀来职教中心2016年学生电子请柬作品集(栗瑞明指导) 37 简介 1 / 2 07:48 3斤猪肉炖板栗,配上栗子蒸饭,红烧肉甜香四溢,大口吃肉真过瘾! 01:21 用《父亲》打开《刘老根3》,前方感动满满,瞬间流泪! 01:46 易烊千玺在线打人,演技大爆发,眼神里面全是戏 https://m.youku.com/alipay_video/id_XMTYzNDAzMTkwOA==.html
22.创投思考:在线职业教育产生大公司的逻辑从事教育行业的读者应该不难理解其中的“鸿沟式”差异。所以此处保留的疑问:为什么国内没有一个对标Udemy相对重教育属性且达到对应体量的开放式在线职教项目? 除了综合开放型品类的在线职业教育平台可能性,另一个疑问是,更为垂直的品类上:为什么国内没有对标Udacity体量、封闭型的在线IT职业教育平台,这里要关注的因素包括https://www.36kr.com/p/5178638
23.国家中职教育资源平台,国家中职教育智慧平台官网中职教学资源网(校园之星旗下网站)是全国第一家获得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的教育网站机构,也是国内第一家专门从事中职教学资源服务的大型网站,资源课件数量及更新速度位于全国中职教育资源网站前列,其课件总数量超30万套,包括教学课件、备课教案、考试试卷、证书考试、对口升学、电子图书、实训视频、教育软件、技能竞赛、名师稿https://www.zhijiao.cn/news/detail/75918
24.上海职教在线—上海市职业教育专业门户网站“上海职教在线”是上海市职业教育专业网站,发布上海市教委职业教育政策、通知及公示;上海市中专、技校、职校的教育新闻,招生,培训及教师招聘信息。为上海市“星光计划”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独家网络媒体。资源中心提供教师教研及学生学习课程,图书,文档等视听资源。为中https://news.shed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