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21年中国教育改进报告

2021年中国教育外部受新冠疫情和世界局势影响显著,在疫情防控、校园管理、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多方面采取了相应的系列举措。教育内部“双减”发生的影响最为显著,对家庭、学校、社会和培训企业各方面以及家长、教师、培训业职员和学生各种成员都产生了深度、广泛的直接作用,学生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总量有明显减少,教师工作负担明显加重,学校及教师的自主性进一步降低。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部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加强了政治和历史教育。“十四五”规划确定以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为目标,具体各学段和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及定位于酝酿讨论中。局部区域教育供给数量减少,质量有一定程度下降,教育各方面受此影响出现矛盾积累,民众对教育改进的期望继续走低,受疫情与内卷阻碍诸多改进难以有效进行。

01

2021年中国教育改进状况

2021年教育改进的主要方面有:

(一)“双减”初显成效

(二)家庭教育依法明确主体责任

(三)教育经费在财政收支不平衡压力下维持平稳增长

(四)在线教育发展趋向合理

(五)创造了职业教育转型升级新机遇

(六)艺体类高考保障公平提高基础文化素养要求

2021年9月,黑龙江、甘肃等7个省份公布“新高考”改革方案,第四批高考综合改革正式启动,全国已有21个省(市、区)启动了高考综合改革。同时,为了改变多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将艺体类高考当作高考捷径,每年考生人数有百万之巨,其中真正有艺体特殊天赋与才能的人不多,毕业就业冷清的不正常状况,对艺体类高考招生做出调整:扩大省考国考范围,减少校考,改变“重专业轻文化”倾向,提高文化课分值要求,严格招生程序,保证招考公平公正。这一改进也有利于中小学注重面向所有学生身体和艺术基本素养的培养,而不仅仅盯着参加体艺高考的少数学生某一方面才能的培训,创造面向全体学生落实全面发展的更好条件。

(七)民众通过网络的教育改进发声仍在增长

02

2021年中国教育改进不足之处

2021年,疫情继续对教育各方面产生影响,与“双减”等措施叠加,教育行政主体发出的指令频繁,教师工作负担明显加重,在一些地方执行政策“一刀切”的现象还常见,学校与教师的自主性下降,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出现新的供求矛盾,财政经费紧缺与分配不均问题仍很突出,教育改进的空间与机会受到挤压。

(一)“双减”引发教师负担加重自主性下降等诸多问题

(二)中小学体育美育出现滑入“赶考”风险

2021年前后,各省市先后提高体育、美育在中考与高考中的分值,其中某省增加到100分,同时多个省相继降低物理与化学的分值。这些做法引发各地在严禁校外学科类培训活动的情况下音体美提分培训“火爆”,客观上将音体美引向远离其教育目标的应试赶考。

当下教育评价整体问题是评价体系落后,停留于低层次的考试阶段,未能升级到测量和分权综合评价阶段,导致对音体美的忽视。于是没有评价常识的人就认为纳入中高考,通过量化考核增加分值才能使音体美受到重视。在不改进教育评价的情况下实现音体美的“双增”只会将这些领域的教育教学推进“赶考”的旋涡;正确的解决问题方式是改进整个评价体系,建立符合音体美特征的评价并融入整个综合评价体系,而非用知识类学科考试的方式将这些科目列入考试或增加分值。由于这种做法忽视了音体美考试得分和分数提升的成因有别于知识类学科,既不能达到强身健体、提高审美素养与能力的目标,还必然产生日益严重的公平问题,增加了学生新的应试负担,使学生对音体美活动本身的直接兴趣丧失,对他们综合素质长远提升造成难以愈合的伤害。

(三)教育供给出现区域结构性总量减少和质量下降

(四)青少年抑郁等问题凸显

(五)教育均衡验收全部通过,真实均衡尚未实现

截止2020年底,全国96.8%的县通过了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验收。2021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组织对剩余省份94个县实地督导检查,历时9年的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工作画上了句号。调查表明,一些县在验收之年对薄弱校有很大的投入,过后却又恢复了原态,各项均衡发展的活动或项目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停滞,甚至由于县财政紧张出现教育经费拨付不下来的情况。均衡发展所不允许的大班额现象在一些城区优质中小学比比皆是,乡村弱、城镇挤的现象并无改观,家长想尽办法为孩子择校和报名参加培训就是有力证明,与各种调查问卷中很高的满意度形成鲜明对比。在不少通过验收的县还出现了教育发展极不均衡的现象:一方面是政府对教育的经费投入普遍不足,各项设施根本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各地集中教育资源设置一些重点学校的观念、机制、体制尚未改变,人为拉大了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造成择校热,县域范围内所有居民满意才是真正的教育均衡。

2021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的通知》,提出在各省(区、市)创建一批率先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县(市、区),经过3到5年的努力,探索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现路径和有效举措。2017年教育部就印发《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从资源配置、政府保障程度、教育质量、社会认可度4个方面设计了32项指标,并于2019年启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工作,注重指标和人民群众满意度双合格。如果不明确保障学生平等受教育权,不改变学校管理等级体制,不改变评价机制和监督模式,让所有居民满意的教育均衡可能依然难以实现。

03

2022年中国教育改进期望

2022年,教育改进需要继续围绕以人为本,以爱育爱实现高质量发展,增强教育当事人的自觉自主性,减少教育中的平庸,提高教育效能,以更高的智慧应对各种挑战,竭力保障教育经费及时足额到位,教育供给保质保量,减轻教师负担,尊重学生权利,积极参与并践行人类教育之约。

(一)尊重师生生命,以爱育爱建设高质量教育

(二)减少“一刀切”,以智慧减少教育的平庸

“一刀切”的现象随着行政指令增加和师生自主性降低而在更广、更多、更具体的“双减”、防疫、假期托管等工作中表露出来,造成教育趋向平庸,一些地方的一些领域还显露出从现代治理向旧式管理退化的迹象,一批批热心从教的青年才俊入职学校和教育机构若干年后变得越来越平庸,一个个兴趣广泛的儿童经过若干年的学校教育后成了被动型人格的后进生,这样的现象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中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前人使用“书庸子”表明教育可以使人智慧,也可使人平庸。现实中已经出现的大量高学历平庸者表明教育客观上已经造成了大量的人平庸。

每项政策的执行需要智慧对待,实事求是。每个人都是天生有智慧的,后天的卓越在于实现其先天的内在,在于自主超越低层需要,不断自我认知、自我反思、自我建构、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我检验。受管理与评价限制,短期内难以彻底消除平庸的教育和教育的平庸,但每个有智慧的人都可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减少身边教育的平庸,尽可能不参与制造平庸的教育。

(三)优先保障教育经费及时足额到位

(四)提高效能减轻教师负担

一定要清醒认识到,中国教师的负担在世界各国属于较重的,教师维护自身权利的表达渠道又不够通畅,在这样的教育管理与评价中,各环节均存在信息表达和传递不充分、不真实的情况,由此产生的误判将导致决策失误,走向形式主义,对师生和整个教育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因此,需要通过深入调查,减少不必要的发文,真诚尊重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与学习自主权,尊重学校和各类办学主体的办学自主权与选择权,充分发挥学校办学主体作用,充分释放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使师生真正成为学习和教学的主人,有充足的自主决定和选择权,在此基础上的效能提升和负担减轻才能可持续。

(五)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发展亟待完善体制与机制

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再次重申“加快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这是自从2010年国家确定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以来符合国际形势和人才战略的十分正确的发展方向,实施成效却一直不如人意。在新的一年里,强化高中学校特色建设和多样化是当务之急。其关键在于:扭转普通高中按照中考分数排位录取,给学生呈现各具特色的高中学校,供学生依据兴趣和潜能自主选择,高中学校内部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多样课程体现因材施教,实现人才层次和类别多样化的追求。

为了实现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关键在于中央、省、市政府直属的高中,率先办出特色,与所在地区、县域高中相得益彰。打破高中招生县域界限,为了解决人口较少的县内高中学校少,可供学生特色类别选择空间小,制约了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的优势发挥问题,尝试市(盟、州、地)范围内统一招生,促进区域内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在高中入口处实现学生兴趣选择分流而非仅仅分数高低分层。与此同时,高中学段校内课程多元化,大力提倡开设大学先修课程,给各学校特色建设留足自主设置课程余地。

(六)积极参与人类教育之约

2021年11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球发布《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报告,基于全球视角,强调教育的公共目的,探讨和展望了面向未来乃至2050年的教育。特别强调要塑造真正和平、公正和可持续的未来,教育本身亟须转型,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学习,以及学生、教师、知识和世界之间的关系。

无论世界局势如何发展,中国教育均应坚持开放,学会从世界看中国,而不只是从中国看世界,中国教育同样亟需转型。因此,需要积极应约,依据该报告的精神,切实解决好国内教育的公平、公正、普惠问题,回应关于重新构想“为何学、怎样学、学什么、哪儿学和何时学”的迫切需求。同时通过教育消除该报告显示出的人类社会发展当下存在价值分裂与行为孤立的隐忧,铸造人类持久和平。真正通过教育将我们与世界联系起来,为我们带来新的可能性,增强我们对话和行动的能力。充分领会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契约的内涵,让更多人明确教育的公共目的,充分利用好这种社会成员间为了共享的利益而合作达成的默示协议,确保每个人终身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并强化教育作为公共行动和共同利益的形式。

THE END
1.上海职教在线—上海市职业教育专业门户网站“上海职教在线”是上海市职业教育专业网站,发布上海市教委职业教育政策、通知及公示;上海市中专、技校、职校的教育新闻,招生,培训及教师招聘信息。为上海市“星光计划”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独家网络媒体。资源中心提供教师教研及学生学习课程,图书,文档等视听资源。为中https://www.shedu.net.cn/
2.上海职教在线www.shedu.net网站内容描述(仅供参考):“上海职教在线”是上海市职业教育专业门户网站,发布上海市教委职业教育政策、通知及公示;上海市中专、技校、职校的教育新闻,招生,培训及教师招聘信息。为上海市“星光计划”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网络媒体。资源中心提供教师教研及学生学习课程,图书,文档等视听资源。为中等职业学校与教委提供多种http://www.fwol.cn/gotoweb.php?id=5011744
3.首页更多动态 动态 活动 最新动态 — 2022-04-23关于上海市职业教育数字图书馆统一身份认证调整通知 — 2021-05-25【活动资讯】2021上海市职业教育活动周系列活动之“少年工匠心向党”活动通知 — 2021-01-11关于上海市职业教育资源中心及相关平台的统一身份认证用户口令升级通知 https://library-smile.shec.edu.cn/
4.上海职教在线上海职教在线是上海市职业教育专业门户网站,上海教科网主站之一,于2001年9月20日正式开通,主管单位为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职教在线”力求建立上海职业教育统一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电子政务平台,成为展示上海职业教育成果的舞台和连通上海职业教育界与外界的纽带。 https://www.hrbkjzy.org.cn/tsg/zjzy/content_18492
5.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职教在线)上海职教在线年度报表(2017年).pdf分享: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政府网站 本市重要机构网站 管委会网站 中央政府和国家部委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国内重要城市网站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人民大道200号 邮编:200003 联系电话:021-23111111 上海政务服务总客服:021-12345 沪https://www.shanghai.gov.cn/nw42864/20200915/0001-42864_621.html
6.2022年强基计划启动招生北京试点普通高中登记入学职教数字化方面,《规划》提出,加强职业院校数字化基础建设。到2025年,职业院校全部建成5G智慧校园,培育建设省级职教信息化标杆学校10所,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0个,示范性智慧实训教室10个。 推进线上课程建设,培育建成一批辐射力强、影响力大的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加大慕课、微课、虚拟现实等课程的建设与应用范围https://edu.sina.cn/eduonline/2022-03-25/detail-imcwipii0505892.d.html
7.中国教育在线职教要闻、1+X证书、全媒体实训、教学资源、实习实训、课程思政、思政元素、思政育人、学校党建、技能大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活动策划、媒体宣传https://zhijiao.eol.cn/
8.职业教育精品课程有哪些?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名单→买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名单,共有1160门课程入选,包括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的“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天津市职业大学的“视光核心能力临床实践”、山西经贸职业学院的“职业沟通技能”等课程,开课平台包括智慧职教MOOC学院、爱课程、学银在线等20多家平台。下面就为你带来具体名单详情,告诉你https://m.maigoo.com/news/661371.html
9.推荐十个优秀的在线学习平台网站,一定要码住!十、智慧职教 主办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 面向群体:全国高职院校师生 服务内容: MOOC学院免费提供慕课的在线学习服务及数据服务;向学校免费授权1273门慕课、158个国家级资源库的资源,并免费提供一学期的“职教云”校级教学云平台和“云课堂”APP服务,协助学校调用优质资源在云平台上建课授课(SPOC) https://zhuanlan.zhihu.com/p/538304668
10.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名单文章发布,文章投稿9 钻石鉴定与分级 张晓晖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智慧职教MOOC学院 10 无人机摄影测量 赵小平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学银在线 11 京绣产品设计与制作 薛凤彩 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学银在线 12 紧急救助 海南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 学堂在线 13 老年人能力评估 谈玲芳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学银在线 14 食品感http://www.n30.cn/a/202303/118.html
11.政务服务办事员职业技能培训课堂结构完善、内容丰富 在线学习 模拟考试 政务服务办事员职业技能培训课堂使用说明 在线学习 在线练习 模拟考试 考前辅导https://www.fhmooc.com/
12.2023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名单高碑店市职教中心 闫健美 37 计算机应用基础 高碑店市职教中心 范美娜 38 土木工程应用数学 河北城乡建设学校 尚敏 39 Python程序设计基础 沧州工贸学校 于全月 40 数控加工技术 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蒲筠果 41 数字电子技术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杨敬娜 42 智能传感器应用技术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郝敏钗 43 https://www.docin.com/touch_new/preview_new.do?id=4779527132
13.职业教育论文北京、上海、福建等经济发达地区已经率先举办了四年制技术教育,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株洲市可以利用职教园优良的职业教育资源,在支持高职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做法可以借鉴: (1)开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试点。根据省情及地方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培养的需要,支持高职院校选择高职精品专业与本科高校开展联办应用型https://www.yjbys.com/bylw/jiaoyuxue/155729.html
14.《2024湖南省中职生对口升学考试职教高考总复习指导考点同步训练当当轩朗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2024湖南省中职生对口升学考试职教高考总复习指导考点同步训练与全真模拟试卷语文数学英语对口招生教材习题试题真题上海交大版任选备注》。最新《2024湖南省中职生对口升学考试职教高考总复习指导考点同步训练与全真模拟试卷语文数学英语对http://product.dangdang.com/11584317837.html
15.2023年云课堂十大品牌排行榜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建设和运营的职业教育数字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和在线教学服务平台 “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中心”(亦称“智慧职教”网站)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建设和运营的职业教育数字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和在线教学服务平台。 平台是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成果面向全社会共享的指定平台,为广大职业教育教师、学生、https://m.chinabgao.com/brand/69734.html
16.中职在线教育平台官网入口,怎么注册中职在线教育平台官网入口 云课堂智慧职教官网登录入口网址: https://www.icve.com.cn/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高等学校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线上教学的指导意见 各高等学校: 根据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要求,为将疫情造成的高校延期开学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努力保https://www.zhijiao.cn/news/detail/77842
17.教学资源库建设例如,清华大学李玉柱教授编写的“流体力学电子教案”,上海交通大学丁祖荣教授编写的“流体力学多媒体电子教案”、“流体力学网络课程”,浙江大学毛根海教授编写我们还将努力推进软硬件建设,提高网络安全系数,最终建立起具有职教特色的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为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服务。 教学资源库建设12https://www.ruiwen.com/w/468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