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凤伶2006年毕业于长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2007年外出一年培训数控加工技术,2008年回到柳河县职业教育中心从教,从教第一年就工作在车工车间负责学生的理论教学及实训指导。本人认为双师型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理论教学知识,另外一方面更需要有更加熟练的实训操作技能,在工作生活中我一直保持自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二、教学工作内容
2008年从事教学以来本人一直担任一线教师,教授科目《车工技术》《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数控加工技术》《数控设备与编程》,在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结合中游刃有余,2009年柳河县职业教育中心开始主张“产教结合一体化”,本人作为本学校理论联系实训模式教学第一人出课,被誉为“产教结合一体化第一人”。在教学中不断探索,2008年至2011年一直工作在车工车间教授学生车工技能,期间获得通化市教育局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奖”。2011年后主抓理论教学,课堂充分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模式,重视理论联系实训。
三、获得技能证书
2004年获得吉林省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高级维修电工。2008年获得山东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车工技师。
2010年获得长春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加工中心操作工。
四、“双师型”获得情况
2012年被通化市教育局评为市级“双师型”教师
2017年被吉林省教育厅评为省级“双师型”教师
五、培训方面
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只要是学校安排的学习任务都积极参加,保质量完成。在参加培训时每次都做到用功学习与实践,不断的在培训学习中成长。我能够成长为“双师型”教师与这几次的培训是密不可分的。
2007年在山东省诸城市高级技工学校参加培训,在培训期间刻苦钻研学艺,在普通车床领域有所建树,获得山东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车工技师”,正是因为本次培训的良好基础让自己在现在的工作中享有丰富教学经验,我特别感谢本次培训。
2009年在吉林工程师范学院参加省级培训,学习数控机床加工零件,积极参加实训活动,培训中学习到了先进的车削技艺,学会了数控加工中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使自己的操作能力又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本人在培训期间受到培训教师的好评。
2010年在长春一汽高等专科学校参加省级培训,学习数控加工中心,在此次培训中学到了数控模拟仿真技术的加工精髓,并且在学习期间获得了“加工中心操作工”的技术等级证书。本次培训为日后的双师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六、教学中的工艺技能
擅长使用普通车床、数控车床加工内外圆柱面、内外圆锥面、内外螺纹及其端面、沟槽、滚花及其一些配合组合件、偏心件。技艺方面擅长手工刃磨各种车床用刀,熟练使用CAD/CAM不论是普通车床还是数控车床都可以加工出成品件,可以维修基础机床。把握校企合作契机,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知识实用性,使学生走入社会就可以成为独当一面的实用性人才,为社会培养有为的青年一代。、
七、获奖情况
在教学中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获得“教学新秀”“多媒体课件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优质课二等奖”“说课二等奖”“校级优秀教师”“网络研修成果先进个人”“教学故事一等奖”“书法比赛一等奖”并连续五年被评为“工会优秀积极分子”。
八、课题科研方面
在教学一线不断探索教育学生的有效途径。
2016年担任主持人主持“十三五”课题“对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结题,并在《小作家选刊》发表论文《对中职院校后进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
2017年担任主持人主持课题“对学困生学习心理激励的研究”结题,并在《才智》发表论文《中职院校数控设备与编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中职学生网络成瘾与班级干预的研究》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
2018年参与研究课题“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结题,并完成论文《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研究》。
九、论文方面
十、班主任班级管理方面
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在担任数控3+2班级的班主任以来一直做到跟班到位,管理到位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获得“优秀文明班级”“优秀作业班级”“知识竞赛一等奖”“篮球比赛三等奖”“班会评比二等奖”等多项殊荣。严格要求是我对学生的第一要求,无论是在学习上、生活上和纪律上,还是在活动中、交往中和假日中,我都坚持严格要求,严中有爱的原则,为学生身心健康着想,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主动融合到集体中来,主动参与建设维护这个集体。
十一、教学师德方面
从教十三个年头对工作一直兢兢业业,不挑拣工作,不拈轻怕重,而是服从分配,和组内所有教师一起探讨工作,教书育人。认真学习新教学大纲,以新思路、新方法来指导工作。学而不厌,自觉加强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对自己充电,提高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在教学中不是照本宣科,而是以各种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活泼、上进的学习氛围,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来教学。多年来的教学积累,让教学自成一家,自有风格,所以在教学业绩上也很显著。作为教师,在注重教学成绩的同时,还着力注重师德教育。教育教学中,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处处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体谅学生的疾苦,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因此,教学和管理始终受到学生的欢迎。师生配合默契,效果自然良好。爱学生,曾用关怀,让学生泪流满面。曾用爱心,去扬起学生心海的风帆。十几年来,在不变的工作岗位上,不断演绎着不变的爱心。有时把爱心转化为对学生的尊重,有时把爱心体现在对学生的严厉,体现在对学生习惯的培养上。
我热爱教育事业,从教十三年来一直工作在教育的第一线,我特别喜欢站在讲台上看到学生们求知的眼神,我特别喜欢站在机床前熟练操作机床时学生们肯定的目光。我极其热爱教学,有时候甚至认为我就是为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而生的。我会一直奋斗在教学一线,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