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数字化(精选5篇)

一、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平台的建构理念

(一)通过网络形式呈现内容

(二)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职业教育不同于正规高校,其更注重教学的实践性,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学以致用的知识。因此,在资源平台构建方面,应凸显出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就是同样注重实践性。具体而言,在资源投入上应避免理论知识比例过大,可相应投入专业就业要求、实践单位、实习内容等知识,将职业教育的特色表现出来。

(三)资源具有丰富性和客观性

构建资源平台时,资源的存储应丰富,保障教师与学生能够利用平台获取所需资源。同时应注意上传资源的客观性,避免虚假信息或是落后信息影响到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判断。传统教学使用的教学资源系统相对具有独立性,信息交互较少。对于资源平台而言,其日常办公管理、行政业务管理、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均属于不同职能部门,信息交换较弱,故教学管理效力偏低。因此,资源平台的构建应注意信息交互,让丰富的教学资源之间相互联系,同时保障其客观性。

(四)以专业作为中心

面对数字化时代下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平台构建必须清楚认识到其主要功能,保障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同样是将资源输入平台中,现阶段的资源应注重课程与学科的前瞻性与前沿性,并且适当加入教师自己的总结与归纳。同时,还可以结合专业教师自身实践经验将案例分析纳入资源构建范围,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能够进一步了解其运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形成对专业知识的敏感性,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继而培养有效的专业素质,为专业学习提供帮助。

二、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平台的主要内容

(一)建设数字资源

数字化资源平台的构建必须依托丰富的资源,其包含网络信息资源的合理收集以及现有优秀资源的开发两方面。

1.网络资源采集

这方面资源的收集应利用现有信息技术,在信息处理以及网络传输下找出有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网络资源,教师通过互联网采集、挖掘、筛选出适合学生职业素质优化以及职业技能提升的资源。同时还应结合在校学生的特点及教学需求,将更多先进教学理念与模式引进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

2.优秀资源开发

资源平台的构建应由不同类型、层次的教育人才充分开发现有资源,尤其是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职业教育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提升平台信息化水平。同时整合现有各类型资源,开发出适合现阶段教育的优秀资源。

(二)建设技术体系

教育平台应立足于身份认证技术、数据库检索技术以及SAN网络存储,以便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与统一管理。技术方面需要注意的要点较多,重点在于以下几项:

1.数据协议

应考虑到教学资源特有的灵活性、多样性以及复杂性,在操作协议上灵活处理,例如对资源元数据的采集上,可利用OAI-PMH协议来实现数字资源间的贯通。

2.资源标识

资源平台中的数据在数据表中应确保唯一性,同时注重数据检索速度以及搜索完整性,这需要与数据库之间有良好衔接。另外,平台控制层中的数字对象应可实现操作持久性,保障各区块之间紧密联系。

3.检索技术检索需要考虑到数据库的相应速度与能力,将检索到的数据整合并呈现为有效资源。平台构建可利用WebService实现对元数据的检索,保障课堂教学中可及时检索到目标资源。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建设

DigitalizationCampusBuildingunderEducationInformation

JiangHongtao

(ChongqingRailwaySchool,Chongqing400037,China)

Abstract:Inthecurrentera,with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informationtechnologyineducationandadvancetheconstructionofdigitalcampushasbeenputontheagenda.ConstructionofDigitalCampushasbecomeinmanyschools,especiallyvocationaleducationinstitutions,animportantmeasureofinformationandfundamentalgoals.Withthesametime,developmentofinformationtechnologyfordigitalcampusconstructionprovidesanimportanttechnicalbasis,thispapercombinedwiththeauthor'sactualobservations,analysisofthecurrentdigitalcampusconstructionproblems,andfrominformationtechnologyineducationperspectiveofthecorrespondingmeasures.

Keywords:Educationalinformatization;Digitalization;Construction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校园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在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上,实现中职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是中职院校发展的根本目标。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使得课堂教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获取知识资源,课堂环境平等自由,这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积极意义。为了适应教育的信息化,中职院校也应该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解决问题。

一、数字化校园概述

所谓数字化校园指的是一个以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的、扩展性和技术性比较强的能够覆盖全学校的智能化的现代校园网络。数字化校园的河西是实现学校办公的自动化、实现网络化教学和建立现代的网络校园文化。

数字化校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具有教育技术和教育空间发生变化,朝着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第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发生变化,朝着数字化和多媒体化的方向发展。第三,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学方式的交互。第四,学生学习的自主化、合作化和教师教学的个性化。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中职院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比如校园网的日益完善、网络教学的实施等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数字化校园建设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学校的软件建设有待加强。当前很多中职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方面都存在着“重硬轻软”的问题,过于注重硬件建设而忽视软件的建设。比如很多部门配置了档次非常高的计算机,但是因为很多使用者素质不高而导致其使用率极低。如此一来,教师的信息素质就成为影响校园数字化建设的一大因素。除此之外,虽然学校具有较为完备的硬件设施,但是缺少与之对应的软件与资源,或者在建设过程中只注重软硬件的投入,忽视了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来提高资源的可用性,例如多数资源建设需要应用到数据库系统,通常在建设过程中各自为政,建立起每个资源专用的数据库系统平台,而忽视了统一数据库系统建设所带来的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的便利。很多学校数字化的教育资源比较贫乏。

(二)学校的教育理念存在问题。虽然很多中职院校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热情非常高涨,也非常注重设施的配置和技术的运用,但是其本身的教育理念并没有发生变化。事实上,教育理念是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前提,对其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学校只重视技术的应用显然是不够的。

(四)对信息资源的运用不到位。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是网络时代的突出特点。所以,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学校应该重视对信息资源的运用。但是大部分中职院校在建设数字化校园过程中,往往只重视系统的建设,而忽视了系统建设完成后的资源的推广,从而造成资源利用率不高,有些资源的建设是为了替换现有的工作方式,由于没有充分推广,造成资源建设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三、教育信息化视野下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措施

建设数字化校园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应该有一套具体的计划和实施方案。为解决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应该立足于教育信息化的背景,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改进学校的教育理念。数字化校园不仅包括软件和硬件设施,还应该包括树立正确的理念,即教育信息化理念。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就应该坚持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认识到数字化在校园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把握住校园数字化建设中规律和特征,实现教育体制、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式的全面变革。

(三)集中全校力量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前面已经提到建设数字化校园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工程,所以应该几种全校的力量,重视教职工的参与和学生的支持。因为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实施教育,所以师生数字化的运用水平会直接反映出学校数字化建设情况。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的数字化建设还存在缺乏正确理念、软件建设不足等很多问题,学校顺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为培养有益于社会的高素质人才而进行不懈努力。

该文开篇以场景式的描述记录了来自加利福尼亚“葡萄酒郡”“Northfoothills中学”的学校数字化课堂的负责人Mr.G试图说服不安的家长,努力消除家长们对使用“平板电脑”来代替纸质课本的疑虑。

这也必是国内K12教育在今后的5-10年中将看到的场景:一个由“计算机实验课老师”升级到“教室数字化”前沿的激动而忙乱的年轻老师,一群处于数字化夹缝焦虑的中年家长和一个无法阻挡受到孩子们热捧的数字化未来。

可以想见,美国老大搞的规模空前的教育数字化计划也势必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对K12“数字化课堂”建设的热流。作为世界老二的中国也必然积极跟进。国力竞争的关键教育硬指标怎能落于人后

事实上,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即使在美国也只是处于“着力推动”的开端。奥巴马政府的计划是,到2017年4千9百万美国学生人手一个计算机设备(手提电脑、平板电脑或者智能手机),同时提供足够的宽带让所有学生同时接入因特网。

美国教育部长阿伦·邓肯对此表示:“这将是一个很大、很大的事件。”

K12中小学教育的数字化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是成为一个大热点和人们认识到数字化教育的不可逆转是在最近一两年。这个趋势在全球较发达地区基本同步。为什么是现在其中自有原因:

1.网络和计算机已经基本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基础设施建设。下面轮到像教育这样的应用层面发力阶段。

2.经过差不多20-30年的数字化产品应用,一批掌握着教育决策权的人士也理解并开始倾向于这种彻底的教育数字化变革。

3.尤其重要的是,现在在校接受K12中小学教育的一代是沉浸在数字化环境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他们的思维和接受知识的方式已经改变。

当家长总在抱怨现在的孩子不爱读“书”、注意力不集中、爱打游戏、学习能力下降等问题时。我不知道大人们是否认真思考过一个“自虐”的问题:或许是我们自己落伍了!我们要被淘汰的,学习本身已经走上一条新道路。

鉴于校园网络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校园网站作为学校信息化应用的基础平台,日益凸显其重要性。然而,如何寻求传统校园网站的深入参与应用,Discuz!X1将带给我们全新的体验。

康盛创想(Comsenz)推出了一个以社区为基础的专业建站平台Discuz!X1,这个平台使我们有了实现梦想的可能。Discuz!X1把论坛(BBS)、社交网络(SNS)、门户(Portal)、群组(Group)、开放平台(OpenPlatform)充分融合于一体,帮助网站实现一站式服务。可以说这是一个构建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绝佳平台。

联系更紧密。个人空间的“动态”加强了以“人”为中心的功能,不再仅仅以展示信息为主。具体体现出的动态更新即每个会员无论是发了日志、传了照片还是发起投票等行为,都体现为:“用户头像”+“动态”,让用户真实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无处不在。

强大的群组功能。用户可以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按照兴趣爱好、关系、话题、活动等组建自己的讨论区,这为教研组、备课组、专题研究、学生团体、兴趣小组等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网络支持。

RSS订阅功能。每个论坛板块和群组都有RSS订阅服务,用户可以用RSS阅读软件订阅自己经常查看的栏目,不必再担心错过精彩的信息。

随着教育资金投入的增大,教育资源的形式和种类都在增多,但这些教育资源普遍存在应用较少的现象,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以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为调查对象,开展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需求与应用情况调查,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本次调查,通过了解中小学教师对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的态度、意见和建议,分析中小学教师应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现状和需求,探究资源建设、应用和共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以便在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和购买中做出科学决策。

1充分重视信息化建设

当前,从国家层面到各省级政府,都高度重视信息化教育教学,并将资源建设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工作来抓,并以实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为最终目的。《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应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以建设、应用和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为手段,促进每一所中小学和幼儿园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帮助所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平等、有效、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自主学、终身学习能力。

2调查研究基本情况

2.1区域教育资源网应用情况

从浙江教育资源网应用情况来看,有51%来自小学、35%来自初中、10%来自高中、3%来自其他,小学教师参与活跃度最高;教师最常使用的资源类型是媒体素材占34%,其次是课件、案例(图1);媒体格式文本、视频、动画在教师经常使用的媒体格式情况中排前三位(图2)。由此可以看出,教师需求最多的主要是一些可能直接应用于教学中的资源。

2.2调查问卷情况

3调查研究数据分析

根据调查,反映出了区域中小学教师对不同数字化教育资源的需求。

随着教育信息化深入开展,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资源越来越丰富,中小学教师获取教育资源的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调查数据显示,在教师获取教育资源中,从互联网搜索下载的占79.33%,配套教材占55.67%,自己制作占47.33%,从省市县资源网中获取资源较少,这主要是由于市县资源网中有效资源缺乏,资源更新速度较慢,单向型的资源过多,缺少真正即时交互等。从图3中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高中教师自己制作占59.57%,信息技术水平比小学相对较高。

3.2教师对资源类型的需求

教师需要什么样的资源?什么是有效的资源?如何满足教师教学和教研的需要?这是资源建设者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只有了解教师的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

3.3教师对资源表现形式的需求

4提升区域资源建设与应用的策略建议

4.1推进资源分平台建设

教育资源已成为教师们开展教学活动的普遍需求。然而,经过十年的实践检验表明,无论是企业开发的资源库、还是各地区自行建设的本地化资源,其使用率都比较低,大多数教师在需要资源支撑时会直接去搜索引擎搜索。只有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间的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才能为教师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以满足其日益多样化的数字化教育资源需求。

因此,要加快推进资源分平台建设,推广市县区应用试点工作,促进地区开发本地特色资源;启动校级资源分平台建设,促进学校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从而真正实现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使分布在不同地区、学校的教育资源能够充分的利用起来,为各级各类教育部门和广大师生在教育资源的使用、管理、更新等需求上提供有效的平台。

4.2搭建网络学习空间

要维持教育资源建设的生命力,实现资源的不断更新和维护,单纯依靠区域教育资源平台自身的建设是不可能的,仅依靠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来建设也是不够的,如何能把更多的教师从资源的使用者变成资源的共建者,才是使数字化教育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建好空间是根本,用好空间是关键,通过促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空间建设服务教育教学、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目标。借助空间加强资源开发与整理。鼓励与引导教师将原创或收集的教育教学资源分类整理、及时上传,努力将个人空间打造成一个开放、动态的资源库,存储教学素材和优质资源,推动区域教育资源的不断更新和优化。借助空间加强网上教研,以学科、学段为基本要素组建各种学习群组,利用空间建设的互通性加强教师之间的互动合作,以教学案例为重点强化教育思想交流与教学方式方法研讨,积极探索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教研新模式。借助空间加强师生互动。师生之间通过空间进行及时交流互动和互评,建立网络环境下新型的师生关系,推动了传统的封闭、灌输式教学方式向开放、互动式教学方式的转变。

4.3构建网络视频教研平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师对资源的需求也不断更新,如何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从发展趋势来看,教学视频、微视频将会逐渐发挥更大的作用,结合问卷调查中教师对视频资源的需求,笔者认为,只有将资源建设融入教师日常教研业务中,以教研业务开展促资源建设,同时生成新资源帮助进一步提升教研活动的效率与效果。

5结论

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已成为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教师对数字化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提高。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中小学教师对数字化资源需求与应用情况,对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提出了相应建议。

6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1]赵厚福,祝智庭,吴永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共享的技术标准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0(6):66-69.

[2]李馨,胡小勇,缪容.我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2009(2):55-58.

[3]胡小勇,詹斌,胡铁生.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6):56-61.

[4]胡铁生,焦建利,汪晓东,等.发达区域中小学教育资源建设现状分析:以佛山市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09(1):69-73.

THE END
1.赛事回顾:2024年“中文在线杯”全国高职高专信息素养大赛顺利结束浙江经贸图书信息中心 2024年12月16日 09:34 浙江 我校佳绩 经过为期三个月的紧张备赛,2024年11月16日“中文在线”全国高职高专信息素养大赛(浙江赛场)在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圆满落幕。商务智能学院23级电子商务专业吴博、软件工程专业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ODU0OTczNA==&mid=2247521163&idx=1&sn=49c52b3bbcb890cae5eb1a210aeb9028&chksm=91c01a15ff106e3d93a10630d8bb0c88c510e0b6020f8890334f61fb22572161a1410cfa1976&scene=27
2.首页微信登录|登录|注册 我的收藏 我的学习中心 教师工作室 APP下载 资源库 查看更多 百工录:中国工艺美术非遗传承与创新 现代通信技术(通信技术) 学前教育 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 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作物生产技术) 工程造价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软件技术 现代纺织技术 https://www.icve.com.cn/
3.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校级汽车学院-中国汽车维修服务资源库-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第三产业G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交通运输大类来源: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教师能力提升中心查看更多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新使命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邓志良所属平台: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校企协同走出去 服务“一带一路”战略有色金属工业人https://vocational.smartedu.cn/mobile/
4.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研究:现状问题及建议新闻中心本世纪以来开展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促进了职业教育的质量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职业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的变革。《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也对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提出更高要求。2022年5月1日,随着http://www.longrace.cn/news/237.html
5.智慧职教https://www.icve.com.cn/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中心登 录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中心”(亦称“智慧职教”网站)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建设和运营的职业教育数字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和在线教学服务平台,是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成果面向全社会共享的指定平台.为应对推迟开学给正常教学秩序带来的不利影响,“智慧职教”决定在抗击疫情期间全力支持各职业院校广泛深入开展http://www.17xuexiba.com/doc/39580.html
6.以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培养适应数字时代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要面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数字赋能破解标准化、集中学习的范式,重构人才培养模式,彻底改造以教室为中心、开展集中化教学的传统模式。具体而言,需要依据人的个性化成长、多样化成才需要,打造适应人人的虚拟加现实的多元化学习和实训空间;基于知识图谱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新形态的技能学习资源体系http://www.cqnx.com/html/content/23/05/2768.shtml
7.信息化教育教学论文范文(通用8篇)构建数字化学习中心软件平台,这个平台主要有教学质量工程支撑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全球优秀公选课资源平台、精品课程申报以及建设平台、专业与课程建设平台、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平台、论文指导平台、课程实时录播系统、教学博客平台等。这个数字化学习中心软件平台的优势主要有:第一利用信息化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从而实https://www.unjs.com/lunwenzhaiyao/jiaoyujiaoxuelunwen/20100703230634_183165.html
8.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大学生就业服务——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快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步伐 ■每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均有17.5所优质职业院校、16个头部企业参与开发 ■超17.8万门教师自建课程 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第一期已于3月28日上线。教育部职成司司长陈子季介绍,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分三期建设,目前上线的是专业与课程服务中心,6月底完成其他各中心的开发和上线,12https://m.yunnan.cn/system/2022/03/30/031998094.shtml
9.网络中心当今社会,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VR/AR、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教育领域数字校园已成为办学的基本条件,特别是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已成为支撑教育教学、沟通校企合作、促进师生发展的必需环境。 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10.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旅游景点昆明市旅游职业中学泰山旅游(香港)有限公司 万源市职业高级中学 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 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川省旅游学校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沈阳市旅游学校哈尔滨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青岛旅游学校哈尔滨市导游管理办公室 陕西省旅游学校 https://www.loghao.com/lvyou/xinxi/81/14297.html
11.人才培训中心业内新闻——专访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 3月28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平台是教育系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是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持续推进建设并充分运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将进一步缩小“数字鸿沟”,有助于我们深刻思考新形势下“教育何为”的问题,有助于把数字资源的静态http://www.zjypxzx.com/c/2022-05-11/499935.shtml
12.中教全媒: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打造“育训并重,融合发展”终身教育建成适应“双讲台”的师资力量和专家团队,积累丰富的“模块化”数字学习资源,建设“体验型”继续教育学习中心,健全终身学习的延伸化服务,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担负起时代赋予终身教育体系的新使命,强化办学职能https://www.hnpt.cn/info/1019/15960.htm
13.关于印发《国家开放大学“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国开发〔2021数字化?学习技术集成与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承担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26项,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作品注册权共12?项。学校设立规划、专项和重大课题515项,资助经费558.8?万元。终身教育和“互联网十教育”相关丛书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2020年度)。在? “一带一路http://www.dgou.cn/dgrtvu/zcfg/202409/7e2f351bfbb748dabe9485a947e25c8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