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教育专业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化教育专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图分类号:G434

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要能够对于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第一线等有熟练的了解和认识,并具有较好的职业素养,还要能够广泛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根据我国社会的职业特点,很多的知识与能力只能够在实际工作场所获取,在很难在学校的教育中获得,要逐渐适应现代企业的运行,不断地操作高新技术含量的设备。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就是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地提高实地操作的能力,培养更多的应用性人才,满足行业和企业的用人需要。

目前在中等职业教育领域,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主要呈现方式是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和数字化资源库。其中,多媒体课件是与传统的纸质教材结合最为紧密的一种呈现形式,可以根据教材的需要,压制成教材配套光盘,与教材一起使用。这种教材的多媒体配套光盘的特点是:与教材结合紧密,对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强;内容结构编排进行了一定的教学设计,便于教师检索,也便于学生自学,还可以进行人机协作学习;光盘既可以单机使用也可以在局域网上使用,价格实惠,缺点是光盘容量受到很大的限制,不能即时更新,提供的信息量较少。

2数字化教学的模式的构建

2.1电子教案

2.2电子演示文稿

2.3电子图片

2.4动画演示

2.5模拟训练

模拟训练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对不同专业领域进行工作环境、内容和工作对象进行的模拟训练。这种模拟仿真训练能够与实际操作有很高的接近度,通过不断地进行模拟训练,能够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特别是对于中等职业教育汽修专业教学,通过模拟训练能够让学生对零部件进行拆装、检测、故障诊断、维修、客户服务等等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技能。另外,由于汽车维修的操作需要具体、真实的手感,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训练的目标。

3建立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针对当前的高职汽修专业现状,在中等职业学校觉得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只有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呈现形式才能够从根本上建设学科,提高教学的水平,数字化教学应以多媒体配套光盘和网络课程为主。

多媒体配套光盘针对性较强,由于但是容量有限,所以教师在选择内容时要善于突出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优势和特色,只有把这些形式有机地结合,突出重点,优化教学设计,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动画演示、机上练习、采用文本、电子图片、视频实录、电子演示文稿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制作的技术应根据学校的设备及软件的兼容能力、单机使用与网络运行的要求来进行制作,这样更加有利于用户的使用。另外还应该将界面设计要得活泼简洁,这样能够吸引浏览者。

教育行政部门要重点对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必要的管理、指导和服务,完善培训备案制度,以此来提高企业持久参与的积极性,从根本上实现学校教学的组织性。学校要不断地强化改革意识,通过相应的创新管理体制,充分地重视人才、生产、管理、技术、品牌等多方面的因素,不断地推进校企合作,能够实现科学规划,强化精细化操作和过程监控。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努力,它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必将为学校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更好的思路,促进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l]朱最利.论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构成[J].当代教育论坛,2005(05).

[2]何红华,何云剑.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7(09).

[3]马广,李鸿雁.对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探索及思考[J].职教论坛,2007(11).

关键词:专业化;特殊教育教师;特教师资培养

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教育的有效性。因此,在教育发展和改革进程中对师资的培养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当代教育研究中主要的思潮之一就是教师专业化。虽然对于教师专业化的可行性还有很多人持怀疑态度,但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市场需求已经由普及转变成提高质量,所以,为了普及教育而扩招的很多教师,并不具备专业化教师的素质。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要制定统一规范的从业标准,实行教师职业专业化以及教师执照上岗。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特殊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在目前特殊教育的起步比较晚,开展师资培养也比较晚,但是在我国落实特殊教育发展规划中,建设一支高质量、高数量的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就是一个关键措施。

一、课程分层

二、培养研究能力

行动研究是教育行动实验者在真实的教育教学中进行的研究,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教育的一些实际问题,行动研究被认为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教育活动客观化的重要途径。在某种程度上,特殊教育教师更需要培养能力还有行动研究的意识。第一,教师因为儿童特殊教育各种不同的需要,可能随时遇到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探索、研究的能力就很难正确自如的应对。所以,教会教师在实践中发现创造新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培训课程中最急需进行的工作。特殊教育教师通过行动研究对于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不断的反思和调整,并且提升教育活动的科学性,最后时限专业知识的持续进步。第二,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的进行,除了个体素质的提升之外,社会的尊重和认同对于特殊教育事业也是非常重要及必要的。所以,俄日了提高这一项崇高事业的声望和地位,就需要社会各界民众,特殊教育教师,特别是特殊儿童的家长一起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实用性的增强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实际的工作能力是通过一定的实地训练形成的,而不是仅仅由理论知识转化而成的。特殊教育教师为什么要冠上特殊这两个字,就是因为所面对的学生都是一些身心发展的某一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儿童,这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适当的教育策略就是教师的重要任务,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是专业化的基础和依据。所以,一定要把对实践能力的重视体现在培养特教师资的课程中,要以实用性为原则来安排课程的内容,还要保证实践课的一定比例。总之,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的任务很重,要走的路也很远。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及时对师资的培养,必须要把课程设置进行完善,培养健全的体制,明晰培养的目标,这样才能使教师的素质达到专业化的要求。

作者:刘艳风单位:永新县特殊教育学校

【关键词】一体化教师;素质;培养;提高

【中图分类号】G65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关键要有一支综合素质较高、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重视职业学校教师的培养,特别是对理实一体化教师的培养,就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水平,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服务。促使教师进一步领会新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提高业务素质、课堂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努力开辟出一条理实一体化教师快速成长的新路子。

一、数控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师培养与提高应达到的目标

(一)教学能力目标

1、分析教材的能力:能够全面深入地分析、研究教科书、教学大纲、实习课题、参考资料等教材。

2、实施教学能力: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神态自然,情绪饱满,举止大方,能够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灵活地运用设疑方式,引发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有较强教育教学组织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将自己的知识、技能、技术卓有成效地传授给学生。

(二)教学基本功目标

1、能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2、具有专业特长基本功

(四)教育研究能力目标:选择恰当具体的教育研究课题(五)操作技能目标:达到高级工的操作技能水平,具有规范化的操作技能。

二、数控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师能力培养与提高的实施措施

(一)政策引导--促进理实一体化教师知识结构体系和技能体系全面提升。

1.学历达标,促进理实一体化教师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

2.师资培训,促进理实一体化教师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提高。

多年来,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下,经过学院的积极努力,我院的教师队伍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教师的整体素质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1)校本培训,是快速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校本培训能使青年理实一体化教师以最快的速度成长,能使成熟的理实一体化教师尽快掌握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新技能。几年来,我院教务处联合有关系、部先后举办了车工技能培训班、钳工技能培训班、CAD/CAM培训班,数控专业全部教师参加了相应的培训学习,促进了理实一体化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2)外出培训,开阔视野,促进教学能力的提升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中央将投入100亿元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随着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的建成,骨干专业教师和骨干实习教师得到培训,开阔了他们视野,学到了很多前沿的技术知识、技能以及新的职业教育理念。

几年来,我院数控专业先后选派10名理实一体化教师参加国家和省厅组织的师资班培训学习,都取得了高级以上职业资格,其中技师5人。通过培训学到了如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一体化教学模式等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对于他们参与教研教改和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和宝贵的经验。通过系统的培训学习提高了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拓宽了专业知识结构,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促进理实一体化教师教学能力的快速提高

1.职业学校教学改革,促进"双师型"理实一体化教师的培养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颁布和实施,给职业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因此,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理论与实践脱节较严重的教学模式,实行一体化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目前培训模式发展趋势,是培养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2.严格教学管理,促其成为合格的理实一体化教师

理实一体化教师是学生顶岗实习教学活动的管理者和指导者,在教学实习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对理实一体化教师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是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拜师结对--促进理实一体化教师快速成长

拜师结对(师傅带徒弟)的模式,是生产企业快速提高新工人技术水平的成功经验。这种模式完全适用于职业学校新理实一体化教师的培养。在这方面我院主要采取由学院指定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担任其指导教师,在导师的指导下,熟悉各个教学环节,提高教学基本功,使教学能力尽快提高,达到标准。"拜师结对"模式,在理实一体化教师的培养和提高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四)赛教驱动--促进理实一体化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加各类数控技能竞赛可促使教师大胆探索、苦练内功,从而提升技能水平和理论水平。学院制定政策给参加技能竞赛获奖的教师重奖,以鼓励教师钻研业务。2008至2013年我们辅导的学生参加辽宁省数控技能大赛,2人次获得一等奖、12人次获得二等奖,2名学生获得技师职业资格。在训练过程中做到教学相长,大大地增长教师的业务水平。

(五)校企合作--促进理实一体化教师知识、技能更新速度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学院坚持走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道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与省内外百余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也为理实一体化教师到企业实践提供了便利。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2]《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

关键词: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专业教学资源库高职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汽营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自启动以来,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组建团队广泛开展调研,切实加强专业建设、课程与资源开发,初步建设了基于信息平台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库,包括专业建设中心、课程中心、学习中心、素材中心、互动中心等5大中心和培训认证营、技能竞赛网、校企直通车、车友服务站4个拓展模块,取得了比较丰硕的阶段性建设成果。

一、项目建设阶段性成效十分显著

启动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后,由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牵头,成立了专业教学资源库共建共享联盟,召开了成立大会,搭建了合作交流平台,促进了信息交流和沟通,在不同区域召开了有关资源库申报和建设的研讨会7次,制订了资源库申报和建设方案,统一了资源开发标准,为项目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经过两年的建设,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和应用推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资源共建共享和知识产权保障机制、资源持续更新应用的动态监测机制和激励监督机制等;资源的深度利用,引领了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的改革,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了资源库服务社会的能力。

(一)设计了“四阶段能力递进”专业课程体系

以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按照由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从低级到高级的专业能力递进规律,结合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岗位说明书进行分析,设置了“销售顾问”和“服务顾问”两大核心职业能力模块和“二手车鉴定与交易”和“事故车查勘与定损”等职业拓展能力模块,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理念,按照“六步教学法”课程开发流程构建了融就业核心竞争力与岗位适应能力为一体的“四阶段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

(二)开发了基于网络的教学资源库平台

项目联合天津硕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发了面向教师、学生、企业员工及社会学习者四类用户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资源库运行平台,架构了5大中心(专业建设中心、课程中心、学习中心、素材中心及互动中心)和4个模块(培训认证营、技能竞赛网、校企直通车、车友服务站)的基本框架,具有良好的互动性和扩展性。经过3年建设,素材中心、课程中心和学习中心已初具规模。

(三)建成了有5698个素材的“素材中心”

素材中心是由海量的最基本教学功能的、不宜再分解的、最小的微教学元件组成。以汽车服务贸易工作过程中的关键工作及知识点为单位建立素材中心,通过“7+7+1”课程资源(分别指7种教学应用类型资源、7种媒体类型素材,1是指微课程)。根据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要求,经过3年建设,团队前期已对专业岗位技能标准、专业建设标准、课程资源、培训资源进行建设开发,已建成了5698个素材,其中非图文比例达51.1%。

(四)开发了包含10门专业课程的“课程中心”

课程中心是面向教师用户定位“辅教”功能的中心模块,教师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和课程要求,利用素材库的素材资源灵活组织教学内容、辅助实施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目标。

(五)建成了可开展“O2O学习”的“学习中心”

本资源库平台为教师用户个性化搭建课程和组织教学。通过调用素材中心的碎片化素材,以知识点、技能点为单位将多个素材结构化组合形成积件,再以学习单元、工作任务等项目为单位建设模块化课程。教师搭建的课程包含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过程记录、教学评价等环节,支持“O2O学习”。

学生通过教师组织的在线课堂,进行课下学习,观看微课、查找学习资料、作业、测验、在线提问、讨论、聊天,参与投票,调查,进行课程评价。通过使用资源库巩固所学知识、实现拓展学习。同时,对于素材资源,学生也可以进行搜索、收藏、评价等。

二、试运行效果显著,使用效率高

已建资源全部在专业教学资源平台上试运行,线上运行良好,用户活跃度高,平台在线注册已达到4500人。建成的教学资源库成为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获得师生的一致好评。平台资源在网络课程学习、布置作业、通知、答疑、讨论、评价等教学环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网络平台总访问量近35万次,其中网络课程总访问量近26万次,教师授课、搭课与学生互动交流、课程论坛答疑28990余次。

同时由于在部分课程中融入了游戏化学习和体验学习理念,将游戏思维和游戏机制运用到网络课程设计中,发挥游戏的动机激发、多重交互、及时反馈等优势,在富有趣味性和高度参与性、互动性的学习环境中自主建构知识,深受学生喜爱,激发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平台内学习记录超16万次,作业提交2693次,考试活动提交2940次。有力地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了以“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育教学改革。

三、预期效果

(一)用户数量实现“两个一”

(二)资源数量实现“两个二”

运用简单易懂的文本、重点突出的图片、内容丰富的PPT、形象生动的FLASH、声情并茂的教学视频、短小精悍的微课、权威专家讲坛等多样化资源形式,依托自主、智能、交互、个性化、一站式的学习平台,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需求。预期建设20门课程,2万条素材资源。

(三)学分互认实现“两个三”

将全国开设汽营专业的院校聚集在一起,逐步学标准、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各自选取3门共享课,在30所院校中开展部分或完全学分互认。

(四)企业培训实现“两个四”

项目建成后,将为汽车贸易服务行业在岗人员提供远程培训、继续教育服务,使校企融合更加深入,实现产学一体化。预期遴选4家知名企业,建立4门员工培训课程。

四、特色

(一)资源平台采用行业领先技术

(二)课程体系设计贯穿素质教育理念

基于职业行为导向,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计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项课、拓展课和实习等六类课程,将素质培养贯穿于每门课程当中,形成岗位对接、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

(三)运用“O2O教学”,把课堂放在桌子上口袋里

“线下”学生进行项目训练、现场展示等;教师进行讲授、指导等。“线上”学生开展查阅任务、微课学习、上传作品、互动评价等自主学习,教师进行在线答疑解惑、批改作业等。此外,还可通过基于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学习,实现将课堂放在桌子上、口袋里。

(四)嵌入品牌企业订单班课程

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资源,引入品牌企业培训课程,如宝马BEST项目、保时捷PEAP项目、北汽BSEP项目等营销类课程,实现专业教学与岗位要求的无缝对接。

五、结论

汽营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自启动以来,项目建设阶段性成效十分显著。设计了“四阶段能力递进”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了基于网络的教学资源库平台、建成了有5698个素材的“素材中心”、开发了包含10门专业课程的“课程中心”、建成了可开展“O2O学习”的“学习中心”,并且试运行效果显著。预期建成后,在用户数量、资源数量、学分互认、企业培训方面将会满足教师、学生、企业和社会学习者的需求,并形成自己的特色。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XJK013QJG001)]

[1]陈光海,韩晋川,黄华.教学资源库管理平台开发与应用实践[J].软件工程师,2015(1)

[2]许祥鹏.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5(7)

[3]安铁民.《高尔夫战术策略》资源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5(1)

[4]于含,张蕾.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资源库建设研究[J].电子商务,2015(1)

(作者单位: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湖南株洲412001)

关键词农业生产;专业化;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湖北荆州

DiscussiononSpecializationofAgriculturalProductioninHubeiProvincefromtheResearchPerspectiveof

JingzhouCityBasedonSpatialLorenzCurveandGiniCoefficient

PENGXiang-yu1,2TAOSi-qi2GUOYan-xin2CHENDi2LIUXin-fei2

(1ResourceandEnvironmentalCollegeofHubeiUniversity,WuhanHubei430062;2ChucaiCollegeofHubeiUniversity)

Keywordsagriculturalproduction;specialization;LorenzCurve;GiniCoefficient;JingzhouHubei

1荆州市农业发展概况

荆州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能充足、热量丰富,冬季寒冷干燥,冰冻期极短,无霜期长,夏季炎热,春、秋季雨量偏多。年日照时数为1800~2000h,年平均气温15.9~16.6℃,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优越,是国家和湖北省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和淡水渔业基地,荆州市商品棉粮油及水产品产量在湖北省的位次情况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荆州的主要农产品产量在2000—2009年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时在2000年及2009年这2个时点上,荆州的主要农产品占湖北省全省的百分比均超过10%,荆州的农业地位可见一斑。在2000—2009年的变化中,除了粮食之外的主要农产品均在所占百分比上实现了较大的提升,这说明湖北省正逐渐迈向粮食专业化的道路,而荆州在这个专业化道路中的方向也愈见明晰,正从传统的商品粮基地逐步走向商品棉、油基地,从粮食作物基地转而向经济作物基地发展;在2000—2009年间,荆州的水产品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2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概述

1905年,统计学家马克斯·洛伦兹(Max·Lorrenz)首先提出了一个用以描述收入或财富分配不均等程度的曲线,即洛伦兹曲线。1912年,意大利经济学家科拉多·基尼(Corrado·Gini)又以洛伦兹曲线的图形为基础,提出了基尼系数。上述2个指标可以用来描述系统结构多样性和集中性,二者都是建立在累计比率曲线和标准均衡曲线的对比上,洛伦兹曲线直观明显,基尼系数结论明确。

要计算洛伦兹曲线,需要一种数据多个时点或不同地域的样本,将同一时点或地域的数据进行累计百分比计算,然后绘制折线图,将累计百分比作为纵坐标,样本排序按结构百分比作为纵坐标,将所得的坐标点绘制在图上,绘制折线图便可得到洛伦兹曲线。可以用这种方式得到收入洛伦兹曲线、空间洛伦兹曲线等,收入洛伦兹曲线可以衡量收入分配是否公平,空间洛伦兹曲线可以衡量某一种地理数据在空间上的分布均衡程度。

由洛伦兹曲线可以得到基尼系数。在上文所述的洛伦兹曲线上作一条对角线,便可将洛伦兹曲线与横坐标所夹的面积分为2个部分,将对角线与洛伦兹曲线之间的面积设为A,另一部分设为B,则:

GI=

其所反映的数学意义是:0

根据俆万坪等的总结,基尼系数的具体求法主要有4种,即直接计算法、梯形法、曲线拟合法和矩形面积法。在本文的计算中,由于所求的数据是一个有限点的城市范围数据,其数据量有限,故而用梯形法最准确,梯形法的具体算法如下:梯形法的理论依据是洛伦兹曲线是由各个离散的点联结而成,可以将洛伦兹曲线上相邻2点之间的图形视为梯形(最接近原点的那个点所形成的是三角形,可看作是特殊的梯形),将各个梯形面积相加便可得到A+B的面积,进而求出基尼系数。

设Y(i)为由大到小的结构百分比,i=1,2,…,n,其中n为样本数量,X(i)是对应的累计百分比,X(0)=0,GI为基尼系数,则:

A=×100%×100%=0.5

B+A=×∑[X(i)+X(i-1)]

由此可以得出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GI==

3关于荆州地区的实证分析

表6是荆州主要农产品占湖北省农产品的位次表。从表5可以看出,湖北省主要农产品的空间基尼系数较大,超过了0.4的临界值,同时近10年来其上涨幅度明显,涨幅均超过了0.1;农业总产值的空间基尼系数接近0.4,同时涨幅较小。由此说明荆州市的主要农产品在湖北省的排位靠前,即在空间洛伦兹曲线中,荆州市处于曲线的下方;同时农业总产值的上涨幅度较大,反映出荆州市的农业生产效益提高。

4结论

从全省角度来看,湖北省的农业总产值的基尼系数较小,而农业总产值是反映农业生产和发展最为直观的指标,这说明湖北的农业生产在地区上的分布较为均匀;对比主要农产品的变化,湖北省农业总产值的空间基尼系数变幅较小,这说明相对于主要农产品,整个农业生产的专业化、集中化程度上升较小,在2000—2009年中,其生产分布呈现出微弱集中化的趋势。湖北省主要农产品的空间基尼系数上升较大,其幅度均接近或超过了0.1,其中水产品甚至上升超过了0.3;4种主要农产品均达到或超过了0.5,这说明湖北省的主要农产品呈现出迅速专业化的趋势,在水产、油料、棉花、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方面,湖北省的生产专业化程度迅速提高,并且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从荆州的视角来看,2000—2009年,荆州在粮食产量上出现了相对下滑,从第1位下降到了第2位,棉花和油料产量保持全省第一的地位不变,水产地位上升;同时荆州的农业总产值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从全省第5位上升到了第1位。这说明,荆州处于湖北省农业专业化的第一梯队,是湖北省主要农产品生产的集聚地区,这种集聚趋势还在进一步增强;同时从相对地位的变化中可以分析得出,荆州正从传统的单一粮食生产基地转化成为商品粮、棉、油综合生产基地,其生产效率得到提高。荆州的水产业近年来发迅速,这得益于荆州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大力开发长江和洪湖等水域的养殖业。总体上看,荆州近年来的农业发展较快,正在逐渐由传统的粮食生产基地转向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

5参考文献

[1]俆万坪.基尼系数的算法[J].统计与决策,2004(9):121-122.

[2]李永实.比较优势理论与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以福建省为例[J].经济地理,2007,27(4):621-623.

[3]王栋.基于专业化水平分工的农业产业集聚机理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25(S1):292-293.

[4]张超.杨秉赓.计量地理学基础[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5]吴殿廷,乔家君,曹康,等.区域分析与规划教程[M].1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面向移动平台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平台建设研究快速搭建高效的数字化学习平台浅析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浅析当前媒体集团的数字化平台建设探讨多媒体教学的数字化平台建设基于web技术的社区网上数字化学习平台设计基于Agent技术的农村数字化学习平台研究与实践信管专业与数字化学习中学教材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高校数字化学习中心的建设与实践社区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的策略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发展趋势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的实践研究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研究面向个人终身学习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生态化发展模式研究数字化学习:面向未来的学与教方式转变面向大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发展的网络开放课程研究面向数字化学习终端的儿童认知系统分析与研究面向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面向数字化学习的缩放概念图设计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内容主要包括:专题视频、教学视频、学生视频作品等。同时,网站开通了学生视频上传通道,备有留言板供学生交流。

1)专题视频包括学生参与制作的各类专题片、名师教学的访谈及学院重大活动的专题节目视频。数字媒体专业学生自主创建的具有学科特色的“流媒体电视台”作品均在这里。

3)学生作品包括学生所上专业课的优秀视频作业及课外制作的视频小品等短片。

该网站专为视频学习而设,分学生和教师两级管理,娱乐性视频均不纳入其中。

4.3精品课程网站

精品课程网站相对独立,课程的大纲要求、师生论坛、答疑、专业提交、资料、课件、网络教材、学科竞赛、特色教学、作品展示、教学视频等方面均独立开设栏目,是数字媒体综合学习网的重要补充。

5结语

当前,国家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上,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需要。

顺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方针和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在建立之初就十分重视数字媒体专业特点和发展需要。对于数字媒体技术这样将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相结合、将技术和艺术相融合、强调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意能力培养的专业,传统的课堂教学远远不能满足海量知识信息的讲授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数字化学习平台为学生和老师创造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性,让学生能享受到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更便捷的交互方式,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与学生交流互动进行教学的平台,收获了较理想的效果。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数字化学习平台的不断完善,将会为师生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更人性化的交互方式。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科体系也会在这样的数字化学习平台的辅助下变得越来越成熟。

参考文献:

[1]石冉冉.学习者与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交互研究[J].教育技术导刊,2007(4):13-14.

[2]耿卫东,陈根才.挑战复合型动漫技术人才的培养: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回顾[J].计算机教育,2008(13):38-39.

[3]周迎春.数字化学习的几种模式及需注意的问题[J].人民教育,2009(9):49-51.

[4]BadrulH.Khan.DimensionsofE-learning[J].EducationalTechnology,2002(2):59-60.

[5]李学渊.数字化学习系统支撑平台的研究与设计[J].纺织教育,2006(2):50-53.

ConstructionofDigitalLearningPlatformforDigitalMediaTechnologyMajor

GENGWei-dong,PENGRen,LIXiao

(DepartmentofComputerScience,ZhejiangUniversity,Hangzhou310027,China)

【关键词】数字化;教师素养;生活方式

【作者简介】叶文梓,广东省深圳市教育科学院(广东深圳,518000)院长,博士生,研究员。

一、立足教师本位思考数字化时代的教育发展

人类社会正处在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以数字化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深刻地改变了,还将更加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人类社会无可怀疑地将进入全新的数字化时代。思考数字化时代,已明显地显示出两种具有普遍性的立场及其相应的追问方式:

其一,技术本位立场。追问的问题是:我们应当如何应对现代信息技术及数字化时代的挑战?追问的重心在“应对”与“挑战”。

其二,人文本位立场。追问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适应并引领数字化时代的健康发展?追问的重心在“适应并引领”以及数字化时代的“健康发展”。

两种不同的立场和两种不同的追问方式,揭示了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技术发展和人自身发展复杂关系的不同方面。立足技术本位立场,突出的是技术的积极作用,更多强调个人对技术发展以及社会发展挑战的回应。而立足人文本位立场,突出的是人自身的积极作用,更多强调人类对技术发展及社会发展所担负的责任及发挥的作用,并区分了“适应”和“引领”的不同层次要求和不同责任。

二、直面教师专业化的时代危机

当前,一谈到教师队伍建设,就是专业化发展,似乎专业化就是未来教师发展的唯一方向和道路。专业化在人类教育发展中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发展阶段。但专业化教师能够适应并引领信息社会的教育发展吗?笔者认为,随着信息社会的持续深入发展,专业化教师日益陷入严重的时代危机之中,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育人的危机。教育乃是立人之事业,教育的根本首在立人。特别是在数字化时代,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在网络环境中变得越来越方便,教师培养学生最重要的不是训练学生技术以提高学生技术水平,而是培养具有更加良好的综合素养,尤其是具有更加深厚的人文素养的年轻一代。他们不但能够掌握和使用日益发达的现代技术,更重要的是能够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人类正义与公平的事业之中,担负起现代技术的人文责任,避免现代技术,包括现代信息技术的工具化和功利化,避免技术至上主义对人自身的奴役与支配。然而,当前无论中小学教师还是大学教师,仍然深陷在知识中心和技术中心的泥沼中,普遍重技能重能力而轻人文素养与综合素养,普遍重教书轻育人。

其次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危机。职前的师范教育培养不了合格的“师范生”;职后的教师继续教育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微乎其微;职称评定同样无力引导教师成长。而真正的好教师的成长,又无法用专业化来解释。专业化并没有引导教师走上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

第三是教师自我生活的危机。一些教师缺少活力与生机,不喜欢读书和教育,沉迷于感官的满足和物质享受。越来越多的教师找不到感觉,缺乏成就感和幸福感,陷入职业倦怠和人生迷茫之中。

教师专业化危机的普遍存在,不是说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就能够化解这种危机的。在某种意义上,教师专业化的时代危机,反映的不是教师专业水平高不高的问题,而是专业化教师能不能适应数字化时代教育发展需要的根本问题。数字化时代的教育是什么样子,也许现在还不能非常明确且系统地描述,但可以肯定,数字化时代更加突出了教育以下方面的特性:

一是个性化。自我的存在,是所有存在的前提和基础。自我,是现代文明的核心基础。没有自我权利的明确,没有自我人格的尊重和独立,就不可能有现代市场、现代政府和现代社会,更无从构建现代文明。数字化技术为个性化发展拓展了空间,更提出了个性化发展的根本要求。数字化时代要求教育能够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不同需求,并努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二是创新性。数字化技术一方面使傻瓜化操作和复制变得越来越容易,但数字化时代绝不是一个倡导复制的时代。数字化时代,技术周期越来越短,技术垄断越来越难,技术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数字化时代是一个创新才可能制胜的时代。唯有对每个社会成员创新本性的激发,才能发明现在还没有的技术,才能解决现在还没遇到的问题,才能创造现在还不确定的未来。创新是数字化时代的本质要求。

三是人文性。现代技术已经阻隔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亲密交往,导致普遍的现代性焦虑。数字化技术,因其虚拟性与便捷性,可能更加严重地影响人与人的直接交往,导致更加严重的焦虑和冲突。手机不是让亲情更亲,而是让人见面更少,亲情更远;网络阅读,不是让阅读更深刻,相反让阅读更浅层化和碎片化。因此,数字化时代需要更加深厚的人文素养,以引导数字化时代的健康发展。

个性化、创新性、人文性,是数字化时代的普遍要求。但在这些基本方向上,专业化教师与之是不相适应,甚至相背离的。专业化教师是适应工业化发展提出来的,根本目标在于以工业化大生产方式为工业社会培育大批量的标准化人才,比如标准化的律师、经理、技术工人等。不但如此,专业化教师自身也是按照统一的专业标准批量制造出来的标准化教师。在专业化视野中,教育,只是标准化人才的生产线;学生,只是有待加工的原材料;教学,只是加工的流程与技术。师生共同的标准化,压抑与排斥的恰恰是师生的个性化与创新,失掉的恰恰是教师的人文性。因此,数字化时代所需要的教师,不是专业化水平更高的教师,而是超越专业化的新型教师。那么,超越专业化的新型教师是什么样的教师呢?

三、走向“觉者为师”的新时代

教师在历史发展中已经历了不同的形态:长者为师、吏者为师、知者为师、能者为师。能者为师也就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时期。超越专业化发展,教师将走向“觉者为师”的新时代。教师,是生活者、教育者、文化者,是多元存在的统一。觉者为师,指教师对生命价值、教育价值及文化价值的自觉守护、追求及其实现的自由状态与境界高度。教师之为教师,不只是职业,也不只是专业,而是一种生活方式。选择做教师,就是选择一条自觉觉人的人生道路。所谓“自觉”,指基于对生命、教育和文化本性的深刻理解而形成的价值信仰及其自律、自信与自由的生命状态。“觉者为师”强调以下几点:一是强调教师对人生的自觉,成为自觉自主的“我”;二是强调教师对教育的自觉,成为“人师”;三是强调教师对文化的自觉,成为公共知识分子。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资源;SCORM标准;混合式教学

我们学校作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在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方面,重点从下面几方面着手开展。

1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四种方式

1.1参与教育部“资源共建共享计划”,申请参研与使用。通过“资源共建共享计划”获得优质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减少学校资金和人力的投入,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1.2承担数字化学习资源分中心建设任务,参与资源共同开发、有偿使用依托中央电大资源中心平台,通过资源中心平台与教学平台、数字终端的连通,实现对主要类型数字化教学的支持服务。

1.3学校自行出资建设。对于教育部“资源共建共享计划”没有立项的专业,学校可与有同样建设需求的学校联系共建共享,或者学校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完成资源建设。

1.4购买商品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学校也可以向企业、其他学校、出版社等单位购买适合学校使用的商品化学习资源。

以上四种资源建设的方式,不管以哪种方式建设,学校都可以将其分类入库,通过资源库管理平台进行统一管理。

2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要求与内容

2.1遵守数字化学习资源标准SCORM2004。SCORM共享内容对象参考模型(SharableContentObjectReferenceModel)是由美国国防部ADL(AdvancedDistributedLearning)组织所拟定的标准,对于数字内容教材的制作、内容开发提供一套共通的规范。目前在国内教学资源开发中也广泛应用,更能符合学习者的需要。

2.2SCORM标准的作用。主要目的是实现数字化学习资源的重用与共享,明确提出教学管理平台与数字化学习资源相分离;将符合SCORM标准的课件和单个文件进行存放并实现扁平化管理,便于以后实现资源重组,使学校建设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发挥出最优的作用。

2.3建设内容。每个重点建设专业建设的资源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开发的课程、课程教学大纲、知识点积件、PPT文件、测试练习题、网络课程、仿真实训软件、通用主题素材九部分。

3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运用

3.1混合式教学应用。混合式教学(BlendingLearning)就是把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达到加强教学管理力度、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减轻教师课后工作量的目的。图1对此做了对比。

混合式教学在学校的应用模式是:课堂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方式,教师可以利用白板、投影仪展示教学内容;课后使用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网络教学资源和网络交互工具进行学习和讨论交流,比如布置作业练习,开展课后辅导答疑和学习活动。

3.2教师利用已有资源完成课前备课。在已有的PPT基础上修改,提高备课效率;从资源库中找案例、动画等资源,用于课堂演示。

3.3利用多媒体教室完成课堂教学。利用投影仪可以演示PPT课件,对于不容易理解的原理等内容可以通过情景动画、原理动画、仿真动画、视频等表现形式生动地展示给学生。

3.4学生课后网上学习。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课程教学管理,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搭建协作学习的环境,对学生进行辅导答疑。如:在线讨论、在线答疑、在线作业、在线考试、协作学习。

3.5远程教育与培训。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形成“在线学习与面授教学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相结合、虚拟实验与现场实训相结合、在线形成性评价与课程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4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实施流程

根据学校对重点建设专业的规划,将重点建设专业的资源建设分成两个方面:专业骨干课程将按照精品课程的标准来进行制作,因此需要与专业的教育软件公司合作开发;专业非骨干课程同样需要有相应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可以采购市面上的三分屏录制工具,由学科老师自行完成建设。

4.1与教育软件公司合作开发。学校负责组织教师完成专业的培养方案并确定需要开发的课程,资料索取、资源整理、资源审核;分工协作、责任明确。

公司将配置专门的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管理、与学校有关部门和学科老师的联络和工作协调,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5结束语

本论文,是结合我校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的应用推广取得的一些成功经验,进行全面的论述,对职业院校在数字教学资源建设方面提供一些帮助。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将极大地推动数字化教学与学习的发展,对建立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教育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1〕202号)和《关于公布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立项课题及专业协作组名单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2〕3号)[Z].

[2]杜辉.基于SCORM标准的学习内容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长春工业大学,2011.

[3]谭明杰,邵培基.基于E-Learning2.0理念的远程学习管理系统构架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11(09).

[4]柯和平.全文检索的多媒体素材库及其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13(10).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骨干高职院校;虚拟实验室

作者简介:周芬芳(1978-),女,硕士,中州大学信息管理中心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与计算机应用。

0引言

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公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以自身发展的需要为根本,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构建一个数字化的校园,扎实有效地推进教育信息化,对于强化教育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将取得明显进展。

目前,中州大学正处于省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院校的建设期,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作为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抓手,从网络基础、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库建设等多方面为强化教育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推进骨干高职院校的建设发展。

1数字化校园

数字化校园的概念自1990年首次提出,到目前为止共经历了22年的发展。数字化校园是指以校园网为背景,在传统校园网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将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管理、服务等活动移植到一个数字网络空间环境下,并在统一身份认证的基础上,实现高效、灵活的数字化信息管理模式,建设开放式共享性资源平台与多媒体资源库,最终构造起一个数字空间下的虚拟大学,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高职院校数字校园的建设包括3个层面:基础网络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和业务应用层,其中,业务应用层包括教学应用、科研应用、管理应用等。2011年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组织了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调查,调查对象中高职院校占总数的近1/3。调查结果显示,全国高等院校(包括高职院校)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基础设施建设起点高,发展迅速,绝大多数已经建立或者正在计划建立覆盖全校的育资源管理平台。高校信息化应用系统已经涵盖到教学(占98.0%)、科研(占84.4%)、管理(占95.3%)等学校主要业务上。教育管理信息化正处于进一步完善“单个应用”,并同时向“数据互通”的阶段过渡。

2省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以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为引领、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为带动、省级重点建设高职院校为支撑的发展格局,推动省内高等职业院校办出特色,河南省教育厅、财政厅2011年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河南省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申报的通知》,拟建设10所左右省级骨干高职院校,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增强办学活力,增强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实现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相互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高等职业教育和谐发展。申报评审中中州大学以总评第一名的优异成绩申报成功,评审中数字化校园建设部分的工作得到了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

2010年,以中州大学为首建立了郑州高等职业教育集团,以职教集团作为校企高度融合的平台,整合高职院校教育资源和企业技术服务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2012年初学校综合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奠基,近期将建设实验、实训区,主要包括信息实训组团(软件学院)、工程实训组团、化工实训组团等和特殊教育培训区等项目,必将乘着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东风,带动学校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3中州大学数字校园建设状况

3.1校园网络基础及应用平台建设

1998年,中州大学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单位。目前,校园主干网已覆盖教学、实训及办公区域,主要楼宇使用光纤互联,信息点达6200个,初步建成了一个标准、稳定、共享的网络信息平台。网络主干为双核心热备份网络结构,网络层次为“接入-会聚-核心”结构,大大提升了网络运行的稳定性与效能。网络主干已具备万兆传输的扩展能力,现具有教育科研网、联通、移动3条光纤出口链路,刀片服务器、光纤磁盘阵列及各类存储设施约80TB空间,在存储空间上为校园教学资源库与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上网链路/负载均衡、DHCP动态地址分配、实名认证、统一安全管理、上网行为监测、P2P流量整形、入侵保护与入侵检测、矩阵信息安全系统等网络信息服务,则为校园网络安全稳定的运行保驾护航。

学校校园网目前除了WWW服务、邮件系统、FTP服务、电子图书期刊外,还提供了精品课程资源平台、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在线互动语言教学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学生工作管理系统、视频会议系统、OA办公系统等应用系统和服务。校园网已成为学校日常工作的支撑平台,也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日常教学的常用平台和课外学习的有益补充。

其中,由中州大学自行研发的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以应用为核心,以实用为设计原则,借鉴URP资源计划模式,紧密围绕学校的实际需求,整体规划,利用成熟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数据库技术,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规范和通用的技术规范,构建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统一用户管理、统一开发平台、统一数据库,基于统一的信息标准整合与集成各种信息资源,消灭了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使各个职能部门实现管理信息化,实现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业务联动,服务于学校教学管理。也使学生和教师的信息能有效沟通,为领导者更好地决策和管理提供了帮助。

3.2教学与实训公共设施现代化

3.2.1多媒体教室现代化

全校164个教室配备了配套多媒体教学设备,并接入校园网以满足教学需要。自2008年起逐步应用了网络中控型多媒体教室,有步骤有层次地更新和升级多媒体设备,为一线教师提供更人性化、更智能化的技术环境。学校语音教室也都从传统模拟式语音室升级为数字语音室,配备了数字语言学习平台,信息交互强,适合学生的合作与探究学习。自动录播系统为精品课程的建设和课程资源的录制、存储带来了便利。

网络中控多媒体教室的增多,也将多媒体教室的管理逐步从传统的人力管理方式向自动化与智能化结合的网络中控管理模式过渡,一个总控室就能管理60个左右的教室,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此外,还利用网控型教室配备的高清摄像头能旋转、摄像、录像和连接着校内局域网的特性,逐步推广教室在期末考试无人监考、督导听课、开放教室等方面的应用,将技术带来的潜在优势充分发挥到教学和管理中。

3.2.2一体化实训室与虚拟实验建设

对于学生需要在先进仪器设备上进行的实验实习,引入利用虚拟技术、仿真模拟技术、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开发的模拟仿真系统(实践训练平台)来训练学生的实践和操作技能,实现实训公共设施数字化。学校重点专业群的虚拟实验室有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中州大学SCEP校企合作项目、3D虚拟景点导游实验室等等,为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有益环境。

3.3未来建设目标及重点工作

3.3.1建设目标

以统一规划、软硬并重,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一个安全高效的数字化环境为未来五年的建设目标,逐步完善以“一个基础平台+一个门户网站+N个应用系统”为核心的数字化校园,全面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虚拟化的校园,为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社会服务等活动创建一个安全、高效的数字化运行环境,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使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大幅提升。

3.3.2重点工作

(1)以西校区建设为契机,建设万兆校园主干网,逐步将IPV4过渡到IPV6协议下,完善无线网络的布局,实现各校区间的高速互联和统一管理;建设校园数据中心与硬件设施,采用服务器群云计算新技术,提升整个校园网的数据吞吐量及处理能力;实现海量信息处理、知识管理和数据挖掘分析,使分布各处的资源库之间可以进行资源互访和共享。

(3)高职教育普遍面临的亟待加强和完善教学信息资源的建设。构建一个具备学习平台—课堂视频—电子教案—电子教材—实验环境的完善的教学资源体系,提供有利于人才培养的数字化学习服务,逐步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数字化,逐步建立多个专业的虚拟实验室,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4)完善公共课程及重点专业群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将紧紧围绕课程教学目标与标准、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验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几个模块进行建设,优化整合10个重点建设专业群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高效共享与集中管理,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5)开展远程教育试点,建设一定规模的远程教育资源库,建设VOD点播系统,实现4A级的视/音频点播。通过远程教学平台,完成学校开设的继续教育课程及合作企业职工培训课程,同时为各类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提供完善的远程教育教学技术支持服务和保障。

4建设数字化校园的保障措施

在资金保障方面,按照统一规划、专账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统筹安排使用地方财政、合作企业投入和学校自筹的专项资金,切实保障配套资金足额及时到位,保证建设项目的如期顺利进行。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部门的自我监督和约束,严格执行建设方案,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符合财务制度,避免国家财产资金受到损失,才能确保建设项目高质量地完成。

通过高水平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构建集教学、科研、服务、管理、生活为一体的数字化环境,积极推进高职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努力提高高职教育适应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能力,全面提高学校在教育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点专业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建设骨干高职院校,不仅使学校的管理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更能圆满地完成高职院校的特殊使命。

[1]专访: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J].中国教育网络,2011(12).

[2]周芬芳.宋恩光以数字化校园建设助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以中州大学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2(5).

[3]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5).

[4]张伟,朱平.信息化环境下高职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10).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教学资源数字化;体系建设

一、教学资源数字化体系建设及其意义

第一方面,实践教学表明,充分地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对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拖过提高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利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二方面,学生通过对数字化教学资源使用过程中,不仅仅可以获取专业知识,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教学资源数字化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

教学资源数字化体系建设的内容包括:资源平台建设、资源库的建设、资源标准建设等方面内容。

1.资源平台建设

资源平台包括资源制作平台、资源管理平台和资源应用平台三大子系统,遵循国家教学资源建设技术标准,并通过多系统耦合实现各平台互联互通,为全校师生提供各种网络服务。

2.资源库的建设

资源库的建设是我校教学资源数字化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因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类型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所以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之也有很大的区别。高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包括媒体素材库、精品课程库、专业资源库、教师教学网站等。

(1)媒体素材库:媒体素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一般可分为五类,即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

(2)精品课程库:精品课程是在网络课程基础上开发建设的优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大纲、课程内容、教案、课程题库、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

(3)专业资源库:《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中提出:“创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对需求量大、覆盖面广的专业,中央财政安排经费支持研制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主要内容包括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精品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验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要素,以规范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共享优质教学资源;针对职业岗位要求,强化就业能力培养,为实施‘双证书’制度构建专业认证体系;开放教学资源环境,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公共平台。”由此看出,专业资源库包含了本专业建设的许多内容。

(4)教师教学网站:以教师所任课的课程内容为主,是基于教学应用的网站。

3.资源标准建设

在教育资源建设过程中,统一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其主要目的是为资源的开发者提供统一的标准,已达到最后资源在基本结构属性上的一致性,以便实现资源在区域内的广泛共享,并在后期的使用中提高使用效率提供支撑。资源标准建设包括一下内容:资源内容要求、资源管理规范、资源建设的技术标准以及资源评价标准等。

三、教学资源数字化体系建设的策略

教学资源数字化体系建设的总体策略是,首先搭建数字化资源的平台,然后制定资源数字化建设的标准,最后制定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实施办法以及应用方案。

1.资源平台建设的策略

资源管理平台系统是整个资源体系建设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子系统系统,它将承载整个数字化教学资源,应具有应用以及管理资源的作用。资源平台建设要求建成统一的信息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统一的用户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资源平台的建设通常有三种模式:一是购置市场产品。但购置市场产品,价格相对偏高,与校情符合度小,维护不便。二是自主研发。价格、适合度、维护等都较好,但要求较强的技术力量,而院校往往经验不足。三是联合研发。联合开发是指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发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弥补了前面两种模式的不足,是高职院校可以采用的较好模式。我校可以采用第三种模式,由软件学院和软件研发中心共同进行开发,这样既可以避免在开发过程中的技术实力不够,也可以让老师全程参与到开发过程中,方便后期的实施维护等工作。

2.资源库的建设策略

资源库建设是整个资源体系建设的核心,总体策略是教务处组织、各个二级学院为主体进行建设。

(1)提出建设要求

教务处应首先要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提出总体要求。资源建设要满足应用型和日常教学的要求;资源库的知识体系要针对特定的岗位要求和职业所需技能来构建。

(2)统一建设标准

要建成全校统一的资源库,需要对各类标准进行统一,比如技术标准、评价标准都要进行统一。对需要建设的内容和管理也要提出具体要求。

(3)实施建设策略

四、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管理与利用

1.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管理

平台的日常管理由信息中心负责。日常的技术管理可以由软件学院和软件研发中心负责。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是对存储于资源库介质中的教育资源进行管理、维护和更新的功能性设施,主要包括三个子系统:资源库管理、系统管理、资源使用和交流。这三个子系统为三类用户(管理员、审核员、一般用户)提供资源检索、资源、资源审核、权限管理、计费、用户信息交流等多个方面的服务。资源的更新和维护是一个经常性工作,必须纳入教学的日常工作之中进行管理,要有专人负责,使建设的资源总是保持与教学相适应。

2.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我校的教学资源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主要领导牵头,举全校师生之力才能建设好、使用好。

[1]滕霞,段崇江,张建伟,王学优.网络课程评价标准的研制[J].现代教育技术.2003(1):5-11

[2]彭新一,陆芳,郑道林.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系统的建设及应用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6):22-24.

[3]宣洵,程建刚,王学优.标准化基础教育资源库的研究与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3(4):55-58.

THE END
1.化驱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一组数据带你看→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教育部持续推动慕课等在线教育资源的“建用学管”,建设一大批高水平慕课,上线智慧高教平台,实施慕课西部行计划,实现了优质资源从少到多,学习规模从小到大,应用水平由低到高,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之路。跟教育小https://www.chinazy.org/info/1006/18819.htm
2.以人工智能开辟数字教育新路径当前,联盟正在积极打造一个融合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中创新应用的沟通交流平台,打造包容、开放和多元的共创、共学、共赢的全球化学习社区。联盟的成立是一项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中国教育数字化探路之举,展现出中国高等教育的世界胸怀与国际能力,开辟了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了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中国更大范围、更https://www.nbchs.net/3a/94/c2871a80532/page.htm
3.八维职业学校数字技术教学:优势显著,引领数字技能教育新潮流!产业数字化加速转型与数字产业化创造出新就业形态均扩大了对数字人才的需求范围。市场所需人才除了数字技能和素养通用人才外,不仅包括数字产业化需要的数字技术和产品研发人才,还包括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的数字技术和业务融合人才,以及数字化治理人才。 八维职业学校在教育变革浪潮中精准捕捉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https://www.bwie.com/news/2435.html
4.个性化学习路径下的挑战与机遇探索智慧職教学术研究在当今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结构的演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智慧职教(Wisdom Vocational Education)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其核心在于通过智能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灵活、有效率的人才培养方案。本文将从个性化学习路径出发,探讨智慧https://www.jhsjdh666.cn/ke-yan-jin-zhan/557851.html
5.数智驱动新型数字化大学转型创新发展2024年智慧教育优秀案例155学校以信息技术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优势,通过“数据+技术”双轮驱动的方式,为在线教育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提升在线教育的智能化水平,打破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精准的学习体验。创新开放在线教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NjU3MDY4NA==&mid=2247594631&idx=4&sn=e76e86b96f98e7fcdf5c1da0c9d8c1bb&chksm=e983c5e85853946a828b41d5d991141d5262ffba0ca63a56e0168b958eb1b75075de5b7a0fc7&scene=27
6.人工智能引领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当前,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正深刻重塑着我国高等教育格局。积极推动教育教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发展,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成为高校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http://www.jyb.cn/rmtzgjyb/202412/t20241216_2111283393.html
7.数智时代职业教育有效课堂的建构路径无论技术“无条件优先”还是“流于形式”均与职业教育课堂数智化的初衷相背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才能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创新驱动力。教师需基于教学内容和学情全面推进数字设备融入教学,以学生的实践诉求为导向设计教学,依托数字资源建设学生个性化自适应学习的新范式。在数智化迭代上,以学习者体验为中心开发技术运用的http://gfs.ypi.edu.cn/2024/0904/c3827a86524/page.htm
8.中教全媒: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打造“育训并重,融合发展”终身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担负起时代赋予终身教育体系的新使命,强化办学职能,发挥社会功能,坚持“育训并重,融合发展”的终身教育模式创新之路,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学习体验为重点,以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为支撑,为社会各类群体提供全方位、个性化https://www.hnpt.cn/info/1019/15960.htm
9.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研究:现状问题及建议新闻中心本世纪以来开展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促进了职业教育的质量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职业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的变革。《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也对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提出更高要求。2022年5月1日,随着http://www.longrace.cn/news/237.html
10.网络中心当今社会,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VR/AR、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教育领域数字校园已成为办学的基本条件,特别是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已成为支撑教育教学、沟通校企合作、促进师生发展的必需环境。 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11.武汉市财政学校职业教育质量报告(2023)图4:凤凰寨农产品电商生态运营模式 面向社会开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物流员等职业技能培训456人次,3192学时。 (三)服务终身学习 1.社区教育 为进一步在全社会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开展清洁家园、党员下沉社区等志愿服务活动528人次;聚焦社区教育,积极申报“县域社区学习中心”。坚持数字赋能,通过http://www.whsczxx.com/jiaoyuzhiliang/859.html
12.信息化教育教学论文范文(通用8篇)构建数字化学习中心软件平台,这个平台主要有教学质量工程支撑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全球优秀公选课资源平台、精品课程申报以及建设平台、专业与课程建设平台、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平台、论文指导平台、课程实时录播系统、教学博客平台等。这个数字化学习中心软件平台的优势主要有:第一利用信息化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从而实https://www.unjs.com/lunwenzhaiyao/jiaoyujiaoxuelunwen/20100703230634_183165.html
13.2022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积极构建主体协同机制,推进思政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学工部门干部协同育人,实现育人目标的一致性;构建内容协同机制,充分发挥思政课与日常思政教育在教育内容上的互补性,提升育人功能的实效性;构建模式协同机制,实施“理论学习+实践体验”一体化育人机制,增强育人实践的系统性;构建方法协同机制,通过理论学习辅导、谈心谈话https://www.qzfzfz.com/newsinfo/6902287.html
14.职业院校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推广方案随着高职教育稳步向现代化发展,推动着高职院校虚拟仿真实训室的建设。新技术、新模式对传统教育教学手段进一步深化改革,职业院校开始研究和探索虚拟仿真实训室建设,因为不仅能够实现教学模式、教学方式都呈现出多样化、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的特征,还拓展了学生混合式的学习路径,因此建设高职院校虚拟仿真实训室成为https://blog.csdn.net/qq_44013790/article/details/136863157
15.关于印发《国家开放大学“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国开发〔2021数字化?学习技术集成与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承担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26项,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作品注册权共12?项。学校设立规划、专项和重大课题515项,资助经费558.8?万元。终身教育和“互联网十教育”相关丛书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2020年度)。在? “一带一路http://www.dgou.cn/dgrtvu/zcfg/202409/7e2f351bfbb748dabe9485a947e25c89.shtml
16.中国教育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提升关键办学能力培养未来【摘要】: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国有公办的省属院校,2019年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在“双高”建设过程中,学校以党建铸魂育人为引领,聚焦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以人工智能为底色,构建人工智能“同心圆”专业集群,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服务产业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学校通信技术专业群、电子产品质量检https://www.njcit.cn/_t2/2024/0701/c10a149490/page.psp
17.2022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通知公告湖南科技职业学院由湖南省教育厅主管,湖南中华职业教育社举办,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华职业教育社共建的公办高等职业学院,具有60多年办学历史。学校是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湖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和湖南省唯一获批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高等院校,湖南省卓越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湖南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学校先后荣获https://www.hnkjxy.net.cn/html/809/2022-01-07/content-8186.html
18.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中心【鞋服舒适性技术】展示: https://www.icve.com.cn/portal/courseinfo?courseid=4lwiaeomg6ja1f7k2sgxoq 1.教材简介 教材为“国家级职业教育鞋类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号2014-09)”配套教材,教材编写基于建设完成的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在内容结构体系方面与教学资源库信息化资源一一对应,将线上https://jwc.wzvtc.cn/wzzyjsxygjghjc/sswzyjygjghjcs/2021/12/23/116820.html
19.培训机构有哪些培训形式开办条件学大教育创立于2001年,专注于个性化教育的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00526),秉承“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理念,打造了包括个性化教育、职业教育、文化服务、教育数字化等在内的丰富业务模式,学大教育在全国100多所城市,设有300多所学习中心。 新华教育 https://www.cnpp.cn/focus/13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