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贵阳职业技术学院被贵州省教育厅立项为省级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通过三年建设,学校专业品牌优势更加突出,人才培养模式更加优化,服务发展成效更加显著,国际交流合作更加出彩,培育、产出与推广标志性成果50项526个,其中国家级成果186个,省级成果330个,包括了学生成长、教师发展方面以及专业建设、服务发展等系列成果,学校逐步成为“全国铁道新标杆、省内职教能示范、贵阳贵安离不开、东盟国家可借鉴”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高地、高水平技术技能创新服务新平台、省域“双高”校高质量发展“新样板”。
构建职教命运共同体为“一带一路”国家职教发展贡献“贵阳经验”
摘要:贵阳职业技术学院自2011开展国际化办学以来,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加拿大荷兰学院)、“中国-东盟轨道交通教育培训联盟”和教育部外交部“澜沧江-湄公河基金项目”三大平台,形成了“国际培训”“高铁名片”“海外办学”三大特色,实现了“对接国际标准-优化本土标准-输出中国标准”的有机融通。各级各类国际化办学方面突出业绩共计26项,2016、2017年连续两年跻身“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
关键词: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海外技能
一、实施背景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开展海外办学、国际培训以及职教研究等工作,为中国-东盟轨道交通人才培养搭建了一定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形成了一些标志性成果,具体有,2014年8月参与发表《中国-东盟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合作交流机制倡议书》;2015年发表《中国-东盟轨道交通技能人才培养高峰论坛共识》;2016年参与组建了中国—东盟轨道交通联盟,参与发表《中国-东盟轨道交通联盟协议书及章程》;2018年12月,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同批次获得国家级对外交流项目“澜沧江—湄公河沿岸国家轨道交通技能人才培训项目”,组织四期境内境外培训;经贵阳市人民政府批准向亚洲城市发展中心申请项目技术协助共同配套资金520000美金用于开展项目预可研性研究;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成功申请到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CE)“职业教育系统开发绿色技能项目”,其中子项目《职业教育系统开发绿色技能—计算机子项目》获贵州省第三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其他各级各类国际化研究成果29项。
二、主要内容
2018年4月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向中国教育部、外交部申报了“澜湄沿岸国家轨道交通技能培训”项目。同年8月贵阳职业技术学院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8所院校同批次成功入选国家级对外交流项目。
项目执行5年以来,贵阳职业技术学院与老挝教育体育部职业教育研究院、泰国教育部职业教育委员会、越南交通大学、柬埔寨管理与经济大学以及缅甸交通与通信部通力合作,为助力澜沧江-湄公河职业教育的交流与合作贡献力量。
2018年10月贵阳职业技术学院罗闯教授率领团队赴老挝万象开展了第一期培训,面向42所老挝职业院校组织了轨道交通专业课程建设的培训工作。此外,老挝教育体育部职业教育研究院聘请了贵阳职业技术学院7名教师担任“客座教授”和“培训讲师”。
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泰国教育部职业教育委员会组织泰国籍学员29名,老挝巴巴萨职业技术学院选派10名老挝籍学员到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参加第二期培训。另外,对标中老铁路建设需要,贵阳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昆明铁路局签署协议订单共建“中老铁路储备班”,为中老铁路的开通与运营,培养储备高技能专业人才,现有60名中、老籍毕业生就职于中老铁路各站段。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国际教育学院揭牌暨2019级国际学生入学仪式合影
出版的国际化本土专业教材(轨道交通方向)
2022年5月贵阳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了“2022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2022年澜沧江-湄公河沿岸国家轨道交通技能人才在线培训”,实施项目第三期培训,共有107名五国学员在线参加了轨道交通技能培训,并经友好协商以“云挂牌”方式与老挝巴巴萨职业技术学院共建“海外技能培训站”。
2022年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国家级对外交流项目澜沧江-湄公河沿岸国家轨道交通技能人才培训(第一期)线上云挂牌仪式
中国-东盟轨道交通教育培训联盟老挝巴巴萨技术学院技能人才培训站云挂牌仪式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老挝巴巴萨海外技能培训站(境外第二个办学点)
2023年5月贵阳职业技术学院举办2023年高技能人才“中文+技能”(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方向)在线培训暨澜沧江-湄公河沿岸国家轨道交通技能人才培训第四期,有200余名学员学习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方向在线课程。
2023年5月23日,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发布《国家级对外交流项目澜沧江-湄公河沿岸国家轨道交通技能人才培训项目成果发布报告》,宣告“澜沧江-湄公河沿岸国家轨道交通技能人才培训项目”圆满完成。
三、特色成效
(一)着力叠加专业品牌效应,深耕国际交流平台建设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立足于本校在贵州省重点专业群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的品牌效应和影响力,通过连续9年主、承办以“轨道交通”为主题的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各项活动,不断强化轨道交通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品牌的叠加效应,牵头组建“中国-东盟轨道交通教育培训联盟”,培育“澜湄轨道交通技能人才培训资源库”以及一系列“中文+轨道技能”课程,《东盟留学生实用汉语入门》《走进中国高铁》获得首届贵州省留学生品牌课程建设项目。主编澜沧江-湄公河沿岸轨道交通技能培训等国际化教材5本,1本入选国家“一带一路”教材库,目前已输出到印度等国家使用。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参与由中国教育部主办、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承办金砖国家职业教育联盟大会
(二)优质资源带动发展,优势专业辐射东盟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于2014年获评举办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加拿大荷兰学院“CBE”的教学模式,引入计算机网络技术、酒店管理2个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引入29批次23名外国(境外)专家、外教开展语言和专业教学,各专业院系接纳国际学生就读学历教育。选择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优势专业,定位东南亚辐射于东盟,采用“中文+职业技能”模式,向东盟输出“贵阳职院”中国先进职教理念和办学模式,培养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27个国家共计433名国际学生,短期培训上万人次。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学生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获一等奖
(三)全方位多领域探索,省内国外“国际”示范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全方位多元化开展来华留学、聘请国(境)外优质师资、中外合作办学、海外办学、人才培养、人文交流和国际科研合作等,目前是贵州省高职院校中所有国际化办学项目样本最全的院校。先行先试的国际化办学经验,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提供了国际化办学的范例,近年来吸引了不少省内外单位前来实地考察调研,包括山东东营职业技术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农业职业学院、贵州商业学院等20余家单位和学校,均给予高度认同和积极评价。
四、社会效益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在国际职业教育标准输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通过引进国际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和标准,结合本地实际进行本土化改造和实施,学院在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国际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目前中老铁路共有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9名老挝籍和51名中国籍正式员工。同时,学院招收“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中短期交流生,目前共有10名老挝国际学生、29名泰国国际学生和5批次共110名新加坡国际学生到校参加了轨道交通专业培训,这些学员也将参与到今后的“一带一路”高铁建设中。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化进行报道
老挝籍国际学生唐浦明、灵芳等9名学生成为中老铁路正式员工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拓展职业教育国际输出,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同时,加强与行业协会和企业合作,推进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