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构建
刘子明
(吉林工程职业学院吉林四平136001)
摘要: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是职业类高校专业建设中的重要部分,是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专业培养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专业群课程体系内容的设计直接反映了专业群人才培养总目标。因此,校行企联合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才能实现人才需求与专业培养的无缝对接,才能构建出相配匹的高职专业群课程体系,才能发挥出专业群在发展新专业(或方向)时的优势所在,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为此,构建“一平台、多方向、互通互融”的制药专业群课程体系,可以为一体推进我校的“平台+模块(方向)”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建设思路。
关键词: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专业群;建设思路
作者简介:刘子明,男,1979-,吉林公主岭人,副教授,主要从事药品质量检测技术教学与研究工作。
目前,高职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岗位操作水平,已成为制约高职教育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的一个凸显问题,与现在国家所需大量的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社会需求相冲突。为此,高等职业教育要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思想和模式,要构建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要着力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建设,重构专业组成,建设凸显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来推动高职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更好地培养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急需的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一、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和意义
我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中“关于吉林工程职业学院专业综合改革计划实施方案(吉工程职院(2018)67号)”和生物工程学院“十三五”规划中关于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群的发展规划中明确把思政教育和能力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德育、技术、技能”培养的融合与不断线。通过企业调研、企业实践、毕业生座谈反馈、企业反馈、问卷调查等方法厘清工作岗位群职业能力与课程体系的对应关系。“解构”和“聚合”岗位群所需的职业能力目标,依据职业能力目标要求,构建“平台+模块(方向)”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基于此,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内涵建设着手,对本院制药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系统的构建。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架构、课程设计与实施、教学资源建设等多方位进行研究和探讨。通过实践探索和理论提升,完善制药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方案,解决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运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升归纳总结出制药专业群人才培养的全新模式,为其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和优化提供建设思路和借鉴作用。
二、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及内涵
制药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构建上,遵循“工学结合,专业集群发展,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以就业为导向,以升学、大赛、执业药师考试和继续学习能力培养为辅。以专业或行业的基本知识为主,侧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具备进入制药行业的基本技术技能,以不变应万变。对于行业产业中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设备,以拓展课程的形式进行教学,以知识的广度为主,深度为辅,有利于学生把握行业产业发展的动态或方向;对于学生的核心技能的培养,主要以专业实践课程的形式进行教学,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专业选修课课程以专业群中专业技术方向课程进行互补。课程设置注重岗位需求和前后续课程的衔接。实用性强。力求构建成能与职业岗位对接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一平台、多方向、互通互融”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三、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依据企业人才需求及制药专业群建设与改革需要,组织行业企业技术工匠、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进行专业群课程体系开发。专业群课程体系开发过程与思路是:人才需求调研——行业主要职业岗位(群)分析——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职业能力分析——所需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分析——课程体系。(见图1)
图1制药专业群“一平台、多方向、互通互融”课程体系
1.平台共享制药专业群的对应专业,具有同样的通识课程平台和专业基础课平台,能够实现“平台共享”即一个平台。通识课程平台包括《思政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为学生再学习提供方法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良好基础;专业基础课平台包括《化学综合》、《人体解剖》、《生理学》、《免疫学》、《药理学》等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化学原理与检验、生理解剖基本理论与操作、药品作用基本理论等基本理论与操作技能,为核心技术课程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2.专业分向根据不同专业所涉及的技术特点、技能特点、职业岗位及学生就业创业需要,开设不同的技术课程和实习实验项目,实现“专业分向”。例如,针对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根据生物制药技术产业特点、技术技能特点、职业岗位及学生就业创业需要,重点开设《生物制品生产技术》、《生物分离技术》、《发酵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等技术课程,同时安排培菌工、发酵工、分离提取工、检验工等工种的考核,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及职业技能。
3.高层互选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及核心技术技能的基础上,在不同专业开设可供交叉互选的专业群拓展课程平台,实现“高层互选”、互通互融。例如,在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拓展课程选择时选择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中的中药学、中医药文化等为其选修拓展课;在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拓展课程选择时选择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中的生物制品生产技术、发酵技术等为其选修拓展课;从而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及跨岗位就业能力,拓展学生的就业范围;通过顶岗实习及毕业实践,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及综合技能。
“一平台,多方向,互通互融”的专业群课程体系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愿望选择专业技术方向,而且还可兼顾学生选择其他就业方向学习的需要。符合培养出能广泛适应就业需要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综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实现我校培养面向制药领域的有理想、爱国家,讲文明、守纪律,能吃苦、稳基层,实践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总目标。
ConstructionofTalentTrainingProgramandCurriculumSystemforPharmaceuticalProfessionalGroup
LiuZiming
(JilinEngineeringVocationalCollege,Siping,Jilin136001)
Keywords:talenttraining;curriculumsystem;professionalgroup;constructionideas
[1]鲁娟娟,王俊,王高山,吕树红.高职院校“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探讨和实践[J].职教通讯,2016(09):1-4.
[2]宋蔚.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基于“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8(24):111-112.
[3]陈秀珍.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02):86-89.
[4]孔庆新.高职专业群“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课程体系的构建——以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群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3(07):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