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主题:我市公共交通建设情况介绍
访谈嘉宾:
李景昶市公路运输管理处党委书记、处长
俞飞市公路运输管理处党委委员、副处长
张传庆市公路运输管理处法规科科长
访谈地点:淮南人民广播电台
主持人:淮南人民广播电台
现场照片:
主持人:今天来到“行风热线”栏目直播间的有市运管处党委书记、处长李景昶同志,市运管处党委委员、副处长俞飞同志,市运管处法规科科长张传庆同志。
主持人:首先,请李处长和我们听众朋友们交流一下。
李处长:很高兴来到《政风行风热线》与大家在线交流,听取大家对道路运输政风行风建设的意见、建议。2024年上半年,市运管处紧紧围绕市交通局党组决策部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着力在“三个好”上铆足劲、走在前、务实功、求实效,把三中全会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担当实干争先跨越的强大动力,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
一、高站位把全会精神贯彻好
一是认真组织传达学习。及时召开市运管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精神上来。并通过关键少数示范学、以上率下带动学、全员覆盖深入学、集中交流研讨学、线上线下联动学等多种方式,原原本本读、原汁原味悟、逐字逐句学,深刻领会、学通弄懂会议的精神实质,并鼓励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带头宣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抓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把全会精神作为理论学习和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抓住“关键少数”,开展多形式、分层次的培训,引导党员干部深学细悟全会精神。并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
三是开展广泛宣传教育。精心组织实施,丰富形式载体,推动全会精神进机关、进站所、进基层,不断走深走实、入心入脑,指导货运行业组织6家党组织学习6次全会精神,利用出租车流动性强、LED显示屏传播面广的优势,在出租车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全会宣传标语,擦亮城市“流动窗口”。
二、高质量把目标任务完成好
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最重要的就是结合实际谋划好我处改革的着力重点和主攻方向,推动各项改革部署落地见效。我处聚焦年初既定目标任务,以“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得”的责任感狠抓落实,以实干换实效,以实干出成绩,把全面完成今年目标任务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坚持科学布局,优化服务功能,打造现代化综合交通驿站;二是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提质增效;三是发展公共交通,提升优质服务;四是推进公交站台建设,用心用情做好民心工程;五是加强行业监管,推动安全生产工作,以“三年治本攻坚行动”,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六是抓好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扎实推进客货邮融合发展,确保农村客运与物流全域畅通、城乡覆盖、降本增效;七是结合交通运输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持续推进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提前淘汰工作、加快新能源车辆替代应用,不断提高新能源出租车和新能源公交车的占比。
三、高标准把党风廉政建设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不断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我处坚持把作风建设盯得更紧,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一是守住政治关。时刻紧绷旗帜鲜明讲政治这根弦,引导党员干部加强理论学习,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运用能力,在思想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守住交往关。培养党员干部健康的生活情趣,坚持纯洁交往,自觉净化朋友圈生活圈社交圈,同不良之风作坚决斗争。三是守住作风关。积极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树牢大局观念,狠抓工作落实,发扬斗争精神,锤炼斗争本领,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四是守住廉洁关。深化党纪学习教育,坚决守住拒腐防变防线,要求党员干部主动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检视自己的言行,做到心存戒惧。
2024年上半年,市运管处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质高效完成各项工作,尤其是城市公共交通方面,在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公交车更新、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提升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可持续发展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下面请处党委委员、副处长俞飞就我市近期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做简要介绍。
1.加快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城市公交站亭改造。2023年投入360万元,对舜耕路、人民路、刘家山路、卧龙山路等路段80处公交站亭进行了新建、改建,站亭建设已完成招投标工作,拟于近期开始施工。截至目前,我市城区共新改建公交站亭889座,改建的公交站亭结合我市悠久历史文化和城市建设特点,融入楚风汉韵元素,并逐步向着智能化、现代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为广大市民提供了“安全、舒适、文明、便捷”的候车环境。
(2)加快推进罗山公交停保场建设。淮南市公交公司罗山新场区项目位于田家庵区洞山西路北侧,建筑面积约12800平方米,罗山场区项目目前主体工程已建设完工,市公交公司已将部分车辆停放于该场站。
2.进一步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
(2)开展多形态公交运营模式。积极与我市企业、中职技校、高校沟通,开通职教园区至淮南长途站、蔡家岗、凤台、寿县、袁庄、三号井等21条定制公交线路,一站式解决大中专学生、企业员工出行问题。探索“公共交通+旅游”运营模式,开通公园东门至高塘人家、安理大至寿县、山南至民国小镇旅游定制线路,进一步方便市民在节假日期间外出游玩,助力我市旅游经济发展。利用“互联网+”技术,投入5台小巴创新开通网约公交“点巴”,真正打通了乘客“开始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
(3)稳步推进适老化无障碍出行服务。印发《关于加快推进适老化改造工作的通知》,在69座公交站点加装无障碍设施,28个公交站点安装新式公交电子站牌,新增低地板及低入口公交车502辆,将8路、110路、30路、127路打造为敬老爱老公交线路,并完善车内敬老爱老设施。车辆的更新及公交站台的改造,进一步方便了老年人及残疾人的出行,提高了市民的出行体验,为市民安全、便捷、舒适出行保驾护航。
(4)信息技术助力公交,科技赋能迸发活力。
一是以“淮南行”出行平台为载体,建设基于移动“互联网+”电子地图技术的网约公交运营平台,截止6月底,平台共完成订单数9017单,运送乘客数量10337人次。二是打造智慧公交平台,随着平台建设的不断纵深推进,目前已整合打通现有各业务子系统,信息孤岛现象正在逐步消失,初步形成统一的数据中心。
(5)创新公交服务举措,实施“响应式停靠”。为进一步提升公交服务品质,满足市民乘坐公交车的出行需求,本着“以乘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我市公交企业制定并下发了《淮南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响应式停靠”暂行管理制度》,于2023年6月5日起正式实施。“响应式停靠”实施后,不仅减少了途中不必要的耗时,而且提升了公交运营效率,让市民的出行更加快捷。
(6)实施公交体制改革。随着我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公共交通市场化运作模式已经显现出诸多弊端,为此,市政府2018年12月28日专门研究了公交企业运营工作,并根据会议纪要相继整合了淮南和畅公交公司、淮南顺通公交公司及淮南正源公交公司,三家公司的全部公交线路划入市公交公司统一运营管理,较好的解决了我市城市公交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服务质量低下等阻碍城市公交健康发展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
3.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
为改善农村交通状况,提高农村居民的出行质量,我处积极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工作,逐渐形成了以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为骨干,常规公交为基础,市域交通、农村客运等其他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体系。
(2)推进城乡公共交通发展,推进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市局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多次前往凤台县、寿县、潘集区、毛集实验区开展调研,积极推动农村客运班车公交化改造工作,实现凤台、潘集与主城区公共交通直达,推动城市公交向农村延伸。完成凤台县、寿县、潘集区、毛集实验区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共527辆柴油农村客运车辆退出市场,新购置新能源公交车336辆。
(3)开展“城市公交+旅游”定制服务。开通公园东门至高塘人家、安理大至寿县、山南至民国小镇旅游定制线路、潘集袁庄至武庙的旅游公交线路,利用公交带活旅游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民增收。
4.打造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精品
(2)规范公交站命名。制定《淮南市公共汽车站点名称命名办法》,从方便城市管理与民众生活的角度考虑,已调整指向不明确的公交站点站名90个。
(3)开展优质服务评比。面向班组、线路、驾驶员开展优质服务评比活动,2023年以来共评选出“一星级班组”7个、“二星级班组”14个、“三星级班组”24个,168名驾驶员荣获“最美公交车”称号,获得先进的班组及个人,在工作中发挥着表率作用,为其他一线驾驶员树立榜样。
5.安全管理真抓实干,筑牢安全基础。
主持人:可以看出,我们城市公交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进一步方便了市民的出行,那除了城市公交以外,我们在其他行业还有哪些工作成绩呢?还请李处长给我们做一下介绍。
李处长:道路运输作为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长途客运、城市公交、出租、货运、驾驶员培训及车辆维修六大行业,长期以来服务国计民生,为经济发展和人民出行提供了良好的服务。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调整和长期以来存在的供给侧问题,使行业面临创新发展的巨大机遇,同时也遭遇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为此,我们今年以来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深入推进全市交通运输重点工作
(一)优化道路运输环境,持续开展行业专项整治
1.驾培行业专项整治开展情况。召开动员会、调度会18次,印发工作提示单4次,对32家驾校开展现场核查74次,开展专项整治督查工作7次。专项整治期间,共查处非法教学培训点4处,累计核查出学员、教练员、教学车辆档案资料不完善,教学车辆数量不足等问题132个,目前已整改完成85个。通过比对交警部门提供的驾校车辆名单,按照“见车见证”的要求,现场核查教练车1293台,确保车辆年审情况、技术安全状况符合要求,保障学员安全学车。
2.机动车维修行业专项整治开展情况。累计对已备案的维修企业核实走访120户次,印发工作提示单3次,查出隐患52个,完成隐患整改26个,排查未备案的维修企业43户,指导未备案的维修企业完成备案5户。目前,机动车维修行业专项整治工作正在进一步向纵深推进。
(二)持续创优营商环境,扎实做好“高效办成一件事”试点工作
2.高频事项“跨省通办”情况。根据省交通运输厅通报,1-6
月“跨省通办”共办理16,936件,完成率较高为99.99%、“好差评”满意率为100%,位于全省前列。在办件过程中,及时总结优化办件流程和提示,并同步开展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电子证照申领提示。
(三)优化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推动重大隐患治本攻坚
(四)强化运输环保,有序推进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淘汰等工作
2.推进汽车排放维修(维护)站建设。审核认定并完成与省级汽车电子档案数据系统对接测试,投入正常运行汽车尾气超标治理M站企业16家。
3.加快新能源车辆替代应用。今年截止目前更新出租车82台,新能源出租车78台,占更新车辆的95.12%。现全市共有出租车3633台,新能源出租车1134,新能源占比31.21%。新购置纯电动公交车174辆,新能源公交车辆占比100%。
二、全面提升道路运输行业发展
(一)常态化工作完成情况
1.经济运行统计工作。2024年1-5月完成公路客运量150.2371万人次,旅客周转量25161.253万人公里,同比分别下降37.09%和14.17%,略低于全省增速;完成公路货运量5020.3166万吨、货物周转量380005.0954万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4.41%和3.06%,略高于全省增速。综合运输量排名全省第三档次。
3.道路旅客运输服务保障情况。针对春运、节假日等重点时段运输保障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分析形势,制定运输保障方案,做好重点时段期间运输保障工作。上半年春运、节假日等重点时段共投入客运车辆22369台次,累计运送旅客549827人次,实现了无重大服务质量投诉,无旅客滞留的预定工作目标。
4.政务服务情况。今年1至6月份运管窗口共办理各类办件20487件,其中承办件2620件,即办件17867件。所在交通综合窗口今年上半年1-7月份5次被评为月度优秀窗口,20人次被评为月度优秀窗口工作人员。
(二)其他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1.出租车行业管理服务情况。对市区出租车车容车貌、车载设备、文明服务进行集中统一全面检查,要求驾驶员车内外卫生整洁、车载设备功能正常、车辆标识完好有效,做到车容文明、行车文明、语言文明、经营文明。同时,发放《淮南市出租车驾驶员“规范运营文明服务”培训教材》手册5000册,加强教育培训,切实提升出租车驾驶员的职业素养和规范运营意识。
2.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建设情况。引导符合接入要求的284家维修企业做好维修电子数据归集上传,加强数据检测,定期发布“异常企业信息”,截止目前企业对接率100%,实现了维修数据有效上传。
3.货物运输能力提升情况。走访调研大型普货企业对动态监控的实际需求,在市局统筹下,公安、应急、行政执法等部门共同介入,保险、通信、行业协会等参与,探索建立对货运车辆的集中监控模式,实现对重点货运车辆全运输过程、全时段的动态监管,提升货运车辆安全运营系数。指导淮南市货运协会建立行业党委,更好地引领货物运输运输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三、下半年重点工作
下半年将是完成全年目标的关键期,我们还面临一些挑战,我们将在市交通运输局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全面深化完善工作举措,着力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道路运输运力保障工作,结合“中秋节”“十一黄金周”“开学季”等重要节点有效组织运力投入,更好地满足市民出行需求。同时,大力拓展“公交+”思路,满足不同出行需求。
2.做好出租车行业服务质量整治规范提升工作,联合市交通执法支队开展出租车违规经营行为惩治、提升行业服务质量、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和管理主体责任等工作,加大违规打击力度,加强行业管理,有效降低投诉量,进一步规范出租车市场秩序,确保出租车行业安全、稳定。
3.结合交通运输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持续推进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提前淘汰工作。
4.搭建计时服务平台、第三方资金托管平台,全面完成驾培监管服务平台与公安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联网对接工作。
5.根据《关于开展第二批“高效办成一件事”集中攻关和创新示范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淮南市被确定为第二批“高效办成一件事-开办机动车修理店集中攻关和创新示范市”,按照市交通运输局部署,序时推进机动车修理店“一件事”工作。
6.优化调整全市公交线路,全面提升公交服务水平。对我市现有公交线网布局进行梳理研究,结合道路通达、山南区域建设发展等,在满足市民公交出行需求基础上精细化、科学化调整公交线路。
7.指导寿县、凤台县新建2个具备客货邮功能的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