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观察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获奖作品分析及其启示

一、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获奖作品分析

(一)选题准确

1.选题内容要有利于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

首先是在选题上,虽然为教学能力比赛,但选题内容要有利于将信息技术的融入,因此需要提前进行设计,对教学的重难点、教学过程等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解决。参看历年全国教学能力比赛获奖作品,普遍都具有以上特点,即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有效地解决重难点,达到变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的目的。

2.选题新颖

3.融入行业标准

高职教育的课堂教育当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工作任务的选取又要有利于职业标准的渗透,利用信息化手段巧妙融合,从而实现课程与职业标准的对接,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信息技术应用不可缺

1.弥补硬件设备欠缺

利用信息化手段,如电脑仿真软件、VR技术解决设备和器材的不足,特别是有些设备十分昂贵,学校难以配备。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提高学生实操能力。

2.避免危险操作

利用信息化手段,创造虚拟空间,解决实习实训中操作危险的问题,解决“四高”(即成本高、危险性高、难度高、污染性高)问题等。

3.微观事物宏观化

利用信息化手段,动画仿真,将不可见的事物进行微观化、现象化,化解“想象”问题,“凭空想不如实际做与看”,通过简明动画、微课、3D漫游等多种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使难以想象的知识具体实物化,仿佛看得见、摸得着,有效解决重难点,微观实物跃然纸上,使学生一目了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4.便于实现混合教学

5.模拟偶然发生事件

利用信息化手段,如动画演示、虚拟仿真,解决小概率、偶然事件的呈现问题,例如铁道专业机车故障问题、航海专业航海运输问题、航空专业飞机故障问题等。

总之,利用信息化手段、VR技术,克服“三不”:触摸不着(锅炉内部、航空飞行);眼看不见(气体、热气、管道内部液体、物体内部结构);想象不到(原子分子运动、复杂的运动过程、偶然事件),丰富了教学资源、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及眼界,摆脱了“纸上谈兵”的教学尴尬。

(三)设计精巧

1.设计具有创新性

不同于其他课程模式,而是体现学科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明确教学问题是什么,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能解决什么;不拘于原有的教学模式,而是敢于打破先前的传统教学,不拘一格,体现巧妙设计思路,彰显教师教学能力。

2.信息化手段运用自如

信息化教学不是“炫技”,不生硬套用一些手段,使听众感到画蛇添足,而是自然运用,恰到好处,不用就不能表达、非要利用信息化手段不可。

3.理论与实践结合

能将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利用信息化手段形象生动地表达起来,脱离“理论”与“实践”两张皮。尤其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模拟仿真,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培养技能型人才。

4.教学重难点解决

教学设计的核心是如何解决教学重难点,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需要突破的难点,变难为易,变复杂为简单。

5.教学环节环环相扣

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的多样性和数字资源的丰富性,教学内容呈现恰当,教学环节如引课、课堂提问、重难点解决、总结归纳等环环相扣,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四)任务明确

1.任务驱动为指导

职业教学能力比赛的任何一个赛项在任务选取中都是贴合高职特点,秉承任务驱动法,即在教学内容中选取合适的任务为载体,针对载体的特性,教师采用适当信息化手段,将教学内容简化,使其更加明了,从而适合学生学习。

2.贯穿工学结合

任务要求体现工学结合,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学生的技能点进行培养,尤其在工业4.0背景下,信息化手段的采取也要有利于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另外,高职教师要加强信息化技术学习,提高自身技能,真正做到“双师型”。

3.实现思政教育

在“课程思政”指引下,课程任务安排中将“立德树人”贯穿始终,注重学生思想政治建设及自身职业素养的修炼,并有机融合在专业设计中,并实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操守。

4.高效的课堂教学

5.职业价值观培养

参赛作品在传递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作品中也体现了职业标准。无论是信息化教学还是信息化实训,理论课程还是实训教学中都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将积极向上的职业心态以及端正自身的职业价值观融入其中,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二、信息化教学能力比赛的启示

(一)教师教学模式的转变

高职院校旨在培养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教师不仅仅要有专业知识,还应具有过硬的技术。在工业4.0背景下,“中国制造”要进入“中国创造”阶段,对技能以及创新的要求会更高,“倒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所以高职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模式,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无疑对高职教师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

教学能力大赛已经走过多年,在信息化教学能力道路上,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教学逐渐趋于成熟。如何将信息化技术与教学有效融合,正是对教学能力水平的考验。信息化教学促使教师改变教学模式,适应时代潮流,老中青教师都应当积极学习信息化手段,避免固态化、呆板化的教学,顺应当下形式。在今后的教学督查中,应该涉及信息化手段运用情况的考核,对善于使用信息化手段、教学效果好的课程适当支持、推广,使更多的教师参与课程改革中来。

(二)学校管理模式的转变

1.针对教师管理模式的转变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就应当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例如针对教师迟到、早退、旷工等现象,一些学校引入打卡机对教师以上情况进行规束,以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另外,在信息化背景下,学校对教师的信息化掌握情况进行了要求,例如在评课过程中,不仅仅评价教师的板书、普通话等传统评分项,还加入了是否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评价,如网络课程的建设等;另外,学校开展信息化教学比赛,将具有一定信息化水平的教师组建团队,为学校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树立标杆与借鉴,进而提升整个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2.针对学生管理模式的转变

目前,在校的高职生多半是00后,他们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喜于我行我素,难于管理。尤其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各大院校生源激增,在学生管理方面凸显人员不足的现象;特别是大学生活,需要自我管理,这对于刚离开父母开始自由生活的大学生而言难上加难。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推进,利用如云课堂、蓝墨云班课等慕课软件中的点名功能能够快速有效地帮助教师对学生出勤进行监督,从而达到良好的学生出勤管理效果。

THE END
1.全国中职信息化教学大赛官网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全国中职信息化教学大赛作为推动中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平台,备受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本文将从大赛背景、赛事内容、参赛意义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深入探讨这一赛事对中职教育信息化的深远影响。 一、大赛背景:顺应时代潮流,助力中职教育创新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6849900/article/details/140339323
2.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课件.docx职业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其信息化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为推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提升,我国定期举办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旨在通过比赛激发教师的教学创新意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大赛背景及意义1.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要求参赛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设计教学方案,实现教学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18388091.html
3.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开幕24小时滚动新闻本报讯 10月19日,2013年“凤凰创壹杯”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在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举行,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副省长曹卫星出席开幕式。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旨在以信息化为着力点,推动职业院校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本届大赛为期三天,共收到参赛作品667件,其中38http://cpc.people.com.cn/n/2013/1020/c87228-23261887.html
4.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获奖名单今起公示今日起至1月24日,根据相关文件要求,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将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获奖名单向社会公示。该大赛分中等职业教育组、高等职业教育组和军事职业组,均下设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课堂教学和信息化实训教学等3个项目。广西共有数十件作品在2017年大赛中获奖,在中职、高职组别的3个项目中均https://mentorsc.com/news/20241/NOTICE/1
5.我校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获得佳绩11月25至27日,由教育部主办的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现场决赛在山东省济南市顺利举办,我校参赛队伍表现出色并获得佳绩,分别荣获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高职组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二等奖以及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三等奖。 职业教育战线素有“学生有技能大赛,教师有信息化教学大赛”的说法。大赛是教育部面https://www.gdfs.edu.cn/info/1043/15543.htm
6.全国教学信息化大赛(精选6篇)6年来,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从参赛院校级别到分赛项设置都发生了较大变化。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只包括多媒体教学软件和信息化教学设计两个分赛项;2011年,增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化教学分赛项;2012年,将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纳入参赛对象;2013年,中职组比赛取消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化教学分赛项,增设信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7zje21x.html
7.重磅消息!2018年起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的变化!2018年5月26日,第五届(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论坛在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召开,关于老师们非常关心的信息化大赛有了新消息。 1.大赛名称改了。 原先的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国赛阶段,从今年起应该会改为全国职业教育教师技能大赛。这一改变预示着今后教育部直属的这项赛事将由原本侧重在信https://www.meipian.cn/1cf4vy4j
8.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演进发展与趋势分析摘要: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自创办以来,各职业院校根据比赛的历史演进与变化发展,分析问题,探究方向,不断改革创新,为高职院校及教师开展相关工作提供有针对性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学能力比赛 趋势分析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https://www.fx361.com/page/2021/1125/9126019.shtml
9.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举办第十九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的通知根据省教育厅要求,新乡市教育局决定对应举办“第十九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暨全省首届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大赛”。在全市比赛基础上,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全省大赛。为此,我市特设立了第十九届全市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暨全省首届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大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大奖赛的组织评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http://www.hnsdfz.cn/2015/0423/c15648a213721/page.htm
10.2015年创新杯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doc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做好基础性工作,提升竞争力,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将举办2015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组织单位主办单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承办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二、比赛内容及比赛要求本次大赛https://www.docin.com/p-1864190571.html
11.图文喜报!我院首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由2010年开始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逐渐演变而来,2018年自改名为教学能力比赛以来,大赛从聚焦信息化教学到关注综合教学能力发展,赛项设置和比赛形式不断完善。2023年大赛在比赛内容、流程、比赛资格、课堂实录视频、决赛程序等重要方面有大幅度的调整和变更,进一步强调课堂原生态https://hlxy.sxvtc.com/info/1002/3720.htm
12.学院四名教师在第三届全国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6月23日,由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第三届全国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圆满落幕。我院四名参赛教师凭借良好的教学功底和信息化素养,通过不懈努力获得优异成绩。其中运输管理学院王斐玉和汽车工程学院刘文静荣获一等奖、道路桥梁工程学院李敏荣获二等奖、机电工程学院娜孜热·许克来提荣获三等http://www.xjjtedu.cn/info/1022/2794.htm
13.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比赛我校2018年12月,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举办的“2018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系列交流活动”已圆满落幕。 我校青年骨干教师李俊鹏老师参赛的课程《C语言——While循环语句的应用》,以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严谨的教学设计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赢得了大赛评委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计算机类专业课一等奖的优异https://www.dlzhzz.com/index.php/home/xxgk/xyhj/id/106.html
14.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网站链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 网站链接:http://www.nvic.edu.cn/CompetitionVideo?type=5http://www.wzzjzxx.com/msgzss/zyfzhmsgzs/zyfwzlj/content_30824